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字构型中国空间站首迎地球“访客”“神十四”航天员在轨“收快递”

2022-11-28 08:04蔡金曼何家玲
国防科技工业 2022年11期
关键词:实验舱天舟构型

本刊记者 蔡金曼 何家玲

特约记者 马帅莎/文

2022 年11月12日10 时03 分,搭载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六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约10 分钟后,天舟五号货运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飞船太阳能帆板顺利展开工作,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天舟五号于当日12 时10 分,采取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中国航天员首次在空间站迎接货运飞船来访。交会对接完成后,天舟五号转入组合体飞行段。这是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在太空迎接“天舟快递”,“天舟快递”也将定期送货,空间站天地货物运输开启常态化运营模式。作为第四艘到访中国空间站的货运飞船,天舟五号开创多个“首次”,具有多个亮点。

中国空间站形成“T”字构型后的首位“访客”

10月31日,搭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 遥四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梦天实验舱是中国空间站第三个舱段,也是第二个科学实验舱。11月3日,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顺利完成转位,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将进入梦天实验舱。

梦天实验舱转位完成标志着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向着建成空间站的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天舟五号货运飞船成为中国空间站形成三舱“T”字基本构型后迎来的首位“访客”。与以往货运飞船不同,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的对接目标是达80 吨量级的空间站组合体。

空间站梦天实验舱与空间站组合体在轨完成交会对接

天舟五号任务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轨迎接货运飞船。为进一步提高近距离交会对接过程的可靠性,天舟五号还具备故障情况下手控遥操作交会对接任务备份能力,提高了近距离交会过程可靠性。当飞船靠近并贴紧空间站时,航天员同步在“天宫”之中密切关注“天舟”的各个动作和各项参数。当对接圆满完成,“天舟”妥妥“停稳”后,航天员将进入飞船,拿到来自地面的“家乡货”。

2022 年11月3日,梦天实验舱完成转位,与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形成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合体

首次实现2 小时快速交会对接

天舟五号任务首次实现两小时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创造了创下人类航天器最快交会对接世界纪录,标志着中国航天交会对接技术取得新突破。

这种2 小时的快速交会对接对于我国空间站的长期在轨运营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可以极大提高我国的太空紧急救援能力,将大大缩短运输时间,使运输特殊鲜活试验品成为可能,如果将该技术应用于神舟载人飞船,将大大减少航天员赴空间站的飞行时间,尽快进入空间站。

严格来说,2 小时快速交会对接并不是为天舟五号增加的新功能,之前的天舟也有该功能,该模式对飞船飞行状态要求较高。天舟五号快速交会对接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的自主定轨技术精度更高,姿态轨道控制精度更高,综合制导技术水平更高,飞控流程更加优化,也标志着交会对接模式更加多样化、功能更加丰富,适应能力更强,我国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更趋成熟。

搭载中国首台空间应用燃料电池

天舟五号飞船搭载了中国首台空间应用燃料电池,计划开展中国首次燃料电池空间在轨试验,为后续宇航燃料电池应用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和数据支撑,推动宇航燃料电池工程应用发展。

天舟五号飞船除装载了神舟十五号3 名航天员6 个月的在轨驻留消耗品、推进剂、应用实(试)验装置等物资外,还搭载了“澳门学生科普卫星一号”、宇航用氢氧燃料电池、空间宽能谱高能粒子探测载荷等3 项试验载荷,充分利用货运飞船上行运力资源,支持开展空间科学与技术试验,提高飞行任务综合效益。

天舟五号飞船是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最后一发“送货”任务。后续中国空间站完成在轨建造后,初步计划每年发射两艘载人飞船和两艘货运飞船。为了满足密集发射的需要,天舟货运飞船实行组批生产的方式,同一批次的外形、功能相似或相近。

猜你喜欢
实验舱天舟构型
图片报道
我国首个科学实验舱发射成功
场景高程对任意构型双基SAR成像的影响
科学号多功能实验舱在轨异常点火事件研究分析
“天舟”二号再出征(摄影)
太空“大卡车”——“天舟二号”
“天舟”二号垂直转运(摄影)
天宫空间站 力争2022年前后完成在轨建造计划
分子和离子立体构型的判定
一种单发直升机直流供电系统构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