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往开来,名扬四海
——浅谈建盏通天龙窑柴烧的传承与发展

2022-12-06 16:04严柳忠潘勇静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2期
关键词:柴烧建窑龙窑

严柳忠 潘勇静

南平市建阳区严柳忠建盏陶瓷有限公司 福建南平 353000

建盏,不只是一种茶器,更是中华优秀传统茶文化的载体,向世人展示中华民族的浓厚文化底蕴。建盏通天龙窑柴烧更是中华茶文化中的瑰宝,引无数英雄为其折腰。[1]继往开来,越来越多的茶文化爱好者对其进行推崇与研究、创新与传播,也得到海内外的喜爱与追求,甚至有很多外国的中国文化爱好者专程来进行学习茶文化, 领略中华建盏文化的美。

一、建盏通天龙窑柴烧的起源

龙窑柴烧建盏源于中国,流于四方,是一门传承千年的技艺。“龙窑柴烧,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现如今我们的所说的建盏大多都是产于宋代的建窑,即现位于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这座古镇蕴藏着着宋代建窑的最大秘密—如何制作精美的中国传统建盏。

建盏是以黑釉闻名,釉色绀黑纯正,其中的变化更是巧夺天工,加之自然形成的斑纹,又为其增添一份自然之美。对于精美建盏的选择标准大多如下: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焕发茶采色也。这里的“玉毫条达者”应是指的建窑建盏中的兔毫盏另外建盏造型的共同点是碗口大,圈足小,状似漏斗,口沿较薄,腹下部较厚,造型较稳重,手感比较厚实。

在娱乐活动稀少的古代,建盏主要是人们用于进行斗茶的娱乐,而现代的人们更加注重美观与实用性,建盏主要用来品茶和招待客人。古今对建盏的使用情况不同,因此古今对于建盏尺寸的规格定义有区别。按器型建盏可分为束口、敛口、撇口和敞口四大类,每类又按大、中、小型分类。特大型盏:口径在15cm以上基本作为收藏品;大型盏:口径在11-15cm 抹茶斗茶;中型盏:口径在8.8-11cm 代表性有九五束口盏,灯盏;中小型盏:口径在7.5-8.8cm 最适合各类用的主人杯待客杯大小;小型盏:6-7.5cm 这类比较小巧。只需了解现代的尺寸标注比宋代的基本小一号。7-10%的红棕色粘土,矿釉经过13道复杂工序高温烧制全手工制作,因胎体含铁量高,所以外观上颜色深沉,叩之有类似金属碰撞的声音;物化性能上,有一定的重量,手持具有一定的压手感。在龙窑柴烧的过程中,釉面在龙窑内经高温烧制而发生奇妙的窑变现象,在釉面部出现美丽而又十分有规律的点、线组成的图画,雅称为鹧鸪斑、兔毫、茶叶末等。众所周知,建盏成器的要求十分严格,单单只说烧制过程就要使用1300摄氏度左右的大火,对其进行洗礼和塑形。在科技发展程度不高的宋代,这种技术是无比困难的,但他们克服种种困难,提出种种方法,最后以依山而建出超长龙窑来增大温度,来烧制出精美绝伦的建盏,并节约成本。虽然在现在严格遵循古法进行烧制建盏的情况已然不多见,但他们的思想人仍然值得我们学习,龙窑炼制的方法仍然值得我们借鉴。

利用薪柴作为燃料形成的高温进行陶瓷制品的烧制的工艺方法便都称为柴烧。柴烧工艺自古以来就是陶瓷烧制工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一个历经柴烧的建盏瓷器都是独一无二的。柴烧工艺流传千年,至今早已不再只是一种普通的烧制方法,现代的柴烧艺术更多的是陶瓷制作家用来表现自己思想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通过新柴中火焰的飞舞而谱写的文化与历史的真谛,给人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美,给人一种安宁祥和的感觉。正是秉持着薪尽火传,流传不息的信念,建盏通天龙窑柴烧才能承载无数的中华文化,并在这无尽的历史长河中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二、继往开来,名扬四海

茶气蒸腾,静水流深。细碎的文化光芒仿佛沿着建盏的兔毫纹路所形成的田间小径发散开来,向人们诉说着它所经历的一切,展示着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随着中华茶文化的蓬勃发展,建盏文化得以走向人民群众,建盏工艺得到新的继承与发展,并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建盏不仅代表了中国茶具烧制工艺的巅峰,更是中国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瑰宝,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传承中具有不可忽略的地位。

