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介素与深静脉血栓形成关系的研究进展

2022-11-27 08:55姜伟光党永康姜学超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内皮细胞二聚体细胞因子

姜伟光,党永康,杨 柳,姜学超,乌 兰

1 内蒙古医科大学赤峰临床医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2 赤峰市医院血管外科,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深静脉腔内血液的异常凝结引起管腔狭窄,从而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一类疾病,多发生于成年人下肢,是血管外科常见的周围血管病变,可导致下肢肿胀、疼痛、溃疡、坏死,严重时可致残,继发肺动脉栓塞,从而导致死亡[1-3]。目前,DVT的实验室检查初筛指标主要为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其中,D-二聚体具有较为可靠的阳性预测率,但其水平受感染、心肌梗死、恶性肿瘤、创伤和妊娠等的影响,因此,仅靠D-二聚体筛查DVT缺乏特异性[4-5]。因此,寻找适合早期诊断DVT的生物标志物成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是一种多效性促炎细胞因子,可以传递信息,在介导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可以调节多种类型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和炎症因子,在DVT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6-8]。IL的种类繁多,包括IL-1、IL-6、IL-9、IL-10、IL-12、IL-17、IL-18,这些类型IL表达水平的高低均与DVT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鉴于此,本文使用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2011—2021年已报道的临床案例和基础研究,总结各类型IL与DVT之间关系的变化规律,以期通过检测IL为DVT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 IL-1

生物体内的IL-1有两种存在形式,分别为IL-1α型和IL-1β型,且以IL-1β型为主,是局部调节免疫和炎性反应的中心介质,生物学作用广泛,其中,白细胞介素-1受体1(interleukin-1 receptor 1,IL-1R1)、IL-1β与先天免疫系统有关,对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生成具有调节作用[9-11]。近年来,关于DVT发生、发展过程中IL-1水平变化的研究逐渐深入。van Minkelen等[12]的研究证实DVT患者体内的IL-1β水平较高;在时间曲线方面,雄性大鼠的血栓重量大于雌性大鼠,而雄性大鼠中IL-1β水平于第6小时和第6天高于雌性。然而,人类与大鼠的研究结果是否一致,还需要循证医学研究进一步证实。

2 IL-6

IL-6作为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参与机体内多种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功能调节,是重要的免疫-神经-内分泌调节因子,通过上调单核细胞上的组织因子启动凝血过程[13]。IL-6水平升高在急性和慢性炎性反应中均起着重要作用,并可能导致病理性凝血发生。Bittar等[7]的研究证实DVT患者的凝血因子Ⅷ水平较高,且凝血因子Ⅷ水平较高的DVT患者的IL-6水平明显较高,同时发现即便是在发生DVT的32个月后,IL-6的水平仍然是升高的。Zhang等[14]的研究结果显示,DVT患者的微小核糖核酸-338-5p(microRNA-338-5p,miRNA-338-5p)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但IL-6水平升高,表明IL-6是miRNA-338-5p的直接靶基因,而miRNA-338-5p表达水平的降低促进了IL-6的表达及DVT的发生。Ou等[15]的研究也对DVT患者的微小核糖核酸-136-5p(microRNA-136-5p,miRNA-136-5p)表达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miRNA-136-5p表达水平低,IL-6水平较高,miRNA-136-5p与IL-6呈负相关;通过体外实验发现,经miRNA-338-5p激动剂治疗的DVT大鼠,其血栓长度、体重及体重与长度比值均明显降低,因此,可以通过提高miRNA-136-5p的水平延缓急性DVT的进展。上述两项研究对DVT患者的不同微小核糖核酸进行了检测,但均发现患者体内的IL-6水平升高,表明IL-6水平的升高可以促进DVT的发生,同时也为DVT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新思路,或许可以通过激动剂升高患者体内的微小核糖核酸水平,从而改善DVT患者的临床症状。

3 IL-9

IL-9作为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对多种免疫细胞的分化、增殖和功能成熟具有调节作用。IL-9能够调控DVT的发生、发展。IL-9对多个系统具有作用,但关于其对DVT作用的认识相对较少。Feng等[16]探索了IL-9与DVT发生、发展的关系,通过检测发现DVT患者的IL-9水平明显高于非DVT患者;通过体外实验测量DVT大鼠模型的血栓长度并称重,结果显示,IL-9组DVT大鼠模型下腔静脉中血栓的长度及重量均高于IL-9抗体组,认为IL-9水平的升高增加了血栓的长度及重量,同时IL-9水平升高可以促进血小板的聚集和活化,从而促进DVT的发生、发展。因此,降低IL-9水平对DVT的发展可以起到治疗及预防的作用。

