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鸟吊山

2022-12-10 01:34文/图
大理文化 2022年12期
关键词:百鸟凤凰

●吴 艳 文/图

秋高气爽的周末,朋友相约徒步鸟吊山。在户外圈享有盛名的鸟吊山位于洱源县凤羽镇,是罗坪山的支脉。凤羽,一个温柔浪漫的名字,似乎与高贵美丽的鸟中之王凤凰有着不解之缘。《白古通记》载“有凤过此,遗一羽,故得名。”古传凤羽为泽国,凤羽湖烟波浩渺,得益于观音菩萨的指点和大黑天神的帮助,人们泄湖开垦,得到了如今凤羽的万亩良田,建造了白族人民美好的家园。

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徐霞客在凤羽居留8天,高山环绕,平坦开阔的坝子令他沉醉其间,发出“良田接塍,绾谷成村。曲峡通幽入,灵皋夹水居,古之朱陈村、桃花源,寥落已尽,而犹留此一奥,亦大奇事也。”的感慨。徐霞客盛赞如世外桃源的凤羽,由苍山最北边的云弄峰延伸而来,西边的罗坪山和东边的天马山两山对峙,合围成一片遗世独立的平坦坝子,凤羽河从中穿流而过,给这片土地带来勃然灵动的生机。星罗棋布的村舍和沃野良田滋养孕育着这里的人民,塑造了悠久厚重的历史和多彩灿烂的民族文化,给凤羽增添了无限美好和传奇的色彩,一直以来,令人心生向往。

耸立在坝子西面的罗坪山如屏障般护卫这片神奇的土地,刚刚在苍山洱海间穿行的我们通过普陀崆峡谷到达洱源,随即向南进入凤羽坝子。遥望连绵耸峙的罗坪山和山脚的万亩田畴阡陌,似乎又有点小苍洱的既视感。车子转上盘山公路,弯弯绕绕地向罗坪山顶盘旋,随着海拔的升高,俯瞰凤羽坝子的田园风光,如诗如画,车窗外风景变幻,渐渐由山脚的沃野良田慢慢变成一片片高大的松林,穿行其间,仿佛进入天然氧吧,令人神清气爽。罗坪山16座山峰,海拔1550—3450米,既有植被茂盛、松林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也有茫茫四野起伏延绵的高山草甸,景观独特。罗坪山山脉延伸,沟壑纵横,因此也有山形如凤之羽,而得名凤羽之说。从古至今更是演绎出无数动人的传说和故事,其中尤以百鸟朝凤的奇观引得世人瞩目。

鸟吊山秋景

凤羽罗坪山又称鸟吊山,早在晋人郭义恭的《广志》里就有“鸟吊山,叶榆县西北八十里……俗言凤死于此,故众鸟来吊”的说法。更为著名的是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里也有“叶榆北有鸟吊山,凤死于此”的记载。明末,徐霞客在凤羽时曾前往凤羽西山,到达绝顶关坪。他在日记里记录凤羽山又名鸟吊山,每年九月,成千上万的鸟类成群飞来聚集在山间坪地,当地人燃起篝火,鸟儿们就纷纷投入火中的奇观。可惜时节不对,没有见到。直至民国《浪穹县志略》还有记载:“每年七八月,鸟千百成群,翔集于此,奇毛翼羽,灿烂若霞。多非滇产,莫名可止。”由此可见,凤羽之名,早在汉代就与凤凰之死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根据史书的描述,可以想象,每年七八月间,数以万计的候鸟由罗坪山经过,好似演绎百鸟朝凤的吉祥盛景。然而,每当夜晚遇见熊熊火光,众鸟突然盘旋哀鸣,继而奋不顾身如飞蛾扑火般投入烈焰之中,这视死如归、赴汤蹈火的景象确实令人瞠目结舌,叹为观止。如此悲壮的场景堪比凤凰涅槃,蔚为壮观。千百年来,民间由此流传开百鸟在此哀悼凤凰的传说,并以此为基调演化出无数个版本。

