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育苗技术与后期管理措施分析

2022-12-02 14:13许碧果冯清柳陈运贞
热带林业 2022年2期
关键词:河沙多菌灵油茶

许碧果,冯清柳,陈运贞

琼海市上埇林场,海南琼海 571400

1 油茶的生长习性

油茶是一种具有15a~80a 盛果期、且需要多年生的木本油料作物。作为世界上的四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油茶还被称为“油茶籽油”或“山茶油”,由于油茶在前期生长过程中,会有大量养分被消耗,所以它的生长习性是“喜阳”。一般充足的光照更有利于油茶树冠的扩展,而且种植油茶的区域必须是温暖的环境,从而可使油茶果子增大,促进茶油增多。相反,油茶更惧怕严寒和霜冻的气候,其最适应的生长温度一般在14℃~21℃之间。除了气候之外,油茶没有特殊的土地要求,通常南方酸性的红土都比较适合油茶生长,特别是海拔在500m 左右的地势更能够促进油茶发育生长,含油率高、结果多,但坡度应控制在35°以下[3]。

2 油茶的实用价值及种植技术不足

2.1 油茶的实用价值

“油茶”是世界上的四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也是目前中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采用油茶种子可榨取富含多种维生素及不饱和脂肪酸的茶油,其具有“软化血管”、“降低血脂”及“预防高血压”等良好功效,因此油茶自古以来就享有“东方橄榄油”的美誉,一直被视为无公害、绿色食品[4]。油茶在中国分布范围广、栽培种植面积大,尤其海南省处于中国的热带地区,其具有发展油茶产业的良好基础,但长期以来,由于国内油茶在品种筛选、标准制定、育苗栽培及后期管理等方面比较滞后,导致尚未实现大面积推广与种植[5]。

2.2 油茶种植技术不足

虽然油茶可制作润滑油及工业防锈剂油,也可用于医药原料,但是,目前油茶在中国南方地区并没有实现大面积推广。由于有些地方政府对油茶的实用价值认识不够,人们对于油茶产业化了解不足,再加上地方欠缺相应的技术和劳动力,所以很多地区的油茶种植技术一直发展较为缓慢[6]。以海南省琼海市上埇林场为例,目前该地林业建设相较缓慢,特别是随着林业改革,开始转型发展油茶产业,油茶苗木培育和种植油茶,由于缺乏专业的种植技术和经验,而且资金匮乏,发展模式比较粗放,所以油茶产业经营依然比较个体化和传统化。此外,油茶良种技术推广难度大,导致其发展缺乏专业知识,使得油茶育苗技术与后期管理欠佳,降低了出油率,影响了油茶质量[7]。

3 油茶育苗技术分析

3.1 油茶实生苗育苗技术

(1)选取颗粒饱满、粒大且无病害虫害的成熟种子浸种1d~3d 催芽,然后在浸种时还应采用高锰酸钾溶液或多菌灵(一般浓度在0.1%左右为宜)将选好的种子浸泡5min。

(2)使用清水清洗河沙,再用百菌清或多菌灵1000 倍液对其进行消毒处理,并将高锰酸钾溶液浸泡之后的成熟种子捞起,清洗干净,然后通过沙藏催芽。

(3)按照海南的气候,待翌年2 月上旬或当年11 月下旬,均可进行种子催芽,直到露白后播种即可。

(4)在播种时,尽量应采用春播或冬播形式,待种子露白至胚根长约1cm 时,可将种子播种到苗床容器袋,每个苗床容器袋播种1 粒为宜。

(5)播种完成后,在种子上覆盖厚约1.5cm~2.0cm 的土,然后将水淋透即可。

3.2 油茶嫁接苗育苗技术

(1)事先应采用砖块砌成长×宽×高为8m×1m×0.3m 的苗床,用厚为15cm 左右的干净河沙填铺苗床内部,再均匀将已消毒的种子撒在干净河沙中,然后覆盖一层干净河沙,厚度控制在10cm 左右,并将河沙轻轻压实即可。与此同时,采用喷水用百菌清1000 倍液对河床进行消毒处理,将遮光率为70%大小的荫棚搭在苗床上,使苗床保持湿润状态,而且要及时做好排水工作[8]。

(2)芽苗砧嫁接一般以夏接为辅,冬春接为主,嫁接时应将全叶保留,穗条随采随接。待芽苗胚芽长度达到3cm 左右时,可作砧木,此时可将芽苗用手轻轻挖起,再将芽苗中的沙子采用清水彻底冲洗干净。在芽苗砧上方2.5cm 处,将胚轴切断,然后沿其轴中线纵切1.5cm,使胚根长5cm,再将多余胚根切除。

(3)在削穗与插穗过程中,首先应选取有饱满顶芽或腋芽的穗条,其次在腋芽两侧下部0.5cm 处,削两个长度大约在1.0cm 左右的楔形斜面,然后再将芽尖上部枝茎切断,制成1 叶1 芽的接穗,并将其放置于容器内(需盛有清水)。另外,提前准备完好的铝箔,将削好的接穗在芽苗砧切口插入,在此过程中,砧木切面大小应与接穗削面基本保持一致,如果相差较大,则应对齐砧穗一侧,使砧木切口底与接穗下部紧紧贴住,同时,顺向捏转铝箔两端,然后再将其反向捏紧,此时砧苗可与接穗实现紧密结合。但需要注意的是,嫁接苗接好后应置于阴凉处,并保持整齐放叠,以防日光照射,此外还应将湿布盖在上面,等待移栽即可。

