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喜奎教授运用柴苓汤治疗肾性水肿经验拾萃

2022-12-06 15:28郑玮楠张喜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14期
关键词:五苓散水湿少阳

郑玮楠,张喜奎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3)

0 引言

水肿之患,乃由水液代谢失常,全身或局部液体积聚而成,多见于头面、四肢、胸腹、腰背,甚至全身。西医病因涉及肝源性、心源性、肾源性及内分泌性等,文章系探讨肾性水肿的治疗[1]。

业师张喜奎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行医40余载,长期从事经方辨治各种疑难杂症工作,为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行医期间,临床结合教学,对于肾脏疾病运用经方辨治更有其独特见解,并著有《肾脏病六经辨治》一书,辨病辨证,遣方用药,精准把握,疗效昭彰。现就张师运用柴苓汤治疗肾性水肿经验稍作介绍,以飨同道,兹请各位同道借鉴。

1 水肿的辨析

水肿病名,早在《内经》中便有记载,称之为“水病”及“水气”等,因其症状不同又有不同分类,如风水、涌水等,散在分布在各篇。而《金匮要略》中就设了专篇“水气病脉证并治”进行探讨,将其分为风、皮、正、石四水及黄汗五种类型,并有与之对应的治法方药。到了宋代,医家严用和则将水肿分为阴水、阳水两大类,为后世所通用。

论其病因病机,《景岳全书·肿胀》中所言最为贴切“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化不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2]。故后世医家多宗此旨,认为水肿为患乃肺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水液代谢失常所致,其中“以肾为本,以肺为标,以脾为制水之脏。”肺居于上,为水之上源,主通调水道,当外邪干肺,水道不畅,则发为水肿;脾坐中洲,运化水湿,为化水之主力,当邪阻于脾或饮食内伤,中土水湿不化,积聚而成水肿;肾者主水,司开阖,为水之下源,当肾气不足,不能化气行水,以致水液内停,发为水肿。

张师在临证治疗水肿病时,不仅重视对肺脾肾三脏功能的调理,亦十分关注三焦水道是否疏通。《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言“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而在《灵枢·本输》又云“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认为三焦系人体营卫水火游行之通路,交通内外,其主司人体水道[3]。《中藏经·论三焦寒热生死顺逆脉证之法》又言:“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号曰中清之腑,总领五脏、六腑、荣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余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荣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也。”故张师以为少阳作为表里出入之门户,营卫水火升降之枢纽,表里出入有常,营卫水火升降有序本自不病。在肾脏疾病中,当外邪侵袭,郁于少阳,气机升降不畅,三焦水道受阻,水液不循常道,泛溢肌肤,亦发为水肿;因胆火内郁,干犯脾胃,常又兼有胸胁苦满,口苦,心烦,纳呆等症;再则水湿与热邪互结,阻于三焦膀胱,亦见小便不利,小便烧灼疼痛等;另水湿郁遏日久,常使淤血内生,瘀水互结,经络壅堵,三焦水道不通,水肿加重而胶结不愈[4]。故对于“少阳湿热、三焦不利”型水肿患者,以外和少阳,内梳三焦为法,配合化气利水之用,张师以柴苓汤为主治疗肾性水肿,遣方效彰。

2 柴苓汤方证辨析

柴苓汤系小柴胡汤、五苓散方合方而来,两方皆出自于医圣张仲景之手。其中小柴胡汤作为少阳病代表方剂之一,不仅《伤寒论》中有多处提及,在《金匮要略》中亦有论述,如其在呕吐哕下利病篇中治疗呕吐病及妇人杂病篇的热入血室等。其方和解少阳,疏利三焦,主治少阳热郁,三焦不利证。方中柴胡,其性清扬升散,能够疏解少阳经气郁滞,透泄胆经郁热,为君;黄芩其性苦寒,善于清解,清泻少阳胆郁之火,为臣;两药散清结合,相互协作,使气郁通达,火郁升发,则少阳三焦气机通畅。佐以半夏开结气,降逆气,生姜和胃降逆,宣散水气;再配人参、大枣益气养血调血,助正祛邪;炙甘草合人参、大枣扶正,甘调诸药。全方以和解少阳为用,疏利三焦为效[5]。

