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寿胎汤合滋肾育胎丸对脾肾两虚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性激素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2022-12-03 06:53区援利梁华明侯雪梅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胎丸保胎性激素

区援利,梁华明,侯雪梅

(罗定市妇幼保健院妇科,广东 云浮 527200)

早期先兆流产(TA)是指妇女在妊娠12周内出现的少量阴道流血、下腹坠胀、腰酸腹痛等症状,但妊娠试验仍为阳性,无妊娠物排出。据统计,在妊娠妇女中,TA发病率达10%~15%,经临床有效治疗后可正常妊娠,但若症状得不到缓解,最终可发展为难免流产[1]。中医学将TA归属于“胎动不安”、“胎漏”等范畴,认为病机主要为脾肾两虚,治疗应从健脾补肾入手[2-3]。《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所载的寿胎丸为预防妇女流产和治疗滑胎的经验方,具有补肾安胎之效[4]。滋肾育胎丸是治疗冲任不固的滑胎的经验方,具有补肾健脾、益气培元之效[5]。鉴于此,本研究将二者应用于脾肾两虚型早期TA患者治疗中,探究其临床治疗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84例TA患者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年龄21~34岁,平均(26.78±1.07)岁;孕周6~12周,平均(9.12±1.15)周。观察组年龄23~35岁,平均(26.92±1.10)岁;孕周7~11周,平均(9.22±1.09)周。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妇产科学》[6]西医TA的诊断标准,有停经史和早孕反应,少量阴道出血,无妊娠物排出,妇科检查显示宫颈口未开,血、尿妊娠试验为阳性;(2)符合《中医妇科学》[7]中医脾肾两虚证的诊断标准,证见小腹坠痛,阴道少量出血,腰膝酸软,面色晦暗,夜尿多,头晕,耳鸣;舌质淡,脉沉细或细滑;B超检查显示胚胎与孕周相符;(3)年龄20~35岁;(4)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甲减、糖尿病、甲亢等内分泌疾病者;(2)习惯性流产;(3)生殖器官异常、染色体异常所致者,合并恶性肿瘤者;(4)对本研究所使用药物过敏者。

1.3 方法 嘱患者卧床休息,要求饮食清淡,并富含营养。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肌注20 mg黄体酮(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0828),1次/d;口服地屈孕酮片(Abbott B.V,H20170221),10 m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寿胎汤合滋肾育胎丸治疗,方药组成:菟丝子20 g,杜仲、续断、熟地黄各12 g,桑寄生、黄芪各15 g,党参、枸杞子、白术、鹿角霜、阿胶(炒)、茯苓、砂仁、巴戟天、首乌、艾叶、陈皮各10 g。水煎服,1剂/d。2组均连续治疗10 d。

1.4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参照《妇产科学》[6]临床疗效标准进行评价,治疗5 d内血止胎安,兼症消失,B超检查子宫大小与孕周相符,胚胎发育正常为治愈;治疗7 d内血止胎安,兼症明显改善,B超检查子宫大小与孕周相符,胚胎发育正常为显效;治疗10 d内阴道出血停止,兼症有所改善,B超检查子宫大小与孕周基本相符,胚胎发育正常为有效;未达上述标准为无效。(2)中医证候积分:参照《中医妇科学》[7]中相关内容对所列各项中医证候于治疗前、治疗10 d后进行评估,按照症状由无到重度计0~3分。(3)性激素水平:抽取患者治疗前、治疗10 d后空腹肘静脉血3 ml,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孕酮(P)、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雌二醇(E2)水平。(4)妊娠结局:流产、早产、足月妊娠。(5)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治愈17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8.57%(33/42);观察组治愈23例,显效15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24%(40/4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6,P<0.05)。

2.2 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分)

表1 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分)

组别 n对照组 42观察组 42 t P治疗前18.19±2.45 17.94±2.36 0.476 0.635治疗后8.52±1.22 4.10±0.64 20.792 0.000 t 22.897 36.681 P 0.000 0.000

2.3 2组性激素水平比较 治疗后,2组患者P、β-HCG、E2水平显著均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性激素水平比较(±s)

