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例分析

2022-12-08 05:18印潇君
教育界·A 2022年29期
关键词:大熊猫熊猫语篇

【摘要】主题作为英语课程内容的六大要素之一,在英语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注重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主题意义探究,不断优化英语课程,让学生从英语阅读文章中收获更多知识,全面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本文从主题意义探究的原则出发,结合课例阐述了阅读教学中主题意义探究的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阅读教学;主题意义

作者简介:印潇君(1993—),女,江苏省常州市翠竹中学。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指出,主题是英语课程内容的六大要素之首,为语言学习提供主题范围或主题语境。程晓堂认为:“主题意义的探究过程可以充分激活学生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智慧,发展其主动思维的意识和水平,促进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使其更好地理解世界和参与社会。”[1]英语教师应该把对主题意义的探究视为教与学的核心任务,并以此整合学习内容,引领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融合发展。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教学更具趣味性和鲜活性,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在主题意义探究的引领下,组织阅读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学习活动,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一、主题意义探究的原则

(一)立足文本语境,整体设计教学

语境存在于文本之中,而文本是主题意义探究的载体,主题意义的探究必须立足于对文本的准确把握和解讀之上。《课标》指出:“主题语境不仅规约着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学习范围,还为语言学习提供意义语境,并有机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进行教学目标和活动设计的前提是深入解读文本语境,准确把握主题意义。

(二)深度挖掘文本,避免浅表理解

学生对主题意义探究的高度由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深度决定。董金标认为:“主题意义探究离不开学生的高阶思维,解读语篇不能停留在浅层次水平。”[2]教师可从what(语篇的主题内容)、how(语篇的文本特征、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和why(语篇的深层含义)三个方面解读语篇,以帮助学生在获取和梳理语篇基本信息的基础上,挖掘深层信息,进行比较、分析、评价和创造,提升思维高度。

(三)紧密联系生活,引发学生共鸣

《课标》要求:“在以主题意义为引领的课堂上,教师要通过创设与主题意义密切相关的语境,充分挖掘特定主题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和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关键点,基于对主题意义的探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整合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学习与发展,将特定主题与学生的生活建立密切联系,鼓励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开展对语言、意义和文化内涵的探究,特别是通过不同观点的讨论,提高学生的鉴别和评判能力。”教师应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认知水平,引导学生将学习内容与其自身生活经验相关联,激发学生对语篇主题的共鸣、思考、判断和评价。

二、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教学课例思路

下面,笔者以牛津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阅读教学为例,分析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阅读教学思路。

(一)语篇介绍及教学思路

1. what(语篇的主题内容)方面

本单元主题为“Wild Animals”,属于“人与自然”主题群下的“人与环境、人与动植物”子主题,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关注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然而大部分学生对于野生动物的了解来源于书本、电视和网络等,缺乏真实直观的感受,这就要求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已有背景知识,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本单元Reading板块的课文“The Story of Xi Wang”讲述了大熊猫希望的成长历程,反映了大熊猫所面临的生存困难和人类对其采取的援助措施,呼吁读者关注熊猫、帮助熊猫、爱护熊猫。此外,本单元的其他部分如Grammar板块、Integrated Skills板块和Task板块等也都围绕野生动物展开,与Reading板块相呼应。当然,教师对课文主题意义的挖掘不能停留在保护大熊猫这一种动物的层面,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关注其他野生动物的特点和现状,从国家、社会、个人等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对策。同时,教师也可以适当联系“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主题群中的子主题,如“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公益事业与志愿服务”“重要国际组织与社会公益机构”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 how(语篇的文本特征、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方面

由课文背景信息可知,本文是一篇关于大熊猫的报告,结构清晰,符合学生当下的认知水平。同时,本文语言简洁凝练,运用了许多与保护熊猫相关的词汇,如be born、face serious problems、as a result、be in danger、take action to protect、reserve、make laws等。而且本单元的语法知识在课文中均有体现,例如“As a result, pandas may not have a place to live or food to eat.”。此外,课文最后的“However, we do believe that where there is Xi Wang, there is hope.”也值得关注,该强调句突出了作者对熊猫保护事业的信心和期望,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3. why(语篇的深层含义)方面

从表面看,课文通过大熊猫希望的故事向学生介绍了熊猫的习性、特点、成长规律和当下的处境,呼吁学生采取行动保护熊猫;更进一步结合单元整体语境来看,大熊猫是濒危动物的典型代表,教授本文章有利于增强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提高社会责任感,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在语境中学习并掌握本课生词、短语。

2.学生能够掌握报告类文章的阅读技巧并尝试为濒危动物撰写报告。

3.学生能够认识到保护熊猫及其他野生动物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并结合实际生活开展力所能及的保护行动。

三、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教学课例

(一)阅读前

【活动1】Enjoy a video about panda.

教师播放选自大熊猫研究基地的熊猫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并抛出问题:“What do you know about pandas?”。

教师带领学生结合视频、图片,讨论熊猫的基本特点,帮助学生激活已有经验,并导入本课话题词

汇(be born、face serious problems、as a result、be in danger、take action to protect、reserve、make laws),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

【活动2】Read th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and the title. Answer the questions.