一种传说是很久以前,凤凰召集百鸟在罗坪山召开百鸟大会时风云突变,天降大雪。百鸟们被冻得无处可藏,这时凤凰挺身而出,毅然拔下身上羽毛分给百鸟御寒。百鸟得救,舍己为人的凤凰却被冻死。此后,百鸟每年便在这个季节前来哀悼凤凰,凤羽由此得名,罗坪山主峰也被称为鸟吊山。后来,这个动物的传说加入了人类的角色,主人公变成了凤羽坝子里一对情侣,桂花和春生。为了反抗土司的逼婚,这对情人逃到天马山上。穷凶极恶的土司紧追不舍,将桂花和春生双双杀害并纵火焚烧。熊熊烈火中,桂花和春生化作一对凤凰,飞过凤羽坝子,飞向对面的罗坪山。然而,风雪突至,凤凰被冻死,化作两朵彩云。每到七八月的夜晚,两朵云霞便翩翩而至,盘绕在罗坪山间。而中秋的前后,百鸟咸集,飞翔哀鸣,纪念和祭奠桂花和春生。明代李浩著的《三迤随笔》又以此为基础演化出另外一个更加动人的故事。传说,天上的凤凰仙子因得罪了王母娘娘被囚于点苍山,一个名叫罗利的白蛮少年在花甸坝放牧时梦见了受苦受难的凤仙。善良的罗利于心不忍,愿意将自己放牧的100只羊献给看守凤仙的天神以换取凤仙的自由。罗利醒来,自己的100只羊不见了,身边却多了一个美若天仙的少女。罗利美梦成真,和凤仙在繁花似锦的花甸坝成了亲,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依白。只是,凤仙和罗利只有三年的夫妻缘分。三年后,凤仙无奈地返回天庭远赴天河牧羊,一年只有十多天与罗利和依白相聚的机会。长大后的依白天生聪颖,能听懂鸟语,呼唤百鸟云集。一年,凤仙又回人间看望罗利和依白,说起一种名为“稻谷”的天河草,令依白非常羡慕,请求母亲将天河的稻谷带到人间,让百姓不用忍饥挨饿。于是第二年,凤仙便悄悄带着水稻、旱稻、糯米、香谷、冷水谷、麻线谷、籼谷等十二个品种的天河草回来看望依白。不料,这事被看守天河的苍龙发现了。情急之下,凤仙将天河草撒向人间,苍龙大怒,将凤仙撕成碎片抛在罗坪山上,百鸟悲鸣着飞向罗坪山,哀悼凤仙,鸟吊山之名由此而来。而凤羽的人民受益于凤仙撒播的稻谷得以田禾丰美,还曾修建“凤仙祠”祭奠这位无私的凤凰仙子。

罗坪山的种种传说印证着这是一座雄奇伟岸的山脉。据现代科学研究,罗坪山主峰鸟吊山海拔3000多米,正处在北方候鸟向南方迁徙的重要通道之上。经过长途飞行,鸟类食物匮乏,饥肠辘辘,体力不支。每年七八月间,山高林密的罗坪山大雾弥漫,月黑风高之时鸟类极易迷航。如遇火光,迷途的鸟儿就会奋不顾身,投身烈焰,赴汤蹈火,浴火重生的场面实为悲壮,数百年来由此催生出的悲情故事也令人感伤。尤其在保护意识还不强烈的时代,无知的人们利用候鸟的这一习性,大肆捕杀,真正酿成“凤死于此”的悲剧。随着鸟类保护意识的增强,无数的候鸟已经悄无声息地安全通过罗坪山,没有危险的火光令它们葬生火海了。

没有了悲怆的景象,而今的鸟吊山却以迷人的风景吸引着人们。车至垭口,罗坪山展现出神奇的垂直立体气候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从春意融融,微风习习的凤羽坝子赫然来到山风呼啸,寒气凛冽的山间,一时仿佛穿越了四季。下车时的寒意凉凉让大家不由自主地赶紧增加衣物,裹紧了衣服。纵然感受了罗坪山的风云突变,但为了一览鸟吊山秘境,一行人依旧步履坚定地走向山雨欲来的弥漫雾气之中。

罗坪山垭口被公路分成两段,一侧是候鸟观测站,另一侧是风力发电站。我们从候鸟观测站出发,迎着疾风,登上缓坡,就来到山巅一片视野开阔的地带。四周,砂砾遍地草木稀疏几无植被,略微有几丛低矮灌木匍匐在广袤的天地间。放眼四周,人已与天际连绵的群山肩并肩。沿着山脊线上前人走出的路痕大步向前,很快就走得气喘吁吁,热气腾腾。

秋高气爽的时节,穿过云层俯瞰山下还是阳光明媚,山顶却风云变幻。宽阔的山脊线上,正是云眼过境之地,一侧的云雾被大风裹挟着向山巅翻越,近在咫尺,如千军万马呼啸着向我们袭来,将行走其间的我们团团围住。因为云雾横向爬升和纵向穿越,我们只有在弥漫的雾气中披荆斩棘,旱地泅渡。

