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母舰的利刃
——舰载机

2022-12-06 08:06秦嘉政
百科探秘·航空航天 2022年11期
关键词:攻击机鱼雷轰炸机

文/秦嘉政

◎◎福建舰

2022 年6 月17 日,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后简称航母)——“福建舰”下水命名仪式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江南造船厂举行。福建舰是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电磁弹射型航母,采用平直贯通飞行甲板,常规动力,满载排水量8 万余吨。

纵览当今世界先进的航母,我们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虽然是动辄几万吨的大块头,但是在航母上却几乎看不见大口径舰炮和远程导弹等进攻性武器,它巨大的飞行甲板上排满了飞机,甚至甲板下的机库也被飞机占满,与其说是战舰,倒不如说是海上移动的机场。就连保卫航母的任务,也由舰队中的驱逐舰和护卫舰来完成。航母为什么要被设计成这样呢?实际上,当今世界的航母都是以舰队形式出现的,舰队的核心打击力量正是航母上面的飞机。航母已经诞生百年,随着科技的发展,舰载机和作战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接下来,就让我们随着时间的脚步,去看看航母和它装备的舰载机都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吧!

第二次世界大战,航母初露锋芒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航母就诞生了,但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它才正式登上海战的舞台。1940 年11 月11 日夜,英国海军用20 余架从“光辉”号航母上起飞的战斗机、轰炸机和鱼雷攻击机袭击了意大利的塔兰托港。在65 分钟时间里,意大利海军损失惨重:1 艘战列舰被击沉,3 艘战列舰、1 艘巡洋舰和1 艘驱逐舰受到重创。相较于意大利海军,英国海军的损失几乎不值一提:仅有2 架飞机被击落、2 架被击伤,此外还消耗了11 枚鱼雷和52 枚112 千克重的炸弹。

◎◎F4F“野猫”战斗机是美国海军在二战爆发之际最主要的舰载战斗机

这一战,使美日两个海军强国的军界高层同时意识到了大舰巨炮时代已经结束。1941年12 月7 日,日本海军仅用300 余架舰载机就将美国夏威夷的珍珠港搅得翻天覆地,更是证明了航母和其搭载的舰载机已经成为新的海上霸主。在二战初期,航母的舰载机主要有三种:防空战斗机、俯冲轰炸机和鱼雷攻击机。

防空战斗机是专门对空作战的机种,装备有相当数量的机枪和机炮,一般不挂载炸弹。防空战斗机的飞行性能较好,它的作战任务有两个:其一,为航母舰队警戒巡逻,提早发现并驱赶前来攻击航母的敌方飞机;其二,为俯冲轰炸机和鱼雷攻击机护航,对抗敌人的防空战斗机。

一旦发现敌机,防空战斗机是航母的第一道屏障,也是最有效的一道。当时的舰载防空武器通常都是一些高射机枪和机炮,需要人工瞄准,射击精度非常低,效果全凭运气,实战中这些武器开火和放烟花没太大区别,如果敌人的飞机已经杀到本方航母的上空,那么航母被击中的概率就非常大了。所以想要有效地拦截敌方的飞机,还是要依靠防空战斗机提前出手。

俯冲轰炸机是航母的第一柄利刃。

即使是几百米长的航母,从5000 米高空看下去也只有一个牙膏盒大小,更何况飞机和船都在不断移动,相对速度更是难以计算。如果轰炸机还在高空使用水平轰炸战术,那么即使弹如雨下,也很可能什么都炸不到。所以在海战中,轰炸机必须要有在敌舰“头上”扔炸弹的能力,这就首选俯冲轰炸机了。俯冲轰炸机先飞到目标的正上方,以近乎与海面垂直的角度俯冲下来,在很低的位置将炸弹投到敌舰上,然后走人。这种战术有两个优点:第一是可以有效避开敌舰的防空火力,因为船的正上方是大部分火炮的射击死角;第二是可以确保投弹又快又准。训练有素的飞行员可以控制投弹的位置,甚至能让炸弹砸穿甲板,在锅炉、弹药库等重要位置爆炸,对战舰造成致命的伤害。在中途岛战役中,美国海军的俯冲轰炸机只用了一枚约220 千克重的炸弹就炸毁了日本海军的一艘航母,这让俯冲轰炸机充分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鱼雷攻击机则是航母的另一柄利刃。

