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平面理论视角下的“有一说一”研究

2022-12-07 02:30
文化学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用例句法例句

孟 佳

一、引言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一说一”与“有二说二”一同出现,意思是:有什么说什么,形容说话诚实。随着网络文化的兴起,大批网络流行语出现并在人们的人际交往中流通。经过人们的广泛应用和网络的传播,“有一说一”的语义发生了演变,在原义的基础上衍生出多个义项,应用于不同语境当中。三个平面理论是胡裕树在《现代汉语》(增订本)中提出的[1],该理论的出现在语法学界掀起一股运用三个平面理论研究语法现象的浪潮,三个平面理论包括语义、句法、语用三个层面:语义层面,即有关外部世界知识信息的认知意义;语用意义,即是有关语言使用者之间传递信息相互沟通的传统意义[2];句法则是对语义功能和语用功能的形式编码[3]。

本文基于北京大学BCC语料库和网络语料库中有关“有一说一”的语料,立足三个平面理论,分析“有一说一”一词在语义、句法、语用方面的特点。

二、“有一说一”的语义考察

(一)“有一说一”的语义结构

“有一说一”的结构为“有+数词+有+数词”,表示“有什么说什么,有多少说多少”。

语义分析采用BCC语料库探寻“有一说一”的来源,并对其语义的发展演变过程进行梳理。在BCC语料库中,在搜索框内输入“有m说m”,搜索结果得到四种相关结构类型的词语,分别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有一说十”“有一说三”和“有几分说几分”,结果如下:

通过数据库检索,笔者得到有效用例共计236例,无效用例7例。其中“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用例227例,“有一说十”用例3例,“有几分说几分”用例2例,“有一说三”用例1例。其中,“有一说一”在文学、报刊和篇章检索领域以“有一说一”和“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形式出现。笔者在整理检索结果时注意到上述情况,通过对比发现,“有二说二”与“有一说一”连用,其表达的意义与“有一说一”单用意义几乎无差别,只是在语气上前者表示的意义程度更深,表示对比和强调。如:

①长大了的严守一成了电视台的名嘴,在荧屏里教全国人民“有一说一 ”,自己却成天在谎言里过日子……(《文汇报》,2003-12-17)

②实事求是就是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要有一说一 ,有二说二,既不夸大,也不缩小。(《人民日报》,1964-07-07)

对比以上两个例句,可以得出结论,“有一说一”与“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二者意思等同,都表示有什么说什么的意思;将“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进行内部分析,前后存在对比关系,意在强调不说与话题不相干的话。且根据人们的使用习惯,“有一说一”经常作为动词单独出现,而“有二说二”只能同“有一说一”一同出现,不可单独使用。

同理,“有几分说几分”语义与“有一说一”相同。如:如实,是实事求是,有好说好,有坏说坏,有几分说几分 ,不能掺杂一点个人的好恶爱憎。(1979-05-14)

“有一说三”和“有一说十”的意思基本相同,指说话内容前后不一致,有说谎的成分,表示所说内容虚假,说话人不诚实。如:

③有的单位开会时不说话,就被认为不能站稳立场,不能划清界限,我想这是个别的情况。但是有人却误以为有一说三 ,有薄说厚,就足以表现自己的错误。这纵然是极少极少的人如此,但也确实不能说没有这种现象。(《人民日报》,1957-05-31)

④但是有人却误以为有一说三 ,有薄说厚,就足以表现自己的错误。这纵然是极少极少的人如此,但也确实不能说没有这种现象。(《人民日报》,1957-05-31)

⑤他知道这女人说话没啥准儿,常是有一说十的,也没在意。(李佩甫《金屋》)

(二)传统义

1.有什么说什么,没有隐瞒

如:

①但是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黄大老爷进省,也不晓得怎样含糊汇报的,要是有一说一 ,就算是上头回护他,难道亦没有一点过意不去的心肠么?(清代李伯元《活地狱》)

②大家都喜欢中小型,这是为什么呀?选房村民倒是说实话,有一说一,跟这记者说了,选择中小型方便今后出租啊。(《话里话外》,2010-08-04)

