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共病抑郁中医症状特征研究*

2022-12-08 07:48孙文军庞海英刘金民
光明中医 2022年24期
关键词:癫痫病共病抗癫痫

王 秋 孙文军 庞海英 刘金民

癫痫共病抑郁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现象[1,2],由于抗癫痫西药与抗抑郁西药存在的药物不良作用问题、部分抗癫痫西药可促使抑郁发生、一些抗抑郁西药亦会加重癫痫发作等问题[3,4],西医治疗癫痫共病抑郁的效果不尽满意。多层次、多靶点、综合调节是中医药治疗疾病的特点和优势,在共病的治疗上显示出良好的前景,中医药治疗癫痫不仅着眼于癫痫发作,还可针对患者的抑郁情绪、睡眠障碍、认知功能下降等合并症状进行整体调节,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5,6]。然而,目前针对癫痫共病抑郁的中医研究开展较少,因此,开展癫痫共病抑郁的中医研究是重要且必要的。本文旨在探索癫痫共病抑郁的中医常见症状及其分布特征,以期提高中医对于癫痫共病抑郁的认识并为其临床诊疗提供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304医院)癫痫中心的癫痫患者,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130例。130例癫痫共病抑郁患者中男性77例(59.23%),女性53例(40.77%),平均年龄(28.99±12.44)岁。癫痫病程在10年及以下者71例(54.62%),癫痫病程在11~20年之间者37例(28.46%),癫痫病程在21年及以上者22例(16.92%)。发作类型为全面性发作者51例(39.23%),发作类型为部分性发作者60例(46.15%),同时具有全面性发作、部分性发作2种发作类型者19例(14.62%)。难治性癫痫72例(55.38%),非难治性癫痫58例(44.62%)。未服用抗癫痫西药者14例(11%),服用1种抗癫痫西药者48例(37%),服用2种抗癫痫西药者40例(31%),服用3种抗癫痫西药者25例(19%),服用3种以上抗癫痫西药者3例(2%)。

1.2 诊断标准癫痫的西医标准参照1989年国际抗癫痫联盟(International League Against Epilepsy,ILAE)制定的关于癫痫发作与癫痫综合征分类标准[7],中医诊断标准采用200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 (ZYYXH/T127—2008)。抑郁的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案头参考书》(DSM-V)[8]制订的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西医内科学》[9]。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癫痫的中西医诊断标准;②符合抑郁的中西医诊断标准,HAMD≥20分;③患者本人知情同意,能配合调查表信息采集者,年龄、男女不限;④无肯定神经系统器质性损伤,如脑肿瘤、脑外伤等。

1.4 排除标准①明确诊断为继发性癫痫的患者;②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及继发性疾病;③合并其他严重精神症状、器质性精神障碍;④伴有失语、失认或其他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不能配合调查;⑤近2周服用过抗抑郁药物。

1.5 调查方法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痫病、郁病的诊断标准、辨证分型及常见症状,并查阅《中医内科学》[9]教材及相关论文、古籍等文献中有关痫病、郁病的临床症状,结合专家咨询,制订癫痫共病抑郁的中医症状调查表。由接受过专业培训并测验合格的人员对纳入病例进行临床信息采集表、中医症状调查表及相关资料的问询和填写记录、并进行留存。将原始数据经过严格的核查校对后,采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

2 结果

2.1 癫痫共病抑郁的中医症状分布情况由于癫痫发作时患者自身感知的不完全性与不确定性、以及客观目击者的缺失,癫痫发作时的症状难以得到可靠的临床资料;以及面色、舌脉的信息获得具有较强的个人主观偏倚性,故只对42项癫痫发作间歇期症状指标进行统计分析。42项症状出现频数、频率及均值结果如下。见表1。

表1 130例患者中医症状出现频数及均值排序表

续表1 130例患者中医症状出现频数及均值排序表

2.2 癫痫共病抑郁的中医症状与癫痫病情的相关性分析以上述出现频数>25%的症状为常见症状,分析这些症状与癫痫病情(癫痫病程、难治性癫痫与非难治性癫痫、服用抗癫痫西药种类)的关系,卡方检验示P<0.05。见表2~表4。

表2 130例患者常见症状在癫痫不同病程中出现频数及频率比较(n>25%) (例,%)

表3 130例患者常见症状在难治性与非难治性癫痫中出现频数及频率比较(n>25%) (例,%)

表4 130例患者常见症状在服用不同抗癫痫西药种类数中出现频数及频率比较(n>25%) (例,%)

3 讨论

“共病”属现代西医学名词,中医虽未明确“癫痫共病抑郁”之名,癫痫与抑郁等情绪精神病证共存之现象却可从古今中医论述中窥其一二。如《灵枢·癫狂》记载:“癫疾始生先不乐……甚作极,已而烦心”;《诸病源候论》记载:“癫者,卒发仆地,吐涎沫……狂惑妄言,悲喜无度是也”[7]。癫痫、抑郁二者,在古代中医文献记载中均与“癫”相关,二者均被归于精神疾病、情志病证范畴[7],其病位在心,发病与痰、气、郁相关[8-10]。如《三因极—病证方论》论曰:“夫癫痫病,皆由惊动,使脏气不平,郁而生涎,闭塞诸经,厥而乃成”;《景岳全书》论曰:“癫痫病多由痰气,凡情志之郁,气有所逆,痰有所滞,皆能壅闭经络,格塞心窍”;《寿世保元》论曰:“(癫)因忧郁得之,痰涎包络心窍”;《临证指南医案》论曰:“癫由积忧积郁……气郁则痰迷,神志为之混淆”。现代中医多将称癫痫为“痫病”,认为其病位在心、脑,与肝、脾、肾相关,将抑郁归为“郁证”范畴,认为其病位在肝,涉及心、脾、肾,实证多为气、火、痰、瘀,虚证多为气虚、血虚[11]。

