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跨文化视角下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

2022-12-07 02:30兀子钦
文化学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阿喀琉斯圣经古希腊

兀子钦

文学作品既是作家的思维成果与智慧结晶,又反映出某个特定时代的不同区域的文化、社会风俗、人文气象。阅读和学习文学作品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深刻体悟语言文字背后的语言艺术,而且有助于引导我们深入了解文学作品所承载的文学魅力与人文内涵,从而进一步开阔我们的文化视野、拓展我们的认知疆域[1]。由此可见,从跨文化视角出发,针对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展开分析与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学审美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简析英美文学作品中语言艺术的真正来源

(一)古希腊罗马神话

德国著名思想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卡尔·马克思曾言:“古希腊罗马神话不仅仅是希腊国家的艺术珍宝,还是支撑希腊赖以生存、滋润希腊持续生长的优质土壤。”古希腊罗马神话贯串着整个西方文化,作为西方文化的基石,其对于英美文学作品有着极强的影响力。英美文学作品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神话的精神风貌与文化气象,使之真正与其他文学作品区分开来。其中,古希腊罗马神话对于英美文学作品的影响具体表现如下:

一方面,古希腊罗马神话作为英美文学作品的直接来源与开端,为大多数的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原型以及剧情结构提供了丰富多元的素材。《俄狄浦斯王》是由古希腊作家索福克勒斯大约在公元前430年创作的一部伦理悲剧,其取材便是希腊的古老神话传说。除了索福克勒斯之外的其他古希腊戏剧家,如三大旧喜剧诗人代表之一的阿里斯托芬,以及现当代诸多知名的英美文学作家都从古希腊罗马神话当中吸收精华、汲取营养。

另一方面,古希腊罗马神话给英美文学作品的思维模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众所周知,古希腊罗马神话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多数具有十分独特的个性与特征。除此之外,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一些众星捧月、万众瞩目的神明与英雄也并非完美无缺,他们也时常会犯错,也经常会展现出稚嫩、童真、激进、愤恨等多种情绪,而他们身上存在的心理特征与人格品性往往暗示着后续的惨淡人生与悲剧命运。后世的英美文豪在创作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一些恃才放旷、豪情万丈、积极乐观、热情似火的人物形象以及语言艺术特点几乎都可以在古希腊罗马神话中找到鼻祖。因此,古希腊罗马神话可以给予英美文学作品足够丰富的营养,能够赋予英美文学作品强大的生命力,也成为了英美文学作家较为倚重的文学创作源泉之一[2]。

(二)《圣经》

《圣经》对于西方文化的影响极为深远,实际上,《圣经》作为基督教宗教教义文学作品的集大成者,其在文学史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立足于文学史视角不难发现:《圣经》贯穿融合了古希伯来诸文化,展现出了基督文化的精髓。《圣经》对于英美文学创作的影响并不是单一化的,而是深远性的,《圣经》通过影响英美文化以影响文学作品的创作。英美文学作品中语言艺术的真正来源之一的《圣经》,其作用是深度嵌合式的、不可或缺的。然而,英美文学作品对于《圣经》内容的吸纳亦不尽相同,具体而言,《圣经》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影响表现在如下三个层面:

其一,大部分英美文学作品通过《圣经》中的人物形象、情节架构、剧情安排等内容为基础进行加工。以《贝尔武夫》为例,这首诗提到了上帝并详细介绍了妖怪格兰代尔的历史来源,而这些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乃是以《圣经》中的一个故事为基本原型的。只有熟悉《圣经》内容之后,才能够真正意义上读懂英美文学作品所表达的具体内容,才能真正意义上领悟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

其二,英美文学作家通常将《圣经》中的寓意引入到文学作品的内容与主旨创作过程中,因此,理解该类英美文学作品存在极大的挑战。于中国读者而言,深入体悟英美文学作家在作文学品中传达的思想内涵,必须要对《圣经》里面的经典人物与情节有一定的了解与认知,此过程实属不易。例如,《天路历程》自始至终都带着基督教义的属性,连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家具、房间、物品都天然地被作家赋予特殊含义;又如,诗人拜伦在书写《希伯来歌曲》的过程中也将《圣经》里面的寓意引入其中,歌以咏志,将个人志向展现得淋漓尽致[3]。

其三,一些英美文学作品较为特殊,作品中难寻《圣经》人物、情节乃至寓意的踪影,英美文学作家也不再企图采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引用《圣经》里面的内容,而是巧妙地利用《圣经》潜移默化的力量渗透至文学作品,对文学作品的思想意识予以全面改造,进而让《圣经》思想贯穿并渗入到后世英美文学佳作中,以展现人类的道德、信仰、欲望等,并从《圣经》角度入手予以深入分析,并对真善美丑、是非善恶加以评定。

二、跨文化视角下英美文学作品语言艺术的探讨原则分析

(一)尊重文化差异,保障文化对等

语言艺术是文学作品的载体,在跨文化视角下,对英美文学作品、英美文化的语言艺术进行探讨的过程中,阅读者不能仅仅停留于语言的字面意思,还应该深入研究并挖掘英美文学作品、英美文化背后的社会价值以及文化意义。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之上,及时转换思维与认知方式,分别站在中西方两个不同的视角去理解英美文学作品与英美文化。只有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尊重中西方文化差异,才能够在英美文学作品语言艺术的探究过程中保障中西方文化上的对等。