五苓散方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均有记载,包括太阳病中的“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痰饮咳嗽病中的“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霍乱病中的“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等,有提及的共12条。其方功在温阳健脾,利水渗湿,主治为膀胱气化不利、水气内停之证。方中泽泻为君,其性甘寒,宜入膀胱诸经,燥土泻湿,下达迅速,善决水窦;以茯苓、猪苓为臣,因其淡渗,燥土利水,以助泽泻行水;佐辛温之桂枝,温阳化气,以助运水,白术甘苦性温,健脾燥湿,合桂枝则脾阳得运,协茯苓以燥湿渗水;全方以温阳健脾之力,助膀胱化气行水[6]。柴苓合方,则和解少阳、气机梳利,气化行水、水道通畅。

3 柴苓汤的现代相关药理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小柴胡汤组方里,柴胡中所含的柴胡皂苷能够增强免疫力和抗炎[7]; 黄芩里的黄芩甙可抗微生物、提高免疫,进而抑制炎症反应[8];半夏提取物生物碱具有止吐作用[9],而另一种提取物半夏苷则能通过刺激激素释放的方法产生抗炎作用[10]; 党参里的有效成分多糖类具有调节免疫力,抑制炎症,以及抗衰老作用[11]。再综合大量的药理研究可知,小柴胡汤可调节免疫应答,抑制炎症[12],另有研究认为小柴胡汤能够降蛋白尿,保护肾功能[13]。

而五苓散方亦有现代药理证明,方中泽泻里含有某种甲醇热提取物,它具有抗肾炎作用[14];茯苓中的多糖能够增强免疫功能,还有抗炎作用,其乙醇提取物能够减弱水重吸收,从而产生利尿作用[15];猪苓中的有效成分猪苓多糖亦具有免疫调节、抑制炎症的作用,而其以不同溶剂提取的猪苓乙酸乙酯浸膏则具有肾脏保护功能[16];白术里既有某些醇类提取物有抗炎效力,而且其中的挥发油组分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能够利尿以及抗利尿[17];依据大量现代药理研究,五苓散能够调节水通道蛋白、促进尿液排泄,减轻肾脏炎症反应,降低尿蛋白、修复肾脏损伤[18]。

4 随证化裁,适当加减

依据患者病情及病程不同,张师常对柴苓汤作适当调整,以期更加对症。如“参”常用党参或太子参,党参甘平,健脾益气,补力稍弱,太子参甘润微寒,益阴气,补脾土,生晒参多用于元气亏损较大,重在大补元气;且少用大枣、生姜,而以黄芪代之,因大枣滋腻易碍中留邪,生姜常在呕吐时方用,黄芪甘温,既能健益脾气,利水消肿,亦能实表以御外邪。

若中焦湿阻明显,呕恶、腹胀较甚,可加厚朴、苏叶、藿香理中行气,散湿化浊;若见舌质淡暗或有紫斑,或刺痛不移者,血瘀征象,常加益母草、泽兰、丹参等活血利水;若见阳虚者,宜加附子、干姜等以温阳健脾利水;若水肿较甚者,可加大腹皮、葶苈子、车前子等利水消肿,使水从小便而出;若水肿而兼见血尿者,加赤芍、牡丹皮凉血散瘀,三七、小蓟凉血止血;若患者既往有高血压,见头晕耳鸣者,可加天麻、钩藤、石决明、牡蛎等平肝潜阳息风;若湿热蕴结皮肤而见皮肤瘙痒者,可加白鲜皮、地肤子、蝉蜕等祛风利湿止痒;若湿热下注膀胱,见小便灼热疼痛者,加石韦、瞿麦清热祛湿,利尿通淋。

