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对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情境方式与基本方法研究

2022-12-08 06:22阮云志
文化学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荆州三国演义政治

阮云志 庞 妍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定义,将思想政治教育限定为“对其成员”[1]6实施的,也就是说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限于己方成员,但古今中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实际上不仅“包括对本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等内部成员”,而且包括“对友、对敌、国际乃至世界思想政治教育”[2]。当然,对己(方)和对敌(方)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对象不同,因此目的有别。前者是使己方成员“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1]6;后者则主要在于“化敌”——化敌为我、化敌为友或化敌为无,从而达到弱敌强我的政治军事效果。

《三国演义》作为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历史演义式经典艺术作品,生动再现和演绎了三国时期各方政治势力的对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令人信服地诠释了政治军事斗争中对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辅助性作用甚至是一定条件下的决定性作用。《三国演义》中对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情景方式丰富多样,如山穷水尽式、终局可期式与因势利导式;对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本方法更是多姿多彩,如晓之以理法、动之以情法、行之以服法、置之以危法与激之以行法。研究《三国演义》中对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情境方式和基本方法对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视域、指导当代中国对国内外敌对势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对敌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方式

一般来说,敌我双方,如果敌弱我强、敌困我顺、敌囧我达,我方对敌思想政治教育可能相对比较容易进行,但如果敌我双方地位和势力相当、情境相同或相似,那么一方对另一方进行对敌思想政治教育,则可能比较困难。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应该善于利用情境向着己方有利变化的有利时机,进行对敌思想政治教育。根据对敌想政治教育的情境方式,对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分为山穷水尽式、终局可期式和因势利导式。

(一)山穷水尽式

山穷水尽式对敌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与对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对峙过程中通过己力或借助外力迫使后者陷入山穷水尽境地后,向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阐明利害、指明同时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对象的出路等方式,以期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政治心理、态度倾向和行为选择。

1.自力营造山穷水尽情境

此系通过己力造成对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陷入山穷水尽之绝境,不得不按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愿而行事。《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关羽护二嫂驻守下邳城,曹操“素爱云长武艺人材,欲得之以为己用”[3]122,遂从谋士程昱计,设降兵于城内为内应,引羽出战,“诈败佯输,诱入他处”,截其归路,困于土山,使其“进退无路”,然后令羽之旧交、操之名将张辽往说劝降。及至相见,羽曰“吾今虽处绝地,视死如归”[3]123,辽则言其若战死则负罪有三——负桃园结义之约、负刘备家眷之托、负匡扶汉室之义。最终使羽沉吟良久,在提出三事——降汉不降曹、俸禄养二嫂、知备而辞往的基础上归降。

2.借力共成山穷水尽情境

如果己力不及,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还可以借力造成山穷水尽情境。借力又可以进一步分为真借力和假借力。真借力,是通过贿赂等方式收买敌营有关人士为对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添设障碍、言其反叛,使其前进不能、后退无依。第五十九回,马超大战曹操,操从谋士贾诩计,用计离间超父结义兄弟韩遂与超。操先是与遂阵前单骑会语,只言旧事,不提军务,引得超疑;继遣人单送“密书”给遂,故“于要害处,自行涂抹改易”,并令超知,使超愈疑;后又派人临阵假言遂曰“夜来丞相拜意将军之言,切莫有误”,终使超怒而欲杀遂。遂百口莫辩,进退维谷,最终不得不遣书至操寨密言投降之事。

第六十五回,马超依附汉中张鲁后,自荐攻打入川刘备以救西川刘璋,其葭萌关大战张飞。刘备观之赞曰“人言锦马超,名不虚传”,故“甚爱之”,意欲得之。诸葛亮便遣孙乾往贿张鲁谋士杨松。松进言鲁令超撤兵。超不同意,松遂又言其必反,进言鲁一面限期令其完成不可完成之事,超闻后惊而欲返,松又流言“马超回兵,必怀异心”,一面令守将坚守关隘,不让超回,致使“超进退不得,无计可施”。然后亮派与超有一面之交的新降人士李恢往说超降曰:“今将军与曹操有杀父之仇,而陇西又有切齿之恨;前不能救刘璋而退荆州之兵,后不能制杨松而见张鲁之面;目下四海难容,一身无主”[3]323。说得超顿首谢曰“公言极善”,遂降于备。假借力,是在无真力可借的情况下,通过虚假信息离间敌营内部(尤其是敌首与敌将、敌将与敌将之间)关系,从而助力造成真正的对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陷入山穷水尽之绝境。《三国演义》中这样的情况很多,如第六十七回曹操计降庞德,第九十三回诸葛亮计收姜维等都是典例。

