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比家大一点的地方》
——遇见理想的教育

2022-12-01 08:54蒋晓燕
家教世界 2022年29期
关键词:常识家长方法

文/蒋晓燕

【推荐语】

这是一套可以让家长和老师不再焦虑、看见孩子和教育本质的必读之书。每一个爱孩子、关心教育的人都可以从这本书里去了解和学习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书籍简介】

《学校是比家大一点的地方》是本书主编一土老师写给家长的105 封信。这些信,都是老师们在日常授课中的体会和总结、教学观察和教学方法。所有的取材、图片、案例都来自一土学校的真实教育活动。

《学校是比家大一点的地方》,这本书的主编是“一土”学校的创始人李一诺,她有许多耀眼的标签。清华学霸、留美分子生物学博士,麦克锡公司合伙人、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同时,她也是三个孩子的妈妈。她希望教育成为深沃的土壤,让每一个种子(孩子)长成最好的自己,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2016 年9 月,“一土”学校正式在北京创立,致力于在全球视野下,探索基础教育创新。“一土”学校力求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和幸福人生的全人教育,一土想做的探索是:最终能够让每个人都爱自己,爱学习,会学习,回归教育本质。

一土教育的五大核心素养

《学校是比家大一点的地方》该书有两册,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认知自我”“追求美好”“沟通协作”“感想敢做”和“学会学习”,这也是一土教育的五大核心素养。以“认知自我”开篇,是本书的必然。美好的教育,一定要尊重“人”的自身价值。认知自我是成长的起点,关注生命成长,必然要在幼年时起,就打开他们自我认识的大门,而不是活了半生依然不知道自己是谁,在茫茫追寻中迷失方向。好的教育也不会用“丛林法则”来评价孩子,而是给孩子从小就种下自我觉察的种子,让他们学会关注和接纳自己,知道自己是谁,能做什么,以及擅长做什么。在这本书里,你会发现,一土的老师们给孩子们的不是“指示”和“管控”,而是一种静待花开的“成全”,鼓励孩子们发现自己的天赋所在,为成为最好的自己而努力。老师们在给“大土豆”们的信中也给出了很多具体的方法,如引导孩子们觉察和管理情绪,以及认知“我是谁”的“五条船”,这些具体可行的方法,每一个教师和家长都可以尝试使用,一定可以帮到孩子。书中展现的一土学校教育没有压抑,只有正向的接纳及温和尊重的疏导。孩子,不再是被动的被管理者,而是真正的教育的中心。

什么是理想的教育?

105 封信,向我们展示了美好教育的方方面面,比如给家长开具的作业单,整理我们在育儿过程中“一定不能说的话”和“一定不能做的事”,也引领我们思考“我可以怎么说”“我可以怎么做”,对于几乎所有家长都头疼的孩子磨蹭的真相和解决办法也有独到的见解,以及整理房间的“住育”,还有一土的老师也深刻地以为“玩”对儿童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儿童就是要痛痛快快地玩耍……在书的下册,“学会学习”则让我们对学科知识的学习方法有了全新的认知。是的,展开书,惊喜应接不暇。但没有一封信教家长如何督促孩子的作业,也没有告诉读者考上重点大学的妙招,甚至,教育方法是那么普通和常见,如资深心理学博士李松蔚所说,“一土的教育是‘正常和正好的教育’,特别在于‘按教学大纲’进行教育。”可是,它为什么能够成为人们心向往之的可以遇见理想的教育呢?

有人会对学校教育有不切实际的预期,认为一土应该是一个神秘的、孕育精英的地方,孩子们每天都可以突飞猛进地成长……好像这才是好的学校。原来,很多人眼里,小学的意义已经不再是“小学”而已了。一位参观过一土学校的资深教育人说:“中国的学校教育,在对潮流的盲目追随中,丢失了对教育本质的思考;普遍的功利化、短视化倾向破坏了中小学教育的基础属性,当拔苗助长司空见惯,作为根的教育,无土护根,何以参天?”当大多数教育的追求已经偏离了常识的时候,坚持常识反而成了难能可贵的“超常”。

而一土教育正实践了这个朴素的“根”的教育,他们坚信“教育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正常的、普通的人……比起培养一个优秀、卓越,有着无限可能的孩子,教育更应该考虑如何让孩子成为一个健康、自然,能安身立命的普通人。”

反复读这本书,有助于促进我们的觉醒,也只有每个家庭都觉醒,我们才能不再焦虑,回归常识、倾听孩子,看见人,看见自己,才能真正带来教育的进步。

扫码听

猜你喜欢
常识家长方法
靠不住的常识
健康常识我知道
常识:哪杯更冰凉
家长请吃药Ⅱ
用对方法才能瘦
犯错误找家长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
微妙的家长QQ群,引无数家长竞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