◎◎美国SBD俯冲轰炸机投弹瞬间

◎◎美国TBF“复仇者”鱼雷攻击机

在当时,大型巡洋舰、战列舰的重要位置都覆盖着厚重的装甲,即使被俯冲轰炸机的炸弹击中,也只是局部受一些损伤,不至于“伤筋动骨”。这时候就轮到鱼雷攻击机出场了。鱼雷主要攻击船的水下部分,一旦击中船体,通常会造成船漏水甚至沉没。即使是水下装甲经过强化处理的战列舰,也无法抵挡多枚鱼雷的攻击。但是鱼雷的结构非常脆弱,鱼雷攻击机投放鱼雷时必须贴着海面低速平飞,这时候,它就成了防空炮和敌方战斗机的靶子。所以每次执行任务,鱼雷攻击机的损失率都非常高,可以说鱼雷攻击机的飞行员都是真正的勇士。

同时,鱼雷攻击机还是航母舰队的多面手。虽然它的机体强度不够大,不能执行俯冲轰炸任务,但是它的机体大、载弹量高,可以挂载炸弹对岛屿和陆地上的目标进行轰炸,扮演中型轰炸机的角色。

在二战开始时,俯冲轰炸机和鱼雷攻击机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飞机,执行着不一样的任务。在使用中人们渐渐发现:航母上部署飞机的种类越多,后勤压力就越大。到了二战后期,当时的海军强国美国、日本、英国都进行了二合一的设计,即将俯冲轰炸机和鱼雷攻击机合二为一——飞机挂上炸弹就是俯冲轰炸机,挂上鱼雷就是鱼雷攻击机。这样不但提高了作战效率,也降低了维护保养的难度。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战争中航空发动机技术得到了蓬勃发展,良好的发动机保证飞机有了更强的动力和更坚固的结构。

◎◎美国SB2C“地狱俯冲者”俯冲轰炸机

从马达轰鸣到喷气呼啸

◎◎F2H “女妖”喷气式战斗机负责执行昼间战斗任务

二战结束时,只有美国和英国还拥有航母。当时,一种全新的飞机登上了历史舞台,它就是喷气式飞机。和使用活塞式发动机的螺旋桨飞机相比,喷气式飞机飞得又高又快。当时的人们都知道喷气式飞机是未来的趋势,但是这种飞机的起飞和降落速度要比螺旋桨飞机的快很多,这就要求飞机起降的跑道很长,当时的航母难以达到要求,所以直到朝鲜战争时,美国的航母上还是螺旋桨战斗机的天下。

◎◎美国航母上的贯通式斜角甲板示意图

很快,这些从航母上起飞的螺旋桨战斗机就被中国人民志愿军装备的米格-15 喷气式战斗机碾压。因此,美国海军将航母上的战斗机全都换成了喷气式飞机,而攻击机依旧保留着螺旋桨飞机。原因很简单,攻击机经常在夜间执行任务,不需要参与空战,而且螺旋桨飞机的滞空时间长,使用成本更低。

在朝鲜战争之后的越南战争中,由于制空权始终掌握在美军手里,美国海军的航母主要承担对陆地目标进行攻击的任务,越来越多的喷气式飞机成为舰载机。喷气式飞机的起飞速度要比螺旋桨飞机的快得多,但航母的飞行甲板长度有限,所以航母使用了蒸汽弹射技术——飞机起飞时,在短距离内可以给飞机一个较高的初速度,确保飞机拥有足够的升力。飞机降落时,借助航母上的贯通式斜角甲板和拦阻索技术,即使降落不成功,飞机还可以拉起重新降落。另外,光学助降系统的发明,也让飞机的起降安全性大大提高。当时,战斗机的武器系统也在发生变化,以机炮为主的战斗机F-8“十字军战士”逐步过渡为以导弹为主的战斗机F-4“鬼怪”。而在攻击机方面,AD-1 螺旋桨飞机已经被A-4“天鹰”、A-6“入侵者”等喷气式攻击机所替代。在越南战争后期,美国海军统一了飞机的种类,战斗机以F-4 为主,攻击机则由A-4、A-6 两种飞机来担任。

◎◎F6F-3“地狱猫”战斗机

◎◎F-4“鬼怪”战斗机从航母上起飞瞬间

为航母而生的专机时代

◎◎ A-6“入侵者”攻击机

在越南战争之后,美苏两国的冷战愈演愈烈,双方的海军各有自己鲜明的特色:美国海军建立了多支以航母为核心的舰队,在全球各大洋游弋;而苏联海军则建立了以装备了反舰导弹的大型巡洋舰和潜艇为核心的舰队,而且当时苏联的战略轰炸机也可以发射反舰导弹,对美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这时的美军航母舰队假如和苏联开战,将会面对各个方向数百枚导弹的“饱和打击”。为了应对这种威胁,美国在70 年代研发了F-14“雄猫”战斗机。这是一种可变后掠翼飞机,兼顾高速和低速的飞行性能,它还装备了AIM-54“不死鸟”主动制导空对空导弹。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和空对空导弹,在模拟对抗中,AIM-54 能够在苏联的轰炸机对美国航母发射反舰导弹前就将其摧毁,并且可以同时向多个目标发动攻击。

