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 云履职』助力人大工作再上台阶

2022-12-02 15:37
人民之声 2022年6期
关键词:代表数字化信息化

(作者系本刊特约评论员)

“‘联’在云里,‘参’在掌心,‘议’在指尖,‘赢’在数据,‘聚’在平台”。日前,佛山官宣代表履职正式走向“云时代”。无疑,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代表提供数字化履职服务,已成为当下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风向标”。

新常态要有新发展,新发展要有新动能。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云履职”已成为推进新时代人大工作的重中之重。过去,选民联系代表、代表与选民联系、代表与代表互动,一般按预定时间,统一组织,甚至步行到附近代表联络站,或者电话联系方式进行,有时正巧赶上疫情防控、重大节日,或者联系不到代表时,只能扫兴而归。

只有畅通代表联系群众渠道,破解代表履职困境,全过程人民民主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近年来,中央、省委密集出台代表信息化建设相关文件。今年3月份,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代表工作信息化平台建设,使之成为代表学习平台、履职工作平台、联系群众服务支撑平台。”于是,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等市抢抓先机,迅速把代表履职服务纳入信息化建设项目。一场代表联系群众信息化平台建设,在地方各级人大竞相绽放,为代表履职服务插上信息化翅膀。

我省整体上看,从前夕规划到项目建设;从合作谈判到功能设计;从资金投入到购买服务;从培训学习到投入使用……有的地市时间跨度长达7年,有的地市短则6个月,还有的地市已从“1.0”升级为“2.0”。各地的人大“云履职”平台功能各具特色,效果各有千秋。

正如广州天河区人大充分运用“互联网+”信息化手段,升级改造原有的“天河人大”微信公众号,着力打造“不打烊的代表联络站”,实现代表线上“亮身份”、联系选民“零距离”、履职“全天候”。值得一提的是,在开展垃圾分类暗访期间,开设代表“随手拍”子模块,引导代表利用碎片化时间,以图文形式向相关部门反映代表和群众身边的民生微实事,同时建立完善随手拍反映问题的交办、转办和督办工作程序,促使80%以上的问题得到立行立改。

领取资料不及时、无法实时反馈怎么办?对于这些履职困境,佛山探索构建了“8+10+N”云履职功能模块。其中,“8”包含了当前会议、历史会议、通知公告、议案与建议、决议决定、立法意见征询、庭审直播、在线交流等八大特色功能;“10”为代表履职及机关工作十大辅助功能,涵盖了新闻头条、电子杂志、学习培训、在线交流、信息报送、法律法规库、直播预告、新闻聚合、任务跟踪、履职评价等内容;“N”为根据需要不断衍生的便捷应用与工具,包括通讯录、便签、交办、批注、私信、关注、文件收集、参会报名等功能。

随着“云履职”平台的推广运用,部分地方人大更是直言不讳,以往立法收到征询意见建议参考价值不大,有数量没质量。如今,通过“云履职”对立法意见征集收到的建议既有温度又有力度,而且条条都是干货,对推动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云履职”不止于闭会期间代表履职、意见征集等方式,而且在两会期间的代表报到、领取文件、审议报告、决定决议……有了“云履职”平台的加持,既方便代表履职又实现机关“无纸化”办公,大大减轻“三会”保障压力。

毋庸置疑,“云履职”不仅在会议期间和闭会期间得到充分发挥,而且疫情防控期间的作用发挥得更加明显。比如,在疫情期间如何依法有序开展立法、监督、代表等工作,是保证各项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的制度保证。各市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通过“云履职”平台“点对点”发出了致人大代表的一封信,体现了速度快、传播广的明显优势。得到了各个领域、各行业人大代表积极响应,投身防疫一线,给人民群众筑起一道道“铜墙铁壁”的疫情防线。在“非必须、不出门、不聚会、不聚餐”倡议下,代表走进“云空间”,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并参与热点话题讨论,随时随地提出“微建议”,实时“微监督”。如此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可视化、精准化“云履职”,何愁不能保持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一篇篇精彩履职报道、一个个成功履职案例、一组组数字化精准监督……实践证明,一网在手、足不出户,议在指尖、参在掌心;顺应民意、赢得民心。“云履职”平台的搭建,无疑给代表知情明政、履职尽责、凝聚共识提供了便捷,而且引领代表走进“互联网+”时代,提升代表“互联网+”的履职能力,以信息化推动履职现代化指日可待。

猜你喜欢
代表数字化信息化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诠释代表初心 践行人大使命
四季的代表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代表通道”新观察
这个代表咋这么拗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