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绿色企业创建管理要求与思考

2022-12-06 02:15丁海玲黄山红熊运实王庆吉
油气田环境保护 2022年2期
关键词:油气田绿色生态

丁海玲 黄山红 于 涛 熊运实 王庆吉

(1.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2.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

0 引 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绿色企业作为新兴的现代化组织形式,已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主导潮流,创建绿色企业的目的是在企业追求和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获得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从而使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 中国石油绿色企业创建的主要举措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适应国际能源转型发展趋势,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2018年领导干部会议确定把突出绿色低碳作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为此,制定并发布了实施绿色发展的制度和管理要求,全面启动了绿色企业创建工作。

1.1 制定并发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绿色发展行动计划》

该计划确定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突出“绿色低碳”。制定了三大部署:一是将大力发展天然气作为绿色发展的核心内容,加强清洁能源供应,完善集输管网布局,不断推进天然气清洁生产技术[1];打造绿色产品,推进绿色产品标识、绿色供应链等理念和技术。二是在生产活动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在此前提下,实施污染物达标排放等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推广绿色矿山建设[2],加强温室气体管控和减排,推进智能化环保管理,以实现生产与绿色的和谐发展。三是大力发展新能源,开展低碳技术研发。推进绿色低碳转型,重点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能、氢能等新能源,逐步开展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研究绿色产业,鼓励环保服务业走向外部市场;积极发展气候风险投资、清洁能源基金等绿色金融。

1.2 全面启动绿色企业创建

为促进建立并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中国石油于2021年全面启动了绿色企业创建工作,发布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绿色企业创建行动指导意见》,全面指导中国石油下属油气田企业进行绿色企业创建活动,并进一步指出了创建方向。

一是通过产业清洁化、低碳化和循环化措施,加大天然气生产供应的同时,推进风、光、气、氢、地热等新能源协同发展,建立清洁能源销售与服务体系,实现绿色产业结构升级,打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二是通过实施清洁生产、绿色供应链、资源能源节约利用、污染治理升级、甲烷控排、碳资产管理等措施,推动绿色生产和工艺,加速清洁低碳升级。三是通过建立绿色低碳管理考核培训、制定绿色企业评价标准、加强绿色低碳技术研究与应用、培育绿色低碳文化、推进绿色低碳国际交流与合作,突出央企的带头作用,落实绿色发展文化与责任。

2 中国石油绿色企业创建的标准与规范

为有序开展集团公司油气田绿色企业创建与评价工作,集团公司制定并发布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油气田绿色企业评价规范》。规范中明确了油气田绿色企业评价的原则与要求,规范了评价程序和指标。

2.1 总体目标

2021年,试点企业开展绿色企业示范创建;2025年,绿色企业创建取得明显进展,主要生产经营企业全部评定为绿色企业;2035年,绿色企业创建取得更明显的实质性进展;2050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成为绿色发展领军企业。

2.2 评价程序

油气田绿色企业评价工作每年开展一次,企业是创建的主体,评价主要包括自评、申报、预审、审核、评议、审定六大程序。首先,企业根据油气田绿色企业评价要求开展创建与自评工作,在满足合规性要求的前提下,并且自评分数达600分及以上方可进行申报;申报后,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开展预审工作,经过一系列的预审审核,形成预审报告,确定现场审核企业名单;专家组根据企业自评报告和预审报告等材料,结合创建标准,开展现场审核,并形成审核报告;评议组根据审核报告和评价得分进行评议,并形成评议结果;最终将审核报告、得分及评议结果提交集团公司HSE委员会进行审定,确定“中国石油绿色企业”称号企业及等级。

2.3 评价规则

油气田绿色企业评价指标满分1 000分,包括“基础性指标”(600分)与“激励性指标”(400分),按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分。企业评定总分达600分,且审核、评议与审定无异议,评定为“中国石油绿色企业”C级(基础水平);企业评定总分700分,且审核、评议与审定无异议,评定为“中国石油绿色企业”B级(先进水平);企业评定总分达900分及以上,且集团公司QHSE体系审核达到B1级及以上的,且审核、评议与审定无异议,评定为“中国石油绿色企业”A级(领先水平)。