例句①的背景是黄大老爷进省跟上级官员汇报工作,如果将他所做的恶事全盘托出,就算上级庇护他,他也该知道自己做错了。例句②是一个设问句,有问有答,自问自答。因此“有一说一”在本句中的意义不言而喻。

2.有什么说什么,不说废话

如:

①现在看阎罗只会撅着屁股干活儿,全没了社火中的威风模样,问起话来,有一说一,绝不由一扯到二,老史又笑了。杨摩西与老史有一说一 ,不扯废话……(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②以前十个会起码开10天,现在集中起来,提前一起布置,提高效率。大家对各自工作下一步该干什么、怎么干,都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精简会议,就是靠真抓实干。(《新闻和报纸摘要》,2009-03-31)

在例句①中,“有一说一”出现了两次,且与其后的句子形成意义上的对照,因此,“有一说一”的意思是有什么说什么,不说无关话语的意思。

(三)新义

“有一说一”流行语出自游戏主播炫神,是其口头禅之一,约等于“讲道理”,可以出现在所有语境中。有时与“确实“连用:有一说一确实,也有使用其缩写形式:yysyqs或u1s1qs[4]。在网络环境下“有一说一”的意义发生了演变,衍生出以下几种情况:

1.当围绕某件事情发表言论的时候,“有一说一”一词放在句首或单独使用,来抒发说话者的观点,且对引出内容赋予真实性,或表示对他人观点的赞同。

①有一说一,确实。(百度)

②有一说一,比很多专业明星歌手唱得好听!(微博)

③有一说一,otto就是世界第一中单!(百度)

④ yysy,鲱鱼罐头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臭,除了咸就是咸!!!(微博)

例①的例句通常出现在对话或者弹幕当中,表示对一种观点或事实的赞同。例②③④的例句则放在句首引出个人观点。

2.表示某些话仅代表自己个人的观点,不是真理也不一定是事实,或者是本人胡说的,并没有真实性可言,甚至是反话,表示调侃或嘲讽。

①有一说一,物理生物复习范围真的太离谱了,简直是要了我这种考前抱佛脚的人的命。(微博)

②yysy,我愿意称锅包肉和炝土豆丝儿是人类之光。(微博)

③有一说一,全国各地雾霾、地震、干旱、食品安全不靠谱的前提下,长沙的生活质量还是可以的。(网友热评 ,2013-03-08)

例①②③的例句中的“有一说一”和“yysy”对后句内容不起修饰限制作用,例②只是说话人在表达自己的观点,认为锅包肉和炝土豆丝儿最为美味,在前边加了“yysy”并不代表其他人也是这样认为。

3.在句中独立出现,在语义上与其他句子成分无关,表示停顿和转折。

①一个手机而已,有什么好避讳的?有一说一,我蹚的浑水还少么。(微博)

②有一说一,这雪狐长得咋不雪?(微博)

③对此本人有话说,有一说一,我是王佳一。我觉得你爱的可能是自己青春时期的一种感觉,爱的是初恋的那种美丽,不一定是她,尤其是现在的她。

通过分析上述例句,我们可以发现,例①②③的例句中的“有一说一”在语义上与句子中其他成分没有直接联系,因此,笔者认为这种情况,“有一说一”在句子中作为独立语出现。

三、“有一说一”的句法分析

(一)句法功能

1.充当谓语

在检索到的236项有效用例中,“有一说一”作谓语出现220次,作谓语出现的用法或者单用,或者被副词修饰。如:

①我们对待数字必须采取严肃认真的态度,不能存有任何个人主义的打算,来不得半点虚假。应该有一说一 ,有二说二,是多少说多少,讲老实话。(《人民日报》,1961-01-12)

②老阎说:“咱办事,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不能搞你说的这种‘灵活性’。”(《人民日报》,1972-02-07)

③这事咱们得奉劝一些学者,您做研究那是没有问题,咱们支持,但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胡适先生怎么说的?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尤其是关系大家切身利益的事情。出来讲话一定得慎重。(《话里话外》,2010-03-24)

例②③中“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连用,例②指的是老阎的观点:做事要实事求是,与后边的:“灵活性”形成对比;例③的“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则与后边的“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互相照应。

