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字鸿沟问题的若干思考

2022-12-09 12:18陈友华
人口与社会 2022年1期
关键词:鸿沟数字

李 梅,陈友华

(南京大学 社会学院,江苏 南京210023)

一、研究缘起

数字鸿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一种现代性危机。随着人类进入到工业与后工业社会,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发明喷涌而出,并持续不断地应用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各个领域。与此同时,技术发展与社会变迁之间的问题也随之产生。尽管互联网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为社会变革与社会进步带来了诸多益处,但其引发的社会矛盾与不平等问题也愈发突显,数字鸿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产生的具有高度独特性、本土性、社会性的问题。根据不同的社会发展状况,数字鸿沟又转化为具体的、相应的、特定的社会问题,并且与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和福祉紧密相关。在中国,加速数字鸿沟显现的外部压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数字化社会的转型。以信息通信技术(ICT)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中国也不例外。在过去数十年间中国实现了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普及率由2010年的34.3%增长至2021年的71.6%。(1)数据详见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网址为http:∥www.cnnic.cn/hlwfzyj/hlwzbg/hlwtjbg/202109/9020210915523670981527.pdf.截至2021年6月,中国网民数量增长至10.1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左右,(2)数据来源于Internet World Stats,网址为https:∥www.internetworldstats.com/stats.htm.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数字社会。

二是人口结构的老化。早年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加速了中国的人口结构转型[1]。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逐步延长,老年人口比重快速增加。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由2000年的71.4岁(3)2000年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官网,网址为https:∥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逐步增长至2019年的77.3岁[2]。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也在快速上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高达2.64亿,占总人口的18.7%。尽管目前我国的生育政策在逐步放开,但人口结构老化和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中国已经面临由劳动力过剩转变为劳动力不足的严峻形势[3]。

三是重大公共卫生危机的暴发。世界性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使得数字鸿沟问题的严重性更为凸显。我国有相当一部分社会群体被排斥在数字社会之外。无法熟练使用网络通信工具、移动支付软件、健康码等引发的“数字鸿沟”“数字贫困”甚至“数字难民”等社会热点问题不仅给个体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影响与社会脱离感,也引发新的社会分化与社会不平等,为社会整体的平稳发展埋下了一定的隐患。

上述几方面原因的交相作用成为加剧数字鸿沟的重要推手。为了解决这一社会问题,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4)文件来源于国办发〔2020〕45号,名称为《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网址为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0-11/24/content_5563804.htm.该方案中正式指出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日益凸显,并聚焦老年人出行、就医、消费、文娱与社交等高频事项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2021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再次发布《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便利老年人使用智能化产品和服务的通知》,(5)文件来源于工信部信管函〔2021〕18号,名称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便利老年人使用智能化产品和服务的通知》,网址为https:∥www.miit.gov.cn/jgsj/xgj/wjfb/art/2021/art_f34ef0284e164abbb3c6ef193aa20586.html.重点督促工业和信息部门开展互联网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围绕老年人获取信息的需求,优化界面交互、内容朗读、操作提示、语音辅助等功能,切实改善老年用户在使用互联网服务时的体验,提高其信息无障碍水平,助力老年人等特殊群体跨过“数字鸿沟”。

尽管政策层面就数字鸿沟问题给出了具体实践方向的指导,但有关数字鸿沟的本质、数字鸿沟何以形成以及数字鸿沟的未来走向等问题尚未得到学界的充分研究。此外,已有研究大多围绕老年数字鸿沟问题展开。不少学者都意识到了老年群体可能面临数字鸿沟问题,但这些研究更多是一种对于老年数字鸿沟现象的描述,有关数字鸿沟问题本身及其可能引发的社会后果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在探讨如何应对数字鸿沟之前,本研究更期望能够回归到数字鸿沟问题的本源性上,并就该领域内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与反思。

二、数字鸿沟:溯源与发展

(一)概念溯源

数字鸿沟是现代工业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面临的一种社会问题,它与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和普及密不可分。

对于数字鸿沟这一概念最早的认识与争论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有观点认为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两位记者Jonathan Webber和Amy Harmon最早公开使用数字鸿沟一词,他们使用数字鸿沟这一概念来描述社会中那些热衷于使用信息通信技术与不太使用该技术的人群之间的社会分化现象[4];也有学者认为,时任克林顿政府马萨诸塞州众议员的Ed Markey和《纽约时报》记者Gary Andrew Poole使用数字鸿沟来形容当时美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相关报道更早[5];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声音认为数字鸿沟最早由Markle基金会名誉总裁Lioyd Morrisett提出,他将数字鸿沟喻为一种在信息富人和信息穷人之间所存在的差距[6]。

