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文化根基

2022-12-04 10:33彭丰文
学习与研究 2022年10期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中华民族

彭丰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①《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21年8月29日,第1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理念扎根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准确把握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与方向,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生动体现了新时代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自觉与文化自信,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民族工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历史基础:多维度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

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是想象的共同体,而是具有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和心理素质的民族实体,是历史上自然形成的稳固的共同体。这一共同体具有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等多个维度,其形成与发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理念提出的历史根基。

中华民族共同体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得到充分孕育与发展。早在先秦时期,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形成了以炎黄华夏为凝聚核心、“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从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结成联盟的传说,到夏商周三代王朝的建立,华夏民族形成发展的道路呈现出共同性、整体性日益增强的明显特征。华夷之间既有激烈冲突,又有紧密交融。华夷各族密切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秦汉王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为各民族的交融互动提供了重要的政治保障,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采取系列措施巩固统一,例如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和度量衡。这些政策将华夷各族整合在秦王朝行政管理体系中,加强了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交融互动,奠定了多维度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雏形。汉王朝继承秦朝的政治制度和统治疆域,进一步推动了华夷各族的交融互动。特别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推动了儒学的发展和传播。儒学逐渐成为历史上华夷各族共同尊奉的价值观念,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魏晋南北朝至辽宋夏金时期,政治局势波澜起伏,统一与分裂交错出现,表明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政治上处于迂回发展的阶段。但是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价值观的交流互动不但没有中断,而且比以往更加紧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大规模民族迁徙,形成汉族与边疆内迁各族交错杂居的民族分布格局。拓跋鲜卑、宇文鲜卑、契丹等多个北方民族形成炎黄祖先认同,主动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唐太宗获得西北诸族的拥戴,被尊称为“天可汗”。北魏、辽、夏、金等由北方民族首领创立的政权普遍认同“中国”,积极接受和传播儒学,争为中华正统。各个政权通过榷场、互市、朝贡等渠道保持紧密的经济联系。这表明各民族的交融互动继续深入推进,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元明清时期,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格局基本定型。在强大统一的中央王朝统治下,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持续深入进行。从政治上看,元朝设立行省制度并为后世所沿袭,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维护国家统一起到制度支撑的作用。特别是清朝康乾时期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版图,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开辟了稳定的政治地理空间。从经济上看,茶马互市、朝贡等互动方式加强了各民族经济上的相互依赖。从文化与价值观上看,元明清统治者均积极学习和传承儒家学说,增强了中华民族文化、价值观的共同性特征。元明清长达600余年不间断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格局,充分表明中华民族已经成为稳固的多维度的共同体,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已经形成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

在近现代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遭遇列强侵略,面临亡国灭种危机。内忧外患惊醒了沉睡的中华民族,激发了中华儿女救亡图存的强烈渴望,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的重大飞跃。特别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进入全新发展阶段,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华民族大步向前迈进,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华民族共同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大稳固。

自先秦以来,各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逐步完成政治、经济、文化和价值观的整合,形成多维度的稳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理念抓住中华民族共同性、整体性不断增强的历史趋势,顺应多维度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断发展的历史大势,体现了对历史的继承和创新性发展,也体现了高度的历史自觉。

文化渊源:大一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理念的提出,不仅因为中华民族本身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民族实体,具有深厚的历史根基,而且还因为中华民族在历史演进中形成了牢固的大一统思想,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

大一统概念源于先秦时期公羊学派对儒家经典《春秋》的阐释。《春秋公羊传》曰:“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这里借对《春秋》的解释,表达了期待政治统一的政治理想,其中蕴含以宇宙秩序即时间统一性来规范人间秩序的政治逻辑。这是大一统思想的源头。大一统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包含政治统一、民族统一、文化统一等多重追求,蕴含政治、民族、文化、价值观等多维度的共同体意识,其中以政治共同体意识和多民族共同体意识尤为重要,集中体现为疆域一统、华夷一体、天下一家的思想,是历代统治者和古代知识分子关注的重点。

先秦两汉时期,大一统思想完成了从初步萌芽到基本形成的重要演变。先秦时期,大一统思想主要蕴含在“天下”概念中,体现为统治者以及古代知识分子阶层热衷于追求疆域一统、华夷一体的天下秩序。例如孔子借关于丧礼的解说,提出“天无二日,土无二王”的观点,主张王权统一且至尊无上。孔子的弟子子夏提出“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观点,借此表达天下一家的政治主张。秦汉时期,大一统思想伴随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而基本定型,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主流政治文化思想。例如秦始皇东巡所刻碑文中,含有大量描述、歌颂大一统盛况的内容。西汉时期,大一统思想进一步发展。据《汉书·董仲舒传》记载,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将大一统提升到宇宙规律的高度,使之成为神圣法则和不容置疑的理论权威,加深了对大一统的理论阐释,扩大了舆论影响范围。这一时期,文人士大夫对政治大一统进行热烈讴歌。表达大一统思想的词汇十分丰富,不仅有“天下”,而且增加了“九州”“六合”“四表”“八方”“中外”等词汇。《汉书·王吉传》记载了“《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的观点。先秦两汉时期儒家文人士大夫的有关论述,确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的基本框架与内涵,为中华民族注入崇尚国家统一和华夷各族多元一体的文化基因,开始形成中华民族追求疆域一统和多民族和谐一体的悠久传统。

大一统思想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动力。自秦汉以后,中华儿女普遍以实现国家统一大业为政治抱负。从王朝统治者到普通民众,社会各阶层无不以国家统一、疆域完整和多民族和谐共处、共享太平为社会正常形态。国家的分裂往往引发全社会的普遍焦虑,并转化为各政权统治者努力完成统一大业的精神动力。例如北魏孝文帝终生以完成统一大业为己任。在临终之际,他对没有最终完成统一大业深以为憾。实现大一统则使统治者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清朝康乾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高峰。雍正帝在向全国颁布的诏书中自豪地宣称:“海隅日出之乡,普天率土之众,莫不知大一统之在我朝,悉子悉臣罔敢越志者也。”诏书中把康雍时期称为“天下一统、华夷一家之时”。①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清史资料》(第四辑),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页。

由此可见,大一统思想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动力。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理念赖以形成的思想源泉和文化根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大一统思想的延续、转化和升华,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觉。

传承与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座丰富的思想宝库,为我们认识过去、理解当下和展望未来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精神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②《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人民日报》2022年5月29日,第1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理念延续中华历史血脉,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自先秦以来,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方面的共同性、整体性逐渐增强,共同体特性日益突出,大一统意识不断发展,成为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政治理想与信念。这正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文化胎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理念顺应中国历史上各民族整体性、共同性不断增强的历史趋势,尊重和延续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接续中华民族大一统思想传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体现了新时代党的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理念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而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与超越,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伟大尝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其理论创新体现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享有平等的地位和权利,突破了传统“华夷之辨”民族观的历史局限,摈弃民族歧视和民族不平等观念,实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升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理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科学论述中华民族多元和一体的辩证统一关系。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在党的民族工作中,要正确把握四种关系,即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从而“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①《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21年8月29日,第1版。这一论述既体现了“四海一家”“因俗而治”“和而不同”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又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各民族平等互助、手足相亲的新型民族关系的本质属性,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理论进入新阶段,为党的民族工作实践提供了思想引领,指明了发展方向。当前,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必须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努力探究和阐释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为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奠定理论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南北朝时期国家认同与中华意识研究”〈项目编号:18BMZ010〉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中华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