分析如何让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2022-11-27 00:47陈瑞燕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16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生活化作业

陈瑞燕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第二实验小学 福建厦门 361101)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数学课程一直以来都处于改革的过程中,素质教育的发展使得数学教学的改革方向更为明确,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当前数学教学的重点问题,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在素质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数学教学生活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但是有一部分教师对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理解不到位,无法将数学教学和实际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到位,这种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处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积极探索数学教学的新模式,这对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开展有实质性的帮助。加强数学学科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可以说是数学教学改革的核心,必须积极改变教学内容,确保学科和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课程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要能展现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还需要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入手,注重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在进行教材改革时需要立足现有教材的基础之上,促进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和探索,与此同时促进教学的创新。教师要尊重学生,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设定教学环节,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征设置教学内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数学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存在的问题

(一)重生活化而轻数学化

从学科教学的角度来讲,生活化教学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手段和路径,而帮助学生发展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数学学科能力才是根本目标。换言之,数学知识与能力的教学仍是关键,而生活化只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但是在当下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在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中容易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即过于注重追求生活化的形式,反而使得课堂中的“数学味儿”变淡了,以至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系统化学习受到阻碍。比如教师在课堂中花费过多的时间来讲故事、引用案例、铺垫情境等,就容易使得学生的注意力被带偏;以及教师在生活素材与知识教学之间的过渡未衔接好,也会使得学生模糊重点,忽视对数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或者是未能有效引导学生对生活素材进行抽象化、数学化思考,这些都有碍于数学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素材与现实生活的结合不足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备课环节,部分数学教师并没有在教学素材的搜集方面花费过多时间,而是直接引用教材中的案例,或是从网上下载现成的教案或课件。其中很多教学素材与现实生活关系不大,或是这长时间没有更新而落后于实际情况,因此难以体现出生活化理念的核心作用。教师的这种素材引用方式会影响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质量,也容易对小学生的认知产生误导,使得数学教学的内容脱离于真实的生活背景,学生也很难在其中感受到生活气息。

(三)作业环节较少体现生活化因素

作业环节是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内化、巩固、再思考的环节,如果要做到日常教学中将课堂教学与生活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应将作业环节融入更多的生活化因素。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教师仍将生活化教学局限于课堂教学环节,将生活素材用以辅助数学知识的传授,并没有体现在学生课下自主完成作业的环节。这种类似于连贯性不足、不够彻底的生活化理念落实方式,不利于学生培养对数学生活化理念的深刻认同,不利于学生真正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让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对策

(一)加强学校与家长对生活化教学的重视

为了保证生活化教学的顺利实施,学校与家长应重视教学活动的开展,以期提高小学数学整体教学质量。学校应积极配合教师教学并制定合理措施使生活化教学全面融入小学数学中,教师通过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变化并结合生活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在数学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数学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家长在孩子遇到数学问题时及时和孩子一起解决,帮助孩子形成定性的数学思维。家校合作的方式能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对生活化教学的重视程度,在生活中理解数学、探索数学。

(二)经历知识形成过程

数学知识的抽象化、形象化特征明显,教师利用生活情境对学生的已有经验进行有效激活之后,还需要将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实施下去,引导学生由具体实物顺利过渡到抽象符号知识,在拓展学生学习深度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以“两位数加一位数”知识教学为例,只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位,方可以获得正确的计算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向学生提供小棒等简单的材料,引导学生用“摆小棒”来代替计算题目。之后,借助具象模型帮助学生对数位概念进行深入体会。这样就经历了抽象—具体—半抽象的知识形成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引入生活化教学的理念,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时要合理创设适合生活化教学的学习环境,提高数学趣味性,并引入生活化教学的理念,在潜移默化中打造高效率、高质量的数学课堂。如在教学“复合应用题—式与方程”时,教师可结合生活事例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如有56 个苹果分给2 个孩子,A 孩子的苹果数是B 孩子的3倍,求A 孩子有多少个苹果。这道题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方程知识进行思考,把学生带入角色中,这样学生会沉浸于对所得苹果数进行探究,拉近了学习与生活的距离,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

