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2019—2021年门诊药房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2022-12-10 07:45曾娜婷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22期
关键词:贴剂透皮麻醉药品

曾娜婷 陈 沭 沈 赟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药剂科,福建厦门 361015

疼痛是癌症患者的症状之一,需及时控制,以免造成患者严重不适,降低生活质量[1]。麻醉药品,指麻醉中枢神经,产生镇痛作用的药品,适用于手术麻醉、癌症患者镇痛等[2],麻醉药品可较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广泛应用于癌痛患者或其他中重度疼痛患者[3],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避免麻醉药品的滥用尤为重要[4],滥用麻醉药品可产生身体和精神依赖,应严格规范处方用药,避免管理不当造成严重后果[5]。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我院)是首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单位,是一所由复旦中山医院按同质化模式全面运营管理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医院。本文旨在研究我院麻醉药品应用现状,提高麻醉药品用药合理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HIS系统中调取2019—2021年门诊患者癌痛麻醉药品的应用现状,包括药名、剂型、规格、总量、金额等,并对其进行分类整理。

1.2 方法

依据药品说明书中规定的成人常用剂量及我院麻醉药品应用现状,选用世界卫生组织(WHO)首推的限定日剂量法(defined daily dose,DDD),DDD指用于主要治疗目的的成人药物平均日剂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6]《新编药物学》(第17版)[7]及药品说明书,并结合临床设定DDD值进行计算。

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s,DDDs)=年用药量÷DDD值,其值越小显示该药的应用频度越低,对该药的使用倾向性越低;限定日费用(defined daily cost,DDC)=年销售金额÷DDDs值,其值越小显示该药价格越低,患者实际花费较少;排序比(B/A)=药品总购金额排序(B)÷DDDs排序(A),显示药品价格与用药频率的趋同性,该值越远离1,则趋同性越差,用药合理性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较低。比值越小,显示药品金额较高或使用频度较低;反之显示药品金额较低或使用频度较高;吗啡等效消耗量=药品消耗量×换算系数,根据吗啡等效剂量进行汇总[8]。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Excel软件对DDDs、DDC、B/A、吗啡等效剂量进行统计,分析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

2 结果

2.1 麻醉药品的年用量、销售金额及排序和吗啡等效消耗量及排序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 mg、40 mg)的使用量显现稳步上涨的走向,其中2020年上涨幅度超过100%;芬太尼透皮贴剂(4.2 mg)、硫酸吗啡缓释片(10 mg、30 mg)的 2021年年用量较2020年有所下降,但仍高于2019年,其中芬太尼透皮贴剂(4.2 mg)金额排名有所下降;盐酸吗啡片(5 mg)的使用量显现稳步上涨的走向,但排序相对平稳。总体来看,我院麻醉药品销售总金额在2020年增长较多,整体有一定的波动,具体情况见表1。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 mg、40 mg)的等效消耗量逐年上涨,并在2021年超过芬太尼透皮贴剂(4.2 mg),其余麻醉药品排名变化不大,见表2。

表1 2019—2021年我院药房麻醉药品使用量及销售金额

表2 2019—2021年我院药房麻醉药品的等效消耗量及排序

2.2 麻醉药品的DDDs及其排序和各剂型DDDs占比

2019—2021 年麻醉药品中,芬太尼透皮贴剂(4.2 mg)的DDDs值均排在前列,前四位还包含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 mg、40 mg)、硫酸吗啡缓释片(30 mg),表明临床中应用较为频繁;其余药品的DDDs排序较平稳,无显著变动。2019—2021年的片剂DDDs占比逐年上涨,贴剂DDDs占比逐年下降,针剂DDDs占比基本不变。见表3。

表3 2019—2021年我院药房麻醉药品的DDDs及排序、剂型占比

2.3 麻醉药品的DDC及B/A

2019—2021 年麻醉药品中,DDC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 mg、40 mg)、硫酸吗啡缓释片(10 mg、30 mg)、芬太尼透皮贴剂(4.2 mg),说明患者的日均费用较高,经济负担较重。硫酸吗啡缓释片(10 mg、30 mg)、盐酸吗啡片(5 mg)、盐酸吗啡注射液(10 mg)、盐酸哌替啶注射液(100 mg)的B/A值接近1,同步性较好,表示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致;其余药品同步性较差。见表4。