同时,美国海军的舰载攻击机全面换装了改进后的A-6。它可以装载6.8 吨弹药,有着完备的夜间导航能力,能够在几乎任何天气、任何时间起飞并执行任务。因为机体足够大,A-6 也可以挂装额外的油箱为其他飞机进行空中加油,而且部分A-6 还被改装为电子战飞机EA-6B,用于干扰敌舰的雷达信号。由于F-14和A-6 均为美国格鲁曼公司的产品,所以配备这两种飞机的航母飞行联队也被称为“全格鲁曼舰载机联队”,这是美国海军在北大西洋上对抗苏军第一线的精锐配置。这个时期,美国航母也开始配备E-2 舰载预警机,用于指挥和调度天空和地面的部队进行协同配合。这个时期的舰载机分工非常明确:F-14 用于对抗敌方的战斗机、轰炸机等空中目标,A-6 负责扫清海上和陆上的目标,E-2 负责提供空中情报支持。

◎◎E-2舰载预警机

一机多用的新时代

◎◎从航母上起飞的 F/A-18“大黄蜂”战斗机

1991 年,随着苏联的解体,美国海军最大的敌人消失了,苏联海军一艘艘令世界胆寒的“海上巨兽”也成了一堆堆锈蚀的钢铁废物。同时,随着计算机系统的发展,飞机可以替代飞行员处理更多的数据,进而执行更多的任务,兼具对地、对空、对海的多功能战斗机应运而生。进入新世纪,F-14、A-6 两位“老将”黯然退役,F/A-18“大黄蜂”战斗机从原来打杂补缺的小角色一跃成为美国航母甲板上的新宠儿。F/A-18 的体形较小,虽然载弹量和航程不如两位大块头的“老前辈”,但是它的优势在于可以胜任航母上几乎所有的工作,而且维护成本低、出勤率高、占用空间小。后来,美国又研制了F/A-18 的升级款F/A-18E/F“超级大黄蜂”,身形比F/A-18“壮硕”了一些,雷达探测能力、航程、载弹量都大大提升。

航母上的勤杂工和反潜卫士——直升机

在二战结束后,航母上出现了一个新面孔——直升机,直升机和军舰似乎有着天然的默契:它不需要跑道,可以原地起飞,只要有块地方就可以降落,所以就算是驱逐舰、护卫舰这样的中小型军舰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直升机。而且,直升机还有一个“独门绝技”——反潜。直升机可以飞得很慢,只要把一个声呐装置丢进水里,然后拖着它在某个区域长时间游荡,就能探测出水下是不是藏着什么奇怪的东西——没错,就是潜艇。所以航母编队一定会配备反潜直升机,它在航母附近海域上空巡逻,将试图接近航母编队的潜艇找出来,用深水炸弹和鱼雷把它们赶走或者干脆炸沉。

◎◎美国 SH-3“海王”直升机在吊放声呐装置

◎◎美国两栖攻击舰的甲板上停满了垂直起降战斗机、倾转旋翼机和直升机

直升机的另一个长处就是运输能力,它不但可以搜索海面目标、执行救援任务,而且可以负责航母舰队中各舰艇间的人员转移。大规模的人员和装备投放,也是直升机的拿手好戏。两栖攻击舰上的运输直升机可以将成建制的人员和装备快速投放到指定区域,迅速形成战斗力。美国为此专门研发了V-22“鱼鹰”倾转旋翼机,它具备直升机的垂直起降能力,又拥有固定翼飞机高速、航程远及油耗较低的优点,最大飞行速度达509 千米/时。

垂直起降战斗机的崛起

前文我们介绍了美国的航母和舰载机的配置,那么与此同时,英国人和苏联人在干什么呢?答案是他们也没有停下研发的脚步,但是却走出了和美国人不一样的道路。

◎◎美国海军陆战队装备的垂直起降战斗机降落瞬间

英国一直是海军大国,二战之后,英国的国力已经难以支持大型航母和舰载机的研发,而且刚刚上台的英国工党政府也一再压缩军费,于是英国皇家海军不得不忍痛取消了大型航母的建造计划。小航母也需要配喷气式战斗机,于是英国动起了研发垂直起降战斗机的心思。恰逢当时英国的“鹞式”垂直起降攻击机研发进行得非常顺利,这使得英国海军开始思考能不能使用“鹞式”的垂直起降优势来“拼凑”出一支航母编队。这个想法最终催生出了英国海军的“无敌”级轻型航母与配套的“海鹞”战斗机。

