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式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微创手术后腰椎功能恢复的影响

2022-12-09 04:39肖晖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15期
关键词:组间维度康复

肖晖

(临沂市中医医院手术室,山东 临沂 276000)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多种因素作用引起的腰椎纤维环破裂所致,临床表现以腰部疼痛、下肢麻木、运动障碍为主,且病程较长,病情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术后恢复快的优势,是临床治疗LDH的重要手段。但单纯手术治疗并不能保证LDH患者完全康复,且受到疾病本身、手术应激等影响,患者易产生多种不良情绪,影响康复进程,护理需求较高[2]。常规康复护理措施以疾病为中心,展开相关运动训练,虽能减轻患者症状,但忽略患者情绪、疼痛对功能锻炼的影响,护理效果有限。联合式康复护理从疼痛、情绪、康复训练等多角度出发给予患者相关康复护理,旨在提高康复效果[3]。鉴于此,本研究选取2020年4月—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行微创手术治疗的LDH患者74例为对象,通过随机分组对照,分析联合式康复护理对其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行微创手术治疗的LDH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1)纳入标准:①经核磁共振检查确诊为LDH;②符合手术指征,且接受微创手术治疗;③术后生命体征平稳;④精神良好,术后能够配合相关康复护理。(2)排除标准:①腰椎滑脱或狭窄者;②既往严重腰椎创伤史;③孕妇;④存在多个腰椎间盘病变。本研究获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35~68岁,平均年龄(48.51±6.29)岁;病程5~42个月,平均病程(29.63±5.18)个月;体重指数18.9~28.2 kg/m2,平均体重指数(23.44±1.91)kg/m2;发病部位:L4~514例,L5~S123例。观察组中男20例,女17例;年龄34~69岁,平均年龄(48.71±6.50)岁;病程5~43个月,平均病程(29.78±5.24)个月;体重指数19.1~28.1 kg/m2,平均体重指数(23.49±1.88)kg/m2;发病部位:L4~515例,L5~S12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术后待患者麻醉清醒后,采用一对一、面对面方式对患者及其家属展开宣教,告知术后康复锻炼的重要性和术后康复相关知识,之后由相关护士指导其进行被动直腿抬高、主动直腿抬高、踝关节屈伸、肱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每日训练20 min左右,之后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指导其缓慢行走,并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在患者出院后,每月电话随访1次,询问患者恢复情况,并解答康复中遇到的问题,持续护理3个月。

1.2.2 观察组

采用联合式康复护理。(1)疼痛管理: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4]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对于评分<4分者,指导其采取聊天、看电视、听音乐等放松身心的方式缓解疼痛,对于评分≥4分者,可遵医嘱给予其镇痛药物缓解疼痛;为患者营造安静舒心的休养环境,合理安排护理操作时间,以免影响患者休息。(2)情绪管理: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分析其负性情绪来源,并给予针对性疏导;并采用视频、图文结合等方式告知患者LDH知识、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保持心情愉悦的重要性、术后康复锻炼的意义等,减轻不良认知对患者情绪的影响,宣教时间在30 min左右;添加患者及其家属微信,并邀请入群,每日定时在群内发送自我调控情绪小妙招,由患者及其家属共同观看,促使患者学会自我控制不良情绪,每日学习20 min。(3)康复训练:在患者麻醉清醒后即可展开相关康复训练,以低强度的运动训练为主,如腿部主、被动训练,每日训练20 min;逐渐开始进行足踝泵及肱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每日训练30 min。术后第3天增加腰背部柔韧性训练,每日俯卧抬头20次,之后依据患者恢复情况进行功能训练,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双膝屈曲,同时向上伸腰、臀部抬高离床5~10 cm,保持10 s后还原,每次做10个;左下肢屈髋屈膝,右下肢伸直,并向上抬高腰背、臀部、右下肢,促使双髋关节在空中伸直,仅以双肩和左足为支撑点,保持10 s后交换支撑足,重复训练,每次做10个;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协助其佩戴腰围在床边坐起、床边站立、病房内慢走、走廊扶墙慢走,并逐渐增加站立和行走的时间,由站立和行走的时间为5 min增加至10 min、15 min。(4)出院后康复护理:在患者出院后,每月上门随访1次,面对面给予其专业的康复锻炼指导,由家属监督患者坚持锻炼,并依据患者体力、营养情况鼓励其多进行太极拳、瑜伽等活动,持续护理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腰椎功能恢复情况:于护理前、护理3个月后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5]评估,包括干扰睡眠、疼痛、生活自理、提物、站立等10个方面,采用5级评分法,总评分范围0~50分,分数越高则功能障碍越明显。(2)疼痛程度:于护理前、护理3个月后使用VAS量表评估,分值0~10分,评分越高则疼痛程度越重。(3)负性情绪:于护理前、护理3个月后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6]进行评估,两个量表均有20个项目,每个项目最高评分4分,最低评分1分,将获得分数乘以1.25,满分均为100分,其中SAS低于50分为未焦虑,SDS低于53分为未抑郁,评分越低则焦虑、抑郁程度越轻。(4)生活质量:于护理前、护理3个月后应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7]评估,共计36个项目,8个维度,各维度评分=(维度实际评分-最低分)/(维度最高分-维度最低分)×100,各维度满分均为100分,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腰椎功能恢复情况及疼痛程度组间比较

