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实际应用探讨

2022-12-02 10:14刘宇辉
审计与理财 2022年4期
关键词:自查盘点检查

■刘宇辉

一、引言

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控控制指引》,对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有着重要的推动与指导作用,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规定和指引,要求公司董事会针对内控的有效性进行客观的评价,并审计会计事务所的内控效果。不管是从政府监管的角度还是公司自身发展的角度,有效的内控制度对公司的发展十分重要。本文以民营医院为例,结合民营医院日常管理工作的实际及现实需求,对民营医院内部控制定期监督评价办法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相关探讨。

二、民营医疗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本文标的企业为某上市企业所属健康产业集团,2014 年首次收购第一家民营医院,后期迅速扩张,截止本文发布之日旗下医疗机构,在我国东北、华东、中部、西部、华南分区域达到了60 家,可开放床位2 万张,门诊量300 万人次/ 年,住院量超30 万人次/ 年,集团医院职工达到上万人。专科、综合各等级医院均有涵盖,单体床位200~1 600 床/ 院不等,每个个体医院历史背景情况复杂,经营管理情况各异,全资、参股、控股形式多样,可见内控管理实施的困难。

下表为标的企业最早进行内控现状梳理的三家医院中缺陷排名前五的流程。存货管理、采购管理、资产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均排在前五。据此推测旗下其他医疗机构可能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后期扩大梳理范围的结果也证明了这点。共性问题在民营医院内控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集中度和相似度非常高。

内控缺陷发现的问题繁多,总的来看属于需要管理提升类的占27%,涉及合规管理类的高达73%。业务流程涉及到采购管理、存货管理、合同管理、销售管理、资金管理等各个方面。缺陷范围基本涵盖了医院的所有部门,潜在的风险及对医院经营管理产生的负面影响之严重可想而知。

三、外部监管要求

1.拟上市的审计状况。

2017 年医疗机构IPO 被否86 家。其中,因内控不完善被否26 家,占比30%。

2018 年IPO 主板及创业板、中小板共有59 家医疗机构被否。其中,52 家医疗机构被出具内部控制否定意见,23 家医疗机构被否原因均与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有关。这52 家机构中,有88.5%的公司的财务报表被出具非标准意见。23 家机构中,39%因为其他问题被否,61%因为内控问题被否。由此可见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之严重,52 家医疗机构IPO 被否的具体情况见下表:

2.医院等级评审的标准。

现行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中,已涵盖内部控制建设相关内容。随着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可预期内部控制要素在等级医院评审中占的比重也将呈上升趋势。以下是现行医院等级评审标准:

(1)C 级标准: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机构、专业的审计人员;年度审计计划,对医院各项业务的内部审计;针对政府采购项目、重大经济事项,采取专项审计与监督管理工作。

(2)B 级标准:符合“C 级标准”,并满足:医院年度财务报告按规定经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并签发“亿元年度财务审计报告”。

(3)A 级标准:符合“B 级标准”,并满足:医院年度财务报告按规定经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并签发“亿元年度财务审计报告”。

四、民营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定期监督评价的具体应用

为了维护内控体系持续有效运行,通过对重要环节或部门展开内控自评、独立自查,避免内控管理中出现重大、重要缺陷,是民营医院内控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手段。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固定资产管理。

(1)新增的固定资产,对检查期内的固定资产采购申请单、《设备采购可行性论证》(医疗设备)、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报告表(特种设备)、固定资产验收资料(销货清单)、入库单、发票、费用报销单、记账凭证进行严格的自查工作。

(2)加强对固定资产实物的管理,对检查期内的维修申请单、维修记录、验收单、固定资产调拨申请单等进行严格的检查。

(3)严格把控固定资产处置工作,对检查期内的固定资产报废申请单、销毁合同、收据、报医院上级单位审批或备案资料、固定资产台账进行严格的自查工作。

(4)固定资产盘点及减值准备计提,自查检查期内的盘点计划、盘点表、盘点报告、资产减值清单。

2.销售管理。

(1)销售定价管理(医疗项目定价、药品定价、耗材定价),自查检查期内的药品卫材价格调价审批表、医疗服务新增审批表、个人体检通知单和团体体检通知单、价格变动检查记录。

(2)销售收入确认管理,自查检查期内的门诊收费日报、住院收费日报、体检收费日报、收入台账、收入记账凭证、养护院收费日报、养护院收入确认凭证。

(3)客户服务,自查检查期内的问卷调查。

(4)客户服务-退费,自查检查期内的药品退费发票、医疗项目退费发票、住院退费单据、系统退费记录。

3.存货管理。

(1)存货的领用和发出,自查检查期内的药品/ 耗材/ 后勤物资申领单、出库单。

(2)存货盘点及跌价准备的计提,自查检查期内的药品、耗材、低值易耗品的盘点表、盘点报告和记账凭证。

(3)存货处置管理,自查检查期内的药品、卫材和低值易耗品报损单、出库单、会计凭证。

4.资金管理。

(1)资金预算管理,自查检查期内的滚动预算、资金计划、资金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表。

(2)现金管理,自查检查期内的现金缴款表、收费日报表、现金收据等。

(3)银行业务管理,对检查期内的银行日记账、银行对账单、银行回单等进行自查。

(4)费用报销,自查检查期内的费用报销单。

5.财务报告管理。

(1)会计科目管理,自查检查期内的会计科目变更申请。

(2)交易处理(包括日常交易和非日常交易),自查检查期内的日常交易记账凭证和非日常交易记账凭证。

(3)财务报表和披露项目的编制、审核和报送,自查检查期内的单体报表、关联交易报表。

(4)编制、审核以及使用财务分析报告,对财务分析报告进行自查。

6.全面预算管理。

(1)科学合理的编制与审核预算,对检查期内的上级单位预算编制通知、医院预算编制通知、科室预算明细、预算草案、预算审批记录进行检查。

(2)预算的分解与下达,自查检查期内的目标责任书。

(3)预算的执行、监督和反馈管理,自查检查期内的预算执行进度表。

(4)预算的调整和修正,自查检查期内的预算修正申请。

(5)预算的执行、监督和反馈管理,自查检查期内的季度预算执行情况考核、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考核。

民营医院应从以上6 个关键环节入手,将人力资源管理、运营管控、战略管理等多个方面紧密联系起来,降低因管理混乱而导致的资源耗费,提高合规管控的能力,整体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规避合规风险,抓住各项业务的源头,严格把控经营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减少或消除影响企业良好发展的不利因素,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五、结论及建议

目前,很多企业认为内部控制是财务或内审部门该负责的工作。但实际上,内部控制关系到每一个员工。控制仅针对负面情况而言,就像一个“你不应该做什么”的清单,可以检查过去的事,会让核心业务人员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比如业务、销售等。内控制度的实施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控制系统代表了绝对保证,这是一次性的“革命运动”。

本文认为,内部控制体系是出资人、管理层利益的保障,管理者应该抱有以风险为导向管理的价值观和战略思想。民营医疗企业应发挥企业制度的优越性、灵活性,抓住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环境控制。这个环境控制就是:人与文化、战略与绩效、治理与管控。民营医院可以通过固定资产管理、销售管理、存货管理、资金管理、财务报告管理、全面预算管理等方面进行内部控制机制的优化与完善,提高自身整体运营效率和风险防范能力,实现稳定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自查盘点检查
备孕多年不成功,要做些什么检查
睁眼瞎盘点
睁眼瞎盘点
盘点各国网红猫
检查版三
“放管服”改革地方自查进行时
药品流通自查:370家弃权75家出局
Playjng with ch & sh
做检查
建国以来新年献词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