(二)终局可期式

《孙子兵法》说“上兵伐谋”,其实对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种重要的“谋”,因为对敌思想政治教育在于攻心或称收心,而“一切武装斗争,都只是服从于‘收心’的目的”[4]。终局可期式对敌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通过在双方反复对抗中展现双方对抗的终局必将可以期待,即一定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一方胜利而告终的方式所进行的对敌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情境方式通常用于既需要使敌首归降或诚服,又要利用其特殊威望继续驻守一方的情况。

第八十七回至九十回,诸葛亮七擒孟获便是典例。正当诸葛亮辅佐刘后主使“两川之民,忻乐太平”之时,蛮王孟获“大起蛮兵十万”犯境。“南蛮恃其地远山险,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叛”“收伏甚难”,是故亮奏后主,“自领大军,前去征讨”。诚如马谡之言,诸葛亮采取“攻心为上”“但服其心”的战略战术,先后以七擒七纵的行为化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令敌知晓无论对战几何,终局尽皆可期——敌败我胜,终使孟获“匍匐跪于帐下”“泣谢”曰,“某子子孙孙皆感覆载生成之恩,安得不服!”[3]448

(三)因势利导式

并不是所有对敌思想政治教育的处境都是人为制造的,还存在非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原因导致对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情势发生变化,而该情势正好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此时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因势利导,对敌开展其他情势下可能难以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并取得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期望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第七十五回,关羽攻打魏国属地樊城,对曹操部下于禁、庞德一擒一斩,操大惊。其时刘备虽得西川但仍让关羽驻守荆州而不愿将荆州归还于孙权,权欲复得荆州未果而不悦。为解樊城之困,操因势利导,遣使送信于权,令权“暗暗起兵蹑云长之后”[3]372,许诺樊城危机解除时,“割江南之地以封孙权”[3]372。操对权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明显,终得权之助而解樊城之危,从而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二、对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不仅给人们带来文学艺术上的精神享受,而且也为我们精彩绝伦地展现了带有艺术色彩的对敌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方法,其中基本方法有晓之以理法、动之以情法、行之以服法、置之以危法、激之以行法。

(一)晓之以理法

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不管是敌是友,绝大多数人对于是非曲直之类道理是有共识的。这是思想政治教育采用晓之以理法对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和社会学基础。当然这种“理”,可大可小,大可以是国家大义,小可以是小家小义。

1.晓之以国家大义之理

晓之以国家大义之理,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以国家之名对敌首或敌将晓明大道理。

(1)以共扶汉室为名,劝强敌退兵或以此缓兵

东汉末年,虽汉室衰微,但其名义尚存,是故在特定的条件下(如强敌当前,弱者难抵)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弱者)可以借之以国家之名,对敌名正言顺地进行大义式思想政治教育,以期退敌或缓兵。第十一回,汉室尚存,国家未灭。曹操因徐州太守陶谦(字恭祖)部下张闿见财起意杀害操之父,操怒而兴师,誓血洗徐州、杀尽城民,以泄其恨。谦辗转得刘备支援。备出兵前送信于操劝之曰,“向者,尊父曹侯,实因张闿不仁,以致杀害,非陶恭祖之罪也。目今黄巾余孽扰外,董卓余党扰内。愿明公先朝廷之急,而后私仇;撤徐州之兵,以救国难:则徐州幸甚,天下幸甚!”操先怒而骂备,后从谋士郭嘉言,终“款留来使,候发回书”。[3]52

