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楚雄彝族少数民族刺绣技艺传承与发展分析

2022-11-30 03:27李杉杉
西部皮革 2022年22期
关键词:彝族刺绣文化

李杉杉

(昆明理工大学,云南 昆明 650051)

彝族刺绣种类繁多、工艺复杂、制作精美,是彝族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也是彝族服饰中不可缺少的部分。2008年6月7日,彝族刺绣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彝族刺绣色彩浓烈,技法粗犷,反映彝族人的图腾崇拜和民俗风情,是彝族文化在漫长历史长河中传承的一种形式,它以多样化的文化生态景观,在各民族刺绣中独树一帜。自从国家开始提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政策以来,云南地区的彝绣发展也同样受到了政府与国家的扶持,以下为云南地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发展彝绣的模式,进而构建出更加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行业模式。

1 云南纳喜文化创意开发有限公司的发展与创新历程

樊志勇带领的大姚纳苏民族手工艺品发展有限公司始终立足于传统民族文化,同时不断挖掘传统民族文化的精髓。她将彝绣融入生活,使其具有实用功能,使彝绣焕发生机,也让彝绣进入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与国际接轨,与一线大牌合作,并获得了世界顶级奢侈品牌设计师的青睐,打造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品牌。

纳苏是彝族最古老的支系之一的自称,同时自称尼颇和纳苏颇的则是分布在今天云南楚雄州武定县和昆明市禄劝县的大部分彝族,云南其他地区,贵州毕节,广西等地区的彝族支系则只自称尼颇,或者纳苏颇。“纳苏”在彝语中意义为来自大地中央,它是族群中间的支系自称,据爨文和传说,在2000多年前彝族君长笃慕分支后布部和默部开始沿用尼颇和纳苏颇的自称,以此证明分支后对部落族群的定义以及文化传播。

樊志勇返乡创业十几年创建了纳苏品牌,以“非遗文化扶贫”带动300多名绣娘脱贫致富。她对全国18个县的36个点进行彝绣讲座培训,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十几年间,樊志勇不断创新商业模式,不断丰富产品线,同时创新扶贫模式,把事业做成产业,让公益和效益共同发展。她用这种方式帮助大山里的绣娘居家就业、脱贫致富,探索发展了新的模式,为减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活化村寨生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发起公益扶贫项目的4年时间里,围绕“文化传承、手艺变现、造血脱贫”3个重点投入200多万元资金,从一个人发起到一个团队的建立,再到全国性非政府组织的助力,坚持“手艺传递美好”的理念,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捐资助学、产业扶贫,通过一针一线绣出一幅蓝天白云下绣着花、养着家、带着娃的美好生活画卷。

樊志勇认为,现在彝绣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在未来,彝绣产业也同样具有巨大的潜力,并且对彝绣文化的挖掘应该再深入扩大,而这表现出来的一个是产品研发问题;另一个就是拓展的方式较单一的问题,21世纪是互联网时代,可以利用这一红利通过互联网创新出更多样的方式,来重新定义爱与美的情怀、定义彝绣。

目前公司的产品研发品类包含文创产品、服装品类、私人订制服务等,都融入了彝绣的传统工艺,如图1,逐步形成了具有云南民族特色的自主品牌,以其地域性强、民族印记鲜明的传统工艺对民族文化产业进行投资开发,市场空间大和成长性强是其吸引资本进入的条件,使其产品多元化且与当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审美融合,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产品的开发,将会开拓更大的市场。

2 多元化发展的云南朋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段朋江,楚雄州禄丰县人,现为云南朋江刺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云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段朋江自幼在母亲的耳濡目染下爱上了刺绣艺术,便从小开始了刺绣技巧和方法的学习,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和刻苦钻研,到了17岁便正式从事刺绣行业,四处走访拜师学艺,在掌握了彝绣的精髓后,又刻苦钻研中国的四大名绣,博采众长、取其精华,把众家绣法和技艺加以创意。

近年来,段老师设计绣制的多件作品被英国、俄罗斯、香港等地博物馆、美术馆收藏,他绣制的《寅虎》刺绣作品曾荣获中国楚雄2012国际茶花大会暨第八届茶花博览会苏绣组一等奖,于2014年成立了“楚雄朋江刺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且当年被云南省宣传部聘为云南省白族刺绣培训教师。2016年5月,段老师在北京园博园欧洲城堡内受到中东欧16国领导的参观访问,并受到国外领导的高度赞赏及评价;2016年10月28日,其作为楚雄彝族刺绣代表参加马艳丽国际时装周发布会,同年12月又被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正式聘为云南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发中心办公室主任。2018年5月,中瑞文化交流,瑞士艺术家何乔治、施玛丽、文若思等到昆明M60创意园工作室参观交流,7月印度领导友人与昆明市五华区团委领导也一行到工作室参观,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段老师工作室位于昆明市M60创意园,除了非遗刺绣传统手工艺外还有其他非遗工作室,包括剪纸、皮雕、民族服饰、竹编、树皮制衣等。段老师刺绣作品包括各种题材,有敦煌飞天、人物画像、花鸟鱼虫等各类题材,表现方式与针法各不相同,其作品也被许多收藏家所收藏。

云南朋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包括产品研发、研制、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司,且产品更加规范,公司及时掌握当代市场需求动态,将彝绣与时尚文化、大众生活融合发展,产品不仅包括服饰品也包括其他衍生品,在符合市场发展满足人们生活、审美需求的同时,使产品种类和服务的范围更加多元化,也把云南彝绣的发展进一步推进。公司产品也包含服饰品的设计与制作,如图2,包括包包、项链、耳环、挂坠、团扇等;除此之外,也包含私人定制服务,包括装饰画、私人画像以及服装图案定制等。

