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乒乓球文化的发展现状与构建对策研究

2022-11-27 16:56山欣汝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乒乓球运动体育

贾 佳 ,山欣汝 ,雷 皓

(1.安阳市体育运动学校,河南 安阳 455000;2.华中农业大学,武汉 430070;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 430000)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对文化生活的丰富性、科学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乒乓球运动作为一种安全性、益智性较高的活动,在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乒乓球文化从其本质概念上讲,是乒乓球运动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形成的对乒乓球运动的综合认知和共同理念,是人们在历史延续中所创造出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因此,为了推动乒乓球运动的健康发展,应该重视对乒乓球文化的宣传,加强对乒乓球文化的教学,从而更好地实现乒乓球运动的价值[1]。

1 高校乒乓球运动文化的作用

乒乓球运动是我国一项较为重要的体育活动,国人对乒乓球保持着一种情有独钟的热爱。在国内各大高校的体育教学活动中,乒乓球占据了较大比例,起到的实际作用也非常明显。

1.1 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缓解学业压力

乒乓球运动在教育层面的显性作用之一就是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现阶段国内绝大多数高校都拥有高质量的乒乓球训练活动馆,基本上能够满足乒乓球教学活动、运动员专业训练以及各大赛事对专业场地方面的需求[2]。《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体艺〔2002〕13号)指出,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乒乓球运动人人皆宜,设施要求比较低,但运动强度很大,仅次于羽毛球。调查显示,乒乓球跑动的距离是非常长的,因为在乒乓球运动中,打球者需要调整自己的身体重心,以便球能打到正确的位置,这就要求打球者具有瞬时的爆发力,同时手脚的灵活度要高一些,脚下步伐要有节奏感,这种长时间的运动可以有效提高人的协调性。

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持续扩大,国际国内环境复杂多变,大学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大学生只有通过合理的方式去释放学习与生活中堆积的压力,改善自己的消极情绪,才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情、健康向上的生活状态,乒乓球运动无疑是学生最好的释压方式之一。学生通过打乒乓球,可以提升他们做事的专注度、随机应变能力以及预判能力,能够让自身机体得到相应放松,促进人体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1.2 促进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推动和谐校园建设

乒乓球运动对学生的交流以及判断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它正面对抗的强度相对不高,因此积极发展校园乒乓球文化可以使得不同年级、不同学院的乒乓球爱好者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更加紧密,能够增强学生的协作能力。乒乓球训练不是单方面主体就能完成的活动,合作对象的合适与否对整个乒乓球活动氛围有较大影响,所以大学生在进行乒乓球活动的时候会不断增强团队配合与竞争意识。乒乓球有双打、混合双打以及相关团体比赛等竞技活动形式,在比赛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树立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的认知,让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大程度的提升。乒乓球台犹如“完美的胶水”,把打球双方紧紧胶合在一起。大学生通过乒乓球比赛不仅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运动能力,并且能够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另外,大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会面临很多挫折与风险,他们在进行乒乓球活动的时候能将平时的心理压力充分释放,促进自己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使得大学学习生活更加充实。

1.3 传承功能

传承性是乒乓球运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我国乒乓球在发展过程中既吸收了世界乒乓球文化的精华,又结合中国自身实际,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乒乓球文化。以球育人是乒乓球文化的根本特征[3]。高校在推动乒乓球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充分传承乒乓球文化中的精华,并且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去扩展乒乓球文化的内在价值。高校的乒乓球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体现,乒乓球文化的发展与延续同时推动着高校文化朝着更加深层的领域去发展。

2 高校乒乓球文化的发展现状

2.1 课程定位较为模糊

从学校层面来讲,部分高校对乒乓球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立足乒乓球教学活动的本质发展去安排教学计划,在教学目标方面定位较为模糊,认为高校乒乓球课程既不能培养专业的乒乓球运动员,也不是非体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因而没有必要重点教学,从而影响了高校乒乓球教学质量。

2.2 课程设置不够科学

目前,乒乓球作为高校体育教学课程之一,大部分高校将乒乓球设置为选修课程,一周课时基本上只有两节。有限的教学时数使得乒乓球老师只能给学生传达一部分浅显的技术理论,但是乒乓球教学本身的实践性较强,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练习才可以对乒乓球战术理论有更加直接与深入的认知,所以现阶段高校乒乓球教学课时根本达不到乒乓球运动的效果,乒乓球总体上一直属于相对边缘化的小众运动项目。

3 高校乒乓球文化构建的可行性

3.1 群众基础广泛,推广难度低

乒乓球由于自身特点,在高校推广难度极低,虽然不能保证所有大学生都对乒乓球感兴趣,但大多数大学生对乒乓球比赛制度以及战术技巧都有一定的了解却是不争的事实。乒乓球运动的本质特性使得其在年龄以及性别方面没有限制,这就使得乒乓球运动充满了趣味性、普遍性,为乒乓球运动在高校体育事业中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3.2 专业人才储备充足