护理前,两组ODI、VAS评分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ODI、V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ODI、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ODI、VAS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ODI、VAS评分对比[(±s),分]

组别ODI护理前 护理后VAS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n=37)观察组(n=37)t值P值34.59±5.87 34.31±5.65 0.209 0.835 16.56±3.57 11.83±2.16 6.895 0.000 6.53±1.25 6.36±1.18 0.602 0.549 3.71±0.53 2.36±0.28 13.700 0.000

2.2 负性情绪组间比较

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SAS、SDS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SAS、SDS评分对比[(±s),分]

组别SAS护理前 护理后SDS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n=37)观察组(n=37)t值P值56.38±2.36 56.49±2.57 0.192 0.849 44.53±3.21 40.89±2.69 5.287 0.000 57.84±2.31 57.71±2.26 0.245 0.807 46.13±3.05 42.59±3.64 4.534 0.000

2.3 生活质量组间比较

护理前,两组SF-36中各维度评分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F-36中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SF-36中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等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SF-36评分对比[(±s),分]

表3 两组SF-36评分对比[(±s),分]

组别对照组(n=37)观察组(n=37)t值P值躯体疼痛护理前 护理后63.59±2.57 63.41±2.39 0.312 0.756 75.36±3.45 81.48±3.88 7.170 0.000躯体功能护理前 护理后生理职能护理前 护理后61.25±2.31 61.16±2.28 0.169 0.867 70.59±3.41 79.46±4.05 10.191 0.000 62.57±2.38 62.35±2.26 0.408 0.685 73.69±3.42 82.53±4.05 10.144 0.000情感职能护理前 护理后62.55±2.26 62.38±2.17 0.330 0.742 76.25±3.75 85.64±4.26 10.064 0.000组别对照组(n=37)观察组(n=37)t值P值心理健康护理前 护理后61.29±2.53 61.15±2.41 0.244 0.808 70.58±3.26 78.59±3.87 9.629 0.000生命活力护理前 护理后60.26±2.31 60.15±2.34 0.204 0.839 73.49±3.39 80.67±3.88 8.477 0.000社会功能护理前 护理后62.46±2.41 62.59±2.58 0.224 0.823 72.38±3.22 80.64±3.67 10.291 0.000总体健康护理前 护理后61.63±2.57 61.35±2.30 0.494 0.623 74.29±3.52 83.67±4.38 10.154 0.000

3 讨 论

LDH多由长期不良的坐、立、卧姿势引起,常会导致患者腰背部疼痛、双下肢麻木、活动受限等症状,对其生活质量构成严重影响[8]。微创手术是临床治疗LDH的有效措施,但手术仅能够解除髓核对脊神经的压迫,无法修复肌肉结构和功能,故术后康复护理至关重要。常规康复护理通过术后指导患者进行相关康复训练,能够放松患者腰腿部肌肉,减轻功能障碍对其日常生活的影响[9]。

由于LDH患者术后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和疼痛,康复护理依从性较低,且常规康复护理措施并未重视患者情绪变化和疼痛对其术后康复质量的影响,致使护理效果欠佳。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ODI、VAS、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SF-36中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联合式康复护理能够维护LDH患者心理健康,减轻局部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原因在于联合式康复护理将情绪管理、疼痛管理与康复训练相联合,并将康复护理措施延续至院外,充分考虑影响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因素,以提高康复护理质量[10]。联合式康复护理以患者为中心,考虑到患者受疼痛影响,难以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和接受相关护理,对此,联合式康复护理根据患者疼痛情况,予以其针对性镇痛措施,以获得更好的镇痛效果,有利于患者尽早展开康复训练。联合式康复护理关注患者心理健康,通过个性化心理疏导、宣教、传授自我调控情绪的技巧等,针对性缓解患者不良情绪,维护心理健康,促使患者积极遵医嘱配合康复护理。联合式康复护理从低强度运动训练到腰背部柔韧性训练再到行走训练,循序渐进地增强患者腰背部肌力,维持腰椎稳定,改善患者腰椎功能。联合式康复护理还充分考虑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护理需求,将康复护理措施延续至院外,通过上门随访为患者提供专业康复指导及监督,促使患者坚持康复锻炼,从而加快术后功能恢复,提升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联合式康复护理应用于LDH患者中的效果确切,能够缓解负性情绪,减轻术后疼痛,提高腰椎功能及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猜你喜欢
组间维度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来氟米特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