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新鲜事 传递正能量

2022-12-08 05:44
下一代英才 2022年9期
关键词:国博糖画闽南地区

上海:“少年星”圆“太空梦”

8月4日,上海首颗科普教育卫星“闵行少年星”搭载CZ-4B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据介绍,卫星在轨运行期间,“闵行少年星”不仅将从万里星河传输回相关数据,用于分析温室效应的程度及成因,还将指导学生开展测控模拟、测控演练等航天科普活动。

糖画手艺人:将“甜蜜”进行到底

66岁的赵长路是河北省邢台市任泽区西固城镇大豆村的一名糖画艺人,从事糖画制作48年。糖画是一种民间传统手艺,可观可食,其工艺起源于明代的“糖丞相”,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除了向学艺者传授手艺,赵长路还经常向儿童、青少年讲解糖画制作技艺,让更多人了解这门手艺。

稻田画绘出新未来

近日,北大荒集团闫家岗农场稻田画创作完成,即将正式对外开放。该稻田画结合特色花田,让游客们近距离接触智慧农田,站上观景台,全方位感受北大荒垦区75周年的沧桑变化。

小学生创作广西特色   “点米画”长卷

8月8日,广西南宁市邕宁区清泉小学师生共同创作的一幅大型“点米画”长卷《逐梦启航》顺利完成。作品以天然黑米勾线、珍珠米染色点填,学生们用细细的牙签蘸上白乳胶后将米一粒粒点出图案,前后共消耗珍珠米和黑米20多斤。

数智人“艾雯雯”是山工艺“校友”

日前,国家博物馆迎来首个虚拟数智人“艾雯雯”。“艾雯雯”的人设是一名出生于2000年5月4日的女孩,新世纪龙的传人,秉承“五四”精神的新时代青年。这位国博特殊的新員工,还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校友”。今后,“艾雯雯”将逐渐在线上、线下平台为观众讲好国博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厦门少年循古礼  “做十六岁”

“懂感恩,强体魄,勤学习,造福社会”,身着状元服的年轻学子们个个精神抖擞。8月4日,闽南地区人生礼俗“七娘妈生做十六岁”在厦门老港口朝宗宫举行,吸引着海内外朋友前来参加、体验。在闽南地区,“七夕”并不仅是纪念牛郎织女的爱情,也是纪念七仙女“七娘妈”的节日,还是为十六岁少年举行成年礼的日子。

猜你喜欢
国博糖画闽南地区
糖画
Sugar Painting 糖画
近50年闽南地区冬季气温异常的气候变化及特征
国博开展“河东之光”,展出酒务头遗址出土文物
糖画
中国国家博物馆智慧国博建设的思考
国博展出元代瓷器大家族 揭开元代瓷器历史地位
闽南地区歌仔戏剧团运营机制研究
新媒体与闽南地区歌仔戏的传播
国博为新入藏文物办特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