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变动对定海经济影响探析

2022-12-08 05:14程翊楼跃毅徐波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22年3期
关键词:全区全省人口

□程翊 楼跃毅 徐波

结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 “七人普”)定海区人口数据和近十年来经济增长情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人口发展变动总体较好支撑了定海经济的稳定增长。但也有一些人口状况的变动,如青壮年人口比重下降、老龄化严重、外来人口减少等对定海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具体反映在市场消费需求有限,影响企业投资和经营信心,经济总量始终难有大的增长,企业转型升级受限较多等。因此,定海应考虑近年来人口变动的一些不利因素,长远规划,因势利导,改进人口发展态势和人口结构现状,为定海经济长远稳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近十年定海区人口变动主要特征

“七人普” 数据显示,定海区常住人口达50 万人,对比2010 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人普”),十年来共增加3.58 万人,年均增长率为0.75%,增速低于全省平均0.97 个百分点。“七人普” 反映的全区人口变动情况中有较多积极现象,如人均预期寿命延长,达84.56 岁,比 “六人普” 增长了4 岁;受教育程度进一步提升,每10 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达2.39 人,比 “六人普” 增加了0.94万人;城镇化率提高,达75.92%,比 “六人普” 上升了10 个百分点。定海区人口变动中,还有几个特点值得关注:

(一)生育率逐年走低,人口总量增长较慢

尽管我国已从放开单独二孩推进到全面三孩,但考虑抚养成本、优质教育、工作就业以及赡养父母等压力,年轻一代生育愿望并没有随着生育政策不断放开而增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2019 年11月1 日至2020 年10 月31 日,定海区本级出生人口为1817 人,常住人口出生率为5.05‰,相比 “六人普”下降了2.88 个千分点。在全区人口死亡率逐步降低的情况下,定海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已呈负增长态势。由于人口生育率持续在低水平,全区人口规模一直难以扩大,“七人普” 数据显示,全区户籍人口为40.43 万人,比 “六普” 增长了3.03万人,年均增长率为0.78%,低于“六人普” 0.15 个百分点。

(二)迁出人口总量上升,迁入人口增速趋缓

“七人普” 显示,全区迁出市外人口共3.38 万人,相比 “六人普”增长了4.6%。从迁出人口结构来看,青壮年占比较高,达79.29%,比 “六人普” 高6.1 个百分点,同时迁出人口的文化程度相对较高,迁出市外人口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比达50%以上,比 “六人普”高17 个百分点。表明定海去外地就读的专科以上的年轻人较多,且毕业后在外工作不回定海的也较多。迁出人口主要是从事经济活动,务工经商人员超过了三分之一。而全区外来常住人口增长速度却呈现趋缓态势,“七人普” 全区市外迁入人口为11.51 万人,与 “六人普”相比仅增长了0.85 万人。

(三)青壮年人口比重下降,人口老龄化严重

从 “七人普” 年龄结构来看,全区青壮年群体比重在下降,15-59岁人口为32.83 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65.65%,比 “六人普” 下降8.31 个百分点;而老年群体比重在上升,65 岁及以上人口为7.88 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15.76%,比 “六人普” 上升5.91 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反映定海区年龄结构底部青少年人口增长缓慢,也反映平均寿命进一步提高,老年群体在扩大。

|定海区人口变动对经济发展造成的主要影响

“七人普” 显示近十年来定海人口增长较缓,而与之相对应的经济增长也较缓慢,如支撑定海经济发展的主要行业——规模以上工业,2020 年总产值为447.07 亿元,仅比2010 年增长30.29 亿元,年均增速仅为0.7%。尽管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但人口变动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一)劳动适龄人口减少导致用工紧缺,企业投资意愿下降

近十年来全区人口增长总体趋缓,加上青壮年人口迁出比重较高,导致可适合于劳动就业的人口总量始终徘徊不前。“七人普” 数据显示,全区15-64 周岁的人口为36.33万人,比 “六人普” 下降了0.35 万人。目前定海的企业普遍存在用工荒,多数企业只能向市外招聘务工人员满足生产需求,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工业企业,如船舶修造、水产加工、纺织加工等行业,外来务工人员的占比高达45%以上。但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性较强,近年来用工成本上升也较快,影响企业的扩张发展信心,不少企业更倾向于在市外、省外办厂。同时,在吸引新增企业入驻时,用工紧缺也是企业普遍担忧的事项。近年来,全区实体企业类投资总量始终较小,2020年全区实体企业类投资为36.86 亿元,仅占全部投资的23.87%,使定海经济的发展缺少后续保障。

(二)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限制相关产业发展

人口老龄化将会对定海城市发展和经济增长产生诸多影响。尽管老年人口的增长有利于本地养老、医疗保健等产业的发展,但老年人收入相对较低,消费、出行意愿也低,影响城市商业化发展进程,住宿餐饮业、零售业、旅行业、房地产等行业都将受到影响。近年来定海老城区少有新建酒店,新建商业综合体或商场也明显少于周边城市,一些商场、超市、餐饮店也是生意低迷,商业景气度不高。房地产市场更是活力不足,2020 年全区房地产销售面积74.41 平方米,比上年下降9.9%,平均房价持续在1.5 万元/平方米左右,呈走低趋势。

