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21年无症状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研究趋势可视化分析

2022-12-10 07:45高佳慧尹莲花刘志臻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22期
关键词:白质发文检索

高佳慧 尹莲花 刘志臻

1.福建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福建福州 350122;2.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福建福州 350003;3.福建中医药大学康复产业研究院,福建福州 350122

无症状性脑梗死(silent brain infarcts,SBI)是 指无脑卒中病史,无明确的神经系统症状和定位体征,由影像学检查或尸检发现的脑梗死[1]。根据流行病学研究,SBI在一般人群中的患病率高达8%~28%[2]。SBI的发生可导致认知功能下降[3],经过3.6年的随访发现SBI发生痴呆症的风险会增加1倍以上[4]。此外,SBI的发生还可导致心理障碍,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等[5-6],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负面影响,积极地预防和治疗SBI的危险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本研究运用计量和分析科学文献数据的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以2015—2021年Web of Science(WOS)及中国知网(CNKI)中收录的相关文献作为样本来源分析热点及前沿,直观地展现科学知识领域的信息全景[7],为解释研究现状和预测今后发展提供参考[8]。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

国内数据研究以检索式:SU=(“无症状性脑梗死”+“静止性脑梗死”+“无症状腔隙性脑梗死”)AND SU=(“危险因素”+“风险因素”)对CNKI进行专业检索,检索日期为2005年1月1日至2021年10月21日,共得到中文文献140篇,经过对重复文献的筛选得到相关文献136篇,其中期刊122篇、硕士论文14篇。国外数据研究以检索式:TS=(“silent brain infarcts” OR “silent cerebral infarcts” OR“silent lacunar infarcts” OR “asymptomatic cerebral infarction”)AND TS=(“risk factor” OR “dangerous factor” OR “factor” OR “influence factor” OR “risk appraisal” OR “risk warning”)对WOS中的核心合集数据库进行检索,文献类型为article与review,检索日期同上,共得到文献768篇,经过对重复文献的筛选仍有文献768篇。

1.2 研究方法

将来源于CNKI、WOS的中英文文献导入CiteSpace,根据每个节点的不同情况设置时间分区、阈值和裁剪方式,对作者、被引文献和关键词共现进行分析,并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聚类时间线分析以及关键词突现分析,并绘制相应可视化图谱[9]。

2 结果

2.1 文献发表时间分布

国内对SBI的危险因素研究兴趣在2007—2009年增强,国际SBI危险因素的研究在2010—2013年现逐年上升趋势;2016年后除2018年发文量较少,其余年份发文量均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数值上。其中2021年发文量并未囊括全年发文量。见图1。

图1 WOS与CNKI 2015—2021年国内外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研究文献发表时间分布

2.2 文献作者分析

作者合作可视化图谱可提供该领域较有影响力的团队。用CiteSpace生成作者合作图,国内发表文献数量排名前3位的作者为马建军、石进、李学。国外发表文献数量排名前3位的作者为 CHARLES DECARLI、CLINTON B WRIGHT、RALPH L SACCO。见图2~3。

图2 CNKI相关文献作者合作关系图

图3 WOS相关文献作者合作关系图

2.3 被引文献

对国内外文献的被引次数进行频次分析,其中被引次数前3的文献,见表1~2。

表1 CNKI近15年无症状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研究的高频被引文献

2.4 文献来源

国内外收录相关文献量前3的期刊见表3。

表3 CNKI与WOS相关文献发文量较多的期刊

2.5 文献关键词共现

关键词的出现频次可反映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国内文献出现频次前10的关键词为危险因素、脑梗死、临床分析、同型半胱氨酸、老年、糖尿病、临床特征、预后、CT、认知障碍。国外文献出现频次前10的关键词为 risk factor、stroke、silent brain infarct、risk、white matter lesion、prevalence、ischemic stroke、disease、population、MRI。见图4 ~ 5。

图4 CNKI相关文献关键词共现图

图5 WOS相关文献关键词共现图

2.6 文献关键词突现分析

关键词突现分析是针对某一时间段关键词的频次有很大变化,可以体现某一关键词的兴起或衰弱。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关键词突现分析,国内文献中得到被引次数最多的关键词36个,国外文献中得到被引次数最多的关键词47个。见图6~7。

