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提取和测定方法对蟾酥蛋白提取率和含量的影响

2022-12-04 09:51张刘强吴迎春郭夫江李医明
中成药 2022年10期
关键词:清液沉淀法微孔

王 鹏, 张 雯, 周 迪, 张刘强, 吴迎春, 郭夫江*, 李医明*

(1.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上海 20120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一科,上海 200437)

蟾酥是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bufogargarizansCantor或黑眶蟾蜍BufomelanostictusSchneider的干燥分泌物[1],作为一味重要的传统中药,其化学成分复杂,临床用途较广,具有解毒、止痛、开窍醒神功效,在麝香保心丸、六神丸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对蟾酥研究的逐步深入,其小分子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机制日益清晰,主要用于抗肿瘤、强心、抗菌、镇痛等方面[2-5],甚至局部麻醉,而且疗效显著。

生物大分子药物由于具有高活性、强特异性、低毒性和生物功能明确等特点而受到重视,但对动物类中药中蛋白类大分子成分的研究较少。近年来,人们对天然来源大分子,例如核酸、蛋白质的替代药物越来越感兴趣[6],它们与中药中的小分子次级代谢产物共同发挥有效作用。研究天然产物中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时,首先要得到高纯度的蛋白,故高效的提取分离方法是基础。

以往对蟾酥的研究集中在蟾酥甾烯等小分子成分上[7],而对其大分子成分关注较少。本实验分别采用碱提醇沉法、Tris-NaCl溶液法、PBS溶液法、丙酮沉淀法提取蟾酥鲜浆中蛋白,并通过优化提取溶液的pH值来改善提取效果,提高蛋白提取率。另外,蛋白质含量的准确测定也至关重要,通常有凯氏定氮法[8]、福林酚法(Lowry法)[9]、双缩脲法[10]、考马斯亮蓝法(Bradford法)[11]、2,2′-联喹啉-4,4’-二羧酸法(BCA法)[1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3]等,本实验分别采用Bradford法、BCA法测定蟾酥蛋白含量,旨在为该类成分含量测定提供参考。

1 材料

1.1 药材与试剂 蟾酥鲜浆(用于蛋白提取和含量研究,上海金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批号20170419;用于不同来源药材蛋白含量比较,产地汉中、山东、浙西、江西、安皖、临沂小、临沂大、皖北、上海、河南)。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上海碧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Bradford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美国Thermo Scientific公司)。NaOH、Tris、氯化钠、乙醇、丙酮、PBS溶液均为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1.2 仪器 5810R离心机(德国Eppendorf公司);Ultracel®-3K超滤管(德国Merck Millipore公司);Paradigm®酶标仪(美国Molecular Devices公司);96孔板(美国Corning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2.1 蟾酥蛋白提取

2.1.1 碱提醇沉法 取-80 ℃冷冻蟾酥鲜浆5 g,各3份,分别置于3个烧杯中,室温解冻1 h。为考察提取液碱性强弱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在加入100 mL去离子水后用1 mol/L NaOH溶液分别调节3份提取液pH至7.8、9.0、10.2,加去离子水至最终体积为200 mL,烧杯中加入搅拌子,室温提取5 h,静置,将上清液转移至若干个50 mL离心管中,3 900 r/min离心1 h,取上清液,0.22 μm微孔滤膜过滤,合并滤液,加入200 mL冰乙醇[14](-20 ℃放置2 h),离心收集沉淀,200 mL溶液(含25 mmol/L Tris、150 mmol/L NaCl,pH7.8)复溶。

2.1.2 Tris-NaCl溶液法 取-80 ℃冷冻蟾酥鲜浆5 g,各3份,分别置于3个烧杯中,室温解冻1 h。为考察Tris-NaCl提取液酸碱性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分别于3个烧杯中加入Tris-NaCl(含25 mmol/L Tris、500 mmol/L NaCl,pH5.4)溶液、Tris-NaCl(含25 mmol/L Tris、500 mmol/L NaCl,pH7.8)[15]溶液、Tris-NaCl(含25 mmol/L Tris、500 mmol/L NaCl,pH10.2)溶液至最终体积为200 mL。烧杯中加入搅拌子,室温提取5 h,静置,将上清液转移至若干50 mL离心管中,3 900 r/min离心1 h,上清液经0.22 μm微孔滤膜过滤,合并滤液。

2.1.3 PBS溶液法 取-80 ℃冷冻蟾酥鲜浆5 g,置于烧杯中,室温解冻1 h。由于100 mmol/L PBS(pH7.0)溶液前期被优选用于蛋白提取[16],故在烧杯中加入该溶液至最终体积为200 mL,烧杯中加入搅拌子,室温提取5 h,静置,将上清液转移至若干个50 mL离心管中,3 900 r/min离心1 h,上清液经0.22 μm微孔滤膜过滤,合并滤液。

