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问题分析

2022-12-07 20:52张馨予
现代食品 2022年16期
关键词:交易销售农产品

◎ 张馨予

(红河州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云南 蒙自 661199)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与发展,农产品网络化营销需求显著上升,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电商的发展。相较于传统的农产品销售,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形式多、渠道广、面向市场范围大,一方面增加了农产品交易的机会,提高了农产品的交易成功率,极大程度上减轻了农产品滞销而造成的腐烂变质及其他浪费问题,另一方面缩短了农产品经销渠道,降低了交易成本,为农民带来了更高的收益。农村电子商务的全面发展打破了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及经营理念,使农产品真正进入产销一体化时代,农民真正地面向消费者进行产品销售,实现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增长的双重目标。由此可见,电子商务的发展是我国农业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虽然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于推动我国农业生产向数字化转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现阶段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及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却居高不下。研究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问题对于提升我国农产品质量监管水平和优化农产品网络销售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1 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监管的要求

1.1 农产品的特殊性提出的要求

电子商务环境下,面向市场网络化销售的农产品来源复杂,大多数为散户生产、散户自营,产品质量难以实现标准化。此外,农产品类型多且复杂,包括生鲜食品、特色小吃等,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这类产品的保鲜期短,对储存、运输的要求各不相同,这决定了农产品网络销售的特殊性。农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不同于普通产品的网络销售,而是要比其他产品的监管更加详细、具体,需要对农产品质量监管有更多的保障和预防措施,以应对农产品网络销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质量风险。

1.2 互联网的特殊性提出的要求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农产品销售依托互联网,具有虚拟交易的特点。虚拟交易不同于线下交易,农产品交易模式较多,包括B2C、O2O、C2C、C2F等,交易过程中买卖双方都存在第三方交易风险,如交易平台欺诈、物流风险等。农产品交易的主体大多为农民,缺乏对电商及网络销售相关法律的了解,对于一些交易风险很难辨别,导致自身权益和消费者权益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部分网络交易平台之间存在不正当竞争,利用平台规则避险,将农产品网络交易的风险分散到农民和消费者身上,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产品网络销售的公平与公正。此外,网络交易还存在欺诈等风险。欺诈风险一方面来自销售主体,另一方面来自诈骗团伙,如销售主体存在隐瞒信息、虚假宣传等风险。网络交易的虚拟性还表现在农产品呈现方式方面,多以图文、短视频等方式呈现。互联网交易的复杂性要求电商环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必须构建立体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并做好质量安全溯源管理及质量安全预警管理,以全面监控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网络交易过程,最大化保障买卖双方的权益[1]。

2 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

近些年来,阿里巴巴、苏宁、京东等电商巨头以多种方式参与我国农产品网络交易,对解决全国农产品滞销问题作出了突出的贡献。2020年7月,阿里巴巴发布的《2020农产品电商报告》显示,仅阿里平台2019年共促成农产品交易2000亿元,2020年第一季度天猫、淘宝平台累计销售全国25万t滞销农产品。其他电商巨头也参与了数字化生产、数字化物流、数字化营销等工作,为我国农业数字化发展和农产品网络化销售发展作出了努力。现阶段,我国农产品网络销售中存在的主要风险来自电网经营者、第三方等。其中经营者以个体农户、工商户为主,他们销售的产品有很大一部分未经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导致农产品质量本身存在风险。物流作为第三方,暴力运输、丢件等问题,也会不同程度消耗经营者与消费者对于电商农产品交易的信任。

由于电商交易模式较多,交易过程均在互联网虚拟环境下进行,交易过程具有隐蔽性、随机性、非透明性等特点,导致农产品质量监管难度较高。就电商网络交易监管而言,只能依靠电商商城及网络平台准入门槛及标准实施监管。食品监管方面,各电商商城及网络平台根据《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卫生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委托加工协议》《委托加工备案登记表》《农产品检测报告》或《农药残留检测报告》等,对农产品生产商、供应商等实施监管。在法律方面,电子商务环境下生产与加工环境农产品质量监管依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产品质量法》《电子商务法》《食品安全法》等实施监管。在销售环节,农产品质量监管依照《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价格法》等实施监管。在税务方面,依照《税法》对登记的个人和单位实施监管。针对电子商务下农产品质量线上监管,主要参考线下农产品交易的相关法律法规执行监管,线上交易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缺乏明确详细的农产品质量标准、流通标准及监管制度[2]。