(二)注重时代特征的原则

英美文学作品必然与所处时代、社会的历史背景息息相关,蕴含着极为丰厚的时代品质与时代特性。英美文学作品将所处历史背景下的人文风貌、历史背景、社会风貌集中浓缩在极具表现力的语言文字中。透过文学作品,读者可以收获与作品创作相关联的社会历史知识[4]。以《傲慢与偏见》为例,文学作家用“黑痣”对上层社会的虚伪与龌龊予以描摹,极具讽刺意味与时代特性,展现出了作家丰富的表达技巧与语言处理能力,使得作品的语言极具文学美感与艺术生命力。

三、跨文化视角下英美文学作品中语言艺术的特点

(一)多戏剧性独白

从跨文化的视角出发不难发现:英美文学作品中善于运用戏剧性独白这一语言艺术特色逐渐成为了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普遍来说,诗人索恩伯里被公认为戏剧性独白的真正开创者,著名诗人索恩伯里在19世纪末创作了《骑土与圆颅党人之歌》,该诗中“戏剧性的独白”开始崭露头角。19世纪90年代,丁尼生所创作的传世经典作品《六十年后的洛克斯勒官》横空出世,该作品带有极为强烈的“戏剧性独白”的语言艺术特点,一经出版便举世轰动,以一种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的形式把戏剧性独白这一特殊的语言艺术特色与语言魅力发挥至最大化。自此以后,愈来愈多的文学创作者纷纷效仿该创作技巧,戏剧性独白在英美文学作品得以更多涌现。实际上,“戏剧性独白”是把文学创作者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表达语言予以相互剥离。举个简单的例子,苏格兰农民诗人罗伯特·彭斯(Robert Burns)所创作的《威力神父的祷告》不仅极具音乐性,而且全诗充满着自由思想,表现出深刻隽永的情感。读者在进行作品品读的时候,既可以清楚地聆听到作品中所刻画的人物的声音,又可以从中辨明创作者的内心声音——即作品创作者自身对于人物的看法与理解。运用该种方法展现人物内心活动与性格特点,不仅有助于作品创作者本人更为直接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态度,而且作品中的一些人物所具有的性格特点也可以在戏剧性独白这一语言艺术特色的表现下得到深刻体现。如此一来,就算文学作品的创作者的自身态度存在一定争议,那么作为文学作品的读者也可以透过作品在心中同文学作品的创作者进行深度探讨,进而丰富作品的内涵。

(二)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文学作品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一种特殊意识形态,英美文学作品也不例外,它既是英美文学作家的思维成果与智慧结晶,也是社会不断发展所形成的历史产物,英美文学作品同样反映出了某个特定时代的不同区域文化、社会风俗、人文气象。阅读和学习英美文学作品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深刻体悟潜藏于英美文学作品背后的文学特色与语言艺术,而且有助于引导我们深入了解英美文学作品所承载的文学魅力与人文内涵,从而进一步开阔我们的文化视野、拓展我们的认知疆域[5]。社会变革、历史变迁使得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呈现出不同特色,而丰富多元化的语言艺术却又高于同时代的社会历史文化,针对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展开分析与研究便是对多元灿烂的社会文明与历史文化的解读。要想从真正意义上了解、认识到英美文学作品内容及其语言艺术特征必定离不开对英美文学作品所形成的外部世界的深入理解与认知,即在阅读、分析英美文学作品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当时特定的历史语境与文化氛围。由此可见,深入理解特定时代背景下的英美文化是分析与探究英美文学作品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文学语言源于现实却又高于现实,它是作家同外部真实世界的沟通桥梁,透过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读者可以加深对文学创作者的现实生活与人生悲喜的感悟与体会。英美文学作品语言不仅可以全方位、立体化地将英美文学作品创作者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予以完整呈现;而且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英美作家对于自身所处时代环境与文化氛围的真实态度。

(三)多引经据典

引经据典是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艺术特色之一。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合理地引经据典,不仅极大地丰富了语言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形式;而且还可以把启迪人心、发人深省的哲思与想象用直截了当、简明扼要的方式表现于文学语言中。比如:古希腊神话中阿喀琉斯之踵(Achilles' Heel),按照字面意思理解便是指阿喀琉斯的脚后跟,阿喀琉斯的母亲在他孩童时期便提着他的脚后跟让全身浸润于冥河水之中,此番训练使得阿喀琉斯拥有了金刚之躯。但是,由于阿克琉斯的脚后跟并没有浸润于冥河水中,所以阿喀琉斯的脚后跟成为他身体的致命弱点,同此也为他此后的命运埋下了伏笔[6]。后来,阿喀琉斯在特洛伊战争中不幸被太阳神帕里斯一箭射中脚后跟而命丧黄泉。该典故因此成为西方经典典故而得以永久流传,诸多英美文学作品中都会选取古希腊神话中阿喀琉斯之踵(Achilles' Heel)来表达致命弱点与软肋等涵义。在浩如烟海的英美文学作品中,引用诸如阿喀琉斯之踵(Achilles' Heel)这类经典的文学作品多不胜数,它们共同构成了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一种特殊语言艺术,具有十分重要的审美价值与文学意义。

四、结语

立于时代潮头,我们正面临着全世界多元文化的冲击,在世界多元文化盛行的新时代背景下,以跨文化的视角赏析外来文明熏陶下的文学作品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在世界文化日趋多元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端正态度、转变思维,以开放的胸襟与包容的态度主动接纳、吸收包括英美文化在内的世界各民族的璀璨文化,相互借鉴、携手共进,进而全面推动我国乃至于全球文化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阿喀琉斯圣经古希腊
阿喀琉斯之踵,特洛伊木马之父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阿喀琉斯的脚后跟
璀璨的古希腊艺术
意见领袖们的“不老圣经”
古希腊人办事,基本靠神
第五回 热爱“实用而宏大”的古希腊人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古希腊人眼中的世界
阿喀琉斯形象的演变和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