当水肿明显减轻,疾病获得明显疗效的情况下,张师常嘱患者坚持服药以巩固疗效,同时随病情变化而及时调整用药,避免复发。

5 验案举隅

陈某某,男,55岁,2020年06月13日初诊。主诉为:反复双下肢水肿3月余。患者缘于3月余前因感冒后出现下肢水肿不消,就诊于当地医院,查生化提示:白蛋白24g/L,尿常规:尿潜血++,尿蛋白+++。诊断为“肾病综合征”,因患者拒绝,未行穿刺病检。以激素(甲泼尼龙)配合利尿剂、降脂治疗1月余后出院,后续以激素维持。后每起居稍有不慎,下肢便肿,行走不便,痛苦难耐,故来求诊,询知激素规律服用,现下肢浮肿,呈可凹陷性,晨起为著,口苦,咽稍干,纳不佳,心烦,小便烧灼感,见舌淡红,苔薄白,诊脉弦。辨为:水肿病(三焦壅塞,水湿内停),治法:和解少阳,疏利三焦,方投柴苓汤加减,处方如下:柴胡12g,黄芩12g,姜半夏12g,太子参20g,桂枝20g,茯苓20g,白术12g,泽泻15g,猪苓20g,陈皮12g,石韦15g,丹参18g。共7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饭后四十分钟温服。

2020年06月20日二诊:7剂药罢,患者下肢水肿已轻,且食欲较以往增进许多,诸证皆轻,稍觉乏力,舌淡苔白,脉沉。上方加黄芪15g,山楂20g,再进14剂。

2020年07月04日三诊:患者诉药尽肿消,余症亦轻,唯近期家事困扰,偶有失眠,查舌脉同前,于上方加枣仁15g,牡蛎30g,再进7剂,并嘱患者调情志,激素逐渐减量。后患者守上方随症加减调服2月余,激素停而水肿未发,随访一年,诸症皆平,尿蛋白维持在无~1+,尿潜血转常。

按:本案患者因外感治疗不及时,以使外邪不散而入于少阳,邪居少阳,胶结不解,表里出入失常,气机升降无序,枢机不得通利,三焦水道阻塞,致水液不循常道,泛溢肌肤,而发为水肿;少阳枢机不利,胆火内郁,胆火炎上,则口苦而咽干,胆火内扰心神则心烦;少阳邪火,干犯脾胃,中焦运化失司,水谷不行,故纳呆;水湿与邪热结于下焦,膀胱气化不利,小便有烧灼感。查舌按脉,四诊合参,故辨为三焦壅塞,水湿内结之证,治当和解少阳,疏利三焦,方投柴苓汤加减。

方中柴胡升散,透泄少阳之邪,黄芩苦寒,清泻胆郁之火,共以疏理少阳三焦气机;姜半夏辛温而性燥,入脾胃经,和胃降逆,陈皮辛苦温燥亦入脾胃经,理气和中,两药相伍,盖能理气健脾,和胃降逆,脾胃强则水湿得化;太子参甘润,益气扶正,清补脾胃;泽泻以其甘淡,既泻水之有余,亦泻火之偏盛;猪苓淡渗利水道,起阴气以和阳化水,茯苓甘淡,得土味之正,健脾除湿,两药共助泽泻渗湿通利之功;再以辛温之桂枝温阳化气助行水;白术温燥,与茯苓相配健脾祛湿,与桂枝相伍则温阳健脾;酌加石韦,以甘寒之性清热利尿通淋;水不利则为血,张师尤为重视水停日久为瘀,故以丹参活血利水。诸药合用,三焦通利而气机顺,水湿皆化而水肿消。

二诊时患者诉下肢水肿有明显减轻,食欲亦较前明显增进,诸症皆轻,此乃药症相符,水湿渐化之征,稍觉乏力,则思乃脾复不及,固加黄芪益气健脾,山楂消食健脾,健脾促运。三诊时患者水肿大致消除,余症皆轻,近期睡眠不佳,故加枣仁养血安神,牡蛎潜阳安神,以助入眠。

仅此一例,抛转引玉,飨以同道,张师针对少阳湿热,三焦不利证型之水肿。

投以柴苓汤,再随症加减,每每效如桴鼓。

猜你喜欢
五苓散水湿少阳
基于“少阳主骨”理论从少阳防治儿童矮身材刍议
五苓散加减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患者心肌功能的影响分析
垃圾分类
童心童画
《三千年》
益肾散结化瘀法治疗IgA肾病的机制探讨
好事近·中秋感怀
周静老师运用加味治浊固本丸治疗浊毒内蕴证2型糖尿病肾病经验
名老中医张兆元应用五苓散治疗头晕及脑血管病的经验
水湿痰饮为何引起代谢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