表4 2019—2021年我院药房麻醉药品的DDC及B/A

3 讨论

3.1 片剂

我院片剂有5种,吗啡是强效阿片类镇痛药,医师可依据病情所需和耐受反应决定剂量,盐酸吗啡片(5 mg)给药后持续镇痛4~6 h,每日需给药次数较多,患者依从性较低[9];硫酸吗啡缓释片血药浓度波动较少,充分控制疼痛[2],间隔12 h给药一次即可。我院硫酸吗啡缓释片的总用量、金额、DDC明显高于盐酸吗啡片,但硫酸吗啡缓释片(10 mg)与盐酸吗啡片(5 mg)的DDDs的差距逐年减少,并在2021年基本持平,盐酸吗啡片(5 mg)的DDC显示,其较硫酸吗啡缓释片(10 mg)拥有更高的经济效益,说明在临床使用中,经济效益较高的药品使用频率稳步增长。羟考酮主要治疗作用为镇痛,同时具有镇静作用,进而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促进其日常生活状况改善[10]。我院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 mg、40 mg)的使用量和金额稳步上涨,DDDs值也处于前排,是我院患者疼痛时使用的主要药品,但其DDC值排名处于前两位,且B/A值在2020、2021年小于1,说明其使用频率逐年上涨,但药品价格较高,整体花费较多,经济效益较差。羟考酮即释部分可迅速起镇痛作用,缓释部分可使镇痛作用保持12 h,生物利用度是吗啡缓释片的3倍以上,而不良反应如便秘较少,盐酸羟考酮缓释制剂的临床效果和用药安全均胜过吗啡制剂[11],这与上述表中所示的羟考酮制剂的年用量、DDDs值高于吗啡制剂相符。

3.2 贴剂

我院贴剂有1种,芬太尼通过皮肤给药可避免首过效应,患者操作方便[12],较吗啡有更强的镇痛效力和更快的起效时间,其镇痛效力为吗啡的100倍。芬太尼透皮贴剂释药速度维持相对稳定,最初24 h芬太尼浓度逐渐升高,达稳态后维持72 h。尤其适用于无法经口服给药、中/重度肝肾功能不全、顽固性便秘及慢性便秘等人群[13]。芬太尼透皮贴剂(4.2 mg)的DDDs值2019—2021年均排在第一位,且B/A在2020、2021年均大于1,说明该药在我院门诊中用药频率最高,其价格相对部分产品较低,经济效益适中。但用量调节不方便,多种因素影响药物吸收,应增加对芬太尼透皮贴剂的管理[8]。

3.3 针剂

我院针剂有2种,盐酸吗啡注射液(10 mg)为强效镇痛药,应用在其他麻醉药无效的急性锐痛[9]。盐酸哌替啶注射液(100 mg)主要应用于各种剧痛,起效迅速,长期使用易引起中枢毒性、肝毒性发生[5],患者不宜长期使用。在2019—2021年,两者的年使用量、总销售金额、DDDs的排序大致相同,并且B/A值接近1,说明用药合理性较高,基本无滥用情况。

《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中规定,癌痛患者的治疗应以口服制剂为主,较少发生不良反应且患者依从性好,便于调整剂量[8]。通过与多个科室沟通交流,开展麻醉药品处方的培训、考试及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规范了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14],我院2019—2021年麻醉药品针剂的占比基本不变,无滥用情况,同时口服制剂的DDDs占比从48.38%升至70.25%,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有所改善。《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明确指出首选无创途径给药、按阶梯给药、按时给药、个体化给药等内容[15],我院门诊患者的麻醉药品应用大体合理。

4 结论

通过开展麻醉药品处方的专项整治活动,片剂DDDs占比逐年上涨,基本符合口服给药优先要求。多个医院关于麻醉药品使用情况研究表明,芬太尼透皮贴剂临床使用量较大,可能与其使用方便、镇痛作用久,患者顺应性好[9]有关,但由于其剂量调整不方便,总用量逐年下降。硫酸吗啡缓释片与盐酸吗啡片用药总量稳步上涨,可能与盐酸吗啡片解决暴发痛,两者配合使用可较为理想地控制疼痛[2]有关。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在临床上逐渐得到医生和患者的认可,可能与其生物利用度高,不良反应小[8]有关。今后将加快临床药师队伍建设,开展麻醉药品专项培训,加强用药交代。同时加强药师与医生、患者的沟通,并提供合理建议,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不良反应,进一步实现癌痛治疗规范化,提升麻醉药品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16]。

猜你喜欢
贴剂透皮麻醉药品
医院麻醉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关于《中国药典》2020 年版四部贴剂规格中引入释药速率概念的介绍与浅析
中药透皮技术治疗颈肩腰腿痛
桂枝茯苓透皮贴剂的制备
中药透皮技术治咳嗽
中药透皮技术治痄腮
小茴香挥发油贴剂体外释放和透皮性能的研究
2012~2014年我院门诊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贴剂”贴走哪些病
2011年至2013年医院麻醉药品应用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