3 偏居一隅的工作室,民族文化进校园

沈蓉老师的工作室位于昆明市区的昆明理工大学校区内,从小学习刺绣,手艺精湛。

不同于公司的运营模式,沈老师的工作室更多的是“轻松自在”,少了些商业的严肃,多了份怡然自得,沈老师其工作室的主要内容包括三大块:产品设计与销售、私人定制服务与招生授课,平日里闲来无事便和一同爱好刺绣的朋友一起坐在绣架前一针一线的绣制作品。其产品品类同样也包括包包、服装、吊坠、荷包等服饰品类,而产品销售渠道主要是由老客购买,靠老客之间把其好口碑口口相传;私人定制服务包含根据个人需求而定制的服装图案以及包包等,与其他刺绣工作室不同的是,沈老师根据其工作室的独特地理位置,把其优势也进行了发挥,由于工作室在昆明理工大学校区内,因此也吸引来了一些同样喜欢刺绣和传统文化的学生慕名前来学习,同时实现了文化认同与文化沟通,这才是对民族文化真正的保护。

传统民族文化在维系民族情感、传达民族精神及民族价值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认同作用,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特色,也是民族的思想观念表达。中华民族有着非常悠久的文化历史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崇尚仁爱、正义、和谐、信义的价值理念,也是国家发展昌盛、繁荣富强的精神砥柱。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能够促进多样化文化教育活动的发展,在课程中开展传统文化教学,也是将价值观植入学生心中,从而不断内化学生思维品行,使他们的道德素养得到提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显现,同时也与国家倡导的“课程思政”理念不谋而合。

4 对刺绣文化传承和发展方式的展望

(1)符合现代审美,设计更加现代化:在江浙沪沿海地带等发达地区,由于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较国内其他地区发达,因此也带动了当地的文化发展,且由于地理优势、气候宜人,江浙沪地区早在几千年前便开始了养蚕缫丝,纺织行业也得到了发展,时至今日,杭绣、台绣、苏绣、顾绣等地方绣种也发展繁荣;反观西南云贵川地区,则发展缓慢,由于西南地区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导致了信息闭塞发展落后,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发展不及东部沿海地区,而西南地区的刺绣手工艺从业人员更多的是在更加偏僻的大山寨落里,因此也导致了审美差异。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面他们的艺术风格中把当地的民俗风情、文化信仰与审美进行了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而在新时代中,在民族融合的背景下,应该让文化之间进行融合升华,在取其精华的同时,融入现代的审美与文化,从而树立起新的文化观念,不是一味的否定自我也不是一味的迎合新的时代观念,而是二者良好结合,才能让这个行业更好的发展。

(2)促进产品品牌化,提升产品竞争力:刺绣作为云贵川地区的地域特色之一,走品牌化是必经之路。刺绣工艺的保护和开发必须实施品牌化战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偏远地区原本从事手工行业的手艺人都选择了进城打工这样一种较高收益的生活工作方式,这种现象就直接导致从事刺绣行业的年轻力量愈发减少,而刺绣又是一门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的手艺,因此,政府应大力支持鼓励人们学习从事这一行业,输送新鲜血液,这样才能让这门手艺在保持精益求精保证质量的同时使这个行业回暖。在此基础上,注重产品的包装与宣传,精美的包装与品牌效应可以增加品牌的附加值。在刺绣与服装行业中做的很好的品牌如郭培的玫瑰坊、兰玉创立的同名婚礼服品牌、张志峰创立的NE·TIGER东北虎品牌等,均把不同的刺绣绣种与服装进行了结合,同时把中国刺绣传统文化带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了行业标杆。

(3)国家政府完善相关政策,促进行业发展: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国家也愈发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发展,2022年6月29日,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李晓松介绍了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相关情况,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的决策部署,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多个部门组织开展专题调研、专家论证等,在广泛听取非遗代表传承人、专家学者及非遗保护单位等意见建议后,编制形成了《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其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传统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指示精神,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深化推进我国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工作的方向和路径,可见国家对非遗手工业的发展非常重视。

在现代社会中,许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对中国传统手工艺都感到生疏甚至离开家乡从事别的行业,因此,现在从事传统手工艺行业的多为中老年人,而他们却有很大一部分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扩大传统手工艺的传播,提高宣传力度,不以文化程度高低作为是否能够成为传统手工艺者的门槛,这也是政府需要去提升与完善的内容;同时国家与政府也应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刺绣等行业的扶持力度,例如支持从业人员技能的提升,从而增加从业人员的收入;给予相关产业从业人员就业补贴,设置相关行业专业技能职称评定标准等具体相关政策,从各个方面加强促进行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增强行业的竞争力与影响力。

5 结语

要把一种传统文化或手工艺继承发扬光大,需要不懈努力,只有不断积累、学习与创新,才能够把这一行业较好的传承发扬,刺绣不仅是一个地域的标志更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特殊符号,它不只是一种工艺,更是一种人们对美的向往,是一种精神寄托。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似乎不再五彩纷呈,但经过努力,总有一天它会重新绽放它的光彩!

猜你喜欢
彝族刺绣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彝族海菜腔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彝族荞粑粑
云南彝族传统武术溯源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刺绣织成的日本传统美食
谁远谁近?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