(2)以国家大义谴叛国助敌之不义,使其自惭,或兼许之以利,使之助我第一百零九回,吴国邀请蜀国同伐魏国以平分天下,蜀国总督诸处军马的辅汉将军姜维遂遣使“赍金珠蜀锦入羌,结好羌王”迷当大王,使其叛魏与己联盟,迷当收礼而起兵。然魏军名将郭淮、陈泰引兵到羌人寨中,活捉迷当,慰之曰,“朝廷素以公为忠义,今何故助蜀人也?”[3]545迷当惭愧伏罪。淮又谓迷当曰:“公今为前部,去解铁笼山之围,退了蜀兵,吾奏准天子,自有厚赐。”迷当从之,遂引羌兵在前,魏兵在后,径奔铁笼山。[3]545

2.晓之以小家小义之理

通常情况下,敌众所明之理不及敌首或敌将那样宏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晓之以小家小义之理往往更能起到更好的效果。此种方式运用范围较广,可用于阵前,亦可用于双方对峙过程中或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一方胜利之后。

(1)临阵时晓之以小家小义之理,以期影响敌营不特定多数敌众

诸葛亮初见降将魏延时曾料其久后必反。第一百零五回,延在亮死后果然造反。蜀将何平与延对阵时,为减少降敌阻力,提高成功概率,遂对延所领之兵劝之曰,“汝等军士,皆是西川之人,川中多有父母妻子,兄弟亲朋;丞相在日,不曾薄待汝等,今不可助反贼,宜各回家乡,听候赏赐。”[3]525延领之兵虑及亲友家人,又忆及亮生前之厚待,遂不愿再战,散去大半。

(2)对战中晓之以小家小义之理,以期直接感化特定多数敌民,间接影响不特定多数敌众

敌众是指敌营将士之类的军事有关人员,敌民是敌辖下非军事人员或普通民众。然而两者之间紧密相关,前者多源于后者,从而心系后者。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善为者往往从后者着手以影响前者。第七十五至七十六回,吕蒙以士兵思乡念土之类的小家小义,成功地达到了瓦解关羽之军的军事目的。话说刘备自立汉中王之后,曹操从司马懿谋,遣使往说东吴袭取荆州,操则趁备兴兵往救之机袭取汉川,事成“共分疆土”。备闻之问计于诸葛亮,亮言东吴谋士极多,必教操令荆州之北樊城操军守将曹仁先行兴兵,是故建议让荆州守将关羽先发制人,先起兵攻取樊城以使“敌军胆寒”。然东吴大都督吕蒙趁羽攻樊城时袭取了荆州。其时虽取羽地、羽尚未灭,两军尚处对战之势。为瓦解羽军,蒙遂传令不得妄杀一人、不得妄取民间一物,凡荆州诸郡有随羽出征将士之家,“按月给与粮米”,有病者遣医,以致羽之将士“皆无战心”,及至羽回取荆州,“将士多有逃回荆州者”。

(二)动之以情法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曾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其内容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其中精神关系中最为人们所依恋的是情感关系。不管是敌是友,只要是人,就有情感。诚如古人所云,“爱设于先,威设于后,不可反也”[6]。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想顺利开展,善用情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动之以情法成为对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

1.以己之真情感化敌众。

以己之情感化敌众,至少有两种情况。

(1)以己之情感化特定敌员

第六十回,汉中张鲁欲伐益州牧刘璋,璋派别驾张松往说曹操攻鲁,松行前暗画川图欲献于操,因操傲贤慢士转经荆州刘备处投石问路,备先派大将赵云、关羽顺次接驾,再亲率伏龙孔明、凤雏庞统中道恭迎,又饮宴三日,“并不提起川中之事”,至松辞别时,备泪洒十里长亭设宴送别,终使松感而献图,并诺为内应曰,“明公果有取西川之意,松愿施犬马之劳,以为内应。未知钧意若何?”[3]295备以己之真情终使松感而献图并诺为内应。

(2)以己对特定敌员之“情”感化敌方不特定多数人

第五十七回,自初会诸葛亮便因妒其才而欲杀之的周瑜连叫数声“既生瑜,何生亮”而气绝身亡,瑜之部将因之而迁怒于亮,皆欲杀之,然亮坦然往吊,哭诵祭文,泪如泉涌,情真意切,感天动地,以致继瑜任都督的鲁肃也感伤不已,自思曰“孔明自是多情,乃公瑾量窄,自取死耳”[3]277。瑜之众将亦相谓曰:“人尽道公瑾与孔明不睦,今观其祭奠之情,人皆虚言也。”[3]277诸葛亮以己对瑜之“情”成功化解了敌之不特定多数人之敌意。