令人稍感意外的是,“海鹞”独一无二的垂直起降能力得到了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青睐,他们正需要一种能够像直升机那样在两栖攻击舰上垂直起降的固定翼飞机,这将大大提升其两栖作战能力。这种飞机除了不能超音速飞行和载弹量较小外,可以胜任大部分对地攻击和对空作战的任务,而且可以在空中悬停甚至倒飞,做出不可思议的飞行动作。而且“海鹞”可以在很小的空间内短距起飞、垂直降落,这也让它成为很多国家装备小型航母后,唯一能够选择的固定翼舰载机。

如果说英国是因为资金问题而无法建造大型航母的话,苏联则是苦于当时领导人赫鲁晓夫的个人喜好。对导弹比较痴迷的赫鲁晓夫及部分军队高层一厢情愿地认为航母就是“在大洋上漂着的铁棺材”,认为苏联海军不需要航母,甚至将认为需要建造航母的海军部长库兹涅佐夫将军直接开除出了军队。一直想要航母的海军迟迟得不到批准,不得不另寻他途,搞出了一些载机巡洋舰之类的奇怪舰只。显然,形如基辅号那种只有停机坪而没有跑道的载机巡洋舰是没法儿起降固定翼舰载机的,所以苏联不得不专门为海军造出了一款雅克-38“铁匠”垂直起降战斗机,使得基辅号不至于全用直升机。

◎◎ 和“海鹞”外形相似的雅克-38

和英国人将“鹞式”发扬光大不同,苏联海军是“不得不用”雅克-38,并且连改进它的欲望都没有——雅克-38 的整体性能比“鹞式”差一大截,而且故障率还特别高。而当赫鲁晓夫和反对建造航母的军队高层下台之后,苏联海军立刻兴高采烈地开始建造能够起降正常舰载机的1143.5 型载机巡洋舰,也就是我们今天看见的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号和中国辽宁舰(原瓦良格号)。由于苏联解体,原计划给基辅号更新换代的雅克-141 垂直起降战斗机也随着缺少建造用的资金而被束之高阁,苏联的垂直起降战斗机之路刚开端便夭折了。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在有直升机的年代还要另外建造一种可以垂直起降的固定翼战斗机呢?这是因为直升机虽然可以随时找一个平坦的地方起降,但是它有两个缺点:第一是直升机的飞行速度实在太慢,即使是今天的直升机,仍然很难飞出超过300 千米/时的速度,这种速度面对任何一种固定翼飞机,几乎都是活靶子;第二是直升机耗油量较大,航程近,只能在舰队附近巡逻。这两个缺点对于航母的舰载机来说都是致命的。再加上当时英国和苏联并不具备研发大型航母的条件,所以才费时费力研发固定翼垂直起降战斗机。直到今天,固定翼垂直起降战斗机仍然值得关注,现在F-35B 垂直起降战斗机已经在美国海军陆战队服役,并被销售到了很多国家。

隐身机和无人机,航母舰载机的未来

美国空军在20 世纪90 年代就装备了以F-22、B-2 为代表的隐身战斗机、轰炸机,海军也提出了设计建造隐身先进舰载战斗机的计划。可是,随着假想敌苏联的解体,美国海军的这一计划一下没了发展的动力,那些先进的飞机也因为“太贵、不划算”而永远停留在了图纸上。现在大部分美军航母编队依旧使用着改进后的F/A-18。直到近几年,F-35 入役,才使美国海军有了隐身战斗机。目前F/A-18 和F-35 一同在多艘航母上服役,但很多任务两种飞机都可以执行,只是F/A-18 的性价比更高一些。按照航母的发展趋势,未来很可能只保留一种飞机,那么会不会是F-35呢?或者被另一种新飞机取代?还有人预言,F-35可能是美国最后一款载人战斗机,未来将是无人机的天下。那会不会有一种或几种无人机成为航母的新利刃呢?我们不得而知,那就让我们一起见证航母和它的舰载机究竟会走向何方吧!

◎◎F-35C隐身战斗机

◎◎在美国布什号航母上测试的X-47B无人机

猜你喜欢
攻击机鱼雷轰炸机
第十一页 知识点 轰-6K轰炸机
军事岛 鱼雷人
B-1B轰炸机
鱼雷也疯狂
F117F攻击机
图-95轰炸机
世界名机赏析——攻击机篇
小鱼雷也有大作用
鱼雷防御技术—反鱼雷鱼雷体系发展思考
“美洲虎”攻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