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地下矿山设备维修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2022-11-27 12:31尹更博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2年20期
关键词:矿山管理体系检修

尹更博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矿业公司,河北唐山 064404)

0 引言

随着国家矿山安全、环保形势的逐步规范、标准,以及各项矿山管控政策收紧,地下采矿将成为矿山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而地采主流程设备的长周期稳定运行,是整个地下矿山高质量、高效率、高智能生产的基础安全保障。特别是大型非煤地下矿山,受到地采维修成本高、施工安全风险大、国家政策压紧影响检修、智能矿山建设变革需求、维修人员专业化素质水平等多因素制约,因此杏山铁矿结合地采工艺实际,构建实施了一套地采主流程设备维修体系,推行检修改造、优化检修工艺、延长检修周期、调整检修模式、降低维修投入、稳定设备性能精度,形成可借鉴、可推广的地采设备维修管理体系,为地下矿山高效管理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也为落实首钢集团资源发展战略奠定基础。

1 地采设备维修管理的背景与难点

1.1 设备维修成本持续升高

近年来,在地下矿山主流程设备中,特别是进口凿岩台车、支护台车、运输车辆、破碎设备、矿井提升机等的维修过程中,备件更换、总成修复、检测检验等方面成本费用持续升高,正常磨损点位耐磨件的使用增加,整体地采维修费用基本占地采吨矿成本的10%~30%,远高于露天采矿,而且部分维修技术、备件技术被国外垄断,国内技术跟进提升不及时,极大影响了大型地采矿山的维修成本。

1.2 地采检修安全风险大

安全是地采生产的根本基础,涉及掘进、爆破、支护、提升、风水电等,而设备检修的安全是地采管理中的重点之一。在采场固定设备现场维护保养中,现场环境存在碎石、塌方风险;在矿井设备检修中,特别是钢丝绳的周期更换施工中,井上井下交叉施工,高空坠落风险大;在风水电设备维修中,井上井下联系确认难度大;同时,在基础设施不完备情况下,维修过程中地表与井下,涉及回采、运输、破碎、提升等,统筹协调全局掌控复杂程度高。

1.3 国家政策形势影响

随着国家安全生产政策变化,地采设备的使用、维护及维修也不断提升更高标准,井下运人车辆干式制动必须转为湿式制动,矿井钢丝绳的检查、检测等向科学趋势检测转变,不断对地采设备维修管理提出更要求。同时,环保政策收紧及监督检查的增加,直接制约着矿山企业的正常生产,仅维修过程中焊接工艺就需要配备齐全焊烟除尘器等设施,地采检修的系统性、高效性、标志性管理迫在眉睫。

1.4 智能矿山建设变革需求

“十三五”以来,杏山铁矿大力推行地采数字矿山建设,结合国家安科院试点建设,实施“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项目效果突出。“十四五”开始后,智能矿山建设成为发展趋势,远程遥控、自动控制等等成为主流技术,力争实现井下无人则安为本质化安全目标,地下采矿发展步入变革性阶段,但这就更需要地采设备必须有稳定、可靠的运行基础;同时井下固守岗位人员的减少,势必影响设备设施的维护、维修基础;因此,地采设备设施维修频次的减少、维修方式的变化、维修管理的高效,也是智能矿山建设发展的必要基础保障。

1.5 专业维修技术人员紧缺

地下矿山发展离不开技术和人才,而技术又是人才的必要基础;对于大型地下矿山设备维修,涵盖了机械、电气、内燃、自动化、信息化等各个专业方向,不同专业均需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技术经验和管理方法,才能有效驾驭地采主流程设备的维修管理体系建设。当前,各项一线专业维修、管理人员均步入新老交替主要阶段,专业能力断层、技术青黄不接成为国内各个领域断层的瓶颈,因此,多形式培养锻炼专业维修技术人才也成为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领域。

2 管理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框架

2.1 原则

一是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高度契合的原则,即所有地采设备改造、检修工艺升级等项目的实施以及管理体系的构建,必须与国家政策法规高度一致;二是保证维修安全和提效降耗原则,主流程设备维修体系构建要以维修安全为核心,发挥设备效能和性能,符合企业长周期发展战略要求;三是科学性、严谨性的原则,构建维修管理体系必须覆盖地采主流程所有设备,建立完整的验证体系,并形成可复制的管理模式。

2.2 框架

地下矿山主流程设备按照生产工艺划分,主要分为地表皮带运输系统、提升运输系统、破碎计量系统、井下运输系统。四大系统设备自上而下分布在8 个水平面作业,共计包含电动铲运机、井下电机车、破碎机、计量斗、提升机、皮带机及附属设备等48 类型、351 台设备。在构建主流程设备维修管理体系方面,主要包含4 个工作体系、13 个具体项目。即:设备创新管理体系、检修工艺升级体系、设备延长使用周期体系、维修技能提升体系四大体系。