通过对国内建盏通天龙窑柴烧的文化旅途的分析,建盏制造工艺在历史的汹涌浪潮下基本得保持完整,并呈现出蓬勃旺盛的生命力,有着非常光明的发展前景。国家和政府都有相关政策对建盏的传承与发展都有许多政策进行大力扶持,并在力所能及的位置大开绿灯。在政府的思想引导和物资助力下,许多新型科技与创新型建盏工艺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新媒体技术设备也在其中,帮助建盏行业更好的发展,促进了建盏文化与人民群众更加紧密的连接,也助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更好发展。中华民族传统建盏文化发展也进入新发展阶段,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茶文化,在时代的浪潮下继往开来,勇于拼搏。

建盏的最为鼎盛时期是在宋朝,因战乱等原因,在南北两宋晚期开始逐渐衰败,建盏一直是饮茶器具中的稀世珍宝,贵戚权门为之一掷千金,文人雅士吟咏把玩。但是建盏为今人所重视,却是近十年以内的事。喜欢瓷器的朋友如果查阅宋朝以来的所有历史资料,就会发现关于建盏的记载并不会太多,有的也只是只鳞片爪,模模糊糊。实际上从元朝开始,建盏就开始逐渐走入高端社会,淡出普通人的视野,最终丧失掉其强大的生命力。

以现代对话古代,我们现代人在用自己的方式向古人发出了我中华儿女的担当与创新,所以谁说传承文化就一定要老调从弹,当我们发自内心的拥护传统文化时,就会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来不曾衰减,其生命力仍然旺盛。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之下,建盏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带领我们领略中华历史的博大精深,帮助我们树立民族自信。

现如今,从建盏通天龙窑柴烧工艺的角度上来说,通天龙窑的设计理念仍然影响着现代建盏的制作。要想制作一个精美的建盏,一个良好的制作地点和一份精湛的制作工艺必不可少。因此,在政府的扶持下建立的通天龙窑,辅以精湛的柴烧工艺烧制的建盏才能最大限度的体现我国古代那浓厚的建盏文化。在此基础上又加入现代人对美的思考和感悟,对建盏文化进行良好传承与创新,激发其旺盛的活力。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一味地墨守成规只会让这优秀的中国建盏文化埋没在历史中,变成落后与愚昧的代言词,只有为其注入创新的活力,才能让其更好的发展。给现代盖碗增添了宋韵之美无疑是一个简单方便且实用有效的,但继往开来,发扬更加辉煌的建盏通天龙窑柴烧工艺,让其扬名中外。建盏是中华传统茶文化的代表性器物,建盏通天龙窑柴烧烧制技艺已然在现代得到发扬。对宋朝而言,建盏文化不仅是时代经济、美学艺术的彰显,更是宋代文化与经济快速增长的体现。在中华五千年文化传承下,饮茶方式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建盏所承载的文化也在逐渐积累着,以期待有朝一日能向人们展现那段历史与文化。建窑后井村大路后门窑场遗址,系世界最长龙窑,斜长135.6m、营长乾窑场与源头坑相邻,其位置在牛皮崙与大路后门之间,营长乾窑址依旧堆积着诸多瓷器碎片从以上堆满了数以万计的匣钵、瓷片的建窑窑址场景,可见当时建窑窑口盛况以及建盏成品率低。更何况是流传至今的建窑珍品。天时地利人和才能成就一方天地,这样的必然条件才能有这么多座曾经窑火不息的龙窑。

建盏自从诞生以后,便受到很多人的追捧,不仅是其具有的精美外观,极具特色的釉 色、斑纹以及器型,还在于其完美呈现了那段历史,承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断对其展开了终身的研究工作。在我国古代,更有皇帝宋徽宗特意为建盏著作了一篇精美的文章,其名曰《大观茶论》,[4]可见当时建盏在社会中的地位,人们对其的喜爱。建盏通天龙窑柴烧工艺文化虽在当代有所发展,但仍需我们继续努力,不断传承与创新,让其在这激流勇进的新时代站稳脚跟,名扬四海。用心去做好建盏通天龙窑柴烧工艺,用心去向世人展现精美的建盏文化,才能展现建盏通天龙窑柴烧的美。对待建盏通天龙窑柴烧文化,我们要继往开来,让其名扬四海,展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三、总结语

建盏通天龙窑柴烧是中华传统茶文化的重要代表性器物,更是中华文化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它因茶而生,又承载着无数的中华文化与历史,蕴含厚重文化内涵,在历史中静静地流淌。在新的时代,我们更要继往开来,让其在世界文化的花园里继续绽放,更要让其名扬四海,展现我中华的绰约风姿。

猜你喜欢
柴烧建窑龙窑
柴烧匠人的指尖追求
龙窑古法烧制建盏之美*
罗诗彬龙窑作品欣赏
茶之清幽 盏之玄色
浅析地域文化对建盏的影响
“活着”的龙窑
柴烧志
龙窑柴烧:一盏一匠心
建窑鹧鸪斑种类研究
如果你还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