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培智学生多元发展的劳技课程教学
——以“煮汤圆”一课为例

2022-12-09 06:56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特殊教育学校沈翔飞
家长 2022年34期
关键词:汤圆劳动技能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特殊教育学校 沈翔飞

劳动技能课程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一般性课程,以培养培智学生简单的劳动技能为主,综合运用生活语文、生活数学、康复训练等相关知识和认知、运动、沟通等多种能力,激发、提升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培智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将劳动技能课程纳入一般性课程,以培养培智学校学生简单的劳动技能为主,着眼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功能改善,使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动手动脑,以发展认知能力和沟通交往能力,形成自信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身心康复。所以,如何更有针对性地对这些学生进行劳动技能教育,使劳动技能教育既符合他们的身心特点、体现学科特点,又满足学生多元发展的需求,这是需要迫切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以“煮汤圆”一课为例进行阐述。

一、基于学生多元发展的教学分析

劳技教材依据培智课程标准,以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当今社会的生活需求为依托,以培养学生生活必备的劳动技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由于培智学生个体差异大,思维发展滞后,独立性和适应性相对低下,记忆效度较差,归纳、提取新知识能力不足,动作技能也不够协调,所以劳技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选取适当材料,因地制宜地组织教学内容。“煮汤圆”是培智学校中年级家务劳动技能方面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他们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学生可以通过正确使用厨房用具,基本掌握冷冻食品的加工技能,增强热爱劳动的情感,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一)综合性

鉴于课程的综合性特点,劳动技能的学习需要学生综合运用语文、数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和认知、运动、沟通等多种能力,通过手脑并用的操作活动改善身心功能,实现知识的内化和技能的掌握。所以本文从学生多元发展的需要出发,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做出如下分析。

1.语言智能

这种智能主要是指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及文字的能力,即指听说读写能力,表现为个人能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本节课可以让学生认识食品名称及汉字的认读书写,理解并回答“我会干什么”等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能较准确地描述劳动过程。

2.数学逻辑

这种智能主要是指运算和推理的能力,表现为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果和逻辑等的敏感度以及通过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等方法思考的能力。本节课让学生知道了食品的重量和价格,了解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会根据人数安排汤圆的数量以及煮汤圆的时间计算等。

3.视觉空间

空间智能强调人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敏感性很高,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能准确地感觉视觉空间。本节课让学生对汤圆的颜色、形状的有一个准确的认知,观察厨具的摆放等。

4.人际沟通

这种智能主要是指与人交往和相处的能力,表现为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做出适宜反应的能力。本节课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共同承担任务,组内交流、相互帮助,分享劳动成果。

5.自我认知

这种智能主要是指人认识自己的能力,通过这种能力可以正确把握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把握自己的情绪、意向、动机、欲望。学生可以在实践过程中通过教师和其他学生的评价,看清自身的长处和短处并进行反思,描述自己的体会。

6.音乐韵律

这种智能主要是指人敏感地感知音调、旋律、节奏和音色等能力。教师在学生操作过程中配上与课程相关的背景音乐,刺激他们的大脑皮层,他、让他们感受到心理上的安全和自由,产生愉悦感。

7.动作技能

这种智能主要是指人调节身体运动及用巧妙的双手改变物体的技能。表现为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本节课让学生安全操作厨房用具,让学生实现在烧煮过程中加水、搅拌、把汤圆顺利盛入碗中等操作。

(二)实践性

鉴于课程的实践性,要求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的直接经验获得劳动技能和劳动体验,以及对实践操作的真实感受。这种内心感受是学生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也是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健康发展的基础。本课程以技术学习为载体,以动手实践为途径,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有着重要意义。 动手实践是劳技教学的立足点,以学生的亲手操作、亲历情境、亲身体验为基础的,它要求每个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设计、制作、实践等活动获得丰富的体验,进而获得技术能力的协调发展和技术素养的提升。本节课学习如何煮汤圆,从食材的准备、对食材、工具的认识,再到操作的流程和时间的把控,最后清理和拓展,教师在这些过程中提供学生尽可能多的尝试机会,使学生基本掌握规范的操作程序,实现眼、手、脑配合,经过反复训练不断提高精细动作水平。在此基础上让每个学生都能以适合自己的智能特点的方式,通过多种途径达到对学习内容的掌握,使他们的各项潜能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二、基于学生多元发展的教学设计

劳动技能课教学含有多个要素,如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设施、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等,需通过一套具体的操作程序来协调、搭配,由各个要素有机结合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建立一种真诚平等、相互信任的关系,为学生主动发展提供宽松的环境和心理氛围。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学习的内容也呈现了熟悉的生活场景,所以笔者设计了感知、感受和感悟三个阶段,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感官技能训练和感官功能代偿,围绕中心词“煮”,沿着“观察—探讨—操作—评价”的主线逐步展开。

