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几何推理教学路径探究
——从2021-2022 年福建省中考几何压轴试题谈起

2022-12-03 10:05李霞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2年8期
关键词:合情四边形三角形

李霞

(福州教育研究院,福建 福州 35000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修订保留《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合理内核及延续《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倡导的数学核心素养主张.2022 年的中考是“双减”背景下的第一年中考,也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颁布后的第一年中考,福建省中考的几何压轴试题基本保持了以往的考察方式,保证了几何核心思维的考查——逻辑推理,也引导教师继续关注初中平面几何的教育任务.但这个任务的学习效果从试卷测评所反馈的情况看不容乐观,在抽查的测评试卷中,我们发现学生不能顺利完成几何压轴试题解答的原因是:不知道几何思维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不懂得几何基本图形及几何基本方法,不能根据条件和图形构造基本图形并获得结论的使用,不明白几何问题探究的路径等.

一、中考几何压轴试题的解构

案例1(2021 年福建省数学中考第24 题):

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E,F为边AB上的两个三等分点,点A关于DE的对称点为A',AA'的延长线交BC于点G.

(1)求证:DE//A'F;

(2)求∠GA'B的大小;(3)求证:A'C=2A'B.

案例2(2022 年福建省数学中考第24 题):

已知△ABC≌△DEC,AB=AC,AB>BC.

(1)如图2,CB平分∠ACD,求证:四边形ABDC是菱形;

(2)如图3,将(1)中的△CDE绕点C逆时针旋转(旋转角小于∠BAC),BC,DE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用等式表示∠ACE与∠EF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3)如图4,将(1)中的△CDE绕点C顺时针旋转(旋转角小于∠ABC),若∠BAD=∠BCD,求∠ADB的度数.

(一)考法分析

1.载体自身的结构特点

两道题的载体分别是三角形与四边形.三角形的核心知识,一是构成三角形中基本元素(边、角、边与角)及与三角形相关的元素(中位线、内角平分线、高及中线)之间的关系;二是两个三角形之间的合同或位似关系.四边形的核心思维在于四边形的问题基本上要转化为三角形来处理,这也是研究多边形问题的一般性方法.另外,特殊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及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中心对称与轴对称性质,是解决许多数学问题和现实问题的基础.

2.载体在初中数学地位

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是“图形与几何”中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内容.三角形既是最基本的直线型图形,也是研究其他图形的工具和基础.特别是平面图形中的计算、推理论证等问题,一般要转化为三角形的问题来解决.

四边形的内容,承载着培养和发展演绎推理能力的功能,它作为初中阶段最后章节的直线型部分,很好地完成了从合情到演绎的过渡.特别是平行四边形法则,沟通勾股定理和向量内积,成为数学理论中重要的内容.另外特殊的四边形和图形变换中的“平移”“轴对称”“旋转变换”又有着广泛的联系.

(二)答题分析

1.几何思维中的确定性思维

2021 年的第24 题,还原图形的生成过程(图5 到图8),可以发现几何思维(图形的确定性思维)在本题中作用,四边形是确定的,边确定,E,F为AB边上的两个三等分点,则AE、EF、FB都是确定,且长度相等.点A关于DE的对称点为A',A'也是确定的,三角形ADA'也是确定的,AA'的延长线交BC于点G,G点也是确定的,△ABG也是确定,且全等于三角形ADE,得到BG=AE=EF=FB,因此CG=2BG,为第三问打下基础.

其次学会消点法(构图法),如图6 到图8,题目中出现的A'点,点要与其他点产生联系,才能“有所作为”:①A'点在AA'上,A'H=AH;②连接A'F,A'F与DE产生平行位置关系,即为要证的(1)中的结论;③连接A'B,产生∠GA'B,即为要求的(2)中的结论;④连接A'C,出现新的△A'BC,即为要证的(3)中的结论.明白了试题的生成过程,对要解决的问题就不会太难,如第(1)问产生的新的线段也与原来图形中HE构成三角形中的中位线关系.第(2)问中的∠GA'B大小,从图形上可以猜想它与∠GFB相等.由BG=FB,得到△BG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GFB=45°.

第(3)问,如图9 首先可以通过测量得到A'C=2A'B.由于CG=2BG,∠GA'B=45°,只要证明∠CA'B=45°,因DA=DA'=DC,可以发现点A、A'、C在以D为圆心的圆上,则∠CAG=1/2∠ADC=45°.