(4)芽苗砧嫁接苗嫁接好后,应将其立即移栽于苗床容器中,容器要提前浇透水,并用0.1%的多菌灵消毒,栽好苗后也需0.1%的多菌灵消毒,再浇上生根剂,随后把塑料小拱棚拱起,顶上再支起1.8m左右75%的遮荫网,使其尽可能保湿。正常天气情况下,小拱棚内湿度保持在85%~90%之间即可。

3.3 油茶扦插苗育苗技术

(1)首先准备8m(长)×1m(宽)×0.3m(高)规格的扦插床,并使用厚度约为20cm 的新鲜和干净的河沙铺填扦插床内部,同时还应将1 层厚为10cm 的扦插基质铺到扦插床内。然后,将透光率为70%的荫棚搭建于扦插床上,扦插前2d~3d,使用高锰酸钾溶液(浓度为0.1%)喷洒消毒扦插床。

(2)在选取及处理插穗过程中,一般以夏秋插为辅,冬春插为主。通常,应选取健壮结果树冠外围中部枝条或上部枝条中的插穗,同时应选择当年木质化或半木质的树梢当作穗条,所选穗条要保证有更为饱满和健壮的腋芽,而且采下的穗条存放时间要≤3d,还要防晒保湿。

(3)长度大于3cm 的插穗须保留2 叶2 芽或1叶1 芽,用锋利的刀将其基部削成切口平滑的斜面。然后,用多菌灵溶液(浓度为0.5%)将插穗浸泡4min之后,对其进行消毒,并采用ABT 6 号生根剂溶液(50mg/L~100mg/L)将选好的插穗浸泡15min 后,即可扦插。插后应将穗周基部压实,将水浇透,并拱塑料棚立即进行保湿处理,提前支起1.8m 左右75%的遮荫网,湿度最好控制在85%~90%之间。

(4)扦插床的插穗生根后30d 至根长约3cm 后,可将其移栽到容器中,但应随起随栽,每个容器内应移植1 株苗。起苗之后,将其放置于容器内(最好应装入少量清水),然后采用ABT 6 号生根剂(50mg/L~100mg/L)蘸根后,将其在容器中移植。但在移栽过程中,应尽可能防止苗根被伤,待根与其基质接触比较充分之后,移栽,并立即将水浇透[9]。

4 油茶后期管理措施

4.1 揭膜

在油茶后期管理过程中,必须要结合苗木实际生长和发育情况确定揭膜时间。扦插35d~45d 后的扦插苗及芽苗砧嫁接苗栽植25d~35d 后,应在傍晚将苗床薄膜两头打开通风,翌日8 点前关闭,经过3 次~4 次重复之后,再全部揭除薄膜。

4.2 水肥管理

如果在后期管理过程中,发现油茶容器内的基质出现下沉等情况,则应及时将基质添加到容器内。在油茶培育时,还应确保排水良好,及时保湿,苗床供水可采用喷灌,一般应根据苗床实际情况加强土水肥和湿度管理。尤其在后期阶段,应保证有充足的水量,同时在幼苗生长的后期,还应适当控制水量。待实生苗长出2 片~3 片展开的叶后便可追肥,芽接苗当苗木接口愈合良好,且60%以上植株萌芽展叶后可追肥。扦插苗自移栽至其根系恢复长出新根后开始追肥。一般应间隔10d~15d 追1 次肥。在前期追肥时,应适量施加0.2%的尿素水或稀释的氨基酸水溶肥。在生长中后期,应在前期追肥基础上,喷施2 次~3 次浓度为0.075%的磷酸二氢钾。施肥时,需选择晴天时的早上或晚上进行,同时应配合喷灌。

4.3 病虫害防治

在苗期,需使用20%的生石灰水或1%的硫酸铜溶液灌根浇灌苗根,防治油茶根腐病;苗期如果出现软腐病,应喷1%的波尔多液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 倍~300 倍液防治;大小地老虎、炭疽病应分别采用90%敌百虫1000 倍液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喷施防治,前者也可采用2.5%溴氰菊酯1500 倍液或75%辛硫磷乳油1000 倍液喷洒四周地面及幼苗,在病虫草害防治时,应交替使用杀虫剂与杀菌剂,同时还用人工拔草方式防治病虫草害,确保苗圃地及容器内无杂草[10]。

4.4 炼苗

出圃前1~2 个月,应将遮荫网打开,使育苗保持全光照射,同时应适当将浇水量减少,在后期炼苗过程中,应以容器中基质不散和苗木木质化为宜。

5 结语

综上所述,该文通过分析油茶的生长习性及油茶的实用价值,指出了目前中国个别地区在油茶种植与发展方面尚存的技术不足,在此基础上,着重通过对油茶育苗过程中的实生苗育苗技术、嫁接育苗技术和扦插育苗技术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了油茶后期管理措施。油茶有着特殊的生长习性,其实用价值更广,因此在油茶种植与产业化发展中,必须要高度重视油茶育苗技术的创新发展,重视现代技术的融合,因地制宜,科学育苗,更不能忽视后期管理工作,依据苗木生长发育情况加强土水肥管理,苗期要注意防治油茶根腐病,出圃前在全光照下育苗炼苗,真正做到规范化、科学化、高效化管理,提高油茶种植质量和产量,提升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河沙多菌灵油茶
广东省油茶种植技术与发展前景分析
多菌灵在果园白三叶青贮中的降解及其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中多菌灵的不确定度评定
沙子危机
江西提高油茶新造和低改补贴标准
家乡的油茶
驴拉奔驰
啤酒中的“多菌灵”会致癌,它真的有那么毒吗?
新兴县老促会组织老区村油茶种植户到罗定学习取经
净化海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