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际化视野的高端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2022-11-30 11:07张晓涛博士高级会计师田高良教授博导
商业会计 2022年21期
关键词:高端国际化人才

张晓涛(博士/高级会计师)田高良(教授/博导)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西安 710049)

在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背景下,建设高端会计人才队伍是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部于近期发布了《关于开展2022年度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选拔培养的通知》(财会[2022]7号),以不断增强我国在国际会计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着力培养一批符合我国会计工作国际交流与合作需要的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财政部《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人才队伍结构持续优化”的总体目标,大力推进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梯队建设,是认真落实《纲要》关于“培养造就高水平会计人才队伍”任务的重要创新。按照《纲要》指示,实现会计人才强国,均衡协调,加快推进高端会计人才队伍建设;适度创新,培养特别是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会计人才;统筹兼顾,建立具有国际资质和国际影响力的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我国高端会计人才发展现状分析

新经济时代,我国进一步出台各项鼓励政策,加强会计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高端会计人才培养重大工程,营造会计人才梯队建设与发展良好环境。在此背景下,我国会计人才素质明显提升,人员队伍结构趋于合理,会计人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财政部颁布的《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规划(2021—2025年)》为我国会计人才发展总体目标指明了方向,是做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智能时代会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行动纲领。《中国会计服务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通过与国际行业数据比较分析,发现当前我国高端会计人才发展不均衡,层次失真,阶梯断层,发展和培养高端新型会计人才,是我国人才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方向。

根据教育部和财政部相关数据,我国会计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偏离度较高,学历结构层次极差较为明显,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素质有待提高。截至2020年底,我国按职称序列分布,具有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有670.20万人次,占比71.85%;具有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有242万人次,占比25.94%;具有高级会计师资格或相当于高级资格的有20.6万人次,占比2.21%;近五年环比分别增长79%、51%、73%。我国相当部分本科和职业院校均开设了会计专业课程,具备会计科研和教改能力,特别是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会计学科不断变革和升级,很多院校已开展了会计智能化转型。

根据财政部综合评估分析,目前,我国财务会计持证资格人员已超过1 660万人次,但是人才层次不均衡,具有中高级职称以上的高层次、高学历、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不足200万人。依据《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规划(2021—2025年)》目标,到2025年,要实现我国会计人才初级占比50%、中高级占比50%;与世界接轨,高端会计人才增长10%以上,智能化会计人才和会计信息化管理人才资源需求增长10%,高端会计人才总量增长40%,进入世界会计人才强国行列。

根据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对会计人才的统计分析,全国各区域会计人才层次发展不均衡,对会计人才的评价各不相同,高端会计人才层次管理发展不匹配。研究表明,区域性高级会计师资格占比约0.8%,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仅占0.29%,高端会计人才依然缺乏,与国家的战略目标存在较大差距,如下页表1所示。

表1 2020年我国相关省(市、自治区)会计人才分布 单位:万人

新常态下,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逐步深入,对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的需求已是大势所趋,在经济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下,打造和发展高端会计人才,必将成为支持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国际经济信息的支持者和提供者,会计的中长期发展需要适应国际会计准则的新要求,顺应全球共同遵循的会计管理模式,促进高端会计人才参与国际竞争,适应新经济环境的发展。

二、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需求

当前,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将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需要广大会计人员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

(一)“一带一路”和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

紧紧围绕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一带一路”为我国的国际化发展和定位,以及为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机遇。“一带一路”倡议激发了对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的培养需求,企业应充分顺应时代的潮流,抓住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培养的历史机遇。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形成具有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会计人才制度体系。建立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培养体系,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对高端会计人才的阶段性要求;是高端会计人才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立足的重大战略选择。目前,我国发展正处在大变革、大发展的转折时期,建立符合国家战略的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标准,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路径。

(二)国际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的需求

随着我国会计准则从“实质性趋同”向“全面趋同”转变,必然产生对熟悉国际惯例、具有国际视野、精通国际会计准则的高端会计人才的更大需求。加快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打造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需要建立一套适应国际会计准则的会计人才评价标准。

实施国际审计准则有利于世界经济的融合,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提高会计理论创新能力,维护公共利益。参与国际会计审计标准的制定,可以增强我国在审计专业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培养能够承担国际会计与审计业务的高端人才,选派一批业务精英、领军人才,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采取国际联合或国内外著名机构培养的方式,侧重于国际审计理论与案例设计,可以为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培养提供支撑。

