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球运动文化的发展与创新研究

2022-12-07 02:30武文龙
文化学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网球运动文化

武文龙

网球运动是一项具有深厚人文历史与文化底蕴的运动,越来越多的高校将网球运动引入教学内容当中,尝试推广网球运动文化。但是,就当前网球运动在我国的发展而言,其形势并不乐观,在教学环境、运动发展条件、运动文化普及等等一系列的条件配套上都无法充分满足网球运动发展的需要,如何满足网球运动文化发展的需求问题成为当前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网球运动文化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众所周知,网球运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2世纪,而其广泛普及和发展主要在英、美国家。进入2010年以后,网络信息技术进入飞速发展时期,各种各样的宣传媒介和途径日益完善,网球运动文化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和扩散,影响力不断增加。网球运动凭借自身的运动优势和魅力,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一些高校还开设了网球运动的相关课程,有效促进了我国网球运动文化的发展。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下,也有一些矛盾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值得引起重视[1]。

(一)大众对网球运动欠缺完整深刻的理解

社会大众对网球运动及网球运动文化的热情日益高涨,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各种途径开始接触并学习网球知识,积极参与到网球运动当中,体会到了网球运动的快乐。但由于我国网球运动文化引入年代较晚,发展也不系统,因此,导致了社会大众对网球运动文化的理解认识并不完整深刻。尤其是当下,参与到网球这项体育运动当中的人更多的呈现年轻化趋势,一些在校的大学生怀抱着对新鲜事物的渴望与期待,往往急于求成,又盲目相信网络上传播的一些并不准确,也不够科学的自学网球教程,错误地投入到对网球运动的训练当中。实际上这种急于求成和盲目投入很容易造成他们在未完全了解网球运动文化、未掌握正确的网球运动锻炼技巧、未系统学习网球文化的相关知识等情况下参与运动,导致自身受到伤害,形成不可逆转的肢体损伤或长期积累的伤病,这种伤害尤其是对于青少年人群存在巨大的威胁。

(二)网球运动的基础设施与环境不够完善

网球运动是一种对运动场地、器械、服装等条件要求相对严格的运动,并不是在所有的场地和任意的环境当中都能开展的。根据国际惯例,网球运动一般要在专业的场地当中进行,在我国现阶段各个省、市的网球专业场馆并不多,在一些省会城市有零星分布,而一些非省会城市甚至没有一家专业的网球运动场馆,这对网球运动的开展非常不利。一些网球运动爱好者,往往苦于所在地区网球运动专业场馆的缺失而逐渐丧失了运动的兴趣。而还有一些网球运动场馆,也因供热或者其他方面的因素无法正常使用。有一些设施相对先进、环境较好的场馆,其租赁的价位比较高,不能照顾到大多数使用者的需求。对于一些已经开设网球运动课程的高等院校而言,基础的保障设施也未足够到位,存在一些场地稀缺、教具不足的情况。

(三)网球运动的教育水平稍显不足

我国网球运动的发展速度较快,国家也开始重视到了这一点,开始在各大高校开设网球运动与网球文化相关的基础课程,致力于培养更多的网球运动人才,扩充我国运动员队伍的储备。就目前而言,许多高校的确设置了网球运动文化的相关课程,也在校内开辟了网球运动场馆,但是比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更为重大的问题在于,我国网球运动文化的师资力量团队人才稀缺,执教的教师往往也缺乏系统的网球运动知识体系,有不少都是高校体育教师兼职。还有的学校外聘了一批网球专业运动员任教,这些专业运动员虽然具备网球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欠缺系统的教育背景,无法良好地开展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今后可以运用互联网+手段与网球运动文化实体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网球运动文化的良性培养体系,将创造性的学习方法作为探索的重点方向,以解决上述问题。

二、未来我国网球运动文化创新发展的对策与思路

综合上述研究发现,我国现阶段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网球运动都会是比较受到年轻人追捧和青睐的运动,而在全民健身大环境和相关政策的推动影响下,在各大高校日益完善的培养教育下,网球运动文化未来的发展将会是方向逐渐清晰、路线逐渐坚定、目标逐渐明确的,是总体向好的发展趋势。现阶段,应当正视我国网球运动文化起步晚,与其他国家有差距的现实,依靠创新思路,改变我国网球运动文化发展的现状,打破常规思路,为网球运动文化发展寻找对策与出路。

(一)开动脑筋推广普及网球运动文化

当下针对网球文化的兴盛与广大人民群众对网球运动文化的热情,应当想方设法让全民对网球文化的相关知识有系统地理解和深入地认识,以确保网球运动文化开展的基础扎实。具体的做法可以参考以下几个途径:

