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2022-11-28 14:53
畜禽业 2022年1期
关键词:病鸭雏鸭鸭群

(福建省浦城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福建 浦城 353400)

0 引言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DHV)是由鸭肝炎病毒(DVH)引起的一种高致死性传染病。1945年在美国被发现,随后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此病主要有3个血清型分为Ⅰ型、Ⅱ型、Ⅲ型,我国流行的是Ⅰ型和Ⅲ型。该病没有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雏鸭的死亡率最高,大于21日龄的病鸭呈隐性带毒或者散发,此病的死亡率会随着年龄增大而降低。养殖户要积极防治该病,降低其发病率,促进养鸭业健康发展。

1 病原简介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感染而引起的,Ⅰ型鸭肝炎病毒属于小RNA病毒,呈光滑的球形,无囊膜,20面体对称,为单分子线状正链单股RNA[1]。而Ⅱ型鸭肝炎病毒通常呈现出星形,没有囊膜,呈20面体对称,直径大小20~30 nm,其属于星形病毒。而Ⅲ型鸭肝炎病毒直径在30 nm左右,通常在鸭肾细胞中排列成为晶格状,其属于小RNA病毒。

2 流行病学

此病没有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在孵化雏鸭的季节,发病率会相对有所上升。饲养管理不当,鸭舍环境温度过高或者湿度过大等因素是造成本病发生的一些诱发因素。当养殖环境卫生条件过差或者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不足,营养成分的配比不均匀等均可以造成本病发病严重或加速本病的流行。本病的易感动物是鸭,不会引起其他动物的感染和发病。此病不分品种、年龄和性别,均能感染,雏鸭最为易感,发病率可达100%,成年鸭带毒不发病,病死率与病鸭年龄成反比。此病可以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进行传播。本病的传染源为病鸭、带毒鸭或者被病鸭污染的器具、饮水、垫料和土壤等,也可以通过鼠类进行传播。病毒通常是通过直接接触进行传播,还可以通过呼吸道的途径进行传播。病毒传播的速度很快,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蔓延到整个鸭群,导致全群感染。尤其是雏鸭的病死率更高,通常1周龄以内的雏鸭其死亡率可以达到甚至超过90%,2~4周龄的雏鸭次之,而5周龄以上的鸭死亡率低,或者不发生死亡。本病对鸭群的危害大,尤其是对雏鸭的危害更为严重。但随着鸭年龄的增长,对本病的感染率有所下降,而且发病后死亡率也有所下降。

3 临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短为2 d左右。发病迅速,传播速度快,几个小时就会将整个鸭群传染。有的病鸭没有临床症状突然倒地死亡,多数病鸭出现精神不振,食欲不佳,不爱走动,翅膀下垂,眼半开半闭呈昏睡状,少数的病鸭排出黄绿色或者黄白色稀粪。病情严重的病鸭出现神经症状,全身抽搐,倒地,共济失调,角弓反张,双腿呈游泳状蹬踢,有时也会表现为转圈行为,随后2 h内就会出现死亡[2]。死亡较快时可以在发病后的数分钟或10 min左右就会出现死亡。对濒临死亡的病鸭观察可见其爪部以及喙部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和淤血,使得这些部位外观呈现为蓝紫色或深的紫色。在病鸭死亡前还常见有尖叫声。如果处于1周龄以内的雏鸭在感染发病后通常会迅速死亡,而且是群体性的死亡。从发病到死亡的时间很短,常会来不及诊断和治疗。

4 病理变化

解剖病鸭,可见主要的病变在肝脏。肝脏肿大,颜色呈黄色或者灰红色,边缘钝圆,质地变脆,肝脏表面有大小不一的出血点和出血斑,外观类似于针尖大小至黄豆大小。对肝脏组织进行切片观察,可见发病初期的肝细胞多呈现空泡化,在发病后期,就表现出细胞的严重坏死。表面有肋骨压迹。胆囊肿胀,呈较长的椭圆形,胆汁充盈,颜色呈墨绿色或者褐色。肾脏发生肿大,颜色呈灰白色,表面的血管充血,像树枝状。有的病鸭脾脏会出现充血肿大,呈斑驳状。如果伴发细菌感染的话,还会有败血症病变;肾脏通常会有明显的肿大和出血,有时仅表现为充血,但肾脏外观多表现为树枝状,颜色深暗,多为紫色。对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检查,可以发现其中枢神经系统存在明显的管套现象。

