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思维导图优化小学语文高段识字教学效果

2022-12-07 02:01
中文信息 2022年1期
关键词:绘制识字导图

刘 萍

(南京市江北新区浦口外国语学校,江苏 南京 210000)

思维导图是什么?顾名思义,其和学生思维模式以及图形相关。简单来说,思维导图就是通过图形有效辅助学生思维,利用图解的方法分层次地呈现出知识的整体结构,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记忆和理解。在小学语文高段识字教学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够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小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同时提高教师的识字教学效率与质量。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高段识字教学的价值

1.有利于教师掌握正确的教学方式

在进行识字实际教学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有利于教师充分掌握高效并且准确的教学方式,能够有序开展教学活动。在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中,教师需要快速进行思考以及整理信息的方式,并且需要整理和查找思维导图当中包括的关键内容,而这不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本身的综合能力,还能够引导学生充分掌握知识和深入理解知识[1]。

2.有利于完善师生的知识体系

在开展小学高年级阶段的识字教学过程中,通过思维导图进行设计课程教学,能够有利于教师和师生建立起整体观念,能够在脑海当中建立相对应的全景图,并且根据教学要求、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调整教学方式。这样有助于整合课程资源,创建更加健全的知识体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系统性、科学性以及合理性。

3.有利于建构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教师需要正面的进行引导,在小学生碰到问题的时候,及时提供相对应的帮助,这样能够显示出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有效调动小学生的主观性,推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好交流和沟通。学生和教师之间自由、平等的沟通交流,可以让小学生具有更加广泛的发挥和展现自我的空间,指引小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对应的学习计划[2]。

4.有利于贯彻落实因材施教

当前教育的重点就是因材施教,因此,教师在实际识字教学过程中,不但要重视整体,还要注重小学生个体的独特性。教师可以通过小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充分了解小学生的知识构架、掌握知识程度以及理解知识程度,从而可以制定出相对应的教学方案,能够处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共存的问题。而这样,不但能够提高整体的教学效率,还能够充分注重小学生个体的发展,推进各个层次的学生共同成长。

5.有利于构建有效的团结协作制度

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属于一个互相交流和互相学习的一个过程中,其注重学生和学生、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沟通,有助于小学生的共同发展、共同成长以及共同学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学生的团队合作观念,从而有效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有效建立学习型学校和学习型班级。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高段识字教学的优势

1.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小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时候,就已经具有非常强的形象思维能力,但是还是缺少一定的思维逻辑能力,无法有效地理解概念化教学内容和抽象化的教学内容。而思维导图主要是通过文字、图案以及符号等标记进行串联知识。利用图形结构能够更好呈现出抽象的知识和复杂的知识,这样能够更好地可视化学习内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理性认识教学知识,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思维抽象能力[3]。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小学生处在小学高年级阶段的时候通常都已经具有相对应的思维基础,因此,在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复习环节和预习环节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同时并且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不仅如此,在对大量并且复杂的生字的学习过程中,小学生要经过合作协作才能够进行绘制思维导图。小学生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不断进步,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升自己的自主探索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当小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思考的过程中,这个时候,小学生的思维就会具有一定的发散性,而扩展思维和发散思维的本质就是现象与联想。因此,在实际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应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和引导学生的思维模式,从而加强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有效促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4.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结束每一堂课程以后,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按照自身绘制的思维导图系统化地进行复习识字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整合识字学习,与此同时,还能够进行自我检测,从而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掌控自身识字的情况,在这一整个过程中,思维导图能够全面性以及正确性地为小学生自我评价提供一定的保障。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高段识字教学的策略

1.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高段识字教学的方法

1.1 思维导图和分散识字法

按照字离不开词、词离不开句、句离不开文章的基本原则,需要在课前进行预习生字词,并且充分结合课文进行学习,利用课文阅读、词义辨析的方法,站在义、音和行方面进行识字,根据课文段落的学习顺序,从课文当中找出生字进行组词和辨义以后,根据思维导图的绘制方向顺序地写生字词,在思维发散的前提下,利用归类模式和辨义模式可以有效学习新字,并且对旧字进行巩固,最大程度上提升识字的效率。

1.2 思维导图和“字理”识字法

“字理”属于汉字造字法,在中国庞大的汉字当中,形声字占据百分之九十,而形字占据百分之十,因此,思维导图就是结合这两个造字法,提升识字教学的效率。象形字具有一定的图画性,利用看图像经过联想就可以认出汉字;形声字的形旁大部分都是象形字构成的,并且识字也是从字的意思、读音以及形这三方面,满足大脑的生理,在右脑输入字的图像,随后右脑进行处理图像,在左脑输入字的发音,左脑能够有效处理语音方面的信息。

1.3 思维导图与拼音识字法

韵母和声母构成了拼音,韵母、声调和声母一起构建成音节,每一个音节所对应的汉字也不一样。人类的语言属于有声语言,发音不一样那么字的意思也不一样,因此,汉字的读音不一样,所对应的信息也都不一样,由此可见,想要正确识字最重要的就是读音。而小学阶段具有大量的识字环节,所以可以充分结合思维导图同音节识字法,利用思维发散的方法有效扩展生字词。

1.4 思维导图与情境识字法

情景识字的方式就是让小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进行识字,小学生在小学高年级阶段的时候可以在日常生活当中观察识字。日常生活当中识字能够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用字能力,识字的终极目标就是可以用字,不管是表达、阅读或是写作都需要正确运用字、词、句。识字材料并不只是课程内容的识字,所以,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把课内识字和课外识字互相结合。