一是通过电视台、电台、网络平台、直播连线等不同的方式,制作网球运动的专题节目,系统地为广大网球运动爱好者普及网球文化发展的知识。从网球运动的起源到发展,从网球文化的相关赛事到运动规则,从网球运动的名人访谈到网球运动的趣味知识竞赛,将网球运动文化更加立体生动地推广到大众面前。让更多的人了解网球运动、热爱网球运动,让网球运动进入人们的心中,帮助他们有动力、有方向、有计划、有常识地加入到网球运动当中去,避免因为对专业知识的一知半解而造成运动伤害,倡导更加科学化的网球运动。

二是通过城市文化营造网球文化发展的氛围。众所周知,在一些获得过较高荣誉的国家级运动员的家乡,往往会对这项运动产生正面积极的带动作用,有些地区甚至会因为有这些荣誉运动员的诞生,而产生全民参与到这项运动当中的情况,比如乒乓球、羽毛球,在我国的区域性长足发展都与体育明星的诞生有不同程度的关联。因此,网球运动也可以参考这样的发展特点来带动区域性优先发展。比如我国取得较高成就的选手李娜,她的祖籍在湖北武汉,而湖北武汉本身也是经济、文化、人文比较发达的地区,完全可以通过明星球员的个人效应,大力宣传当地网球运动文化的优势,突出区域化网球运动发展的长处,以此树立几个全国突出的网球运动文化基地样板,孵化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人才培养机构,再由优势城市的成绩带动全国网球运动文化的整体发展。

三是结合网络发展的快速崛起,号召更多具有影响力的运动类博主、UP主、视频剪辑手等,制作一批含金量高,科普性强,覆盖面广,受众易于接受的网球运动文化宣传讲授视频。通过更加趣味化、生动形象地讲解和推广来普及网球运动文化,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网球运动文化的内核,乐于加入到网球运动当中,带动我国网球运动文化的整体发展水平和推广水平。

(二)多途径扩充和完善网球运动文化基础设施

网球运动文化想要得到长效推广,必须要从根本上完善和扩充相关基础设施和配套场地,让更多的网球运动爱好者能够享受到相对平价的场地服务。在这里有一个难点,我国人口基数十分庞大,各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对于网球运动的普及程度和运动基础设施及场地的需求量也就自然不同。如果只是一味强调多建设、多投入,在每个不同级别、不同发展水平、不同人口基数的区域都拥有同等量的网球运动基础设施显然是不科学的,也不现实的。因此,应当首先做好当地网球运动发展的基础调查,对当地整体的网球运动宣传开展水平、影响力、覆盖人口数量、未来需求前瞻性等进行综合评估,得出一个符合当地整体网球运动发展的基础数据,再根据这一数据进行精细规划,显然是更科学,也更具备投入可能性的。

(三)进一步完善网球运动文化的系统化人才培养体系

网球运动是专业性较强的运动,而且这项运动对人体的身体机能有长效的影响,是运动周期和运动生命力极强的一项运动。放眼全球来看,网球运动具有极强的世界影响力,全世界的网球运动爱好者对这项运动关注度是极高的。虽然我国网球运动在亚洲取得了相对不错的成绩,但网球运动的系统化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显然是不够完善的。我国网球运动的校园化人才培养体系尚未搭建全面,一些高校虽然注重了网球专业课程的开设,但是总是深陷在理论大过实际、师资力量水平良莠不齐、缺少实战对战经验等问题的困扰之中,难以有所突破。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应当先从学校网球专业教育出发,制订出一套从文化课到实践课,从理论到实际,从兴趣培养到专业化教育为一体的网球运动文化教育教学体系,完善师资力量团队建设,强化本校体育力量教师团队的网球专业化学习培训,打造一支既能指导网球实战,又能普及网球理论知识的双师型团队,完善校内网球专业人才培养体系[2]。此外,网球运动的推广还要从娃娃抓起,要强化对少年儿童系统化网球技能的培训,做好网球运动专业人才梯队储备工作,确保我国未来网球专业人才后继有人。

(四)进一步挖掘网球运动文化的周边价值

随着我国动漫产业的崛起,各类运动题材的动漫作品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这种推广方式不同于以往单一化的体育运动商业化推广,而是更多地将动漫的轻松、热血、豪情与体育运动的专业知识、训练故事、人物养成等集合为一体,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群体能够从动漫当中了解到该项体育运动的魅力,从而积极投身到该项运动当中。日本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好,《灌篮高手》《棒球英豪》《四驱兄弟》等动画片都是以某种运动项目作为主题来创作完成的,甚至连国内的一些动漫迷,都因此爱上了篮球、棒球和四驱赛车运动。中国动漫可以结合这种方式,推出与网球运动相关的动漫作品,带动网球运动的商业推广,并研发一些棒球动漫相关的周边产品,比如:手办、漫卡、文化衫等等,都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拓宽网球文化的传播途径,挖掘我国网球运动文化的周边价值。

猜你喜欢
网球运动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不正经运动范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网球运动员肩袖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童话里的网球公主
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