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ANA和ANAs联合检测的相关性分析

2022-12-07 01:13侯素君尹盟盟别海文战祥彩张庆芸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22期
关键词:核型免疫性阳性率

侯素君,尹盟盟,别海文,战祥彩,张庆芸

(日照市中医医院检验科,山东 日照 276800)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产生自身免疫应答而造成多系统损害的疾病[1-3]。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标准之一是检出疾病特异性或相关性自身抗体,自身抗体是指针对自身组织、器官、细胞、细胞亚结构、体内蛋白分子、体内核酸等所有自身抗原的抗体总称,其本质为机体B细胞分泌的免疫球蛋白[3-4]。随着自身免疫学科的发展及检验技术的逐渐普及,自身抗体已成为大多数医疗机构的常规检测项目,其中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抗核抗体(ANA)与免疫印迹法(LIA)检测抗核抗体谱(ANAs)是临床开展最为普遍的2类项目。本研究拟对2018-2021年在本院就诊并进行ANA与ANAs检测的患者检测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两者联合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满足临床早期诊断及早期干预的需求。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8-2021年在本院就诊并进行自身抗体检测的患者共2 495例,其中男950例,女1 545例,年龄13~93岁,平均(53.0±0.5)岁。

1.2方法

1.2.1试剂与仪器 ANA采用IIF法检测,使用苏州浩欧博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试剂盒;ANAs采用LIA法检测,使用苏州浩欧博生物医药有限公司ANAs(IgG)检测试剂盒,靶抗原包括抗核糖核蛋白、抗SM抗体(SM)、抗干燥综合征A抗体、抗Ro52抗体、抗干燥综合征B抗体、抗硬皮病70抗体、抗多发性肌炎抗体、抗Jo-1抗体、抗着丝点B蛋白抗体、抗增殖细胞核抗原抗体、抗双链DNA抗体(dsDNA)、抗核小体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和抗线粒体M2抗体共15项。 荧光显微镜购自广州明美公司MF43,免疫印迹仪使用BIotray 866自动蛋白印迹仪。

1.2.2检验方法 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3~4 mL,3 000 r/min离心5 min,分离血清,不能及时检测的可2~8 ℃环境下保存1周。IIF检测ANA,荧光显微镜下抗体效价大于或等于80判定为ANA-IIF检测阳性。LIA检测ANAs,只要一种抗体阳性,就判定为ANAs-LIA检测阳性。总符合率=100%×[(真阳性+真阴性)/总标本数];灵敏度=100%×[真阳性/(真阳性+真阴性)];特异度=100%×[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患者自身抗体阳性率分析 在2 495例患者中女1 545例,男950例;阳性624例,阳性率为25.01%(624/2 495)。女性阳性率为32.17%(497/1 545),男性阳性率为13.37%(127/950),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86,P<0.05)。

2.2IIF-ANA与LIA-ANAs 2种方法的结果分析 2 495份标本中,ANA(+)519例,ANA(-)1 976例,ANA阳性率为20.80%(519/2 495),ANAs(+)404例,ANAs(-)2 091例,ANAs阳性率为16.19%(404/2 495),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8,P<0.05)。其中ANA(+)/ANAs(+)323例,占(12.95%),ANA(+)/ANAs(-)196例,占(7.86%),ANA(-)/ANAs(+)81例,占3.25%,ANA(-)/ANAs(-)1 895例,占75.95%,以HEp-2细胞为抗原基质的IIF是ANA检测的“金标准”[8],LIA-ANAs法检测自身抗体的符合率为75.31%,灵敏度为62.24%,特异度为95.90%。见表1。

表1 IIF-ANA与LIA-ANAs 2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n)

2.2ANA阳性标本核型分析 ANA核型中核颗粒型79.96%(415/519),着丝点型6.74%(35/519),均质型5.59%(29/519),混合型4.05%(21/519),胞浆颗粒型2.31%(12/519),核点型0.58%(3/519),核仁型0.39%(2/519),核膜型0.39%(2/519)。见图1。