2.以人之常情求助敌将

第三十九回,荆州牧刘表辖下、江夏太守黄祖曾杀孙权之父孙坚,因之与东吴结下深仇。祖之部将甘宁屡建奇功,然祖却“待宁甚薄”,祖之都督苏飞屡荐宁于祖,祖却嫌其前非(游侠盗贼)不肯重用,宁遂生恨。飞劝宁远走,并放其过夏口、投东吴。故此飞、宁二人虽情真意切然在政治上却分属敌对双方。后权破祖囚飞于槛车,欲枭首祭父。友朋之谊乃人之常情,飞遂密使人告宁求救。宁念故情,顿首哭告于权,言“愿纳还官爵,以赎飞罪”,并以性命担保飞必不逃走,权乃赦飞。

(三)行之以服法

敌对双方,不管是公敌还是私敌,也不管是敌首、敌将还是敌众、敌民,想要服敌,并非易事,或者说如果不是在特定的情境下,单凭言说恐难奏效,因为“思想政治工作,一半靠说,一半靠做”[7]。因此,有时候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用一定的行为方式才能达到服敌的预期效果。上文所言言及诸葛亮七擒孟获,从对敌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方式上说是终局可期式,从对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说是对敌首的行之以服法。下面我们来讲一下对敌将、敌众、敌民和私敌的行之以服法。

1.行之以服敌将

三国之中,常有名将之风者,即便临阵对战,亦时讲武德,能杀而不杀,一者可以护其名,二者可以育其敌——吾非不能杀汝,只是不杀耳,望汝三思而后行。第五十三回,关羽率军取长沙时,太守韩玄大将黄忠与羽对阵,就互以己为对敌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头日两将交锋“斗一百余合,不分胜负”。次日又“斗五六十合,胜负不分”,斗正酣时,忽忠马失前蹄,被掀于地,羽勒马举刀猛喝曰,“我且饶你性命!快换马来厮杀!”忠有百步穿杨之能,于翌日战酣时,数次虚拽弓弦,后箭射羽之盔缨根上,一报前日不杀之恩,二表非我不能杀汝。羽遂“领兵而退”。[3]258第一百二十回,司马炎篡魏自立为晋主后,得知吴国大将陆抗寇襄阳,便派羊祜镇守襄阳。期间祜引诸将打猎,正遇抗出猎,祜下令不得过界,并将吴将先射伤的猎物送还,陆抗感慨“羊将军有纪律,不可犯也”[3]592。抗送酒于祜,谢其送还猎物;祜得知抗卧病,送药于抗,二人相互往来,均不有疑。羊祜用自己的行为使陆抗信任,终使抗在吴主令其进攻时劝说吴主“以安内为念,不当以黩武为事”[3]592。

2.行之以服敌众

战胜之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以己之善为对待敌众,往往能够达到直接服化特定多数敌众、间接影响不特定多数敌众的良好效果。第六十二回,汉中张鲁进犯葭萌关,益州刘璋请荆州刘备入川抗鲁,时备正欲取川而无由,遂欣然往助,因此两军表面上系友军关系。然备乞军马钱粮,璋疑而供之十分之一,备遂怒而兴师,转我为敌,先夺涪水,再进雒城,活捉蜀将冷苞,并谕众降兵曰:“汝川人皆有父母妻子,愿降者充军,不愿降者放回。”[3]308于是众皆欢声动地。备以父母妻子之小家小义之情理,不仅直接感化了众多降兵,而且还会通过他们口耳相传间接影响无数的不特定多数敌众。三国时期凡欲成大事者,往往都明此理,善用此法。第十五回,孙策胜刘繇亦对繇之旧部曰,“愿从军者听从,不愿为军者给赏归农”。[3]76