3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3.1 电商监管法律体系的不完善

我国现有的电子商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采取三点一线的监管模式,监管模式较为单一,难以适应农村电商的全面发展。此外,在实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监管主体单一,社会团体、公众监管的参与性较低,尚未形成体制化、体系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此外,《电子商务法》中还存在较多的监管盲区。如对社会监管未作出明确的规定,导致社会监管失效,存在质量问题的农产品流入电商交易市场。

3.2 农产品质量难以保障

3.2.1 生产环节质量问题

农民生产农产品的过程中存在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等问题,导致许多农产品在生产环节就出现了质量问题,如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和含激素等问题。而流入电商交易市场的农产品供应渠道非常复杂,生产环节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加剧了电商交易市场的混乱。

3.2.2 加工环节质量问题

流入电商交易市场的农产品有许多来自小加工作坊或由农户自己简单加工,加工过程中缺乏技术指导,或设备落后,或人为地偷工减料,或不规范加入添加剂等,导致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偷工减料、缺斤少两等问题的存在,影响着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

3.2.3 商品流通环节质量问题

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仓储、运输环节等,都会不同程度对产品质量造成影响。运输时间较长或保鲜不当,对生鲜类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极大,如水果、海鲜、肉类等产品[3]。

3.3 电商行业监管不规范

我国电商监管处于起步阶段,行业监管制度尚不完善,监管执法尚不规范。部分基层监管人员存在对相关法律不熟悉,或消极执法,或不作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产品质量监管水平。

3.4 受监管主体分类不明确

由于我国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不完善,未对农产品质量监管分门别类地制定标准,在监管过程中只能依靠普遍标准实施监管,导致监管效率低,监管效果差。此外,部分农产品质量监管未纳入现有的监管体系,在部分农产品质量监管方面存在监管空白的问题。

4 电商环境提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策略

4.1 建构立体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现阶段,我国应针对食品安全监管需求建构立体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对所有流入电商市场的农产品进行登记存档,对农产品供应主体进行备案登记,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大数据等对农产品质量实施统一的登记与管理,用于对农产品质量进行网络监管、溯源追踪、质量安全预警。此外,还应在农产品生产上游和消费下游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网络系统,连接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流通的各个环节,做到对农产品质量动态化监测。一旦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应立即对存在农产品安全质量问题的环节及造成质量安全问题的主体或个人进行通报或曝光,并对相应的农产品要求下架。通过构建立体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涉及农产品产销过程中的各个方面,确保做好农产品安全可追溯、可控制[4]。

4.2 加强农产品质量一体化监管

为确保农产品动态化追溯监管的可靠性,建议在农产品供应链引入无线传感器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电子产品代码技术、有限监控设备及信息录入技术,并利用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建设信息传递与安全预警网络体系和质量安全追溯网络体系,将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纳入农产品供应链一体化监管体系,从而确保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实时化可查,并在发现问题后及时溯源追踪,快速处理问题[5]。

4.3 创新电商农产品质量监管模式

现阶段,我国应根据我国电子商务背景下农业经济数字化监管的需求,对电商农产品质量监管模式进行创新,改变三点一线的监管模式,采取多点多面的监管模式。在制度方面,要尽快完善社会团体、个人等参与农产品安全监管的标准,强化社会监督、个人监督等在行业监管中的作用,引入多主体监管机制,确保农产品质量行政监管的有效性。

4.4 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网络系统

一些农产品易碎怕碰,或保质期较短,受运输、气候等诸多影响,导致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后出现了质量问题。消费者申请退款退货后农产品一来一回失去了再次销售的价值。大部分平台优先保障消费者权益,而农民受到了经济损失,权益却难以保障。针对该问题,可通过为生产上游和消费下游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网络系统,长期地监测农产品质量问题,对经常发生的问题和问题发生最多的环节进行预测,以便于全产业链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进行预警与防范,最大限度地预防农产品质量问题及可能造成的后果,预防因农产品质量问题对农民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对消费者权益造成的损害。

5 结语

随着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平台模式的创新与发展,电子商务农产品产销一体化模式将成为未来几年农村电商发展的主流趋势。电子商务农产品产销一体化发展标志着我国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向数字化、现代化转型,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活力。农业数字化经营依托各类平台销售农产品,意味着农产品网络销售体系越来越复杂,更意味着网络销售监管范围的扩大化。这要求我国尽快完善农产品线上交易质量安全监管法律法规,构建立体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商、供应商及生产、销售、流通等各个环节的监管,以确保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可靠性。

猜你喜欢
交易销售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给人带来快乐的袜子,一年销售1亿美金
大宗交易榜中榜
大宗交易榜中榜
大宗交易
农产品争奇斗艳
惊人的交易
销售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