对于已获得绿色企业称号的企业,每年组织专家进行复审,复审分数不满足现有等级要求的,经审定后降级处理;对于拟提高绿色企业等级的企业,需对“激励性指标”进行评定。

3 中国石油绿色企业创建成效

2021年,国内上游业务辽河油田分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浙江油田分公司、南方勘探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共9家油气田企业率先开展绿色企业试点示范创建活动。

3.1 通过源头减量化、清洁生产和污染治理等措施,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良好的进展

通过绿色企业创建活动,加速实现了各油气田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提升了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加快了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等一系列工作。实现了含油污泥预处理+化学热洗技术、燃料化技术、快速干化无害化处理技术、热解析处理技术、微生物处理技术、减量化处理技术等多项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全面应用,极大地推动了集团公司上游业务历史遗留含油污泥全面“清零”。

推广了水基聚合物废钻井液不落地处理技术、聚磺钻井液体系不落地处理及资源利用技术、油基钻井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了国内油气勘探与生产业务废钻井液不落地应用技术总体覆盖率达83.2%,其中大庆油田、辽河油田、塔里木油田、新疆油田、西南油气田、吉林油田、大港油田、冀东油田、浙江油田、煤层气公司、南方勘探开发有限责任公司11家油气田企业应用率已达100%。

推广了清洁作业箱式平台、井筒内蒸汽清洗密闭回收与井口控制工艺、带压规模作业、连续油管作业等多项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应用率达到100%。2021年共应用清洁作业21.7万余井次,减少产生含油污泥约46.7万t、沾油塑料布约11.8万t,节约危险废物处置费用约7.6亿元。

努力实现甲烷和VOCs协同管控,组织全面排查VOCs污染源,编制国内油气勘探与生产业务VOCs治理台账,评估现有治理设施效果;通过VOCs泄漏修复、储罐改造、装卸车密闭工艺改造、敞口液面治理等方式,进行VOCs治理。确定西南、塔里木、大庆、大港和南方勘探5家油气田企业为甲烷监测试点单位,同时保障专项资金,确保试点工作按期实施。

3.2 积极创建,多家油气田企业进入首届绿色企业标杆名单

自2017年起,各油气田企业陆续开展绿色矿山创建活动,经过历时5年的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后续绿色企业的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9家试点企业在前期绿色矿山创建的基础上全面启动绿色企业试点创建活动[3],由各企业主要领导牵头成立创建领导小组,编制实施方案,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各业务管理部门根据工作分工,分解工作指标,同时将指标完成情况与业绩考核挂钩,确保达标创建。勘探与生产分公司全过程指导试点企业绿色企业创建,并参与了集团公司最终对绿色企业创建的验收工作。在创建初期,通过参与集团公司《油气田绿色企业评价标准》的制定和积极采纳试点企业对《油气田绿色企业评价标准》反馈意见的方式,解决了部分指标设计不合理问题,为后续顺利创建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创建过程中,通过组织标准宣贯培训,让企业更精准地掌握和理解创建指标要求,通过组织试点单位自评差距分析,指出了需要提升的方向;在验收期间,完成了对9家试点企业18项关键性指标的评判工作,并按要求加盖公章上报集团公司。

通过企业积极创建及勘探与生产分公司的大力支持,2021年底,长庆油田、塔里木油田、西南油气田、南方勘探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共4家企业成功入围“集团公司首届绿色企业标杆”。

4 绿色企业创建的思考与建议

绿色企业创建是实现企业与绿色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务必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更要从油气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着手来保护生态环境,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节约资源并发展绿色能源,从而达到油气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效益的有机结合。

4.1 深入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油气勘探生产的全过程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目前正在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的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稍有松懈就有可能出现反复,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现了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怎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引导和实践指南,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要严格遵守环境保护各项法律法规,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规章制度,严格落实各级党组织生态环境保护重大事项议事制度,坚决将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绿色低碳发展贯穿于油气田发展战略全过程,推进油气田企业高质量绿色低碳发展。