5 诊断

本病可以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初步的诊断,具体可采用实验室诊断。实验室诊断可以采用病毒的分离鉴定和免疫学方法,如ELISA或者是分子生物学方法,如RT-PCR。基层兽医一般采用两步法进行诊断,第一步无菌采集病鸭的肝脏、脾脏,进行涂片染色观察和细菌培养后涂片染色观察;第二步无菌采集病鸭肝脏涂片,加入抗雏鸭肝炎病毒的荧光抗体后进行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第一步未检测出细菌,第二步检测结果为阳性,也可以初步判断为鸭病毒性肝炎[3]。病毒的分离鉴定通常是无菌采集病死鸭的肝脏组织,将其研磨成为匀浆后加入青链霉素后继续离心取上清液,接种于12日龄的鸭胚中,在孵化器中孵育,经过72~96 h鸭胚全部出现死亡,对其进行剖检后,可见死亡的鸭胚出现皮下的出血和水肿,而且肝脏等部位还会出现坏死斑,外观呈现出灰绿色。同时将离心后上清液接种于易感雏鸭,观察24 h内是否会出现有发病症状,对病原进行分离后通过应用PCR的方法进行鉴定,可以确诊本病。使用免疫学方法对本病的诊断也常在实验室应用,尤其是应用凝集试验,能够很快速方便地确诊本病,可以在临床上多加应用。应用ELISA也能够在较短时间确诊本病,但ELISA对试剂、仪器要求相对较高,在诊断上相对应用较少。PCR技术已经成熟,可以检测出微量的病原。但技术操作要求较高。

6 综合防控措施

6.1 预防措施

1)本病预防的首要措施是加强饲养管理。在饲养过程中要保持鸭舍的清洁和卫生,每天定时清除粪尿,在清扫后还要对舍内的墙壁、地面和使用的器具进行消毒,以有效减少环境中的病原体。在消毒时要确保消毒液的轮换和更替使用,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类消毒药物而导致消毒效果不佳。对进入养殖场的器具消毒,除了应用消毒液清洗,还可以通过紫外线照射的方式进行消毒。

鸭舍要建立健全防寒保暖和通风的功能,这样在不同季节鸭舍内的温度和湿度能够保持在相对恒定的状态。通过良好的通风,有效减少鸭舍内有害气体的蓄积,有利于维持较好的空气质量,减少空气中的有害病原体。

使用质量好的全价雏鸭饲料进行饲喂,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均衡,以提升鸭群自身的免疫力和对病原的抵抗力。在鸭群的饮水中可以加入适量电解质和多种维生素以及提升免疫力的中草药如黄芪多糖等。

建议鸭场采用自繁自养方式进行养殖,如必须引进鸭,一定要从正规渠道进行购买,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对鸭群的管理,给其提供充足的饮水,尽量缩短运输时间,而且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如噪音和强烈光线等。买入后要在单独的隔离舍内进行隔离观察,观察2周后如果没有出现发病,则可以合群饲养。鸭舍最好采用全进全出制度,按年龄分群饲养。

2)本病预防的主要措施是免疫预防,即对鸭群接种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本病的发生,甚至可以抵御强毒的感染。雏鸭在1~3日龄进行接种,当雏鸭有母源抗体保护时,可以适当推迟接种时间,于10日龄以后再接种疫苗。

6.2 治疗措施

此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对于发病鸭要马上隔离,并注射鸭病毒性肝炎高免卵黄抗体,注射抗体对处于潜伏期的鸭具有保护效果。在注射时,应用的剂量为0.5 mL/只,连续注射5 d,有良好的效果。可以对鸭群提前注射卵黄抗体来预防本病。除了应用卵黄抗体进行治疗,还可配合应用中草药或者应用复方中草药方剂进行辅助治疗,常用的辅助治疗中草药有金丝桃素、蟾酥和芦荟等,也可应用复方中草药方剂进行辅助治疗,如清瘟败毒散。对于病死鸭要严格进行无害化处理。

7 结语

鸭病毒性肝炎是养鸭生产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以10日龄左右为高发阶段,主要侵害雏鸭,典型临床症状是角弓反张。鸭肝炎病毒会破坏肝脏细胞和免疫系统,雏鸭的死亡率较高,给养鸭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养殖户要积极防治此病,遵循“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加强饲养管理,及时免疫预防。一旦发病要及时进行治疗,降低死亡率,提高养鸭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病鸭雏鸭鸭群
自然感染鸭坦布苏病毒蛋鸭卵巢的病理学观察
鸭浆膜炎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一例鸭群发生呼吸道疾病的过程和诊治
关于稻鸭共作高效模式的研究
雏鸭的饮水与开食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预防与诊治
一例鸭感染鸭瘟病毒的诊治
鸭几种常见病毒性疾病的防治分析
鸭群中的鸵鸟
雏鸭运输中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