(一)谜语导入,引出主题

猜谜语是一种有趣的语言交流活动,它让抽象的文字过渡为直观的事物。课程开始后,教师用谜语来吸引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学生,引发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让他们产生学习期待。为了帮助学生积累学习新课所必要的感性认识,教师教导学生对冰冻的汤圆进一步进行认识:一看,运用数学知识,初步了解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注意事项,掌握基本的生活常识;二摸,直观感知汤圆的形状和温度;三是通过已有的生活体验回忆汤圆的味道,使学生开始“心动”,为下一步行动打下基础。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现代多媒体技术介入课堂后,以它丰富的多媒体形式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较好地弥补了学生智力发育缓慢、记忆力较差、学习接受能力较低的缺陷,丰富了学生的直观感受,让学生在无意识中主动、轻松地接受知识。有研究证明,人们从语言信号获得的知识能记忆15%,而从图像信号获得的知识能记忆25%,如果同时使用这两种传递知识的工具,就能接受知识内容的65%。本节课以课文内容为依托,设计了视频演示这一环节,借助多媒体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结合在一起,向学生提供与教学内容“煮汤圆”相适应的详实、典型的具体案例,以生动、鲜明、直观的形象展示操作流程,揭示技术要领,这有助于突出重点,突破技能学习中的难点,加深学生对操作过程的理解。通过教学内容的可视、可感化,教师在关键之处或情境之末提出有关“煮汤圆”的中心疑问,如“汤圆该在什么时候下锅”“为什么要搅动、加冷水”“什么时候可以出锅”等问题,让学生带着对可视化情境的感知和印象展开交流,以锻炼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能力,初步把握“煮汤圆”的要点。其次教师可以请语言能力较强的学生叙述整个过程,帮助他们进一步弄清技术要求、制作流程,正确规范使用厨具,为下一步实践操作做好铺垫。

(三)分组合作,体验乐趣

操作技能的培养是劳技课教学的核心,学生是实践的主体。为提高学生操作的有效性,教师可以让学生适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它能打破课堂上学生个体之间的隔阂,让学生在合作中产生共鸣,使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到共同求知的乐趣。小组合作学习采用两种分组形式,一种形式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由于学生障碍类别的不同,导致他们在不同领域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在充分考虑学生性格特征、智力水平和动手能力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将能力较强的学生和能力相对弱的搭配为一组,使各小组间较为均衡,有利于小组间竞争,他们的激发动手欲望,提高学习效率。另外一种形式是组内同质,组间异质,以学生实际水平为出发点,关注差异,将脑瘫、智力障碍的学生归为一组,将语言障碍、唐氏综合征的学生归为一组,制定不同的目标,实施分层教学,让每一名学生都能适宜地发展。教师在巡回指导过程中,应重点观察学生的劳动态度、卫生习惯、动手能力、安全意识等各种表现,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由于长期遭受失败和受到冷落,这些学生易产生自卑情绪,所以教师要鼓励为主,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对于能力强的学生,教师要适当提高要求,同时让他们发挥示范作用,成为学习的榜样;对于动手能力差的学生,教师应适当放慢速度,开展一对一补偿教学,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事可做,做了有收获,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遇到困难时,教师不能急于求成、包办代替,应导航指路,教给他们方法,让学生动手解决问题,依靠自己的力量越过障碍,知道自身的价值和劳动的意义,从而更愿意深入、更持久地投入学习中。

(四)多元评价,树立信心

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只要体验过一次劳动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从而形成培养劳动意识的土壤。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成果展示,及时为他们提供展示和运用成果的舞台,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潜能,有利于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和激发学生对问题进一步深入探索的兴趣。例如,教师将学生做的汤圆陈列展出,引导学生在全班展示,讲述自己的制作过程和自己作品的特点。通过交流,学生的知识得到了拓宽,情感得到了张扬,不仅体验到了劳动的喜悦、增强了自信,还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评价逐渐成为教学的重要环节,以直接、迅速的信息反馈方式显示它的独特作用。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给学生一个导向、激励。从评价的主体来说,教师要及时、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表现,还要引导学生展开自我评价,提升自我认知能力;从评价的内容来说,教师要评价劳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劳动态度等方面;从评价类型来说,既要关注过程又要关注结果。总之,教师可以通过多元评价促进学生不断完善,修正自己的学习行为,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基于学生多元发展的拓展延伸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的《劳动技能课程标准》指出,劳动技能课程“要以学生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区生活和社会生活为背景,以劳动项目为载体,充分利用有效资源,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体验和实践,获得服务自我、服务他人、适应社会的劳动知识和基本的劳动技能”。在本节课的拓展环节中,教师让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煮的常见的冷冻食品?在交流过程中,教师适时出示饺子、馄饨等图片,引导学生去观察、探索。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生活处理能力,教师在课后还开展了劳动技能大赛、劳动实践绘画、感恩父母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小主人意识,让他们懂得父母的辛劳,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这有助于增强学生动手的能力,有利于在家长的指导下养成劳动习惯。

四、结语

生活就是技能训练的内容,劳动技能是生活的工具之一,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是学生成长的舞台,也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所以劳动技能教育一要学以致用,二是教学内容应尽量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入手,同时结合学生动手能力的发展水平,从自我服务劳动技能开始,“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与康复训练和认知发展相结合,促进学生智能全方位地开发,在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同时,缩小与同龄正常孩子的差距。

猜你喜欢
汤圆劳动技能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元宵VS汤圆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汤圆来卖萌
Listen and Number 等
汤圆
劳动技能up up!
热爱劳动
拼技能,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