图1 ANA阳性标本核型分析

2.3ANAs特异性抗体阳性率分析 ANAs阳性标本的15项特异性抗体中,抗Ro52抗体25.21%(214/849),抗干燥综合征-A抗体22.14%(188/849),抗干燥综合征-B抗体8.72%(74/849),抗核糖核蛋白8.36%(71/849),抗SM抗体7.89%(67/849),抗双链DNA抗体5.77%(49/849),抗线粒体M2抗体5.65%(48/849),抗着丝点B蛋白抗体5.54%(47/849),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4.48%(38/849),抗硬皮病70抗体2.12%(18/849),抗多发性肌炎抗体2.12%(18/849),抗组蛋白抗体1.30%(11/849),抗Jo-1抗体0.59%(5/849),抗核小体抗体0.12%(1/849),抗增殖细胞核抗原抗体未检出阳性。见图2。

图2 ANAs特异性抗体阳性率分析

3 讨 论

ANA是以自身真核细胞成分作为靶抗原的一组自身抗体的总称,泛指各种核成分的抗体,是一种广泛存在的自身抗体[1,5-7]。2018年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自身抗体检测专业委员会在《中华检验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中国ANA检测共识,推荐以HEp-2为实验机制的IIF法是进行ANA检测的参考方法和首选方法,其针对的靶抗原包括细胞的全部成分,有高敏感度、方法简易及覆盖面广等优点。LIA法检测的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多种特异性抗体,具有特异性高、易操作、易自动化等优点。

本研究对2018-2021年在本院就诊并进行自身抗体检测的患者共2 49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阳性率为25.01%,高于其他研究报道的18.74%[9],但低于王琰[6]报道的34.65%,分析原因可能与不同地区环境因素、饮食结构等,不同地区研究对象的疾病构成不同;与不同仪器、不同试剂厂家、试剂质量等有关,试剂性能评价无可以溯源参比的国际组织,检测结果通常会出现抗体滴度强弱不等;特别是荧光抗体检测受人为因素影响更大,包括荧光显微镜的质量、技术人员的图像认识、荧光强度的感知、视力的好坏等,缺乏统一判读标准和标准化报告程序等[4,10]。女性阳性率为32.17%,男性为13.37%,女性明显高于男性,与所有文献[5-7]报道结果一致,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免疫系统受雌激素、孕酮及睾酮等性激素影响有关。雌激素是体液免疫增强剂,而雄激素是天然的免疫抑制剂。因而女性的免疫反应强于男性,更容易患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5,11]。

IIF-ANA与LIA-ANAs 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显示,两者联合检测符合率为75.31%,ANA(+)/ANAs(-)196例,占7.86%,ANA(-)/ANAs(+)81例,占3.25%,ANA与ANAs灵敏度、特异度有差异,ANA的灵敏度明显高于ANAs,但其特异度差,单独检测ANA,会有7.86% 的ANAs的漏检;ANAs灵敏度差,但其特异度高,单独检测ANAs,会有3.25% 的ANA假阴性,容易导致部分患者漏诊,两者联合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中具有一定互补性,可减少漏诊或误诊。