3.行之以服敌民

第六十回,刘备取了西川后,十分爱护当地居民。却说玄德前军已到垫江。所到之处,一者是西川供给;二者是玄德号令严明,如有妄取百姓一物者斩:于是所到之处,秋毫无犯。[3]298百姓扶老携幼,满路瞻观,焚香礼拜。第七十五回,东吴吕蒙趁荆州守将关羽外取樊城之际袭取了荆州之后,亦严禁妄取民间一物,然蒙巡查时偶见一人取民间箬笠以盖铠甲,遂斩首传示,其目的表面上看是震肃三军,实际上是令敌民叹服。

4.行之以服本营私敌

对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包括公敌和私敌,公敌是政治军事立场上的敌人,私敌是因某种原因而结怨的个体敌人;公敌通常是互敌,私敌可以是单向敌对。公敌和私敌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条件之一是双方先因公而结私怨而后双方因故转变为同一阵营。具体来说,甲、乙二人原本互属对敌阵营,甲因公在对战中杀死了乙,后因情势变化甲通过投奔、被俘等方式转属于乙方阵营,虽然甲对乙子已无敌意,但从个人恩怨上说乙子仍将将甲视为杀父仇人。此仇此怨,甲通常是难以用一般的言语化解的,因此,需要甲通过行为使乙子明白,当日杀乙父纯属公敌,并非私怨,今日对乙子本人亦无旧恨。第三十八回,大将凌操随孙权征战刘表辖下黄祖时不幸被祖将甘宁(字兴霸)射杀,后宁因不满祖为而投奔于权。第三十九回,权破祖设宴庆祝时,操子凌统“大哭而起,拔剑在手,直取甘宁”,欲报父仇。权急止而谓统曰,“兴霸射死卿父,彼时各为其主,不容不尽力。今既为一家人,岂可复理旧仇?万事皆看吾面。”统只得含恨而止。第六十八回,凌统对战魏将张辽、乐进人等,权与宁于旁观战,曹操见胜负难分遂叫曹休暗放冷箭,箭中统坐下马,马惊立将统掀翻在地,乐进挺枪来刺,枪尚未到,宁箭射进面门,众救统归。统知而顿首谢宁曰,“不想公能如此垂恩!”自此与甘宁结为生死之交,再不为恶。[3]338

(四)置之以危法

对敌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是敌对双方之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有时候需要借助于武力或武力威胁并置敌于危难境地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当然,这种危难境地既可以是千真万确的,也可以是虚张声势的。

1.置之以实危法

有时候对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有赖于思想政治教育之外的武力或武力威胁。置之以实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倚仗己之武力,置对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于危难境地,如不服从则置于死地,以使其按照主体的意图而作出选择。第四回,董卓趁十常侍造反,欲废帝立皇子刘协为陈留王,设宴召集百官,谕以废立。凡是不同意的人立即斩杀,“敢有阻大议者,以军法从事!”[3]16群臣都惊恐万分,遂无人敢阻挠。第五十三回,关羽攻打长沙,守将魏延杀主献地。诸葛亮因其不忠不义加之“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欲杀之,后经刘备劝解,乃指魏延曰:“吾今饶汝性命。汝可尽忠报主,勿生异心,若生异心,我好歹取汝首级。”魏延喏喏连声而退。[3]259诸葛亮阅人无数,料其日久必反,故先置后警之以实危,终使其在亮有生之年未敢反叛,直至亮亡后才敢反叛。第六十五回,刘备欲取成都,刘璋防守,派李严对战刘备大将黄忠。诸葛亮因严武艺高超,设计出奇兵擒之。期间忠诈败,严迤逦赶入出峪,陷入圈套。亮谓之曰:“公如不降,两下已伏强弩,欲与吾庞士元报仇矣。”[3]321李严慌下马卸甲投降。亮遂引荐于备,备待之甚厚。