第(3)问,还可以用建系的方法解决,如图10,令AE=1,根据kDE=kA'F=−3,得直线A'F的解析式为y=−3x+6,直线AG的解析式为y=,交点A'为(),则A'C,A'B=,所以A'C=2A'B.会想到这种方法.说明学生已经具备确定性思维,如△A'BC是确定的,则它的边长是可以定量表达的.因此确定性思维是几何思维中定量问题能够解决的充要条件.

可以看到:几何思维中的确定性思维对问题解决的策略,先是还原图形的生成过程(分步画图),其次确定每步的结论以及相应的可用的方法,最后判断基本图形或及其元素是否需要移动(也可以是量的等价转移).对于特殊的确定性图形,还可以思考建系的方法解决.

2.演绎逻辑中的合情思维

2022 年的第24 题,是以等腰三角形作为基本图形,通过图形的运动,寻找变中不变的性质探究.第(1)问,由△ABC≌△DEC,得到AC=DC;由CB平分∠ACD,得到∠ACB=∠ECB.于是本题有两个途径证明菱形:①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②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考查特殊四边形的判定定理.

第(2)问,由∠ACB=∠DEC,∠ACF=∠CEF,证出∠ACF+∠ECF+∠EFC=180°,证出∠ACE+∠EFC=180°.考查旋转变换中那图形的不变性质,两个全等三角形,随意摆放,若对应顶点排列顺序一致(平移除外),通过一次旋转变换,可以将其中一个三角形(△ABC)变换到另一个三角形(△DEC).这里的∠ACF=∠CEF,其实就是基于一种经验、一种归纳得到的结论(对应线段之间的夹角相等且等于旋转角).

对于第(3)问,题目本质上是两个等腰三角形(△A CB与△A CD)图形的叠加,问题就是研究构成这两个等腰三角形的基本元素—角(等腰三角形顶角∠CAB与∠ACD)之间的关系,这关系的寻找需要构造,根据题目给的条件是一边一角,题目的解决指向构造全等三角形(图11).得到新结论△BMD为等腰三角形,从而沟通出∠BDA与∠BCD及∠BDC之间的关联.再根据题意,△A CB内陷在∠ACD中,角度之间隐藏着和差关系,即∠ACD+∠CAD+∠CDA=180°,从而得到∠BCD+∠BDC=30°,使问题得以解决.这种的思路还是基于合情推理中归纳、类比的经验使用,承认了全等三角形的价值,那么应该将建构全等三角形的方法提升到素养的层面,即在处理含有等边等角(拟等角、拟等边)的问题时,将建构全等三角形看作重要的思维方式.

另外,还可以先猜测∠ADB的度数为30°,然后去操作探究∠ADB与60°之间的关联,与60°关联的可以构造等边三角形,也可以构造同弧所对的圆心角.如图12 的三个图,其∠APC为被构造出来的60°.

几何问题的理解,要依据几何的图形思维,把几何对象化为具有几何特征的图形.如30°这是个数量化的元素,可以转化成60°,而60°可以把它置换在几何图形(等边三角形)中去研究,运用学过的几何的定义与性质去演绎.这种在学生通过猜测、观察、操作、变换探究出来的图形的性质,渗透了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通过两道中考几何压轴试题的解构,可以看到无论是几何思维中的确定性思维,还是演绎逻辑中的合情思维,都是平面几何推理教学中需要秉承的思维.而这种思维的养成需要设计,需要通过几何推理教学的载体加以实现.

二、初中平面几何的推理教学

(一)初中平面几何的教育任务

现代中等教育把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中的内容分成了若干部分,分别归到平面几何、代数、三角、立体几何.初中平面几何的内容主要取材于《几何原本》的前六章,大致概括为点、线、面、角的概念,三角形,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包括平行,垂直),四边形,圆,相似形,求图形的面积这样几个部分[1].原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傅仲孙说过:“几何之为学,自实用方面观之:固为研究空间研究物体形状大小之学,自理论方面言之:则纯乎论理之一大盘演绎推测式也.”几何学习的最低要求——出于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要认识我们生活的空间,必须学习一些必备的基础几何知识.[2]几何学习的高层次要求——“培养逻辑思维与形成演绎体系是几何的特权”.平面几何是以图形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教材的安排线索先是通过观察、实验、猜想,接着就不失时机地补充推理验证.在平面几何的学习中,要教会学生识别图形的基本元素,研究基本元素之间的关系,研究平面几何的思维工具——变换(全等、相似).研究用综合方法、坐标方法解决几何综合问题.何为几何综合问题:就是从逻辑推理和定量计算的角度来探求新的、未知的结论,通俗地讲就是创造条件实现由已知向未知的转化[3].因此作为教育任务的初中平面几何教学的路径:从实验几何开始,用归纳实验去发现图形之本质,再以实验几何之所得为基础,用逻辑推理去探索新知,最后发展到推理几何,用演绎去论证,对已知的各种各样空间本质,精益求精地作系统化和深刻的分析[4],形成综合几何问题解决的素养.