终于,当一波云雾呼啸着奔腾而过,我们迎来了风中的一丝清明和宁静,放眼仔细打量这与众不同的风景。深秋,鸟吊山顶已是荒草漫漫,寒气逼人。东坡的植被探头探脑,不敢登陆这片荒原,西坡只有无尽的碎石散落,细碎的枯草匍匐其间,被常年的大风吹得倾斜成固定的角度,此外了无生机的周围尽显肃杀苍凉的壮美。或许,高处不胜寒即是此意。然而,疾风知劲草,路遥知马力,既然来了,就必须完成徒步鸟吊山的挑战,探寻早已被照片深深震撼,渴慕已久的仙境。

越过一个山峦,又是一个呈抛物线起伏的山包。一鼓作气,登上最高处,顿时傻眼,前面,还是如此雷同的线条,越过山丘,依旧是山丘,山外有山,绵延不绝,自然的造化如同天地亘古不变的沉稳呼吸,起起伏伏,似乎也在展现着人生跌宕起伏的曲线。沿着前人的足迹,向着未知的风景,内心的挑战欲被彻底激发,下坡上坡,一气呵成。再次登上山巅,依旧是同样的轨迹,不同的是铺陈在山峦周边的低矮的灌木,在一条笔直小路左右夹道欢迎着,鼓舞和指引着我们不断向前。

不同于苍山群山延绵之后的孤峰耸峙,这里呈现的是茫茫山地草原的景象,密林已退居山体两侧,山巅地势平缓,成团的低矮灌木之间大片的土地上铺满各种绒绒的杂草,随山风摇曳,根系牢牢抓紧磐石下的土壤,透露着顽强的倔强。这种被称为高山草甸的地质地貌迥异于日常所见风景,开阔广袤的视野,令人身心舒畅,不由自主地想化身为一只自由飞翔的风筝,产生放飞自我的冲动。

随着山峦起伏的线条,我们撒着欢冲下坡,又气喘吁吁奋力爬上坡,一帧一帧的风景不断在眼中被定格。天边的云渐渐四散,天空恢复了秋日的蔚蓝,太阳也钻出云层,奉献出一丝温暖,也给草甸柔美的线条镶上了一道金边。如同一位高明的灯光师,有了阳光的加持,眼前的景致明亮了起来,完成了从清新淡雅的水墨画到油画浓墨重彩的转变,在四野茫茫的空寂苍凉中突然迸发出无限的生机。最先发现的,是身边的野花,那么细碎,那么微小,却又那么耀眼地存在着。罗坪山上多的是高山杜鹃,而鸟吊山这个山头上,却相对少见,尤其是秋季,杜鹃收起了昔日绽放的光华,化身一匆匆低矮的绿树,低调地匍匐在大地上,早早做好应对冬季风雪肆虐的准备。而这个时候,才突显那些无名小花的珍贵,它们才是这片天地的主角,一年四季,默默无闻装点着草甸,以谦卑的姿态,却是星星点点,漫山遍野,不容忽视的存在。

有了花朵的陪伴,艰辛的跋涉也多了些许的乐趣,然而,还有更多的惊喜在后面。不知不觉中,已经忘记越过了几座山丘,终于在又一次翻越之后,传说中的天境池终于出现在眼前!高山之巅的一汪清池,以遗世独立的气质具有了无与伦比的魅力,可谓神秘莫测,引人入胜。大家群情激奋,以自由探索的姿态向着令人眼前一亮的目标前行,兵分八路急切地从山顶向天境池靠拢。天境,是离天空最近的地方,天境池,就是天神用碧玉所制的梳妆镜,也是天神的一滴眼泪。关于天境的美好想象,让人精神为之一振,为一睹真容,人人脚下生风,连滚带爬迅速地汇集到天境池边。

越来越近,越来越静,起起伏伏的山间,山巅之水神秘幽远,由雨雪汇集的一池春水显得深不可测。山有多高,水有多深。无风时静谧,起风时深远。绕湖一周,光影变化间显现不同的颜色,在绿和蓝之间不断切换。静观天境池,与远望不同,因为距离而神秘,因为亲近而平和,但始终不会逾越,因为自然的雕塑和时间的累积,让人对这片天然胜境充满敬畏,也由此产生那么多高原圣湖的传奇,这是人对自然的体察和感悟。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在此刻那么真切地存在于天人之间。阅读自然,就是我们体察内心山重水复的另一个世界。

鸟吊山牦牛群

天境池边,席地而坐的野餐充满了乐趣,伴着山风,遥望天边的流云,身心融入自然的用餐过程简单愉悦,随意的饮食就能让人饱腹,就是因为“秀色可餐”吧!