2.置之以虚危法

三国时期,骨肉同胞,分属敌营,各为其主,如庞德降魏,其兄庞柔事蜀,诸葛亮辅佐刘备,其兄诸葛瑾臣于孙权,虽皆常理,但毕竟于公为敌、于私则亲,是故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假挟其亲、置之虚危,可期对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因顾及骨肉私情而让之于公。第六十六回,孙权欲向刘备索回所借荆州,谋士张昭献计曰,“刘备所倚仗者,诸葛亮耳。其兄诸葛瑾今仕于吴,何不将瑾老小执下,使瑾入川告其弟,令劝刘备交割荆州:‘如其不还,必累及我老小。’亮念同胞之情,必然应允。”权从其计,明告于瑾后,将瑾家小虚监在府,打发瑾入川索地。及至见亮,“放声大哭”曰,“吾一家老小休矣!”亮遂引兄入见刘备,备自不还,亮遂哭拜于地曰,“吴侯执下亮兄长老小,倘若不还,吾兄将全家被戮。兄死,亮岂能独生?”备终许“分荆州一半还之”。[3]326

(五)激之以行法

与对其他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同,对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有时候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或以反话激将对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或故意示弱以骄或慢其心,以期达到自己的政治军事目的。

1.激将

激将是用反话去激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以促其决心按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真实期望行事。《三国演义》中,激将法使用非常广泛,既可用于对内,又可用于对外;对外,既可用于对友,又可用于对敌。

(1)明谏暗讽

第四十四回,曹操陈百万雄兵于江北,诸葛亮往说东吴联刘抗曹,周瑜却曰“战则必败,降则易安”。亮佯装不知大乔和小乔为何人(实分别为孙策和周瑜之妻),激之曰操挥师南下实欲得二乔以享晚年,并谬引操《铜雀台赋》“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为证。言瑜若献二乔于操,操“百万之众”必“皆卸甲卷旗而退”。激得瑜“勃然大怒,离座指北而骂”,誓“虽刀斧加头,不易其志”。

(2)曰敌不能

第四十五回,周瑜虽从亮谋抗曹,暗则妒亮之才而欲杀之,故佯请亮断曹粮道,实借操之手而除之。亮识其计,于鲁肃善意提醒时,故意借江南小儿谣言,言说周瑜“但堪水战,不能陆战”。肃以告于瑜,瑜果怒曰“何欺吾不能陆战耶!不用他去!”[3]221

2.示弱

对敌思想政治教育虽与对我、对友、对他思想政治教育同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因而有相同和类似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但也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化敌为我、化敌为友或化敌为无,此外还有一种直接目的是骄敌、慢敌,使敌没有准备,“出奇制胜”[8],间接目的是赚敌、亡敌。

(1)骄而赚敌

第七十五回,陆口系东吴进取荆州之军事重地,时守将系东吴名将吕蒙。蒙劝孙权趁关羽北伐樊城之机,袭取荆州。后蒙听哨马飞报知荆州各处设有烽火台,旋又惊闻“荆州军马整肃,预有准备”,一时“寻思无计”,遂托病不出。东吴年少、寡名之辈陆逊闻之而进言于蒙曰,“云长倚恃英雄,自料无敌,所虑者惟将军耳”,并谏其托疾辞职、让职于他人,“使他人卑辞赞美关公,以骄其心”。蒙遂荐逊于权以代己,逊乃遣书于羽,“书词极其卑谨”。羽“览毕,仰面大笑”,遂“无复有忧江东之意”[3]373,终致其大意失荆州。

(2)慢而亡敌

第一百零六回,魏帝曹睿病危,托幼子曹芳于曹爽、司马懿。爽渐独揽兵权、僭越奢靡。虽此,爽仍忌惮懿之三分,遂一日遣人往而探听,懿故去冠散发,拥被而坐,假装耳聋,侍婢进汤,将口就之,汤流满襟,以慢爽心,爽果深信。然待爽随魏主出城祭祀先帝之际,懿突发兵变,斩爽于市,灭其三族,家产财物,尽抄入库。

《三国演义》中对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情境方式和基本方法研究,只是对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次初步的、有益的探索,以期学界更多的学者拓展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视域,真切关注和系统研究古今中外对敌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经验,并为当代中国对国内外敌对势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某些有益的启示。

猜你喜欢
荆州三国演义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三国演义》骗了你多少年
荆州棗林鋪楚墓出土卜筮祭禱簡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崛起的荆州诗歌
小中见大尺水兴波(外一篇)——李白《秋下荆州》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