4 IL-10

IL-10是一种保护或抗炎细胞因子,可以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相反,其缺乏可以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18]。IL-10与DVT的发生存在相关性。Tang等[17]的研究提供了IL-10基因启动子区域-1082(A/G)与DVT发生风险相关的证据。在此之前,已有学者对有既往疾病史(室性心动过速)的DVT患者进行了研究。Poredos和Jezovnik[18]的研究发现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恶化,内皮功能障碍与抗炎细胞因子水平呈负相关,即IL-10水平降低,而促炎细胞因子水平升高,即IL-10水平的降低与DVT的发生有关,升高IL-10水平可以预防DVT的发生。Zhang等[19]对DVT的分子机制进行了研究,表明DVT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IL-10水平降低,而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374b-5p水平明显升高,二者呈显著负相关;通过上调miRNA-374b-5p的表达可以下调IL-10水平,从而促进DVT的发生。因此,IL-10作为人体内的保护细胞因子,在DVT患者体内的水平降低,可以通过升高miRNA-374b-5p水平来调节IL-10水平。miRNA-374b-5p有望成为DVT的诊断标志物,为其临床治疗及预后改善提供有效指导。

5 IL-12

IL-12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参与机体免疫调节的多个方面,机制复杂,但关于其与DVT相关性的研究较少。Schönfelder等[20]对IL-12与DVT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在建立大鼠DVT模型后,转录因子T-bet的缺乏会导致IL-12水平下降,加速了DVT中血栓的溶解。

6 IL-17

IL-17在细胞的增殖及分化、生物因子转录与表达及免疫调节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与肿瘤、器官移植、感染及多种炎性反应密切相关[21]。Mo等[22]的研究表明在建立DVT模型之后,血清IL-17水平明显升高,IL-17水平与DVT的发生呈正相关,而且IL-17单克隆抗体可以减少DVT的发生。Ding等[23]的研究认为IL-17家族的成员IL-17A水平升高可以通过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中性粒细胞的浸润、内皮细胞的激活促进DVT发生。因此,通过升高IL-17A水平可促进DVT发生。另外,由于DVT患者体内的IL-17水平较高,对DVT患者注射IL-17单克隆抗体可以降低DVT的发生率。

7 IL-18

IL-18是一种多功能免疫调节蛋白,也是一种炎症因子。为了探索IL-18与DVT之间的关系,Mo等[24]的研究发现DVT大鼠中血清IL-18水平升高,并且与血栓的重量呈正比,IL-18水平升高可能会损害静脉内皮细胞,导致DVT发生。Li等[8]的研究发现,于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加入IL-18会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并促进血小板的聚集,从而促进DVT的发展。Du等[25]的研究表明心房颤动联合DVT的骨折患者的血清IL-18水平升高,而且IL-18高表达是心房颤动的骨折患者术后发生DVT的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在DVT患者体内,IL-1、IL-6、IL-9、IL-12、IL-17、IL-18水平升高,而IL-10水平降低。其他类型IL的水平在DVT患者体内是否存在异常表达,或者对DVT患者的发生发展是否具有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目前,虽然已经确定了上述各类型IL与DVT之间的关系,但是DVT患者进行临床检验时是否需要检测上述所有IL指标以及检测IL是否比检测D-二聚体等指标更具有灵敏度需要今后进行大量的研究。能否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选择适合的IL种类进行检测以诊断早期DVT,亦尚需进一步研究。因此,本文仅总结7种类型IL在DVT发生、发展中的作用,IL水平能否成为检测DVT的“金标准”还需要综合更多因素加以考虑,当然,是否能够通过检测IL来预测DVT的发生,从而进一步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减少DVT的发生,还需要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内皮细胞二聚体细胞因子
有氧运动和精氨酸补充对高血压的干预作用及其与内皮细胞功能的关系
肝癌患者细胞因子和Treg细胞检测的临床价值
眼库获取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观察分析妊娠期高血压患者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的临床检验价值
上调SIRT1减少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对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和预后价值
miRNA-155、miRNA-21和Th1、Th2、Th17相关细胞因子在急、慢性布鲁菌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解读
VIDAS 30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
“糖衣”告诉细胞何时造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