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股息策略不一定奏效成长性和估值稳定才是选股关键

2022-11-28 10:28陈建德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2年45期
关键词:金蛋市净率股息

陈建德

高股息策略是高通胀环境下不少投资者应对市场的一大法宝。不过,若一味片面地通过判断股息率高低来决定买入与否,那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也有投资者笑称,买入高股息率的公司,就像买了一只会生鸡蛋的母鸡,每年的分红相当于母鸡每年生的金蛋,母鸡还是那只母鸡,金蛋每年都有得捡,实在是太划算了!但实际情况却未必如此。

的确,有的母鸡虽然每年都长肉生金蛋(就像上市公司每年都有盈利,每股净资产每年都有增加),但是,还可能遇到母鸡价格大幅下降的情况,这相当于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是下降的。从而导致多年算下来,虽然每年都拿到金蛋,但由于母鸡价格下降,导致实际的总收益却是负的。

比如,一只母鸡是5斤,原来每斤值100元,母鸡值500元。在生了5年的金蛋100元后(假设每年金蛋收益是20元后),由于母鸡价格降到每斤50元,5年后母鸡值50*5=250元,加上100元的金蛋收入,相对于5年前的母鸡价格500元,跌去150元,即亏损30%。

回到上市公司上,也是同样的道理。接下来,笔者将以3家投资者耳熟能详的公司为例进行分析。

首先看某大型国有石油公司A。2007年底收盘价是30.96元,截至2022年11月23日收盘,价格是5.14元,跌幅83.4%。在从2008年开始到2022年的15年时间里,A公司每年都有生金蛋,也就是每年都有分红,累计每10股分红率高达32.71元,即每股累计分红高达3.27元,每年的股息率平均约3%。股息率不可谓不高,但是即使加上3.27元,过去15年,如果投资A公司,仍然亏损高达1-(5.14+3.27)/30.96=72.8%!

2007年底A公司的股价为30.96元,每股净资产3.70元,其市净率为30.96/3.70=8.37倍。2022年三季度A公司的每股净资产是7.34元,其2022年11月23日市净率为5.14/7.34=0.70倍。在15年的时间里,A公司的每股净资产从3.70元增长一倍左右到7.34元,但其市净率从8.37倍下跌到0.70倍。

接下来看某小微和高端零售银行代表B公司。2007年底收盘价是14.82元,截至2022年11月23日收盘,价格是3.46元。B公司在2008、2010、2018年各有过一次的10送2股或转增2股,所以,以2007年底的100股B公司算,今天B公司的总股数应该是100*1.2*1.2*1.2=168股。即截至11月23日,168股B公司的市值是100*3.46*1.68=581.28元。

在从2008年开始到2022年的15年时间里,B公司也是每年都有生金蛋。也即每年都有分红,累计每10股分红率高达31.39元(不考虑三次转增股份的影响,实际会比这个略高一些),即每股累计分红高达3.14元,每年的股息率平均约3.5%。股息率也是很高,但是即使加上3.14元,过去15年,如果投资B公司,仍然亏损高达1-(3.46*1.68+3.14)/14.82=40%!

2007年底B公司股价为14.82元,B公司的每股净资产是3.47元,其市净率为14.82/3.47=4.27倍。2022年三季度B公司的每股净资产是11.50元,其2022年11月23日市净率为3.46/11.50=0.30倍。在15年的时间里,B公司每股净资产从3.47元提升到11.50元,涨幅231%左右。但市净率从4.27倍下跌到0.30倍。

下面,我们再看某高端白酒企业C,这家公司每年的分红率比A公司和B公司来得低,但是投资收益却完全不一样。

2007年底,C公司收盘价是108.70元,截至2022年11月23日收盘,价格是1521.04元。C公司在2011、2014、2015年各有过一次的10送1股,所以,以2007年底的100股C公司算,今天C公司的总股数应该是100*1.1*1.1*1.1=132股。即截至11月23日,132股C公司的市值是132*1521.04=200777元,相对于期初的108.70*100=10870元涨了18倍。

在从2008年开始到2022年的15年时间里,C公司每年都有生金蛋,但是蛋的比率比A公司和B公司来得小。也就是每年都有分红,累计每10股分红率高达1202.94元(不考虑三次转增股份的影响,实际会比这个略高一些),即每股累计分红高达120.29元,每年的股息率平均约1.4%,股息率比A公司和B公司的股息率低很多,仅A公司的一半左右,约B公司的40%。加上分红,过去15年,如果投资C公司,收益率大概是(200777+120.29)/10870=1848.18%!