简单的休整补给之后,我们再次出发,也愈发期待前方未知的风景。翻过一个山头之后,很快就再次邂逅形如一抹盛装裙摆的月亮湾。相较天境湖的规整深邃,月亮湾是清浅柔和的,慵懒地铺陈在山间,更像是一条蜿蜒的长河,不知从何而来,又要到何处去。好似浓艳的画笔,在画布上随意涂抹,又不可或缺的一笔亮色。阳光下,月亮湾那抹深蓝呈现出宝石般的色泽,丝滑如绸。湖心和岸边镶嵌着一圈绒绒的苇草,似乎给这件霓裳华衫绣上了金色的花边。沿着湖边,边走边看,移步换景地欣赏,真希望有一天,能够在这湖边安营扎寨,忘却时间,白天坐看云卷云舒,夜晚卧听风声虫鸣,这里的天空一定会有灿烂的星河,也一定会有流星划过。

月亮湾的一侧是密密匝匝的树林,广袤的山巅草甸到此结束,似以湖水作为分界,湖对岸的林子里,又是一方未知的新天地。行路至此,我们要沿着树林边界慢慢地下坡回程了。从山上下来,随着海拔的降低,这处山洼气候暖和,满眼开始充斥茵茵绿草,植被渐渐绵密,灌木丛也多了起来。秋季,深深浅浅的绿色渲染着山谷依旧绿意盎然,蔚蓝的天空白云团团,延绵起伏的群山那么空寂辽远。耳边风声渐小,不经意地就听到一阵阵的悠远绵长的铃声回响在山间。仔细寻找,竟然是一群牛羊在山谷间的空地上悠然地吃草,好一幅充满勃勃生机的田园牧歌图啊!我们迫不及待悄悄靠近,生怕惊扰了动物们的惬意和宁静。一条小溪从远处向谷底汇集,水声淙淙欢快地奔流,原来是丰美的水草将动物们召集到了一起。小溪这边,是饮马之地,四五匹高大的棕红色骏马带着小马驹在这里聚餐。刚才发出悦耳铃声的铜铃就在高大骏马的脖子上挂着。它们似乎并不怕人,依旧从容地埋头吃草,喝水,也保持着警惕,不着痕迹地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山坡上,还有一群牛和羊,牛是长着长毛的牦牛,羊是羊角尖尖,黑黢黢的黑山羊。牦牛温吞稳重,不紧不慢,羊儿们却灵活地腾挪着,一会向东一会向西,不时发出咩咩的叫声。周围,似乎没有牧人,它们却早已习惯各自成营,相安无事,阵容庞大却规整有序,跟随头领的移动而移动,埋头吃草,偶尔驻足观望,在安全的距离以主人的姿态审视和观察着我们这群闯入的陌生人。

我们饶有兴致地观赏着眼前变幻的风景,尽情放飞想象,幻想着自己就是自由自在的牧人,在这片广阔的天地间,手持长鞭,或坐或卧,看天边流云让人慵懒困倦,看书?似乎也不大可能,还是看好牛羊要紧,只有在寂寞闲暇之余,唱上一首山歌,吼上那么一嗓子,似乎才更能抒情达意,与自然对话,才更符合此情此景吧。

日头渐渐西斜,我们还要赶路折返垭口。回程的路途选择在山腰密林间穿行。顺着汩汩汇聚的小溪,我们沿着山谷一侧向山外走去。没有了开阔的视野,一路都是茂密的灌木丛林,遮天蔽日,不常有人涉足的荒蛮。在山谷间偶尔能看到远处山顶上林立的风车随着风速转动着,似乎在不停地招手,指引着我们的方向。随着溪流的水声远去,我们从谷底攀上了山腰,进入高大茂密的松林。这又是一番别致的景象,松树树干笔直,直冲云霄,密集的松林似有规则又无序,好像走进了梅花桩下的八卦阵,周身沉浸在“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静谧氛围中。尤其是在秋天,地上铺满厚厚的松针,踩上去,软绵绵的,无声无息,令人情不自禁地将呼吸都放缓一些。在松林里行走,是宁静悠然,轻巧愉悦的,甚至会有想要奔跑的冲动。没有起起落落的轨迹,前人走出的路痕明显,大家一路带着百步穿杨的速度与激情,在林间松软的小路上健步如飞。

伴随着夕阳的余晖,我们从鸟吊山顺利返回垭口。公路上,车辆飞驰而过,运载着人们轻松地翻越罗坪山。而我们,却选择了一次徒步的近距离接触,脚踏实地地将足迹印在了鸟吊山,也将如诗如画的风景牢牢地印刻在脑海中。在回味中继续期许,罗坪山的杜鹃,让我们春天再来一次约会!

猜你喜欢
百鸟凤凰
作 品:恰逢凤凰镇端午
凤凰飞
永远的凤凰
百鸟城迷踪
游会仙湿地
人小鬼大狄仁杰
凤凰精选TOP10
无声的爱
百鸟为衣,乘风而翔
凤凰,就是凤凰,就是凤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