2.1.4 丙酮沉淀法 取-80 ℃冷冻蟾酥鲜浆5 g,置于烧杯中,室温解冻1 h,加入磷酸缓冲溶液(20 mmol/L,pH8.0)至最终体积为200 mL,烧杯中加入搅拌子,室温提取5 h,静置,上清液转移至若干个50 mL离心管中,3 900 r/min离心1 h,取上清液,0.22 μm微孔滤膜过滤,合并滤液,加入200 mL冰丙酮[17-18](-30 ℃放置2 h),离心收集沉淀,200 mL溶液(含25 mmol/L Tris、150 mmol/L NaCl,pH7.8)复溶。

2.2 超滤去除小分子 在4 ℃、3 900 r/min条件下用超滤管[19]离心浓缩蟾酥提取物溶液,使蛋白与小分子分离,将滤液弃去,合并浓缩液,用相应条件下提取液溶解浓缩物后继续超滤,重复5次,最后将浓缩物用相应的提取液或复溶溶液溶解并定容至100 mL,在-80 ℃下保存。

2.3 蛋白含量测定

表1 标准曲线加样(BCA法)

表2 蟾酥蛋白含量测定结果(BCA法)

2.3.2 Bradford法 BSA蛋白标准液(2.0 mg/mL)用0.9% NaCl溶液稀释至1 000 μg/mL,按表3方法进行稀释,配制BSA标准品(0号管为空白对照)。将10 μL标准品及不同提取方法得到的样品稀释50倍,置于96微孔板孔中,每孔加入250 μL考马斯亮蓝试剂,微孔板振荡器混合30 s,取出微孔板,室温孵育10 min,酶标仪测定595 nm波长处吸光度。以标准品质量浓度为横坐标(X),吸光度为纵坐标(A)进行回归,得方程为A=0.001 2X+0.350 8(r=0.997 5),计算蛋白含量,结果见表4。

表3 标准曲线加样(Bradford法)

表4 蟾酥蛋白含量测定结果(Bradford法)

再比较碱提醇沉法、Tris-NaCl溶液法、PBS溶液法、丙酮沉淀法对蟾酥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见图1。由此可知,碱提醇沉法提取率较低,pH值对其影响不大;Tris-NaCl溶液法提取率较高,在pH为7.8时更明显;PBS溶液法、碱提醇沉法提取率相差不大,丙酮沉淀法提取率最低;采用BCA法、Bradford法测定蟾酥蛋白含量时,所得结果大致相同。

2.3.3 对比试验 分别采用BCA法、Bradford法测定Tris-NaCl溶液法(pH7.8)所提取蟾酥蛋白含量各6次,结果见表5。由此可知,2种方法重复性均良好;F=1.86,F

表5 BCA法、Bradford法测定蟾酥蛋白含量比较(n=6)

2.3.4 不同来源蟾酥鲜浆中蛋白含量 采用Tris-NaCl溶液法(pH7.8)提取10个产地蟾酥鲜浆蛋白,测定其提取率,结果见表6。由此可知,提取率均在20%左右,表明该提取方法稳定可靠。

表6 不同产地蟾酥鲜浆蛋白提取率测定结果

3 讨论

本实验发现,不同提取方法下蟾酥中蛋白提取率有差异,其中丙酮沉淀法最低,Tris-NaCl溶液法(pH7.8)最高,提取率为24.7%,并且该方法操作简单,对活性蛋白质破坏作用极小,适用于不同产地的样品基质,并且提取后的蛋白溶液可以根据临床应用、生产的特殊要求进行缓冲液置换,满足临床应用和生产的需求。常用蛋白含量的测定方法都存在一定局限性,例如凯氏定氮法灵敏度较低,操作繁琐,实验周期较长;Lowry法因干扰物质较多,所得结果通常不准确;双缩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虽然简便快速,但前者灵敏度低,后者仅适用于纯化蛋白质的检测。本实验分别采用BCA法、Bradford法测定蟾酥蛋白含量,两者灵敏度高,操作快速简便,并且前者所用试剂及其形成的颜色复合物稳定性良好,干扰物质较少,而后者还具有成本低的优势,结果表明,这2种方法重复性理想,精密度高,所得数据无显著差异,均可作为蟾酥蛋白含量的测定方法。

综上所述,本实验可为蟾酥蛋白提取工艺和含量检测方法研究提供参考,也能为其蛋白纯化和活性功能考察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清液沉淀法微孔
冷冻脱硝工艺流程的改进
单环刺螠体腔液抑菌特性研究
粗盐水管线堵塞原因分析及处理办法
Y2O3-MgO Composite Nano-ceramics Prepared from Core-shell Nano-powders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微孔膜在不同温度下辐射交联及其性能
微孔板图片微孔中心的精确定位方法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微孔加工对比实验研究
建筑施工废弃泥浆环保型分离技术的研究与探讨
CJ/T 263—2018水处理用刚玉微孔曝气器
高泌乳素血症中巨泌乳素筛查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