(四)拓展生活化教学的形式

教师在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时要时刻关注这种教学方法是否给学生带来了方便,另外,好的方面继续执行,对不好的方面努力改进。同时,在教学中不断给学生灌输生活化教学的理念,并对知识进行一定的拓展,采用多样化生活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教学“空间与图形”时,安排学生演示平移、旋转及对称。若要实现平移、旋转和对称需要借助相应的工具辅助,教师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指导学生利用直尺、胶水、剪刀等工具来实现物体的平移、旋转和对称。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完成了数学任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创造自由的学习环境

在师生关系中如果想要创造自由的学习环境,就必须将平等的师生关系作为其基本性前提。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必须要摆正教学态度,与学生成为亦师亦友的关系,方可创造自由的学习环境。教师是整个课堂氛围的主导者,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充分地尊重每一个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在教学过程当中为学生们努力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的发展空间,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如果学生提出质疑,教师应该对其提出表扬,鼓励学生提问,然后再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通过这种鼓励的形式帮助学生有效地提升学习兴趣。除此之外,还能够打造课堂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充满积极性,勇于提问、善于提问、善于思考。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多为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将学生的发展视为整个教学任务的根本出发点,在教学过程当中要把学生放在教学的首位,从而促使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能够保持轻松愉悦的心理状态,并且从内心深处接受所学知识,不感到厌倦与抵触。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较而言有着更高的优越性。传统的教学方式强调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当中“一板一眼”,强调课堂纪律等内容。而新课改之后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与自主性,同时更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主要的教学突破口,从而让学生能够真正地爱上学习、主动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融入生活化教学模式能够更加贴合新课改的教学指导方向,让学生们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同时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觉得自己是知识的发现者,从而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从多个角度共同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六)设计生活化数学作业

过去数学教师所布置的作业中,计算题目是主要的类型,不仅学生的积极性严重受挫,也无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导致作业的价值得不到体现。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改革数学作业的类型与形式,将生活化作业设计出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完成作业任务,在增强作业趣味性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1.实践类作业。此类作业主要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动手实践活动,在趣味性的实践中深化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步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与实践能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既可以将教材中的实践练习活动利用起来,又可以与生活热点问题紧密联系。

2.发现类作业。数学知识、数学问题广泛存在于现实生活当中,因此,当学习过数学知识后,可鼓励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类似事物、场景等进行探究和发现,这样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生活观察能力。

3.日记类作业。此类作业主要是引导学生详细记录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解决过程等,在书写数学日记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数学、生活间的关联进行深刻感知,增强数学学习的内在动力。通过长期的训练与坚持,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可以得到提高,从而能够更加高效地应对文字较多的应用型题目。

(七)整合生活素材,构建感性认知

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最基础的就是要在课堂中融入现实生活素材。从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认知规律来讲,他们的认知过程是对事物和问题的认知遵循从形象到抽象、从具体到一般的逻辑规律,借助生活素材来认识数学概念与规律,恰恰符合小学生的认知习惯,直接接触过于理性和抽象的数学概念反而会增加学生的理解难度。而且小学生好奇心重,喜爱新鲜和有趣的事物,生活素材的融入也能使得数学课堂更为生动有趣,增加数学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所以教师在设计数学课程时,要尽量融合一些生活化素材,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将课堂有关数学知识进行讲解,使学生理解得更透彻,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体验和情感共鸣,以感性认知来驱动学生对数学问题理性认知的构建。而且这样能够于潜移默化中带给学生积极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联性,并对数学的实用价值形成更直观的认知,这样能够促进学生借助数学知识来发现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而这才是数学学科教学的本质意义。

比如在“三角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三角形结构的应用场景,比如衣架、钢架桥、金字塔、门窗边框的固定等,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三角形的这一特性;以及在人教版四年级(上)数学教材中“平行四边形与梯形”一章里,也可以结合小区或学校推拉门中的平行四边形结构,来让学生认识到平行四边形结构的不稳定性。这类生活素材的引入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清晰地理解两种不同图形的结构特性,以及所具有的实用价值和适用的应用场景等。

结语

总之,数学教学中涉及的知识点丰富,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能突出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动力,通过生活化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人。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生活化作业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中班幼儿生活化美术活动的实践探索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