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体能练习对高中篮球教学效果的影响探究

2022-12-04 15:54吴孟孟福建省莆田市莆田哲理中学
灌篮 2022年12期
关键词:耐力篮球运动体能训练

吴孟孟 福建省莆田市莆田哲理中学

篮球是一项集高强度多间歇为一体的全身持续性运动项目,也是高中体育项目的基础内容,能有效帮助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并且从篮球训练当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与团体意识的培养,对学生终身体育素养的发展大有裨益。针对篮球教学效果提升的专项体能练习,主要是通过专门提升篮球技能的动作训练,以合理规范的方式发展成学生的篮球专门运动素质和身体技能,更高效地提升篮球运动的全面能力。

篮球从技术层面上来讲可以提高高中生身体重心的控制能力、协调能力与体力分配能力,同时不同形式、不同距离与不同条件的篮球训练,可以更好地发展高中生的整体速度、耐力与灵敏性等关键体育能力。在篮球课程中高中生的持续性跑动与多次的转向和急停,加上投篮动作的间断性都对高中生的体能提出了要求。作为高中体育教师,怎样让篮球最大程度地发挥体育教学的作用,是笔者多年来教学实践一直努力思考的问题。经过多方面的教学实践考证,笔者认为施行专项体能练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篮球运动能力。因而下文中笔者规划出适合当下高中生专项训练的具体方法,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该项训练对于学生篮球技术、体能与组合训练方面产生的影响,印证专项练习方法的运用对于提高高中生篮球能力的作用,力图从全新角度为高中生篮球训练提出有效的建议,这也是本文的写作初衷所在。

一、篮球体能练习的现状

(一)对体能练习的认知有限

篮球运动的规律需要结合高中生的身体发育特征进行有效的针对性训练,而当前高中篮球课因为一些主客观原因,没有形成完善的体能训练规划,加之高中体育教师普遍认为一般体能练习可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身体素质的效果,并没有在动作结构与身体机能方面琢磨专项练习的技术动作,对体能练习内容方面的安排也不够合理。再者,大部分教师仍在偏向于篮球的战术训练而忽视了体能练习对篮球整体能力提高的重要推动作用,认为在有限的训练时间当中,应当对学生的篮球技巧进行提高,没必要花费大量时间在体能提升方面,这种看似考虑到学生的训练内容安排,却不可避免地暴露出学生运动基础的薄弱环节,即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了篮球技巧,却因为体能不支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练习方式过于单一

当前高中教师针对篮球的体能训练方式还不够灵活,没有结合篮球的技术与战术进行因人而异的练习设计,在练习阶段注重篮球技能与动作组合的传授,练习的方法较为单一,如速度练习只是重复折返跑或者耐力跑等内容,缺失能够突出篮球运动特点的间歇或者变换等组合跑步练习方法;力量练习主要以杠铃的负重练习为主,无法与篮球运动中肌肉的负重特点相匹配;耐力练习只有针对有氧耐力的训练,没有涉及无氧耐力,因而学生在篮球课中就会出现耐力素质不足的现象。总之,整体来看没能形成系统性的以提升篮球运动素质为目标的专门练习,缺少随着篮球练习的深入而适时增加专项体能练习的课程比重,以及根据篮球运动特点来进行的针对性技术动作训练。

从上述篮球体能练习呈现出的局限性可以看出,作为篮球运动的重要能力因素,体能训练倾向于提高高中生的身体素质,改善现有的身体机能,因而采取专项训练可以强化对高中生特定项目能力提升的要求,让高中生的体能状态能够轻松适应篮球技术水准的稳定发挥。针对篮球运动的特征,与其对应的专项体能练习将突出对高中生速度、耐力与灵敏度等方面的能力提高。从应用效果来看,专项体能练习为学生建立的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是高质量完成篮球运动的前提;从篮球课程的专项化改革趋势来看,篮球运动的普及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的标准方面更加追求专业化。然而要切实提高篮球运动的水平,需要拥有较好的体能基础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篮球技能与整体运动能力。现实情况是教师在体能专项练习方面还缺少实施的教学方案,因此笔者以体育界针对篮球专项体能练习的经验作为借鉴,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全面分析了篮球专项体能训练对提高篮球教学效果的作用。

二、专项体能练习对篮球教学方面的具体影响

(一)对篮球技术层面的影响

篮球是一项全身性运动的技能项目,通过篮球的训练可以明显地提升高中生的综合体育能力,尤其对控制身体重心和手腿的蹬摆协调性起到了全方位的促进作用,对发展其他运动项目也有着基础性的铺垫作用。同时由篮球训练衍生出的多种形式的折返跑、竞赛跑、游戏合作投篮,更是激发了学生的体育兴趣,以耐力、力量与灵敏性的全面提升改善了高中生的身体素质,培养了高中生的集体合作与拼搏意识。