(三)财务智能云服务的需求

新商业创变背景下,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正在涌现,智能财务机器人云终端的发明创造,给会计人员带来了新的挑战。借助“互联网+”模式,利用财务云技术、人工智能识别技术,通过财务智能设计及技术建模,可以实现财务流程的优化与高效。在大数据时代,势必需要一批懂管理会计,会分析决策,高端引领的创新型、科技型、复合型高级会计人才。

(四)国际并购及跨国业务需求

在融入国际资本市场和国际并购与跨国行业的过程中,必然需要关注我国会计人才与国际的交流与合作。目前我国很多国有企业、大型民营创新企业,都在寻求海外并购整合机会,拓宽海外上市理念,以适应业务国际化和经营国际化的需求。这就要求更多的精通国际金融、国际交流会计语言,熟悉国际国内会计标准的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以顺应现代集团企业财务转型、升级,世界经济业务创新发展实践的新生态。

三、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思路

党中央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大部署对会计人才体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会计人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以“变革融合”为特征的会计改革发展趋势也对会计人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一)理念创新

运用国际眼光,引领国际视野,树立国际化战略,掌握国际规则,适应国际环境是适应国际社会发展趋势的基本理念。注重国际化的学习与交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提高国际会计理论创新能力,加速自身国际化进程,加强资本的国际化运作,解决全球性问题,是培育具有国际水准的会计理论高层次高端会计人才的基本愿望。

(二)目标创新

树立战略思维,拓宽国际视野,是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需要具备的思维和总体目标。培养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顺应时代发展,符合时代需求,具有国际战略思维,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与决策能力强,实务经验丰富,即国际化、创新化、专业化、高端化人才定位是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应培养会计学术界、会计实务界、注册会计师行业三大方向,专业知识储备丰富、分析能力多元、逻辑思维稳定、国际应变能力强的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

(三)体系创新

建立运行高效的会计人才培养体系和综合评价体系,融入国际经济,培养具有全球视角、通晓国际商务规则,具有高度责任感,掌握国际商务运作流程,具备未来领导能力的会计人才,需要针对具有跨专业交流能力、精通国际会计实务的高端会计人才制定一系列制度体系。应创新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目标定位和培养机制,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与科研创新体制,实行课题研究制度和双师培养制度,完善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能力框架。

(四)方法创新

打造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创新平台,推动建立会计产学研战略联盟。科学调配,充分发挥产学研互补和协同优势。科学选拔,建设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基地,鼓励和引导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参与会计人才联合培养,力求培养出一批高、尖、精的国内国际一流会计行业人才。高端引领,建立高端人才信息库和智能库。智能服务,发挥各级行业协会平台作用,建立高端人才交流平台,为国际经济预测、国家资源调配、企业的决策控制培养力量。

(五)手段创新

创新培养手段,会计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相结合,开展会计领域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广创新管理平台和创新科研成果。实施跨国培养模式,建立校企合作共赢机制,创新教学体系和国际教学体系接轨,实践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树立国际会计行业发展战略,推动国际会计理论和国际协会协调发展,建立会计行业名家专家团体和国家人才学术研究基地,将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的培养上升到战略层面。

(六)评价创新

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管理制度,建立量化考核评价体系,创新激励约束机制。实现信用信息的互换、互通和共享,建立高端会计人才培养质量评估系统、评选系统、考评体系、表彰机制,动态配置人才,实现“提质增效”的改革发展目标,全面深化会计职称制度改革。企业应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和持续培养机制,实现质量评价与岗位匹配的双向监管机制,从战略的角度高度重视高端核心会计人才的培养效果。

四、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创新的对策及措施

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一)加强指导,重塑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随着大数据、财务云、智能终端机器人、财务共享平台的出现,对会计人员的战略财务决策能力、综合素质能力、财务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据国际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形势,特别是国际法则与国际金融,国际结算与国际理财,国际贸易与国际决策等学科知识的交叉与融合,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就是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理论素养深厚;国际视野宽广,知识结构优化;通晓国际商务,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也就是精通国际会计准则,创新能力突出;把握中国国情,组织领导示范,通晓国际行业惯例,专业管理并重;熟悉国际法律法规,遵守职业道德的高层次战略型高端会计人才。

(二)加强培养,创新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培养体系

推动会计工作与经济业务深度融合,推进会计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优化会计学科专业体系、会计人才培养体系设计,注重培养会计人员前瞻性的思维能力、商业预测能力、战略策略决策能力。管理会计的国际化,促进了国际应用型教育培养,应加强全日制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培养,大力提升经济学类管理学会计博士的培养规模和会计科研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财政部高层次财会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总会计师素质提升工程、国际会计名家工程和学科名家专家工程等。开展中外办学培养国际化人才,为我国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的培养提供坚实的师资基础,加强与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CGA、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协会CMA等的交流与合作。