(三)高学历人口持续外迁,企业转型升级缺少人才保障

年轻群体包括一些年轻高学历群体持续从定海迁出,影响本地人才结构,近年来定海从业人员中人才总量难见增长,如2017 年全区人才资源总量为7.57 万人,2020 年为7.78 万人,三年仅增长0.21 万人。人才总量增长缓慢,致使企业急需的创新研发人员紧缺,企业转型升级缺少人才保障,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占比过低,战略新兴产业起步缓慢。据2020 年全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全区每万名就业人员中R&D 人员数为96.57 名,全省县(市、区)列59位;转型升级指数位次列全省第80位;每千家企业中拥有高新技术企业数3.98 家,全省排列85 位,每千家企业中拥有科技型中小企业数15.79 家,全省排列85 位;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总产值比重为0.82%,全省排列84 位。

|促进人口增长推进定海经济稳步发展的建议

对比 “六人普” 和 “七人普”数据,可以看出人口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高度关联。“六人普”定海区人口为46.42 万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增长了9.48万人,年均增长率达2.31%,这十年间定海区GDP 年均增长速度达14.8%;“七人普” 全区人口为50万人,仅比 “六人普” 增加了3.58万人,此十年期间全区GDP 年均增长速度为8.1%,增速已相对放缓。因此,从长远来看,促进人口增长,对保证定海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极具重要意义。

(一)提高本地生育率,增加全区人口基数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育观念也产生了变化,育龄妇女生育意愿低已是普遍现象。从 “七人普”调查情况来看,定海区群众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而多生育必然增加生活负担,影响生活质量,且年轻一代更倾向于集中资源培育一个孩子。因此,一要做好落实全省最新生育政策的规划,目前 《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 年)》 已提出适时修订 《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并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措施,建议定海加快谋划实施细则。二要积极推进降低生育培养成本,配套全省政策,在生育补助、夫妻产假期限、医疗教育、住房保障等方面给予多孩家庭优惠措施。三要做好长期宣传,引导树立正确的家庭观、伦理观、亲情观,积极推进构建育儿友好型社会。

(二)大力吸引外来人口,优化人口年龄结构

“七人普” 数据显示,近十年来浙江是国内人口主要集聚地之一,但定海区省外流入人口远落后于全省平均数,2020 年全区省外流入人口8.78 万人,占全部常住人口的17.56%,低于全省平均7.54 个百分点,比2010 年的 “六人普” 还减少0.05 万人,而全省省外流入人口高达1618.6 万人,比2010 年流入人口增加436.2 万人,增幅达36.9%。这反映定海经济发展现状还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对外来人口的吸纳力不足。鉴于目前外来人口中青壮年占比高达85%以上,因此加快吸引外来人口,不仅可快速扩大人口总量,也能优化人口年龄结构。未来一是要加快大型企业的引进,近年来全区 “四上”①企业数量增长较缓,2017 年 “四上” 企 业831家,2020 年为839 家,三年仅增加8 家,定海要充分借助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自贸区政策,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引进大项目、大企业。二是进一步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增加企业对高学历和专业人员的需求,而企业转型后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反过来又能吸引并留住更多优秀外来人员,形成良性等循环。三是继续强化基础设施投入,满足外来人员交通出行、医疗教育等基本需求,以及消费、娱乐等方面的需求,积极打造定海最佳宜居的生活环境。

(三)抓住机遇融入大城市经济圈,通过同城发展加快人才集聚

人口与经济的关联,反映在人口可为经济增长提供保障,而经济增长反过来可以拉动人口增长。定海近十年来人口和人才吸纳力不足与定海经济基础较薄弱密切相关。定海地处海岛,缺少强大的产业平台和经济腹地支撑,定海的经济现状在舟山最具代表性,而舟山的发展也一直得到全省的关注。2019年,浙江省 《政府工作报告》 明确提出 “推进宁波舟山一体化建设”,构建了两地在经济、民生、人才等方面的合作设想,还签署了部分重点领域的合作协议。为此,定海应抓住机遇,特别要借助甬舟铁路建成后人员物资流动更加便利的契机,及早推进与宁波同城化发展。一是可利用宁波的巨大产业平台,加快本地相关产业的布局,扩大在石化、海洋经济、创新平台等领域的合作,通过夯实产业基础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吸引人口。二是可尝试推进政务信息同城化,通过实现基础信息互联互通,互相开放人力资源市场、人才信息库等,积极向宁波推广定海宜居的环境和优惠的房价,吸引宁波范围内的人口入住。三是尝试户籍互通,2020 年宁波市公安局发布公告,就给予舟山户籍人员迁移户口同城待遇,舟山市区户籍等同于宁波市区户籍向社会征求意见,社会各方反响积极。如能推进实施,则定海可借助宁波大城市的竞争优势,吸引更多省外人员和人才入住。

猜你喜欢
全区全省人口
《世界人口日》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心连心,逆风行 省妇联积极引领全省姐妹防控疫情
发挥“她”力量,打赢这“疫”战——致全省妇联执委的倡议书
全省侨务干部培训班在宁举办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