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背景下流通业集聚促进居民消费升级影响研究

2022-12-07 06:12崔亚玲
价值工程 2022年33期
关键词:流通业居民消费流通

崔亚玲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 215104)

0 引言

当今世界局势多变,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给国内发展带来巨大风险和挑战。在疫情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下,习书记提出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发展新格局的关键在于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供应链各环节,推动经济活动在国内各环节、各产业、各部门和各地区之间的循环流通与高效配置。伴随着城镇生活水平提高以及经济全球化及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普及等原因导致消费者对网购需求日益增长且呈现出明显上升态势;同时伴随人们收入增加和闲暇时间增多、购物便利性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居民更加愿意在网上购买商品,使得流通业集聚效应越来越明显。在疫情背景下,线下聚集性消费场所更是受到不少冲击,越来越多的居民将消费阵地转移到线上。这使得对流通业集聚度提出更高要求,为此本文以长三角地区21个典型城市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2020年期间数据,进行面板数据分析,研究流通业集聚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

1 文献综述

关于流通业集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测度计算及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或者产业发展的因素研究。郭晓丽和宋德军(2022)使用近十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流通业集聚及制造业产业升级指数进行了测度计算,通过实证得出流通业集聚与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呈“U”型发展趋势。学者们对于消费升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从制造业、服务业的角度助推消费升级动力机制的研究。肖泽锋(2021)研究发现西部地区制造业集聚有助于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对农村消费升级的影响作用更显著。高波和袁徽文(2022)从数字经济发展为视角,通过提高收入、产业升级、商业模式更新等机制助推消费升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路径。针对“流通业集聚”与“居民消费升级”的研究,不同学者因所处地域、市场环境的不同略有差异。付书科(2018)采用空间基尼系数方法测度多个省市的流通业集聚水平,实证得出区域经济水平、居民消费水平、资本投资等要素对流通业集聚具有显著正效应。杜暘(2020)提出流通水平与消费升级具有显著的耦合关系,即使在消费升级发展放缓趋势下,协同关系仍有持续增强的趋势。

文献综述结论:以往研究在“产业集聚促进居民消费”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多数研究都是从两者关系出发,而在流通集聚对消费升级的影响传导机制方面研究较少,在疫情新语境下流通集聚影响居民消费升级的实证分析略显不足。因此,有必要开展从流通集聚的角度研究,提供市场有效高质的流通服务,以供给新能量激励消费,推动消费市场升级扩容,助力双循环经济发展。

2 相关内涵及理论机制分析

2.1 流通业集聚的内涵

流通业集聚从广义上讲是在同一个地理区或不同行政区域内形成若干流通中心、分销配送点及相关企业。狭义来讲是指在某一特定城市中拥有大量商品流通业集聚现象且具有较强经济效益的聚集体。流通集聚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从产业角度来看,即生产要素聚集到一个区域之后再进行整合配置;第二种则是从产品属性来对比来说说的是对资源条件要求较高或者说是有差异性而产生集中效应。流通业集聚水平对经济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关系到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和优化,而且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

2.2 消费升级内涵

消费升级有两部分内容组成,首先是产品功能性升级,即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以及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因素都影响着消费层次及需求层次。其次是价格升级,指居民从过去以高投入换来低回报而转向追求更高品质的转变过程中所形成新一轮生产率提升后的消费结构,它反映的是社会经济发展对商品和服务质量要求不断变化带来市场竞争优势与新活力。消费升级是中国经济平稳运行的“顶梁柱”、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更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本文中测量消费升级的标准是非食品支出占比总支出。

2.3 流通业集聚与消费升级之间的理论关系

流通业集聚水平与居民消费升级两者关系密切,相互影响。流通作为供应链的重要环节,直接决定了消费的最终实现程度,流通环节的顺畅、时效和服务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居民消费体验、周期及质量。只有流通业的集聚推动消费模式及生产方式的变革,才能提高消费市场多样化。具体影响传导机制如图1所示。笔者认为,流通业集聚将会带来流通规模的扩大和流通技术的创新,其对居民消费升级作用的关键在于提高消费总量、优化消费结构、丰富消费渠道。

2.3.1 流通业集聚意味着流通规模的扩大

①集聚经济效益。集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生产要素和社会资本进行合理配置与流动并产生规模经济优势,使企业可以获得更多利润或降低成本以获取更高竞争能力、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及发展机会;同时也能提高产品质量以及服务水平、增加就业机会等方面的综合竞争力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进步,形成集聚效应。②集聚区域辐射作用。由于企业之间存在着竞争、合作与共同投资等联系而形成规模效益;同时也有一些企业通过流通业集中优势和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跨行业整合重组以降低成本或扩大影响力为目标来参与市场分工协作以增强综合竞争力的现象被称为“示范效应”,即企业通过流通业集聚,可以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从而对区域经济增长起推动作用。流通规模的增加可以增加居民的消费总量和消费多样性,更进一步拓展了居民消费的渠道,有效刺激了居民消费升级。