但由于缺乏足够的资料佐证,目前仍然不能确定“数字鸿沟”一词真正出现的时间。尽管对数字鸿沟这一概念的溯源尚无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数字鸿沟概念的出现与20世纪末互联网的快速兴起以及当时美国国家信息管理局发布的一系列报告相关[7-10]。自此,数字鸿沟这一概念开始被社会各界接受并得到了广泛使用。

(二)概念演进

在互联网普及的早期阶段,学界对于数字鸿沟概念的认识和使用是宽泛、模糊的。它不仅被视作一个技术领域的关键话语(例如被用于区分对IT技术的拥护者与反对者,用于指代数字技术行业内部的不兼容性问题),还具有政治性与社会性的意涵(例如曾被用于指代美国义务教育过程中信息技术资源的不公平分配、高科技行业内部的种族歧视与就业机会的不公平等现象)。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国家信息管理局的相关报告发布,(6)美国国家信息管理局(NTIA)1999年发布的报告:Falling through the Net: Defining the Digital Divide. 网址为http:∥www.ntia.doc.gov/ntiahome/fttn99/contents.html.数字鸿沟这一概念才开始得到正式确认。“数字鸿沟”也被定义为:能够获得新技术的人与没有获得新技术的人之间的差距。这种二分法的认识通常体现在物理层面上的接入,如私人电脑的拥有状况、宽带网络的连通等[11-12]。

然而,这种接入方式的差异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正在逐渐缩小。当互联网、宽带和数字设备变得更加普遍时,基于“接入”的数字鸿沟概念已无法反映现实社会发展。尽管数字鸿沟概念起源于互联网的接入技术,但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关于数字鸿沟的研究应当超越物理接入的层面,有关个体的数字技能、数字技术的使用以及不同的使用状况带来的差距等内容逐渐成为后续研究的方向[7,11,13-14]。数字鸿沟这一概念也随着研究取向的变化而不断地得到外延。这一点通过经合组织(OECD)对数字鸿沟的定义就能体现出来:数字鸿沟是指处于不同社会经济水平的个人、家庭、企业和地区之间在获得信息通信技术的机会上,以及在互联网的使用上所存在的差距。(7)OECD. Understanding the Digital Divide. http:∥www.oecd.org/dataoecd/38/57/1888451.pdf.这种差距通常被概括为个体的数字技能、数字素养等方面的差距,一般根据使用信息通信技术所需的技能类型和人们在线开展的活动类型进行区分[15]。

所以目前在学界,数字鸿沟这一概念已不单是指物理层面上的接入,个体对于数字技术的使用情况成为数字鸿沟这一概念新的研究内涵。也正是如此,数字技术的物理接入问题常常被称之为第一道数字鸿沟(the First-level Digital Divide),用户对于数字技能的掌握情况被称为第二道数字鸿沟(the Second-level Digital Divide)[16-18]。

然而,随着资本的全球化扩张、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一系列数字不平等现象被催生。原有的数字鸿沟概念已经不再能解释相关的社会现象,数字鸿沟这一问题也变得更具有挑战性。因此,学界对数字鸿沟的认识也开始变得复杂,第三道数字鸿沟(the Third-level Digital Divide)的概念与相关理论开始得到学界的注意[19-20]。与前两道数字鸿沟不同的是,第三道数字鸿沟面临的问题是交叉与多元的,更加关注数字技术接入和使用后带来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后果。该理论观点所持的假设:即便互联网用户都拥有高质量的网络接入和熟练的互联网操作技能,他们在获取数字资源时也存在巨大的差异[21]。因此,除了以往的技术性因素以外,社会学相关的因素开始被纳入到数字鸿沟领域的研究视野中。学者们开始对使用数字技术获得的不同结果以及从数字化社会中获得数字红利的能力进行研究[22]。在这个层面上,数字鸿沟不仅表现为对计算机的物理连接和访问的差异,而且表现为利用信息技术获取资源的差异。关于这种数字资本的生产与获取,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布尔迪厄的社会资本理论等都曾被用于进行相关探究[20,23-24]。至此,有关数字鸿沟这一概念的发展脉络已逐步清晰。对于数字鸿沟问题不同层次的探究也构成今天国内学界对于数字鸿沟现象的基本认识。

三、关于数字鸿沟问题的若干思考

(一)数字鸿沟是一个技术问题吗?