2.充当定语

“有一说一”在有效用例中,作为定语出现5次。例如:

①她站着像一棵根深蒂固的六十年的老橡树,后背四方,膀粗腰圆,一双手像赶大车的,有一说一的诚实跟她守身如玉的贞洁一样牢靠。(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

②对此,《要录》的作者采取了有一说一 ,有二说二,不扬长、不护短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没有对历史现象进行随心所欲的“剪裁”。(《人民日报》,1987-09-18)

③他是一个在童年时给儿子自由的三好爸爸,他是一个在儿子十八岁后,切断经济支持的狠心爸爸,他是五十多岁却童心未泯的老男孩儿,他是有一说一的童话大王,有请郑渊洁。(《鲁豫有约》,2011-05-06)

例③中,“有一说一”修饰后边的“童话大王”,形容一个人的品质是诚实的。“有一说一”充当形容词作为定语,所修饰的中心语多为人或者精神品质。

3.充当插入语

“有一说一”作为插入语出现的次数为11次,全部出现在在微博、对话中。

①有一说一,我觉得我越长越年轻了(对话篇章)

②今天下午喝星巴克的有木有,晚上吃食堂的有木有,有一说一直播时肚子突然一阵阵绞痛,幸而有夏老师帮忙顶岗(微博)

在以上两个例句中,“有一说一”与整个句子的语义没有太大关联,也就是说,如果把这两个句子中的“有一说一”剔除,整个句子的句义不会发生改变。

4.充当状语

“有一说一”作为状语出现的次数极少,该词的出现基本位于动词之前起修饰作用,相当于“诚实地”。如:

①你这个还算好的,他最起码诚实地有一说一地告诉你了,到底有多少人。(微博)

②其中这个主持人说得最真情实感,完全把他心中的爱慕都老老实实有一说一地倾述出来了,大家来品一品,是不是非常非常有道理呢?(微博)

③赢了,女足真的很拼。但是有一说一地讲,作为电视机前的观众觉得,韩国队踢得很好,传球接球配合都非常有默契,而且感觉体力也非常好呢,所以个人觉得我们女足队员完全胜在更拼和运气上。总之,某男队真的可以解散不再组队算了。(微博)

通过观察例句①②③,我们可以得出进一步结论:“有一说一”作为状语修饰的动词几乎都与说话意义上相关。

“有一说一”是动宾结构,在句子中绝大多数情况是作谓语,单独使用或者受副词修饰。上述数据表明,“有一说一”作谓语所占比例最高,因此作为谓语使用是“有一说一”的主要句法功能,其次是定语和状语[5]。

四、“有一说一”的语用特征

来“有一说一”原本的意义为有什么说什么,实话实说。这一词语在网络上流行起来之后,又被赋予了很多语义与功能, “有一说一”一次词义逐渐扩大,引申出多个义项,后来又与句子其他关系松散之后,经历了语法化,具有了虚化意义。最终导致“有一说一”一词的出现环境扩大,几乎不受限制。

从客观层面看,“有一说一”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加强说话人肯定语气的作用,在语义指向上,所指对象为说话人所陈述的内容,意在说明说话者所说内容具有极大的真实性;从主观层面看,说话人在话语中使用“有一说一”,表现了一种个人自我认同和需要被认同的心理,向外界表达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表明说话人说出的话希望得到对方的认同和接受,试图说服对方;亦或是作为回答,意在表明自己对他人观点的赞同。“有一说一”一词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言语的真实性。

五、结语

本文立足于三个平面理论,分析网络流行语“有一说一”的语义、句法、语用特征。研究发现,受使用者的心理需求影响,“有一说一”的语义逐渐扩大,句法功能增加。语义层面,顺应了时代潮流,满足了社会交际的需求;句法功能上,除了作谓语,还可以作定语修饰名词;语用特征上更加贴近大众心理,反应人们渴望被认同的心理需求以及求真的生活态度。希望本文对“有一说一”的分析,能帮助我们在日后的语言使用中,合理规范地运用词语。

猜你喜欢
用例句法例句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句法二题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资费拨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用例规约在课程成绩管理系统需求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使用用例建模进行软件需求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