2007年底C公司股价为230.00元,C公司的每股净资产是8.72元,其市净率为230/8.72=26.38倍。2022年三季度C公司的每股净资产是164.55元,其2022年11月23日股价为1549元,其市净率为1549/164.55=9.41倍。

在15年的时间里,由于C公司利润增长,其每股净资产从8.72元提升到164.55元,漲了近20倍。其市净率从26.38倍下跌到9.41倍。其市净率的下降幅度也不小,但下降幅度远小于A公司和B公司的下降幅度。

从上面三个例子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高股息率的公司未必就是股票投资的最好标的。如果陷入高股息的投资误区中,可能还会导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出现大亏损。

那么,为什么高股息率的A公司、B公司10多年投资下来反而要亏损得厉害?我们又应该吸取什么教训呢?

首先,应该理性看待高股息率。高股息率未必就是最好的。就企业长期发展而言,当一家公司的分红率高,把大量的盈利派发给股东其不好的方面就是:这家企业可以用来再投资的资产就减少了,也就是说这家公司的复合增长速度会下降。

比如,假设一家企业净资产是1亿元,当年赚了3000万元,假设这家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维持30%不变。第二年,如果企业没有分红,所有赚的3000万元转入再投资,则其第二年的盈利是(1亿+3000万)*30%=3900万元。另一种情况,假设这家企业把赚的仍是1亿*30%=3000万元。

第二,核心是分析公司股票未来的估值变化。投资者持有A公司和B公司15年还亏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股票这段时间里估值水平一直在下降,也就是一直在被杀估值。所以,虽然公司每年都在盈利,但无奈其盈利的增长速度赶不上估值水平下降的速度。当然,有的投资者可能会说,现在这家公司是被杀估值的,不过,公司的估值水平会回归。

那么,接下来就要谈到第三点,均值回归路漫漫。在投资理论中,一般认为均值会回归。但是,首先,有的公司均值回归的时间周期高达10年以上,这样的时间周期并不是大多数的投资者可以等待的。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并不是所有的均值都能回归。股票的估值水平和其利潤增长速度高度相关,一般而言,在公司利润增速最快的那一年或前一年,市场会给这家公司最高的估值水平,而后开始杀估值,直到这家公司的利润增速重新回到较高水平,亦或者刚好遇到放水的牛市。

以3家公司2007-2021年净利润增速情况为例,可以看出,这3家公司每年都是赚钱的。A公司2007年的净利润最高达1458亿元,但自那以后,每年的净利润水平均未再达到2007年的高点。

B公司在2007年实现高达68.57%的净利润同比增长,但从2013年以后,一直维持很低的利润增长速度,而B公司的杀估值也是大概始于此后的2015年。

C公司在2014、2015、2016年3年利润基本0增长后,从2017年开始重拾利润增长,其中2017年高达61.97%。C公司的股价也从2016年开始快速上涨。

所以,对于投资而言,高股息的公司是不错的投资标的的前提是:这家公司在未来的若干年时间里,其盈利能够保持相对比较稳定的增长、特别是其估值水平能够维持稳定不会大幅下降。

在投资中,即使是出于赚些股息的较低的投资目标,也需要分析公司的估值以及成长性等问题,不能盲目地选择高股息率的公司投资。而成长性及估值水平的分析,在股票投资中,这才是比股息率分析更重要的核心因素。

猜你喜欢
金蛋市净率股息
旋转的金蛋
港股高股息公司值得高度重视
高股息率股 超额收益之源
A股低市净率公司一览
市盈率和市净率估值有效性实证比较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二胎概念股投资价值分析
砸金蛋
砸金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