1.5 思维导图与归义类识字法

归义思维导图的中心就是偏旁的意义,扩展和偏旁意义有关的字。紧紧环绕这个核心主题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把小学阶段存在相同偏旁意义的自统一归成一个类型,但是偏旁相同的字相对应的意义也不一样,区别和辨别这一类型的字,能够让小学生进行归类和整理学到的所有汉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小学生的字词,可以正确地表达自身的思想。

1.6 思维导图与字素识字法

字素思维导图就是在现代汉字就上发展而成的。在此之前,需要了解现代汉字是什么,字素是什么。古代汉字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现代汉字,通过几千年的演变,构架和形态都呈现出简化的线条,所以,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减弱了汉字的意思,如果只依靠溯源和形态,那么就无法认出这些汉字。但是也有汉字具有一定的形的特征,可以利用汉字理解。因此,字素识字可以更好地应用在现代汉字上。位素、根素、字素以及笔画构成了现代汉字。最小的单位就是笔画,其次就是位素、根素、字素、从而形成一整个现代汉字,而字素就包含了根素和位素。字素通常都是一个位素(笔画+偏旁)或者是两个及以上的位素建立的。

2.思维导图辅助学生进行识字活动

在进行小学低年级阶段的识字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教师通常都使用的是讲解教学的方式,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小学生还没有形成一个自我观念,教师和家长所说的话,对于这个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就属于真理并且不容置疑的,家长和教师说什么,那么他们自然而然就会做什么。但是,这个方式在进行高年级阶段的小学生来说,那么就不会有这样明显的效果。因为小学生处在高年级阶段的时候,其已经有所发展自身的思维能力,并且也逐渐形成了自我意识。这个时候,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通过思维导图指引小学生进行发展思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小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汉字。而想要最大程度上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就需要创建比较生动的情景,让小学生自己进行绘制思维导图。比如,教师在进行“草原”这一课程的实际识字教学过程中,那么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小学生呈现出草原的图片,随后在让学生以“草原”为核心主题进行绘制思维导图。教师不需要局限小学生的思维,并且需要要求小学生把自身的想象力充分地发挥出来,草原上都有哪一些小动物等,在小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其在想象和联想过程中能够充分地发散出自身的思维,能够更深刻地记忆和理解汉字。

3.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形成汉字体系

当小学生处在小学高年级阶段的时候,自身就已经具有一定的识字学习的效果,并且也累积了一定程度上的汉字量。因为小学生在日常学习汉字通常都是依赖语文课文进行学习的,而语文课文内容通常都没有一定的关联性,这也造成小学生脑子里的汉字一般情况下都是孤单单非常零散的存在,而数量非常多并且形体非常繁杂的汉字特点,容易让小学上发生思维混乱。在这个时候,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带领小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类汉字,能够让小学生建立自身独有的汉字系统。而教师在帮助学生整理汉字的过程中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同音字。在中国庞大的汉字当中,同一个汉字不同的读音、同一个读音但是汉字不同的情况是非常普遍的。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以拼音为核心主题进行绘制思维导图。比如,教师在进行“讲民间故事”这一课程的过程中,可以延伸到民间戏曲中的“名角”,用“jiao”这个拼音为核心主题,指引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中,小学生这个时候就会直接联想到“角”这个汉字,而“角”还有另外一个“jue”的读音,而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指引学生把其当作三级主体进行扩展思维导图。

第二,同偏旁字。在中国庞大的汉字当中,各个汉字的构架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站在汉字构架规律的角度入手,进行分类汉字。而最普遍的一个分类方法就是根据偏旁进行分类。但凡是合体字,都具有一个偏旁,左偏旁就是在字的左边,右偏旁就是在字的右边。而这些偏旁都可以当作思维导图的核心主题,带领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类汉字。

第三,同性质字。同性质字指的就是字的意思是相似或者一样的,又或是字所体现出来的对象是一样的。教师就需要以这个为核心主题进行绘制思维导图,主要作用就是有利于丰富学生自身的语言。例如,教师在进行“四季之美”这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在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中用表达“看”的字为核心主题,这个时候,学生自然而就会联想到“望”“赏”以及“瞧”“观”等的字,再比如,在进行“花之歌”这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在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中用来描述“花”为核心主题的时候,小学生自然而然就会联想到“美丽”“颜色”以及“香”“漂亮”等的字。

4.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巩固识字成果

当小学生已经完成识字作业之后,并且建立了自身的汉字体系了以后,而小学语文教师并没有结束自己的识字教学任务,因为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能够充分地展现出理论知识本身的价值,因此,教师还需要让小学生进行巩固自己的识字成效,从根本上把理论知识转变成刻印在自己脑子里的知识。而在这一整个过程当中,思维导图发挥了一定程度的作用。教师需要让小学生在实际生活当中利用思维导图,以自身感兴趣的事物为主题进行扩展绘制。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积极带领学生进行阅读,让小学生把阅读过程中所出现的汉字,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分类地展现出自身主观思想。这两个方式不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小学生巩固自身的识字成效,还能够有助于学生积累自身的写作资料,能够最大化地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发散思维,让小学生更好地进行识字,并且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总结同音字、同偏旁字、同性质字,有效带领学生建立汉字体系。

猜你喜欢
绘制识字导图
Art on coffee cups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识字
放学后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
在转变中绘制新蓝图
VBA在宗地图绘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