ANAs核型检测结果显示,抗Ro52抗体、抗干燥综合征-A抗体、干燥综合征-B抗体、抗核糖核蛋白、抗SM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线粒体M2抗体、抗着丝点B蛋白抗体阳性比率高。抗Ro52抗体阳性率最高,占比为25.21%。有文献报道,抗Ro52抗体在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也有表达,大约30%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20%的特发性炎症性肌病、14%的免疫性肌炎中都可以检测到抗Ro52抗体,因此抗Ro52抗体无疾病特异性,联合抗干燥综合征-A和抗干燥综合征-B抗体,在干燥综合征的诊断中有重要应用价值[12-13]。抗干燥综合征-A和抗干燥综合征-B抗体阳性患者其ANA荧光核型以核颗粒型为主,最常见于干燥综合征 SLE,也可见于病毒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病等,抗干燥综合征-A抗体特见于新生儿SLE。抗干燥综合征-B抗体几乎仅见于SLE和干燥综合征中,而在干燥综合征中抗干燥综合征-A和干燥综合征-B常同时出现,是诊断干燥综合征的标志性抗体,干燥综合征-A灵敏度高,干燥综合征-B特异度强[14]。抗核糖核蛋白、抗SM抗体阳性患者ANA荧光核型主要为核颗粒型。抗核糖核蛋白是混合结缔组织病的特异性抗体,抗SM抗体是SLE的特异性抗体,本次研究抗SM抗体阳性率为7.89%,较杨丽红等[7]报道的偏低。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抗SM抗体的阳性率与抗抗核糖核蛋白/SM抗体的阳性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研究提示,抗抗核糖核蛋白/SM、抗SM和抗干燥综合征-A的阳性率升高,可能存在一定的狼疮性肾炎的风险,同时不同的患者抗抗核糖核蛋白/SM阳性率的升高,有利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鉴别诊断[7]。 抗双链DNA抗体阳性患者ANA荧光核型主要为核均质型,在SLE检测中意义较大,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抗双链DNA与DNA结合后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也可直接作用于肾小球抗原造成SLE患者肾损害。随着疾病活动的控制,抗双链DNA滴度逐渐下降或消失。因而,抗双链DNA抗体是SLE疾病诊断和治疗监测的一个重要指标[5]。抗双链DNA抗体诊断SLE特异度高,但灵敏度差,本研究抗双链DNA抗体阳性率为5.77%,存在漏检,所以抗双链DNA阴性也不能排除SLE[15]。抗线粒体M2抗体主要表现为胞浆颗粒型荧光,抗线粒体M2抗体是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特异性抗体,90%患者为阳性,而且检测到抗线粒体M2抗体抗体阳性往往早于临床症状,对PBC患者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16]。抗着丝点B蛋白阳性患者ANA荧光核型主要为着丝点型,本研究抗着丝点B蛋白阳性率为5.54%(47/849),较陈敏等[17]研究报道的2.54%偏高,荧光核型为着丝点型与抗着丝点B蛋白抗体阳性符合率达61.18%,同时着丝点型之外还存在其他ANA荧光模式,本研究核颗粒型也能表现出抗着丝点B蛋白抗体阳性,抗着丝点B蛋白抗体与着丝点核型模式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18]。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主要表现为核颗粒型荧光,是SLE的高度特异性血清学标志[19]。抗硬皮病抗体和抗多发性肌炎抗体荧光核型主要为核仁型,抗硬皮病抗体常见于弥漫性进行性系统硬化病,抗多发性肌炎抗体以多发性肌炎和系统性硬化征多见[20]。 抗组蛋白抗体荧光核型主要是核均质型,主要见于药物诱导狼疮。抗Jo-1抗体主要表现为胞浆颗粒型荧光,是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特异性抗体,同时抗核糖核蛋白阳性者临床上发现有雷诺综合征表现[11,21]。 抗核小体抗体是SLE常见的自身抗体之一,SLE疾病活动期及SLE肾脏损害患者常呈阳性[17]。

综上所述,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自身抗体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ANA核型中核颗粒型、着丝点型、均质型居多;ANAs以抗Ro52抗体、抗干燥综合征A抗体、抗干燥综合征-B抗体阳性率较高。ANA与ANAs灵敏度、特异度有差异,单独检测容易漏检,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临床综合判断病情,减少对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漏诊和误诊。

猜你喜欢
核型免疫性阳性率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产前诊断指征与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
抗核抗体荧光核型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筛查中的作用评估*
葛根素抑制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作用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遗传学特征与临床的关系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