数字鸿沟这一问题的产生来源于新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但它同时也反映出一个核心的问题,即技术的发展如何落地,如何更好地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站在技术社会学的视角,数字鸿沟问题本质上是在技术与社会互动中出现的,因此,并不能单纯地将其视为一个技术问题。

关于技术与社会的互动,过往研究中始终存在着两种代表性的解释框架:技术决定论与社会建构论。这两种不同的解释框架形塑了现代社会对于技术及其造成的社会后果的认识与态度。前者认为技术是具有高度自主性的有机体。技术能够驱动社会变革,对社会发展造成冲击,可以决定和支配社会的发展状况[25]。后者强调技术是一种社会建构的产物,关注社会性因素对于技术发展的影响,诸如政策、制度、文化等。有丰富的经验研究证明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之间具有复杂关系[26],数字鸿沟问题的产生正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国家与社会对技术发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一系列数字治理、智慧城市等相关政策的提出迫使我国加速进入了数字化社会,这就使得当前国内的技术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技术社会学意义下的数字鸿沟问题已不再停留在技术层次,诸多研究表明数字鸿沟已逐渐成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层面下的综合性议题。

从社会层面来看,数字鸿沟更多体现为数字不平等问题。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物理接入差距,个体使用数字技术的差距以及从中受益的程度是数字不平等研究领域关注的重点内容。来自这一领域的学者认为,数字鸿沟在互联网社会中不会因为互联网、智能设备等信息通信技术的普及而逐渐消失,相反,可能会变得更加隐蔽并且持续存在[27]。已有研究表明,数字鸿沟放大了线下社会中的不平等现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原有的社会不平等问题[21,28-29]。这种不平等主要体现在经济、政治、社会、教育等方面[22]。这一观点认为“互联网用户之间的不平等”主要是由于人们在使用数字技术时获益的程度不同[30]。研究表明不同社会阶层的互联网使用惯习也呈现出明显不同的特征[31]。低社会阶层的个体更倾向于与同龄人在社交网络上进行横向交流与关系活动,例如消遣、娱乐[32-33];高社会阶层的个体更关注与社会化相关的纵向的、增强社会资本的活动,例如获取信息、商业交易等[34]。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数字鸿沟是原有的社会不平等在互联网场域中延续与固化的结果。马太效应在数字鸿沟领域内日益凸显。数字鸿沟的社会属性也在不断增强,个体如何通过使用信息通信技术来获得更好的回报是数字鸿沟这一现象需要回应的现实问题。

(二)数字鸿沟与老年数字鸿沟的关系

数字鸿沟是一种所有年龄阶段人口都可能面对的风险,不局限于某些特殊群体。尽管目前老年数字鸿沟问题比较突出,但需要意识到的是,这一问题并不专属于老龄社会群体,在其内部也不存在绝对的弱势群体与优势群体。因此在面对数字鸿沟问题时,要谨防落入“年龄陷阱”,唯年龄是论,避免对老年群体的标签化与刻板印象。

年龄这一变量的确对于解释数字鸿沟这一现象起到了显著的作用。有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年龄对数字鸿沟现象的产生有着较强的预测作用[35]。相较于年长的人群来说,年轻人对于新技术的接受程度更高,使用程度更好。更重要的是:年轻人更可能知道自身的不足与学习的重要性,而年长者却相反。因此,在有关数字鸿沟的研究中,老年人口所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更加突出,与此相关的研究也较为丰富。

然而,除了年龄变量以外,数字鸿沟也与其他人口学变量紧密相关。个体的性别、受教育程度、工作状况、家庭收入、居住地等同样是造成数字鸿沟现象的重要因素[19,27,36]。已有研究表明,性别差异对数字技术使用方面的影响在逐渐缩小,但男性相较于女性来说在互联网的使用以及获益过程中仍然更具有优势[37-38]。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个体受数字鸿沟的影响是不同的,通常来说,更高的受教育程度意味着个体面对数字鸿沟的可能性更低。然而,也有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面对数字鸿沟的第二道沟和第三道沟时,教育程度对于数字技术使用的影响可能是不同的,低学历的个体对数字技术也具有较好的使用能力,但更多是参与游戏娱乐、社交互动[21,37];而拥有较高学历的个体使用数字技术更多是用于获取信息、线上资源等[35]。就个体的工作状况而言,未就业、退休人群相较于就业人群来说面临数字鸿沟的风险更高[38]。家庭收入水平依然是造成数字鸿沟的一个关键因素,其不仅能够影响个体对数字技术的物理接入,而且会延续到数字技术的使用层面[37]。居住地反映了所在地的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生活在偏远乡村的个体相较于生活在城市的人口来说,遇到数字鸿沟的可能性更高,这与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高度相关[39]。