(二)初中平面几何思维的培养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张鹤老师认为:几何思维即几何图形思维——图形(形状、大小)的确定性思维.几何确定性思维是综合几何问题研究的思维路径.研究几何思维要从研究几何基本图形与基本方法开始.

何为几何基本图形?现行教材中概念、公理和定理所对应的图形都可记为基本图形,[5]一般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及封闭图形,如点、线、角、相交线、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圆等;第二类是在第一类基础上加一条线(线段、射线),如一条线与两条相交线,三角形及边上的高、三角形及其角平分线、平行四边形及其角平分线、垂直径定理及其推论、圆内接四边形及其对角线等.

基本图形的方法:是指在几何图形中分解或构造出起主要作用的基本图形,通过这些基本图形已知条件与要得出结论之间的联系,以求得问题的解决[6].要实现基本图形的方法,首先要有图感,接着是方法感,如图13,对于一个几何问题,如果我们分析得到它的基本图形有一个或者若干个不完整的图形,那么我们可以把这些基本图形添加完整,然后应用.所以添加辅助线的目的是为了把不完整的基本图形补全,已使基本图形的性质(结论)得到应用而完成证明.这就是基本图形方法,也是几何思维的本质.

(三)初中平面几何的推理教学

推理:根据一个或几个事实(或假设),得出一个判断,这个思维方式就是推理.如:“因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所以,内角和不是180°的多边形不是三角形.”任何推理都由两部分组成,前提和结论.根据前提和结论的真实性关系,推理可以分为论证推理(若前提真则结论一定真的推理,主要是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若前提真则结论似乎真的推理,主要包括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1.平面几何推理教学开始的路径

平面几何研究的是点线的直观概念及变换的形象概念,这些平面图形概念的获得一般都是从直观开始描述.如垂线、三线八角等,许多概念没有作严格的形式化的要求,是结合图形描述的,借助几何直观,可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要明确认识图形的基本标准,如根据图形建立知识,先有图再有概念.明白认识图形的方法,从概念到性质(判定)再到延伸问题及应用.

初中几何思维的课程发展链,首先是从物到形,建立在视觉感知基础上的直观几何;接着是从素材到关系,以归纳演绎为基础的实验几何;然后是从合情到演绎,以演绎推理为基础的理论几何.

推理开始的路径无论是平面图形概念的获得,还是从课程链的发展,都应从直观开始.平面几何是研究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及基本元素之间的关系(数量和位置关系),其内在逻辑——定性到定量的过程.定性研究中,要发挥图形的直观功能,可以容易地得到位置关系的定性描述.[7]

2.平面几何推理教学实现的路径

研究图形,其实是从元素的位置关系入手,而位置要靠数量来刻画,而这两种关系的总和就是形状.平面几何推理教学实现的路径:图形(三角形)—图形关系(全等三角形)—图形运动(平移、轴对称)—图形运算(勾股定理)—数形结合(平面直角坐标系).而图形(三角形)中研究的问题、线索和基本方法;定义(组成元素、分类)—性质(变化中的不变性、规律性)—变换(确定三角形的条件)—特殊图形的研究(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再如四边形,它与三角形不一样的地方是它的不稳定性,比三角形多了对边、对角、对角线,因此确定四边形研究的基本方向:先研究对边、对角的位置关系,再研究数量关系,进而再研究邻边邻角的数量关系;利用对角线可能存在的位置关系过渡到数量关系,从而形成四边形的所有的知识[2].特别是性质定理是已知图形形状,进而得出图形元素的数量或位置关系;判定定理是已知图形元素的某些数量或位置关系,依此判断图形形状.因此,无论是性质还是判定,都是围绕图形的基本元素展开.平面几何推理教学实现的路径以图形会载体,单个图形可以研究构成图形基本元素的属性,多个图形就研究他们的关系.关系可以是数,也可以是位置,但数量化的几何一定要置换在图形中去研究.

猜你喜欢
合情四边形三角形
怎样数出图形的个数
数列与合情推理
三角形,不扭腰
四边形逆袭记
合情推理 妙解数列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画一画
数学潜能知识月月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