图6 CNKI相关文献关键词突现图

3 讨论

本研究借助CiteSpace对CNKI和WOS中“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献进行SBI危险因素领域研究热点与前沿的文献计量分析,可较为直观地反映SBI危险因素相关研究的热度、现状及趋势。2012年以后国内年度发文量保持在稳定的数值上,2016年以后国外年度发文量处于稳定的数值上,提示SBI危险因素研究热度呈现稳定态势。对作者合作关系的分析显示国内以马建军为代表的团队发文最多,揭示了高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载脂蛋白A1降低、高血压、糖尿病等均是SBI患者的高危危险因素[10-11]。国外以CHARLES DECARLI为代表的团队发文最多,致力于对亚临床脑血管疾病的研究,阐明了谷氨酰胺酶异常与患SBI的风险增加3倍以上相关[12];性别、年龄、高血压、心房颤动、左室质量指数和左室直径指数、夜间收缩压、二甲基精氨酸水平均与SBI相关[13-14]。

表2 WOS近15年无症状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研究的高频被引文献

图7 WOS相关文献关键词突现图

对国内外文献的热门关键词进行分析,国内文献热点关键词分析结果表明,SBI主要诊断途径之一是影像学检查;SBI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高[15];糖尿病、认知障碍属SBI发病的危险因素[16-18]。“临床分析”这个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说明对于SBI危险因素的研究方式主要通过患者的临床观察分析[19]。国外文献热点关键词分析结果表明SBI患病率与SBI的危险因素密切相关;SBI的诊断主要通过MRI的影像学检查;SBI与脑白质病变、缺血性脑卒中等存在关联;SBI和脑白质疏松症常见于年轻急性脑卒中患者。

结合关键词突现及高频被引文献分析,国内各项临床研究及调查[20-21]认为高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等为SBI的主要危险因素,且近年的研究热点集中在认知功能障碍、颈动脉狭窄及腔隙性脑梗死上。《中国无症状脑梗死诊治共识》[22]认为SBI发生的高危因素为年龄、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国外的Vermeer等[4,23]均以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白质病变等为SBI主要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关键词突现结果也表明近年国外对于SBI的研究集中在白质病变、心房颤动等方面[5]。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中风协会(ASA)发表的科学声明则指出SBI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缺乏运动等[24]。通过对结果的综合分析,对SBI危险因素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①临床观察,如高血压、糖尿病、血液指标等;②影像学表现,包括脑白质病变等;③术后预后,如动脉内膜切除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等。近几年针对SBI危险因素的研究趋势为对心房颤动、颈动脉狭窄、认知功能障碍、脑白质病变、血管疾病术后等的深入研究,研究方法多为相关性研究。

早期风险评估与提前干预已成为国家慢性病防控公卫政策的一种新导向与新常态。《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2019》[25]指明脑血管病对国民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危害,针对这种现状,减少脑血管病危害和疾病负担的最有效方法是针对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积极地进行早期干预。SBI是发生症状性脑梗死和痴呆风险增高的重要影像标志物[22],探寻其危险因素的风险评估工具对于识别SBI高危人群,被评估者及时采取个体化预防诊治措施,干预患者预后,防止其发展为症状性脑梗死和痴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脑血管病指南中针对SBI防治的细化流程尚不甚明晰,有待进一步研究揭示。

本研究存在部分不足:首先,CiteSpace无法同时对中、英文文献进行分析,其中中文文献暂无法进行作者等的共被引分析,故本研究未对检索出文献进行共被引分析。其次,该软件只能对单一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分析,故只对CNKI、WOS进行检索,可能存在漏检文献。

本研究应用CiteSpace对CNKI及WOS中2015—2021年SBI危险因素临床研究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希望为后续研究提供可合作学者、机构及选题与研究方向参考。

猜你喜欢
白质发文检索
IL-6、NES以及新生儿颅脑超声对早期诊断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应用价值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缺血性脑白质脱髓鞘病变的影响因素
血脂与脑小腔隙灶及白质疏松的相关性研究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ADMA/DDAH系统与脑白质疏松症的关系
国际标准检索
国际标准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