所以,通过前文梳理的数字鸿沟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可以发现,个体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居住地、社会经济地位等都是造成数字鸿沟的重要原因,老年群体、女性群体、低学历群体以及居住在城市化水平较低地区的群体都有可能成为数字困难群体。

(三)数字鸿沟会逐渐消解还是会持续存在?

如前文所述,数字鸿沟不仅是一个技术性问题,更是一个经济、政治、社会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社会性难题。

对于数字鸿沟未来走向的判断取决于我们如何认识数字鸿沟的本质。技术派观点的学者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更加乐观,他们认为随着技术的进步与更迭,数字鸿沟这一问题终将会得到解决;但更多的声音认为数字鸿沟在未来会持续存在,并且根据社会发展状况转化为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18]。数字利维坦、技术利维坦、算法利维坦等概念的出现其实就反映了这种担忧。这些有关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数字技术异化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在不断深化学界对于数字鸿沟问题的认识[40]。它不止是一种数字技术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不能够被简单归因于个体的选择偏好差异或者其原有的社会经济地位差距,其背后所映射的国家-社会关系的重构是值得学界思考与研究的。

因此,数字鸿沟这一现象在未来很可能会持续存在。当技术在不断进步、社会在不断发展的时候,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就会持续发生,原有的数字鸿沟不断地被消解与新数字鸿沟不断地被建构,进而形成一种常态化的社会现象。诚如前文所溯及的发展脉络一般,数字鸿沟这一现象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经历了不断地拓展、外延与更新。当前学界对数字鸿沟现象的解释力度非常有限,它可能既不适用于过去,也未必适用于将来。因此,对数字鸿沟这一问题的认识也应随着社会变迁的节奏而不断深入与持续更新。

四、结论与讨论

数字鸿沟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层面上的难题,更是一个结构性的社会问题。技术的发展始终无法规避当代中国面临的艰难社会转型,因此,数字鸿沟问题的产生是一种必然。尽管近年来有关数字鸿沟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逐渐丰富,但事实上有关数字鸿沟的本质、数字鸿沟何以形成、数字鸿沟的未来走向等问题尚未得到学界的充分探讨。本研究尝试对以上问题进行回应与分析,以期增进学界对于数字鸿沟这一问题的理解与认识,并提供一些值得反思的方向。数字鸿沟作为一种诞生于信息化社会中的现象,其存在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必然性。此外,对于数字鸿沟这一现象还有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一是对于数字困难群体的认识要避免割裂性的误区。数字鸿沟不是一种绝对的差距,大多数数字技术使用者面临的困境与不平等更多是一种相对的不平等[7]。在技术使用层面,有些人可以更快地采用新技术,而另一些人使用这些技术的程度较低。因此,我们对于数字鸿沟的认识要保持一种发展的眼光,避免对其进行简单的二元划分,既没有处于绝对困难的弱势群体,也没有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的群体。以往研究认为数字鸿沟两端的群体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二是对于数字陷阱的警惕。诸多文献在对于数字鸿沟问题的研究中都使用了“消解、弥合、跨越”等字眼,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已经落入数字陷阱中:试图将数字技术视作一种必备的生活要素,并希望用数字技术来解决一切问题?是否已经陷入了技术对于社会的反噬过程中?在政府大力推动数字社会、智慧城市建设的同时,技术治理扩张的负效应却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和研究。

三是数字包容型社会的构建。无论是学界还是实务界在面对数字鸿沟这一问题时,要谨慎、规范、尽量避免使用“数字难民”“数字穷人”这样一些带有歧视性与污名性的术语。正视其存在的合理性,弱化其污名性。相较于“跨越数字鸿沟”,保持一种开放、包容和发展的态度,并努力构建一个数字包容型的社会才是解决数字鸿沟问题的长久之计。

猜你喜欢
鸿沟数字
浅析“老年数字鸿沟”的弥合路径
鸿沟为何不可逾越
婚姻不是用来填补鸿沟的
数字
答数字
鸿沟为界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