2.3.2 流通业集聚促进流通技术的创新

流通业集聚促进流通技术的创新,并促进了流通业的发展,流通业集聚的企业以一定规模和资源,通过聚集各种生产要素、技术与组织等优势来提高其在市场竞争中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以及区域一体化程度加深而产生的一种新型分工模式—专业化经营方式;同时也有越来越多新产品进入到各个行业领域并得到消费者认可从而将商品运输至最终消费地点完成流通业集聚的趋势。目前,流通业集聚已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促进消费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社会总效益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流通的创新持续引导生产与消费积极发展。后疫情时代,我国居民的消费习惯进一步变革,文化、体育、旅游、健康及医美等享受性消费内容日益增多,基本的衣食住行消费占比逐渐降低,消费升级趋势突出。这一过程中,只有创新流通技术、集聚流通要素才能满足消费市场的流通需求,可持续促进居民消费升级。

2.3.3 居民消费升级倒逼流通集聚

商贸流通业的跨界融合促生了不少满足消费主力军需求的新兴业态,例如共享经济、外卖经济、平台经济的形成使得流通业线上线下更加多元化。商贸流通业集聚、快速的流通服务可以给居民带来更多的消费业态,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双循环发展具有较大意义。消费者对流通效率的需求日趋提高,倒逼流通业优化结构,促进消费升级。居民消费升级倒逼流通集聚,居民消费需求不断提升,流通业集聚的趋势日益突出。流通渠道多元化发展。由于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加快、电子商务技术应用普及及大众生活普遍提高等原因,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与消费市场之一;同时随着消费者购物习惯逐渐转变以及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推进带来便利性影响而使得网上商店迅速崛起并占据一定地位,这也使我国流通业集聚效应日益明显。

3 模型设计

3.1 数据来源及指标测算

3.1.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考虑到样本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2015年-2020年期间,长三角地区: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南通、合肥、嘉兴、宁波、常州、扬州、无锡、泰州、湖州、盐城、绍兴、舟山、台州、芜湖、金华、镇江、马鞍山21个市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面板数据分析。本文数据来源于各地市统计年鉴,将原始数据进行数据清洗与指标计算、数据分析挖掘,形成新的指标体系,得到最终建模的数据指标,此部分工作用excel完成。

3.1.2 指标测算及说明

流通业集聚度代表着流通业在某一特定经济空间区域对其生产要素的集聚能力,是为了定量研究流通业集聚程度引出的指标性概念。区位熵(LQ)又称专门化率,在城市经济学中,通常使用区位熵来表示某个产业在某个城市的相对集中度,本文流通业聚集具体计算公式为:

3.1.3 变量说明

变量说明详见表1。

表1 变量说明

被解释变量为消费升级指数(con):消费升级指数,具体计算为:1-食物支出/总支出。被解释变量为流通业聚集水平(agg),具体计算公式如公式(2)所示。考虑到其他可能消费升级指数的因素,基于理论认知及对参考文献的研究,本文选取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lnincome)、经济发展程度(lnagdp)、工资水平(lnwage)作为控制变量。

3.2 模型设计

基于本文研究对象,构建以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其中i为不同省份,t为不同年份,year(年份)为控制变量,ε为随机扰动项,其余变量的具体说明详见表1。

4 实证分析

在进行分析建模前,先对研究的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把握变量整体宏观情况,描述统计结果如表2。

表2 变量的描述统计

由表2中可知,消费升级指数(con)的均值为0.705,最小值为0.604,最大值为0.759,说明不同地市的消费升级指数存在差异,但是差异不大;流通业聚集水平(agg)均值为0.774,最小值为0.137,最大值为2.314,说明不同地市的流通业聚集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收入水平(lnincome)均值为10.463,最小值为9.835,最大值为11.069,不同地市的收入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其余变量描述统计结果详见表2。

4.1 变量皮尔逊相关性分析

全样本回归分析前,对变量进行皮尔逊相关性检验,结果详见表3。

表3 皮尔逊相关性检验

由表3可知,流通业聚集水平(agg)与消费升级指数(con)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41;人均收入水平(lnincome)与消费升级指数(con)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10;经济发展程度(lnagdp)与消费升级指数(con)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24;工资水平(lnwage)与消费升级指数(con)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27。

4.2 变量多重共线性检验

若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则会对模型的准确性产生影响,因此在回归之前需要对变量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检验结果见表4。

表4 变量多重共线性检验

前人的研究表明,若VIF大于10或者1/VIF小于0.1则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由表4可知,所有变量的VIF均小于10且1/VIF均大于0.1,因此,各变量之间不存在共线性。