(三)加强规范,加大国际标准体系建设力度

优化培养结构,培养能够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和审计准则的制定,能驾驭国内外大型跨国公司工作的高端会计人才。与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同步,符合国际职业能力体系和相关专业素质体系,应培养适应全球战略视野,精通准则系统,争取国际标准的话语权,精通外语应用与交流能力,具有扎实的国际会计理论的高端人才综合能力。未来的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是立足中国国情,了解跨国文化,参与国际竞争,顺应国际政治环境的高端会计人才。

(四)创新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能力的行业高端人才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教育委员会提出,国际化大型企事业单位应满足高端人才职场需求,能从容适应国内外商业环境的变化。在我国,各个行业对高端会计人才的需求相当大,特别是掌握国际会计准则的高端人才,应鼓励其有效参与国际经济竞争服务。应把德商、情商、智商作为国际创新能力,以及具有国际业务能力,作为培养新型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的新理念。

(五)强化监管,培养适应智能财务的信息化财务专家

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推动会计工作适应数字化转型。近年来,我国的会计环境发生了变化,会计人员需要适应智能财务的要求,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政策学科水平,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培养具备国际会计师执业水准和国际行业水平的财务专家,促进会计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树立会计师行业国际标准,提高国际战略定位的决策能力和驾驭能力。

(六)引领辐射,培养国际会计领域学术带头人

创新科研组织模式,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理论知识扎实、学科水平前沿、有海外留学和专业实践背景、学习创新意识强、团队领导力合理的优秀会计学术带头人队伍。面对国际竞争环境,培育的会计理论高层次学术人才,应发挥带动效应、引领效应、辐射效应,开展人才培养与产学研相结合,造就拔尖人才。在国际范围内,稳定现有会计学术梯队,着力加大中青年会计学术专家人才梯队建设,实行高校会计学术与企业高端会计人才“1+1”导师培养系统,合理人才与资本资源平衡配置,为社会培养高水平、高科研能力的高端会计人才。

(七)搭建智库,加强高层次财会人才培养

以战略思维、业财融合、数字智能为导向,打造新型智库模式,培养高层次财会人才是我国培养高端会计人才的新思路。面向全球,吸引和构建高水平的会计科研人才队伍,给予重要的管理和科研岗位,具有高学历、高职位、高职称、高潜力的人才机会。面对企业,培养具有敏感政策分析能力的高端应用型会计人才,以及实务与科研双创型高层次经济管理人才。面对高校,培养具备国际交流能力,把握国际会计理论与发展动态,理论研究和成果转化操作能力强,高层次创新引领型学术人才。面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培养综合审计专业强,国际审计敏感度高,信息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强,适应新形势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八)顶层设计,建立会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高端会计人才评价体系的建立,表明了我国对高端会计人才的培养思路和发展方向。科学有效的培养认证与质量评价体系,服务和监控一体化,全面系统地指明了我国高端会计人才培养的重点和方向。提高高端会计人才的培养质量,有助于监控各培养单位和会计学术团队,发挥动态监控和实时跟踪评价的中介作用,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会计专业评价方案,推动管理会计理念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会计人才向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复合型国际化人才方向发展。

五、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培养规划

立足智能信息趋势,贯彻会计人才总体发展要求,主动寻求突破,以数字经济与智能信息化为支撑,引领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化财务保障,开创会计人才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一是战略管理方向。培养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意识、管理创新精神、组织领导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综合型经营管理人才,迫切需要一批既精通专业又熟悉信息技术,既具备战略思维又富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会计人才,推动会计智能化发展。二是财务专家方向。培养精通国际化业务、财税政策、财务管理、资本管理及金融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型人才。以能力框架为指引,掌握数字科技与财务的融合思维,拥抱财务数字化转型,重塑财务职能,智慧财务成就智慧企业。三是财务融合专家。深化数字转型,体验数字化转型方案,洞悉高质量发展新形势下集团管控和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助力集团管控和管理会计数字化模式的重构与创新。

六、结论

从经济结构调整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趋势来看,势必要求适应国际发展需要,培养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为适应国际上的需求变化,应比较借鉴国内外高端会计人员培养模式,凝练中国培养模式,发挥国际化视野的高水平、高层次、复合型、综合性人才和创新型高端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贯彻关于加强国际化发展的总体理念,为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可持续健康发展做出贡献,为实现新时代会计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高端国际化人才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才云
Polk(普乐之声)推出高端Reserve系列音箱
第二届西方修辞学高端论坛成功举行
AD GIN STUDIO高端影棚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中国个体防护产业国际化展望
高端制造业向更高端突围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