本次研究主要针对癫痫共病抑郁的癫痫发作间歇期症状进行统计分析,因而所纳入的症状表现出以情绪不畅为核心的分布特征,而在情绪低落之外,患者的忧思多虑、悲伤无望情绪明显,呈现出癫痫的共病性特征。癫痫具有反复发作性和迁延难愈性的临床特征,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终身患病性的临床特征,且相较于其他疾病,癫痫一病在临床表现上更容易给患者造成明显的病耻感,癫痫的这些临床特征,使得癫痫患者承受着较高的主观心理压力和客观生存压力,如就业压力、婚育压力等,因而表现出明显的担忧感和绝望感。

癫痫共病抑郁的中医症状分布呈现出与癫痫病情的密切相关性。较非难治性癫痫,难治性癫痫共病抑郁患者呈现出更明显的嗜卧症状,考虑与更频繁的癫痫发作损伤人体正气相关,即中医所谓久病多虚。与未服用抗癫痫西药和服用单种抗癫痫西药患者相比,服用多种抗癫痫西药的患者表现出明显的纳差症状。考虑一方面与药物损伤脾胃相关,另一方面服用抗癫痫西药种类数的多少亦是癫痫病情轻重的反映,服用抗癫痫西药种类数多,则反映出患者癫痫病情较重,疾病所引起的情绪不良反应更加明显,肝气郁结,横逆犯脾,则纳差。神疲乏力、胆怯易惊、早醒、肢体困重的分布表现出随病程增加而出现频率增加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随癫痫病程增加,患者呈现出更明显的虚证特征。神疲乏力、胆怯易惊、早醒、肢体困重是一派气、血、精、神不足之象,涉及脾、心、肾诸脏,人体生命活动以气血为物质基础,“神”为气血精微所养,脾为后天之本,化生气血,以养人体脏腑官窍。心主血藏神,推动血行,以养诸脏,安神定志,以司寤寐。肾为先天之本,藏精化神,与诸脏相关,三者气血物质不足,则功能失常,产生一派虚证表现[12]。

癫痫共病抑郁的中医症状表现出了以情绪抑郁为基础的一派虚损性躯体化症状,反映出了以气郁为基础的五脏虚损性特征[13]。肝为风木之脏,其气主升主动,与癫痫特征性症状抽搐之风象密切相关;肝性喜条达而恶抑郁,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畅达情志的作用,与情志失调密切相关,故癫痫共病抑郁患者的病位以肝为核心,病性要素以气郁最为突出。中医认为久病伤正、久病多虚,癫痫和抑郁均具有迁延难愈的临床特征,共病的状态更使得患者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心理上都长期处于一种慢性应激状态,长此以往,患者往往表现出身心俱损的临床特征。五脏生理病理密不可分,故患者多见多脏同病的临床表现。肝脾同居中焦,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肝气郁结,气机失畅,则胸脘痞闷,胁肋/乳房胀痛;肝失疏泄,横逆犯脾,脾失健运,则纳差,水湿不化,则便溏、便黏、口黏腻,四肢失养,则肢体困重。心主血脉,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心脾母子气血相生,心脾健则气血充,心脾弱则气血亏,心失所养,则心悸、健忘,清窍失养,则头晕;心藏神,脾藏意主思,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则神疲乏力、嗜卧;神思失养,则早醒、神思不聚、思维迟缓。肾主藏精,生髓养骨充脑,肾虚精亏,脑神失养,则健忘,思维迟缓;腰府失充,骨骼失养,则腰膝酸软;精能化气生神,精亏则气虚神惫,故兴趣减退、沉默少言;肝肾母子相生,藏泄互调,肝疏泄失职,情志不畅,则情绪低落、悲伤无望。肾藏真阴真阳,是一身阴阳之根本,肾阳不足,则畏寒;肾司二便,阳虚失于温摄,则便溏、夜尿频。肝、脾、心、肾相互影响,间杂为病。

综上,本研究归纳了癫痫共病抑郁的中医常见症状,发现癫痫共病抑郁的中医症状分布与癫痫病情相关,总结出癫痫共病抑郁的中医症状具有以气郁为基础的五脏虚损性特征,癫痫共病抑郁整体上显示出以肝为核心,兼及脾、心、肾,以气郁为基础,精气血亏虚的证候特征。

猜你喜欢
癫痫病共病抗癫痫
老年共病管理理念在老年医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抑郁状态与慢病共病的老年人健康状态的相关性及干预疗效
166例门诊癫痫患儿抗癫痫药超说明书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Δ
探讨神经内科癫痫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癫痫发作紧急处理
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征及不同抗癫痫药的干预效果观察
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临床特征及抗癫痫药物干预效果观察
抗癫痫Ⅰ类新药派恩加滨获准临床研究
癫痫病患者饮食注意啥?
老年人“共病”问题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