4.2 崇尚环境道德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环境道德是一种保护环境和保护地球的道德,是当代重要的社会公德,目的是教育人们以造福子孙后代的高度责任感,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正常关系。其核心思想是关心他人、尊重生命和尊重自然,是从伦理和道德层面阐述人与自然界关系的道德哲学思想。环境道德观要求人从内心转变对保护环境的认识,不断提升环境保护意识,对保护环境有敬畏之心,时刻提醒自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把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正义等道德观念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明确人类对自然界所负有的道德责任;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观念,认识到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两者互相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必须协调发展,才能保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健康、安全;要变社会以人为中心为人与自然和谐并存,变企业追求自身经济效益最大化为追求自身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社会利益最佳结合为目标,实现三个效益协调发展。这些正是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具备的道德观念。

4.3 不断强化法律意识和环境保护责任,确保油气生产依法合规

依法合规[4]是油气田开采的前提条件,也是绿色企业创建和评价的基础条件。勘探开发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国家新出台的生态保护红线分区管控政策及相关制度[5],做到新建项目坚决避让生态保护红线,对于已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的油气生产设施,要提高绿色、清洁生产水平和污染防治等级,坚决杜绝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并按照各级政府相关要求加快退出涉及生态保护红线等环境敏感区的油气生产设施[6]。

加强项目建设、运营、退役全过程环保监管,做到环境保护设施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入生产与使用”。并做好项目运营期的监管,落实排污许可证制度,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浓度、排放量、排放方式等规定,依法持证、依法排污。严格危险废物合规管理,固体废物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利用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做好项目退役后的环境风险评估、物料与废物的清理,土壤和地下水修复以及生态恢复等工作。

4.4 构建低碳能源供应体系,推进绿色生产和绿色产品

强化天然气生产与供应,不断提高天然气在油气总产量中的比例,提升应急调峰能力;积极推进风、光、气、地热等新能源发展,实现多能融合转型发展,构建综合能源体系。实现绿色供应体系,推行绿色采购、绿色包装、绿色运输、绿色印刷、绿色产品等一系列措施,在各环节提出绿色低碳相关要求,采购绿色企业生产的或通过绿色认证的产品,使用可循环、可降解或者可无害化处理的包装,积极探索并完善上下游油气生产业务绿色供应相关制度并进行宣贯落实,从顶层设计落实低碳与绿色生产的要求。

4.5 通过推进减污降碳等方式,助力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总体目标

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国已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了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其目标是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前,各油气田企业生产单位原油平均碳排放量为0.407 9 t/t油,天然气平均碳排放量为0.559 8 t/万m3气。必须通过提高电气化率、机采、集输等系统能源优化和能源管理,采取余热利用、天然气回收、新技术利用等措施实现节能提效;通过地热、光热利用,扩大绿电利用规模,提高电气化率等措施实现清洁替代;通过低成本捕集、驱油与埋存等措施实现埋存利用,做大地下埋存和地面化工利用碳资源池,通过碳交易平台实现价值最大化,打造公司新的经济增长极。通过推进上述减污降碳措施,为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总体目标贡献石油智慧和石油力量。

4.6 保持企业良好形象,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落实绿色文化

通过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石油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将绿色发展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融入日常管理决策过程中,创建不同地域特色的绿色文化。在安全月、环境日、消防日等特殊时段,采用文艺演出、宣讲报告、演讲等多种形式开展绿色企业创建活动,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报纸等媒体宣传绿色文化;积极参与和开展绿色环保公益活动。通过绿色发展,控制和降低企业的环境污染,切实履行保护环境、实现绿色发展的社会主体责任。

5 结束语

创建绿色企业已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主导潮流,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油气田企业作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战略,加快以天然气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发展,在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的同时为国家绿色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油气田绿色生态
绿色低碳
工业物联网技术在油气田智能巡检中的应用
智能油气田生产管理系统
“生态养生”娱晚年
长抓政治生态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油气田开发方案申请对外合作项目的关键点解析
我国产量最高的油气田长庆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