针对篮球所制定的专项练习规划,应当遵循高中生体育教学的要求,以适应高中生能力的合理步骤来执行教学计划。首先,以篮球的步法、呼吸与投篮等技术要点作基础,灵活掌握在篮球运动中的节奏,再逐渐增强体能训练,指导学生掌握好呼吸和步法的关系,提高传球与投篮的快速反应能力,调控好身体爆发力与协调力之间的关系。其次,对于篮球技术动作的教学,要针对高中生的身体发育情况采取可行的专项训练规划,从正确的动作规范开始,对篮球的技术动作进行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定型,避免急于求成心态下错误动作对高中生身体带来的伤害,这也是篮球教学中最应当引起重视的环节。

篮球的专门性练习主要是以基本动作方法来过渡到急起、急跑以及急停的连贯性进阶训练,再深入到传球与投篮动作的协调方面,最后形成全面的综合性技术方法。各分解动作对篮球能力的全面提升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小步跑以前脚掌的积极着的技术,能够着重训练高中生的协调能力,增强踝关节的支撑力量;高抬腿跑可以提高两腿交换的动作频率与蹬摆配合的协调能力,增强高中生快速摆腿和蹬地的综合力量;车轮跑以小腿和脚掌的鞭打扒的技术来增强高中生的蹬摆肌肉力量;后蹬跑以增加高中生蹬摆的力量与幅度,让高中生体会蹬地和摆腿的配合技术,从而形成身体的协调运动能力;放松练习增加了关节的灵活性,提高了肌肉的伸展性和全身的协调性;传球与投篮的战略技术则是以全局出发的智力与体力的组合式连贯性练习,能够在专项练习中从动作的熟练上升到战略战术的灵活运用。

可以看出,以上的训练方式可以结合多种形式的起动训练来完成,例如身体前倾状态下的站立式起跑、蹲踞式挂件过线起跑以及蹲踞式臀部触绳起跑,都有着对篮球运球与方向急转中保持速度和灵敏度的训练目的。第一种身体向前倾倒暂时失去重心的瞬间进行篮球的反应训练,目的是提高运球与传球的反应速度。而后两种蹲踞式的起跑训练,虽然有一些训练的差异,但都有着相互无法替代的训练优势。挂件式起跑能有效地判断身体重心移动的情况,从而更好地辅助学生感受重心前移的程度;而臀部触绳能更直观地指引高中生感受臀部抬高之后重心前倾瞬间的起跑动力,是非常适合高中生练习的篮球专门性训练内容。通过1-2个学期的专项体能练习,学生的篮球技术有了显著的提升,表现在专门性速度耐力跑步练习中反应的灵敏度有了明显提高。对比没有进行专项体能练习的学生,明显在篮球技术层面有着更为灵敏的运用能力。

(二)对学生体能层面的影响

对高中生篮球体能专项的训练,可以从速度+耐力的目标出发,注重培养高中生的平衡能力和灵敏性反应能力,以达到力量与速度的体能统一状态,而体能专项训练内容的合理安排与全面规划,是提高高中生篮球能力的关键所在。体能训练主要是以发展高中生耐力为主的专门性练习,训练内容兼顾反应灵敏性、平衡能力,达到速度和耐力的全面提升效果。因而在训练的安排方面首先铺垫各种形式的辅助跑,然后在此基础上加入加速跑的练习内容,目的是以辅助跑来提高高中生的传球运球与投篮的技术能力。例如可以先进行小步跑、折叠跑、侧身跑、高抬腿跑以及后蹬跑的专门性体能训练,配合上篮投篮的动作组合练习,使得高中生在这个训练过程中快速提高体能,体会从运球传球到上篮投篮的动作变化,增强高中生的身体能力,从而由体能的发展达到提高提升篮球运动能力的效果。

体能专项练习的全面规划涉及基础性训练的各方面,具体方法有加速跑和辅助跑的多样化结合、阻力变化与上篮动作的训练、多样式步法练习的投篮动作组合、利用目标点移动的灵敏性体能练习。以上各种关于体能发展方面的规划,都将侧重点放在了篮球技能提升的基础方面,由篮球的分解动作开始,对持续性跑动与多次的转向和急停等动作进行体能与技能的强化训练,从而为篮球技术奠定坚实的基础。其中以抗阻力变化的加速跑训练,侧重于摆臂与腿部蹬伸动作技能的强度训练,教师用手或者弹力带牵拉学生的髋部,在动作到达篮球起蹬力的适当区域之后马上解除阻力,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阻力的变化,形成肌肉记忆以增强双臂摆动和腿部蹬伸的能力,在多次反复练习之后,学生的体能基础就会达到质的飞跃。最后以标志点的移动来辅助学生体能训练的转向和急停练习,比较适合各种水平的学生。篮球的技能精髓就在于“速度”“力度”与“灵敏度”,可以说体能和速度的结合缺一不可,但相比较而言,速度的训练是体能提升的基础,教师有必要以地面标志点来为学生提供参照物,在训练时步幅的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就不再是只能凭借感觉的感性训练,而是有实物参照的可视性训练,能更精准地提升体能训练的前期动作基础。除此之外,体能专项训练可以由几人小组式的循环训练来加强效果,结合篮球的基础技能,训练高频率折返与加速跑的能力,这种集体性趣味训练方式,能让高中生摆脱体能训练的枯燥感,更自觉地融入篮球的体能训练当中。