在阅读课文前,教师首先提示学生阅读课文的背景信息和标题,并通过几个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读前猜测。

(1)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Xi Wang?

(2)What’s the genre of this passage?

(3)What will the writer talk about in the passage?

问题(1)可以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通过想象和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形成阅读期待。问题(2)和问题(3)能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文体特征,复习报告类文章的基本形式,合理猜测文章结构,提升阅读的逻辑性和有效性。

(二)阅读中

【活动1】Read and match the main idea.

在完成连线匹配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将读前预测与读中验证相结合,总结课文的结构化信息,为后续的细节阅读分析做铺垫。此时,教师提示学生关注报告类文章的结构框架,以丰富学生的阅读知识。

【活动2】Read the passage part by part carefully and finish the tasks.

在学生已经梳理清楚課文结构的基础上,教师带领学生对文章的三部分进行逐次阅读,让学生完成相应的任务,从而建立更加详细完整的信息关联网络。

(1)Read para.1-3: complete the table and retell.

在引导学生阅读文章第一段至第三段时,教师首先强调了课文的写作顺序,帮助学生发现熊猫的年龄这一条线索,完成表格第一列。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梳理熊猫体重、食物以及活动的变化,通过年龄线将前三段的主要内容串联起来。在课堂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句式,例如:“when it was.../at...old”“it weighed about...”“it lived on...”“it could...”等,帮助学生脱离照搬照读课文原文的情况,在表格的辅助下提炼和概括课文内容。

(2)Read para.4: fill in the blanks to find out the problems pandas meet.

在引导学生阅读文章第四段时,教师借助语段填空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大熊猫所面临的困境,并思考和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根据课文内容可知,熊猫的困境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是熊猫自身生长特点,二是外部环境对熊猫生存带来的威胁。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自然过渡到文章最后两段的阅读任务,即寻找解决困境的措施。

(3)Read para5-6: find out the action people take to help pandas.

课文中清晰地罗列了三条援助大熊猫的措施,因而这一项任务对学生而言是相对容易的。但这一环节并非止步于此,教师接着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深入探讨援助熊猫的其他可能措施。课文中的三条援助行为的实施主体是国家,学生无法直接参与其中,缺乏生活经验,因此教师提出问题供学生开展小组讨论:“What else can we do for pandas? What can students do? What can the society do?”。

【活动3】Focus on the last paragraph and discuss the

writer’s feeling, attitude and purpose in writing this passage.

写作是有目的的,因此,在学生理解语篇基本信息后,教师提出如下三个问题。

(1)How does the writer feel when writing this passage?

(2)What is writer’s attitude towards the future of pandas?

(3)What is writer’s purpose in writing this passage?

课文最后一段仅由三句话构成,语言凝练,态度鲜明,凸显了整篇文章的情感、态度和目的。第一句话说明了当下大熊猫数量之稀少,第二句中的“if...

there may be none left”更是流露出作者的担忧和急切,最后一句中,作者使用了“do believe”的强调句格式,表达了对大熊猫未来的强大信心和美好期望。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超越语篇,结合生活展开思考:“What else can we learn from this passage?”,提醒学生关注其他野生动物的现状、困境和针对它们的保护措施。

(三)阅读后

【活动1】Watch a video about animals in the zoo and

discuss whether it is a good way to keep wild animals in the zoo?

学生虽然几乎没有接触野生动物的经历,但大部分学生有去动物园游玩的经历。教师据此抛出思考题:“Do you think it is a good way to keep animals in the zoo? Can the zoo help and protect wild animals?”。这个问题并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学生需要根据具体问题和情况展开思考才能回答。这一活动的开展基于学生对本课主题意义的理解,但更要求学生超越文本,通过独立思考来发表个人的观点、看法,对与本课主题相关的社会现象做出自己的批判与评价。在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口碑比较好的动物园和野生动物保护基地,例如南京紅山动物园、四川大熊猫保护基地等,激发学生课后继续探究的兴趣。

【活动2】Know about WWF and work out solutions to help endangered animals.

最后,教师向学生介绍了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基本情况,并邀请学生完成给WWF提建议的任务。在活动中,教师提供了六种濒危动物的信息,学生结合本课所学知识,通过阅读、思考和讨论最终给出了自己的建议。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初步讨论,课后通过作业形式进一步研究和加工,完成卡片。以下为部分小组的作业。

结语

语言学习的过程是主动构建意义的过程,在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教学中,学生以语篇为载体,以主题意义为理解核心,以课堂活动为途径,以语言能力为支撑,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笔者以为,英语阅读教学不应局限于语言知识的教学,更需要基于学生的实际经验和认知水平,为学生提供有意义的话题语境,在课前到课后的各个环节中落实主题意义的探究,从而实现从学科教学到学科育人的转变。

【参考文献】

[1]程晓堂.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教学理念与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41

(10):1-7.

[2]董金标.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阅读教学实践与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2019,42

(02):41-47.

猜你喜欢
大熊猫熊猫语篇
我们都爱大熊猫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大熊猫
我爱“熊猫”
大熊猫也消暑
萌萌哒熊猫
萌萌哒熊猫等
水中大熊猫
我与熊猫的二十年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