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与预防分析

2022-12-08 11:14周口市川汇区畜牧服务中心韩勇
河南农业 2022年11期
关键词:病鸭鸭舍浆膜

周口市川汇区畜牧服务中心 韩勇

传染性浆膜炎对肉鸭危害极大,鸭舍内如果发生此类疾病,将会在较短时间内蔓延至整个鸭舍,继而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影响肉鸭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在肉鸭养殖期间,养殖户必须重视传染性浆膜炎的控制。本文从流行病学与临床症状两个角度分析肉鸭传染性浆膜炎,进而提出诊疗建议与预防措施。

一、肉鸭传染性浆膜炎流行病学与临床症状

(一)流行病学

传染性浆膜炎病原为疫里默氏杆菌,属于肉鸭养殖中较为常见的慢性传染性疾病。该疾病不受季节限制,一年四季均有可能暴发,且疾病病菌可感染各品种、各生长阶段的肉鸭。低龄肉鸭感染后,会呈现严重病症,肉鸭年龄越小症状越严重,极易造成低龄肉鸭的规模化死亡。从以往疾病流行特征来看,小于7 d 的肉鸭较易感染病菌,且死亡率最高;随着年龄增大,临床症状大幅减缓,死亡率显著下降。从发病原因来看,肉鸭养殖环境卫生不合格、养殖密度过高、通风不畅、消毒不彻底等均有可能引发传染性浆膜炎。此外,若将来源不同、成长阶段不同的雏鸭混养,同样可造成该疾病规模化流行。传染性浆膜炎一旦暴发,将会给肉鸭养殖户造成巨大损失。

(二)临床症状

传染性浆膜炎对肉鸭危害较大,若低龄雏鸭感染传染性浆膜炎,将会出现精神萎靡不振、严重嗜睡等症状,导致其无法顺利采食,严重时还会出现停止采食的情况。随着病情的发展,患病肉鸭鼻腔内还会有黏液脓性分泌物、浆液素流出;部分患病肉鸭还会出现严重腹泻现象,粪便呈粥样,颜色为深绿色或黄白色,粪便内还会掺杂部分未消化饲料。若治疗不及时,症状将会逐渐严重,进而出现双腿无力等症状,部分患病肉鸭还会出现坐姿运动失调、声音嘶哑、头部震颤、做转圈运动等病症,继而突然死亡。

二、疾病诊疗建议与预防措施

(一)诊疗建议

养殖户在对肉鸭传染性浆膜炎进行精准诊断与高效治疗时,需要先鉴别病鸭所患疾病是不是传染性浆膜炎,常规方法多从病症与实验室诊断结果中予以确定,如发病后的肉鸭多出现不吃食、打蔫等情况,甚至出现瘫软不动症状;经实验室细菌诊断后,可以发现明显的脏器组织菌群感染(革兰氏阴性杆菌)。

确诊后,治疗需要科学的计划。肉鸭传染性浆膜炎具有传染性特征,因此在鸭舍中出现疑似病鸭后,养殖户应立即对疑似病鸭实施隔离操作,并且对原有养殖场地实施大范围、持续性消毒,每隔2 d 消毒1 次。而后养殖户要对病鸭展开积极治疗。

适用于病鸭治疗中的常规药物,有庆大霉素、氟苯尼考等,可以采用注射给药方式,以每天1 次、每次10000 IU 的用药标准持续给药3 d。轻症病鸭治疗中如果选用氟苯尼考药物,可以选择粉剂,将其按照等比例用量配制在饲料中,也可以按照1 kg 加药5 kg 每天2 次的方式给药。病鸭在服药5 天后即可改善病症,恢复精神状态。重症病鸭需要立即注射氟苯尼考药物,称重后按照每1 kg 体重注射0.1mL 的标准用药。对于此类疾病适用性较强的药物还包含“新牧浆膜炎特效药”,使用后可实现病鸭的快速康复。

(二)预防措施

传染性浆膜炎是一种威胁鸭群健康、损害养殖户经济效益的传染性疾病,养殖户需要在肉鸭发病前做好预防工作,从而提升养殖质量。其中较为关键的是加强对肉鸭疫苗的定期注射,增强肉鸭对疾病的抵抗力。

与此同时,药物的合理选用尤为重要。常规用药需要主推非抗生素药物,而且在用药过程中慎用抗生素,滥用药物会增加病菌耐药性。为了改善鸭群的免疫力,养殖户还可以在日常喂食中使用维生素成分,特别是维生素A 与维生素B1,可以根据肉鸭生长周期适量使用。

由于此类疾病多与病菌接触有关,若鸭舍中分布着大量细菌病毒,很容易增加染病率。所以,养殖户需要对鸭舍环境实施有效优化,包括晨间通风、定期喷洒消毒剂等,在冬、夏两个温差较大的季节里,也要充分借助吹风扇、加湿器、保暖灯等辅助设施,实现鸭舍环境参数的合理调节,抑制肉鸭应激反应的形成。随着鸭舍环境的不断改善,传染性浆膜炎发病风险能够随之降低,最终促使肉鸭拥有健康品质,达成养殖增收的目的。

猜你喜欢
病鸭鸭舍浆膜
以多浆膜腔积液和溶血危象为特征的儿童肝豆状核变性1例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
浅析鸭传染病的鉴别与治疗
鸭几种常见病毒性疾病的防治分析
四招有效防鸭啄毛
《安徽六安地区鸭短喙与侏儒综合征并发细菌感染初报》图版
鸭软骨病症状表现及防治措施
鸭霍乱病诊治与预防
种雏鸭的饲养管理要点
改良抗酸染色法在结核性浆膜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