表2 2组性激素水平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

组别 n对照组 42观察组 42 t P P(ng/ml)治疗前20.43±4.35 20.52±4.41 0.096 0.924治疗后26.46±4.731)31.28±5.171)4.527 0.010 β-HCG(mIU/ml)治疗前17 148.62±3 056.78 17 168.36±3 011.04 0.030 0.976治疗后27 248.72±5 225.611)30 506.52±5 524.171)2.777 0.007 E2(ng/L)治疗前1 437.63±272.55 1 455.21±265.37 0.300 0.765治疗后1 962.77±381.481)2 196.68±405.221)2.724 0.008

2.4 2组妊娠结局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流产、早产率较低,足月妊娠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妊娠结局比较[n(%)]

2.5 2组不良反应比较 2组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TA病因复杂,与遗传、内分泌、黄体功能、环境等因素有关[8-9]。临床治疗多建议TA患者卧床休息,同时给予黄体酮、地屈孕酮进行保胎治疗[10]。黄体酮可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的阴道不规则流血、先兆性流产等;地屈孕酮可促进内源性P和β-HCG分泌,抑制宫缩,维持妊娠,但远期疗效并不理想[11-12]。

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和生殖,脾为后天之本,主血和运化[13]。而胎乃本精和血相结合,肾气旺盛,脾气充足,气血生化有源,循行经络脏腑而不滞,并滋先天而不怠,自能萌胎、系胎、安胎[14]。若脾气亏虚,肾气匮乏,则精血不荣,冲任不固,胎儿难系[15]。因此,治疗TA应以健脾益肾为基本原则。本研究中,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足月妊娠率及P、β-HCG、E2水平较高,中医证候积分及流产、早产率较低,表明在脾肾两虚型早期TA患者中应用加味寿胎汤合滋肾育胎丸治疗可改善性激素水平和妊娠结局,促进症状缓解。柳艳芳[16]研究显示,滋肾育胎丸治疗的TA保胎率高,安全性高。谭玉杰等[17]研究将加味寿胎丸应用于早期TA治疗中,在促进性激素恢复、提高保胎成功率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优势,本研究与其结果具有一致性。加味寿胎汤中菟丝子固摄冲任、补肾益精;续断、桑寄生、杜仲补益肝肾;熟地黄、阿胶滋阴补血;黄芪益气固表;白术健脾益气;党参养血生津、健运脾胃;枸杞子滋补肝肾;鹿角霜温肾助阳;砂仁化湿开胃、温脾止泻;巴戟天补肾阳;首乌补肝肾、益精血;艾叶温经活血;茯苓、陈皮健脾和胃。全方配伍,共奏健脾益肾、益气培元、养血安胎之效。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菟丝子的主要成分总黄酮可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提高黄体酮和E2水平,并能够改善绒毛细胞和胎盘功能,降低流产率,达到保胎的作用;白术主要成分多糖和挥发油可降低子宫兴奋性,对子宫平滑肌收缩进行抑制,从而发挥保胎作用;桑寄生可通过改善女性机能状态而达到保胎作用[18-19]。加味寿胎汤与滋肾育胎丸合用,补而不腻,令机体脾肾健旺,气血充盈,胎气安固,两者相辅相成,可有效调节机体激素水平,降低流产率,改善妊娠结局,且安全性较好[20]。

综上所述,在脾肾两虚型早期TA患者中应用加味寿胎汤合滋肾育胎丸治疗效果较佳,利于改善性激素水平和妊娠结局,促进症状缓解,且安全、无毒副作用,适用范围广。

猜你喜欢
胎丸保胎性激素
加味寿胎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胎漏胎动不安的临床研究
为什么要做性激素检查
保胎这件事 真是《坑娘》
流产多是胚胎异常 别硬保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为什么要做性激素检查
滋肾育胎丸对复发性流产小鼠调节因子表达的影响
妊娠母猪保胎技术要点(上)
滋肾育胎丸治疗中孕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出血的临床研究
血清性激素水平与男性不育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