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存在较多的有利条件。“站在世界的高度,在世界前沿引领乒乓球运动发展”是对我国乒乓球运动辉煌成就的最好总结。在信息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大学乒乓球运动整体师资力量强大,在开展乒乓球教学活动的时候,相关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发展特点与训练强度来构建对应的教学方案,而且他们能够根据大学体育课程标准去制定合理的乒乓球文化发展计划。乒乓球师资力量在对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的培养方面有着较为关键的影响,并且能够推动高校的乒乓球文化建设。

3.3 乒乓球运动的软硬件设施较为健全

当前国内绝大多数高校都拥有高质量的乒乓球训练活动馆,客观上促进了高校乒乓球文化事业的建设。乒乓球运动作为我国的“国球”,雄踞世界乒坛数十载,是我国竞技体育典型的优势项目之一,有许多优质资源可以共享,市场上有很多与乒乓球相关的图书以及有针对性的教学网络视频,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以及技术需求去进行学习,结合实际训练来增强自己的乒乓球专业技术能力,这就给高校的乒乓球文化建设与发展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

3.4 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我国在国际乒乓球领域有着较高的话语权,在各大赛事上成绩显著,从这个层面上说,国内的乒乓球冠军实力就是世界的顶峰。人们对我国乒乓球运动员的实力保持着绝对的信赖,整个社会对乒乓球的自信程度已经上升到文化自信。因此整个社会舆论的良好氛围促进了高校乒乓球文化建设与发展。

4 高校乒乓球文化构建对策

4.1 适应性策略

高校发展乒乓球文化建设必须具备自我特色,不能盲目复制和跟风,要结合多方面的因素去考虑,比如说当地的区域经济以及体育文化现状、学生的发展特点、校园基础器械配备情况等。构建的制度框架与执行方案需要充分结合当地各个领域的发展状况以及学生的需求特点。乒乓球文化建设环节需要不断挖掘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推动学生自发性地融入校园乒乓球文化建设中。乒乓球文化建设绝非几日就能完成,首先需要制定总目标,然后将总目标划分成几个阶段性目标,并在建设过程中不断优化与完善。

4.2 科学合理性策略

高校开展乒乓球文化建设要立足于高校发展特点与状况构建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与设计。首先是竞技活动本质的特点;其次是文化的本质发展需求以及规律。进行乒乓球文化建设的时候以挖掘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为宗旨,不能过于急躁,假使不遵循事物的本质发展规律,只是当成一项任务,那么就会给学生以及教师增加压力,达不到理想目标。整个建设环节需要不断拓宽乒乓球战术、创新训练模式、挖掘新型比赛机制等以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

4.3 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

高校乒乓球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是增强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与专业素质。一方面是让学生多一些锻炼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运动水平;另一方面是促进学生的情绪调节,让他们通过乒乓球运动来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此外,乒乓球运动是一项合作型运动,乒乓球文化的不断发展能够拓宽学生的交际圈,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因此乒乓球文化需要始终立足于学生的本质需求,一切按照自愿原则去引导学生融入校园乒乓球文化建设中去。

4.4 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乒乓球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提升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主动投入到校园乒乓球文化活动中去。基于此,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已经不再适用,需要充分结合新型的教学工具及方式去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可以多层次地体会到乒乓球运动的审美价值。高校教师要不断加强培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融入核心素养理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注重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培养[4]。要充分发挥校园乒乓球社团组织的作用,将乒乓球技术理论与实践操作充分结合起来;要把乒乓球课程纳入学生评价考核体系,进一步激励学生主动投入到乒乓球活动中。

4.5 强化兴趣引导和实践

整个乒乓球文化建设环节,需要集中培养一部分较高技术并且对乒乓球运动有较高热情的体育骨干团队,然后将这些群体的影响力不断发散,带动周围的人群去推动乒乓球文化建设,使得各个基础的班级单位都能形成自己的乒乓球小团体。乒乓球教师利用开展的乒乓球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系统全面的乒乓球技术,并且定期组织一些友谊对抗赛来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得他们在实践过程中实现理论知识的运用,并且在活动中获得快乐。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与最终考核方案的时候,需要兼顾能力掌握与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让他们在结束相应的课程之后还能保持积极的运动意识,因此乒乓球教学活动以及日常训练过程中需要通过优化与完善教学机制,不断挖掘学生参与乒乓球运动的兴趣。

5 结语

体育素养是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让学生学会一项或两项技能,通过学到的技能,达到终身体育的目标,提高生活品质,同时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并塑造健全人格[5]。高校乒乓球文化氛围的形成离不开高校本身各方面的环境,高等教育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关键阶段,因此提升学生群体的体育素质与运动能力是一项可持续的任务,需要结合乒乓球运动在文化、物质、规则等方面的特点去开展与落实校园乒乓球文化建设。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进行乒乓球活动的时候感受到乒乓球本身的魅力与审美价值,并且在活动过程中释放内心的压力,从而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总的来说,高校乒乓球文化建设是一项全面系统的长期性历史任务。

猜你喜欢
乒乓球运动体育
乒乓球悬浮术
不正经运动范
我们的“体育梦”
迷你乒乓球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