4.3 最优模型的选择

面板数据的回归模型主要有:混合效应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具体选择哪种模型,需经豪斯曼检验对模型进行选择。

①混合效应模型与固定效应模型的选择。

检验模型中不随时间变化的μs是否全部相等,如果全部相等,则选择混合回归模型,否则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表5表明,模型对应的F值为4.770,相应的P值均为0.000小于0.05,说明模型在5%显著性水平上拒绝了“所有地市μs全部相等”的原假设,故确定使用固定效应模型。

表5 固定效应F检验

②随机效应模型与混合回归模型的选择。

通过LM(拉格朗日乘数)检验方法,原假设H0:σ2u=0。若拒绝原假设,就倾向于随机效应模型,若接受原假设,则倾向于混合回归模型。

表6显示,检验P值为0小于0.05,故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LM检验强烈拒绝“不存在个体随机效应”的原假设,即认为存在“随机效应”与“混合效应”二者之间,应该选择“随机效应”。

表6 LM检验

③随机效应模型与固定效应模型的选择。

判断使用固定效应还是随机效应,需要进行豪斯曼检验,原假设H0:μi与xit,zi不相关,豪斯曼检验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Hausman检验

由表7可知,检验P值均为0.089小于0.1,故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强烈拒绝原假设H0,认为应该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而非随机效应模型。

综上所述,应该选择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回归。

4.4 回归分析

将各变量对被解释变量进行固定效应回归,回归结果见表8。

为验证假设1和假设2,将相关变量代入模型进行面板回归分析,结果如表8所示。

表8 回归结果

由表8可知模型有效性检验的F值为33.950,对应的P值为0小于0.05,故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模型的参数估计不全为0,即模型整体是有效的。

流通业聚集水平(agg)对消费升级指数(con)的回归系数为0.023,对应的P值为0.031小于0.05,故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流通业聚集水平对消费升级指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流通业聚集对消费升级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流通业聚集水平每增加1个单位,消费升级指数就相应地增加0.023个单位。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本文基于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经济发展程度及工资水平,分析了流通业集聚对于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以及机制作用。选取了2013年-2020年期间,长三角地区:上海市、南京市、南通市、台州市、合肥市、嘉兴市、宁波市、常州市、扬州市、无锡市、杭州市、泰州市等21个市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面板数据分析。通过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发现流通业聚集水平与消费升级指数显著正相关。

经过相关分析,通过以上回归系数可以看出流通业集聚水平(agg)、人均收入水平(lnincome)、经济发展程度(lnagdp)、工资水平(lnwage)对消费升级指数(con)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通过对比相关系数0.027>0.023>0.04>0.001可知,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居民消费升级影响最高,其次是流通业集聚水平影响居民消费升级最弱。流通业集聚水平与居民消费零售总额具有正相关关系,说明了流通业集聚水平对长三角各行业、各部门的消费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流通业的发展可以提高整个城市区域经济发展速度,提高居民收入从而直接影响区域的消费能力。本文对流通业集聚水平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进行分析,思考如何提高长三角流通业集聚水平,那么解决流通业发展所遇到的问题成为关键。

5.2 政策建议

经实证分析结论,本文提出以下能提高长三角流通业集聚水平,进而为提高社会消费升级水平的若干建议。

第一,提升长三角流通枢纽集聚辐射能力。长三角跨江滨海,水网密布;地理上跨越南北,要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完善其水运和铁路交通运输体系,为流通业的发展提供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作为保障,提升铁路、水运货运量的占比,拓展和延伸铁路与水路专用线。提高流通业的科学化和信息化程度,实行专业化仓储、城市梯次配送,提升流通业之间的联合度,使流通业集聚逐渐成熟。

第二,长三角区域应该改变发展理念,加大关注流通业聚集水平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根据上述实证结果分析,应该把推动流通业集聚水平作为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另外,长三角需要加快资产重组,重置和整合社会闲置资源,合理的配置社会资源,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通过参股、合并、分立、联营、合资等方式强化流通企业,推进流通企业现代化进程工作。因此,面对目前的流通业集聚发展的现状,首先考虑优化企业的规模大小,从而使长三角的流通业集聚水平稳定提高。

第三,在企业方面,对长三角各市各区域展开充分的调查和规划,完善当地的流通园区产业结构的建设。改善和补全流通园区的相关管理机制,提升园区的相关管理的水平;政府通过资金、技术、政策等培育流通业发展,完备流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流通园区建设,提高流通业的集聚度。

第四,通过对比流通业集聚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发展水平及工资水平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系数可知,流通业集聚对地区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程度不是最高,在后续的发展中也要注重其他因素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不仅发展流通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将流通业作为协助动力,与其他因素共同辅助、协助居民消费升级促进和发展。

猜你喜欢
流通业居民消费流通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2018年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
2017年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资料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居民消费
商贸流通
The Japanese keiretsu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