3 构建实施的体系与措施

3.1 构建地采矿山主流程设备创新管理体系

(1)建立管理组织保障: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坚持主要领导带头,提升监督保障能力;二是建立工作小组,明确分工和阶段目标,分步分阶段推进实施;三是依托创新团队,发挥一线骨干作用,实施创新头脑风暴,营造创新浓厚氛围。

(2)坚持内外培训交流:以解决实际技术难题为着手点,运用“走出去、请进来”形式,有针对性地与国内外尖端技术行业、同类地下矿山等开展专项交流培训,拓宽地采设备先进技术视野,加深对地采设备尖端技术管理的认知与驾驭(图1)。

图1 走出去、请进来

(3)修订完善管理制度:围绕地采设备维修实际,修订了各工艺检修作业标准指导书324 项成册,梳理了设备点检标准、自检自修标准等3150 项,提出合理化改造建议120 项,实现地采维修规范性、标准性的可学习、可复制、可推广目标。

3.2 优化主流程设备检修工艺管理体系

(1)实施检修工艺升级(图2):一是对主流程设备检修项目、工时、资源等进行梳理,对检修危险系数高、难度系数大、检修作业时间长的项目进行工艺升级,明确检修工时升级目标;二是在检修工时明确后,对所有检修项目进行归类整理,系统建立日检、周检、月检、全流程检修组织体系。如“一种竖井罐道绳更换工艺”改进,实现检修工时减低50%目标。

图2 检修工艺升级

(2)优化检修管理模式:结合地采主流程设备维修1130 种项目,明确类别项目,按照“日常计划合零为整”模式,减少零碎停机时间,集中力量有效检修,固化“32413”周检修模式;按照“重点项目化整为零”模式,减少长时间停机维修,降低重点检修的时间,提升设备作业效率。

3.3 实施主流程设备延长检修周期体系

结合地采工艺设备,采取各类有效措施,不断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延长检修周期。比如:10 立底侧卸矿车轮分体,提高运行周期;实施主卸矿站壁挂衬板改造,延长检修周期(图3);积极开展新型耐磨材料试验,对比分析Mn16、Mn13、ZJM13、65Mn、NM450、NM500、合金柱衬板、陶瓷衬板、耐磨层衬板、镶嵌式合金衬板等数据,不断改进材料结构,延长使用寿命(图4、图5)。

图3 主卸矿站壁挂衬板改造

图4 破碎机颚板

图5 改进材料结构

3.4 构建设备维修技能提升管理体系

(1)深化开展操检合一:结合智能矿山建设以及本质化安全发展,拓展岗位、修理的职责范围,实现有机结合、相互转变,大力推行技能取证、操作培训,建立有效管理机制,逐步达到了“岗位人员既会操作又会检修”、“修理人员既会检修又会操作”的目标。

(2)坚持实战提升水平:结合进口设备大中修、矿井提升机维修、电气自动化控制维护等契机,积累实战经验,达到“一人多技”、“一技多能”的水平,为地采维修技术发展夯实基础。

4 构建与实施效果

(1)经济效益。“十三五”以来,通过构建实施设备维修管理体系,推进各项有效措施落实,维修成本降低幅度大,实现节支增效,包括:进口设备总成修复、矿井钢丝绳检修工艺升级、铲运机铲刃优化、重板支重轮改进、耐磨件试验等,累计效益1500 余万元。

(2)管理效益。建立设备维修管理体系,既有效降低职工劳动强度,又培养核心维修技能人才,提升地下矿山主流程设备精细化、科学化水平,并且为矿山行业可持续发展储备有效人才力量和技术力量。

(3)社会效益:国内地下矿山发展趋势强劲,深部开采、大型储量、智能智慧矿山等方面发展突猛,构建地采设备维修管理体系,可为其他大型非煤地下矿山主流程设备维修管理提供借鉴、指导意义。

5 结语

大型非煤地下矿山采矿工艺类似,主流程设备维修受限制因素多,通过一系列管理措施的构建实施,大大提高了科学维修、经济维修、有效维修的程度,其中具体措施有利于主流程设备的系统管理,特别是对新建、在建地下矿山的工艺设计和正式生产有建设意义。

猜你喜欢
矿山管理体系检修
在矿山里耕耘(国画)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智能化矿山建设在中小型矿山的应用探讨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繁忙的矿山
绘就美好矿山五彩画卷
检修
新形势下完善军队后勤管理体系的思考
变电站一次设备检修的意义及具体检修内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