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业科学专业研究生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22-11-27 01:43熊王丹马利超丛丽丽王爱华李硕王增裕杨国锋
园艺与种苗 2022年5期
关键词:草业指南研究生

熊王丹,马利超,丛丽丽,王爱华,李硕,王增裕,杨国锋

(青岛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山东青岛 266109)

植物育种学是草业科学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必修课之一,作为研究牧草品种选育原理、方法和技术的学科,它是一门综合性、理论性较强的应用学科。该课程不仅讲授了植物育种的理论、相关技术和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还讲授了市场和生产中品种选育、品种技术的发展趋势。农业部于2015年编制《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1],2020年农业农村部提出推进优异种质资源创制,加快生物育种等新技术[2]。随着我国人民膳食结构的调整和生态建设的推进,“草”在畜牧养殖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优质饲草或草坪草等种质的创新是现阶段限制草业科学的瓶颈之一,这给草业科学专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草类植物育种相对作物较为落后,而优异种质资源的创制和应用是草类植物育种的重要任务。该文针对草业科学专业研究生的植物育种学课程的重点问题,对于如何用育种学的理论和技术指导育种工作,加快草种质资源的利用和优质品种创新利用提出对策建议。

1 课程现状

1.1 草业科学专业中育种学课程的地位

为加强草业科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的建设,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2020年国务院出版了包括《草学一级学科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以下简称《草学指南》)在内的《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试行)》[3],编写了包括高级草类遗传育种学在内的11门核心课程。其中,《草学指南》将育种学课程内容主要划分为13章53节,共包含了12个课程重点和12个课程难点。在《草学指南》中不仅突出了草种质资源和育种理论与技术的重要性,还针对品种审定与评价以及不同草类植物的育种策略及异同性进行了知识板块介绍。因此,在育种学核心课程的基础上,按照《草学指南》的要求,进行育种类课程建设,理论联系当前种业迫切的发展需求,凝练课程方向,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1.2 育种学课程培养现状

《草学指南》出版以来,育种学被所有高校的草业科学专业列为研究生的专业课,但课程名称、课程类型及学时有所不同。从课程名称来看,以《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学》和《高级牧草与草坪草育种》为主,后者主要是为了强调该课程为研究生专业课,以示与本科生课程的区别;从课程性质来看,虽然《草学指南》规定该课程为该专业研究生核心课程,但部分院校将该课程列为专业选修课,可根据研究方向进行选修。据统计,各高等院校的育种学研究生课程课时多为32个,也有院校安排为48课时。从课程设置来看,大部分学校均未安排育种学课程的相关实验,或包含在理论课课时中[6]。

2 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设置

《草学指南》对草学专业研究生育种学课程的章节和知识点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剖析,为老师讲授该课程提供了指导。作为涉农专业的研究生,专业知识的获取尤为重要,但是思想政治教育也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在育种学课程建设过程中,应重视和强调该课程中渗透和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2.2 实践性教学薄弱

《草学指南》对育种学实践课并无要求,但育种学是一门立足于生产需求培育新品种的科学,需要将理论知识的学习联系生产需求才能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目前,国家对于“草”的需求越来越多。牧草与草坪草优良品种是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生产资源,对我国现代草食畜牧业、草地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因此,草业科学专业培养出的人才既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应具有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草业科学专业的研究生育种学课程很少在课程开设期间安排实习或企业参观环节[6,11]。课程学习期间实践环节的缺失弱化了学生对育种学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缺少对草品种选育需求的深刻认知,从而不利于对草业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

2.3 考核方式单一

传统的育种学通常采用闭卷考试+考勤+作业的方式对学习效果进行考核,且考试成绩大多占比70%。这种考核模式不适用于现代学生特别是研究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以及素质能力的考核,因此该课程需要实施过程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更好地评估教学效果。

3 对策及建议

3.1 优化课程设置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缺乏了解育种学学习的意义和实际生活中草类植物育成品种的应用,使得理论教学过程过于抽象而显得枯燥乏味,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育种学重在研究对象根据实际需求在生活中应用的探索,在课程中往往涉及理论知识和技术的介绍,强调相关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范围,往往造成理论脱离实际。因此,有必要对当前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主要增加的课程设置内容包括:①增加生产案例分析板块,具体到某种草品种采用的育种技术和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作用以及与国外草品种的差距,培养学生知农爱农和爱国的情怀;②增加相关育种学家的育人案例,激发学生勇于探索、求真务实和敢于奉献的科学精神;③增加文献导读和小组汇报板块,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了解国内外最新的技术并培养创新意识;④增加社会实践内容,了解实际生产中草产品的需求和育种难点,为解决实际生产困难打下基础。

3.2 增强实践课程设置

育种学实践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育种学基本原理和相关技术,解决生产中育种的难题。只有从实际生产中发现问题,才能找到根源,最终将专业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建议育种学实践内容主要包括2个部分:①鼓励研究生尽早参与到导师的研究课题中,通过试验与理论课程内容的结合,更好地掌握育种理论和技术;②安排短期的基地参观和实习,通过实地考察,了解相关的技术和领域难点。

3.3 完善评价体系

为正确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应对思想政治教育环节设置必要的学习效果测试。传统的考试模式为闭卷考试的方式,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某一课程的全部知识体系。本次育种学课程改革,在理论课学习效果测试中,将沿用闭卷考核,但会增加对当前草类育种意义的探讨相关内容作为考核点,同时增加小组汇报的环节,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话题(如:有关育种必要性)进行文献搜集和汇报。相对于传统的知识点的考核,这种过程化的考核评价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知识、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分工协作能力,提高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探索能力。因此,这是一种有益的改革尝试。

4 小结

草业科学是应生态文明建设和草食畜牧业生产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交叉性学科。育种学是草业科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之一,为草类植物育种提供重要指导。在育种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课程思政的融入,结合案例分析和文献阅读等教学方法,将科研与教学结合,在提升学生专业理论水平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社会输出知农爱农的高级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推动我国草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草业指南研究生
青海草业
宁南山区草业机械化推广应用策略
致力草学,推进草业,共创辉煌
——庆祝湖南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建系20 周年
草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现状及其发展建议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指南数读
论碰撞的混搭指南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就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