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 加快推进国家高新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2022-12-05 13:13李有平
国际人才交流 2022年11期
关键词:高新区总书记科技

文/李有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家高新区发展建设,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先后20余次到国家高新区考察,对国家高新区发展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擘画了国家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的宏伟蓝图。

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高新区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作为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着国家高新区的发展。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大连高新区考察时指出:“中国今后建设现代化强国,必须是创新驱动,高端解决问题。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但是我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看就从高新科技园区开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赋予了国家高新区新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新区就是又要高又要新,高是高水平,新是新技术,要体现高新含量,不能搞粗放经营”,“高新区是科技的集聚地,也是创新的孵化器。看一个高新区是不是有竞争力、发展潜力大不大,关键是看能不能把‘高’和‘新’两篇文章做实做好。”“高新区要择优引入企业和项目,不能装进篮子都是‘菜’。”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春考察时强调:“高新科技园区要围绕国家战略需要,坚持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走集约化、内涵式发展道路,要重视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更要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大连高新区考察时强调:“希望高新区抓好科技、人才、政策等要素配置组合,把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落实到具体行业、具体产业、具体产品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国家高新区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发展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高新区寄予厚望。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关村论坛视频致辞中表示支持中关村开展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张江高新区调研时强调,要增强科技创新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把科技创新摆到更加重要位置,踢好“临门一脚”,让科技创新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中发挥重大作用。2022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东湖高新区考察时指出,“如果我们每一座城市、每一个高新技术开发区、每一家科技企业、每一位科研工作者都能围绕国家确定的发展方向扎扎实实推进科技创新,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既定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高新区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我们做好国家高新区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引,对加快推动国家高新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准政治方向,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上来,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切实发挥国家高新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大连高新区英歌石科学城(图片来源:大连高新区)

更加积极主动支撑国家发展与安全,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新区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又高又新”的指示要求,坚守“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初心使命,立足新发展阶段,在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上取得实质进展,持续推动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截至目前,国家高新区总数达173家,较2012年增加84家,依托66家国家高新区建设23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比2012年增加20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国家高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持续支撑国民经济健康良性发展,成为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国家高新区园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5.4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5.3万亿元,十年间增长2.8倍;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从2012年的10.1%增长至2021年的13.4%。国家高新区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走创新、协调、绿色发展的新型城镇化之路,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成为国家高新区的普遍形态。2021年国家高新区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0.403吨标准煤,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3。

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东湖高新区考察时指出,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要加强技术研发攻关,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国家高新区坚持向创新要活力,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集中开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诞生了大量的前沿创新成果,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高新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新区R&D经费投入增长3.7倍,2021年首次超过1万亿元,占全国企业R&D经费投入比重48.2%。每万名从业人员拥有发明专利从2012年的364.7件上升至2021年的1105.7件。国家高新区在量子信息、高速铁路、北斗导航、国产大飞机、5G通信等国家战略性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参与蛟龙号研制、神舟十四号发射、新冠疫苗研发等一系列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第一枚人工智能芯片、第一颗量子通信卫星等许多“第一”,均诞生在国家高新区。

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制造工厂(图片来源:西安高新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国家高新区持续构建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成为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重要载体。国家高新区持续推进产业组织创新,积极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经济产业,不断推动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六大类高技术制造业中有5类占全国比重超过30%,中关村新一代信息技术、武汉东湖光电子、张江集成电路、天津风能产业的规模分别占到了全国的17%、50%、35%和30%。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州高新区调研时强调“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国家高新区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把持续培育和壮大中小企业群体作为重要任务,多措并举加大对科技企业的支持,下大力气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优势科技资源和创新服务向企业集聚。国家高新区聚集了43%的国家备案众创空间、56%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972家科技企业加速器,全链条孵化体系日趋完善。十年来,国家高新区创业孵化载体数量、新增注册企业数量分别增长9倍和4.3倍。国家高新区培育和集聚了全国35.9%的科技型中小企业、36.2%的高新技术企业,诞生了超过半数的“中国生物医药百强”企业,90%的“中国互联网百强”企业,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走创新发展之路,首先要重视集聚创新人才”。国家高新区持续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意识,不断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成为吸纳高水平创新人才的重要渠道。2021年,国家高新区从事研发活动人员563.6万人,是2012年的2.5倍,每万名从业人员中研发人员全时当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2倍。国家高新区从业人员中本科以上人员占比从2012年的30.3%增长至40.9%,吸纳高校应届毕业生数量从2012年的47.2万人增长至2021年的80.0万人。

习近平总书记向2021年中关村论坛视频致贺时指出,当今世界,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国家高新区坚持向开放要竞争力,以积极开放的态度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交流,不断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合作与人才交流,主动集聚和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深入融入全球创新链条,参与全球创新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新区出口总额占全国货物和服务出口的比重从18.3%增长至21.9%。2021年,国家高新区吸引外籍常住人员7万人,吸纳留学归国人员24.5万人,分别是2012年的1.4倍和2.9倍。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又高又新”指示要求,认真履行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家高新区新任务新使命

创新是国家高新区的使命,也是持续发展的动力引擎。立足新发展阶段,国家高新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继续高举“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旗帜,持续加强科技创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建成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一是率先成为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高地。不断集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引领技术,涌现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重大原创成果,在更多战略领域构建先发优势,推动国家高新区成为世界前沿领域高端科技创新要素的聚集地。

二是率先成为更具有吸引力的人才高地。坚持面向全球选才,在关键领域集聚一大批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推动青年科技人才、企业家队伍和高水平创业群体加快成长,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

三是率先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高地。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持续完善科技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着力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加快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科技领军企业和世界一流企业,形成若干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

四是率先成为服务新发展格局的开放高地。持续支撑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深化东西合作、南北互动,完善区域发展合作机制,构建区域创新增长极,为解决区域不平衡、不充分作出贡献。推动科技园区国际合作取得新进展,不断增强全球创新资源集聚辐射能力,大幅提升创新环境的国际化程度,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五要率先成为制度与政策创新的改革高地。深入推进管理制度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持续探索突破性、首创性、引领性改革,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行先试政策,持续增强专业化、市场化服务能力,不断完善适应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制度环境,持续提升创新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

面向未来,国家高新区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又高又新”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战略目标,争当新时代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为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高新”力量。

猜你喜欢
高新区总书记科技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遂宁高新区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科技助我来看云
高新区:全国“双创”示范生
科技在线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