(三)对篮球综合运用层面的影响

专项体能训练对篮球的综合运用能力影响深远,训练的策略主要是以基本技能为基础,多方面地结合其他项目来进行运用推广。具体操作可以是丰富篮球的路线与技术方法,也可以是加入球类趣味性项目的综合性练习,以其他形式的参与来引起高中生对单一技能训练的学习兴趣。从训练形式运用的多样性与灵活性来提高高中生篮球综合技能的运用能力,吸引学生的参与热情。

篮球教学中对学生反应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具体做法是:首先,保留传统篮球教学中的技能基础训练,在此基础上增加篮球教学的趣味性,把技术性内容通过游戏或者娱乐的方式降低难度,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篮球运动成绩。在篮球的专项体能练习当中,可以增强各种跑步、急停急转、运球投球等基础训练的内容,培养身体的协调能力,增强肌肉的伸展性和关节的灵活性,提升肌肉的控制力量。其次,突出高中生为主体的教学倾向,以促进高中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结合高中生与篮球运动的特点,让运动项目既简易化又能充分调动技巧的发挥。最后,改变篮球单一的教学内容,让国际化的新思想与高中体育教学相融合,使学生深入了解专项体能练习在篮球训练中的重要性,在良好体能的基础上深入学习篮球的技能技巧,让高中生的篮球能力得以全面提升。

侧重于趣味性的专项体能训练会增加篮球训练的持续性,以游戏创编组合的形式进行训练,改变了以往篮球训练当中以教师为主导,少数人参与游戏互动的被动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每个学生参与篮球训练的积极性。游戏组合训练分组的形式丰富多彩,可以按体育技能的高低、身高、兴趣爱好或者游戏需要来进行分组训练,也可以在篮球技能要求与明确目标的前提下,给学生自己选择分组训练的自由,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和训练效果。具体步骤如下:首先,确保学生的篮球姿态轻松正确,训练学生的身体协调与集体配合能力,再配合特定情境的游戏设计,在集体活动中快乐地激发高中生的篮球训练热情。假设在篮球训练中让高中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设置一个“抗洪抢险”的情境式小游戏,由高中生自由选择扮演指导员、组长与组员,分成几个小分队,以比赛的形式模拟解放军抗洪抢险扛沙袋的场景,既对学生进行了思政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又让学生在游戏式的轻松氛围内潜移默化地提高了篮球的能力。作为高中体育老师,应当以各种教学方式来引导高中生进行篮球的日常训练,教学的重点不只是篮球的技能技巧,而是以正确的篮球动作技巧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事实证明,结合游戏进行专项体能组合训练,使篮球的力量、速度与耐力都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力量练习融合体重、半蹲与挺举的全套动作,用间歇与重复的篮球运动模式进行游戏式训练,辅以快推、抓举与负重高抬腿等肌肉耐力训练,完善了力量专项训练的效果。速度的专项练习对于15-17岁的高中生而言,能够较快地达到体能素质的提升效果,教师在专项练习中注重增强学生肌肉伸展性与可塑性以及协调性的提高,让学生以速度练习带动力量和耐力的同步提升,确保了学生以较好的体能完成篮球运动。而耐力的专项练习依然参照篮球运动特点进行匹配,以重复、间歇或者持续训练的方式进行变换式长跑,为高中生逐步建立起了坚实的体能基础。

三、结语

高中生的专项体能练习对篮球的技术、体能与全面运用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全面规划篮球技术层面的基础性运动训练,可以为高中生的篮球能力打好坚实的基础,体能是篮球能力长期发展的动力,结合各种篮球分解性动作训练与趣味组合训练,更深入地激发了学生的篮球运动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得高中篮球教学的效果得以有效保障。

猜你喜欢
耐力篮球运动体能训练
倍耐力原配世界最强动力超豪华SUV——全新阿斯顿·马丁DBX707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论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及规律
青少年篮球运动推广与发展路径研究
幼儿篮球运动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鞍山市第五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速度耐力训练的生物化学分析
我国冰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综合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