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022-12-10 00:39唐惠忠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2年45期
关键词:顿号引号句末

唐惠忠

考点概述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语言表达”部分要求考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标点符号对表情达意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它可以帮助我们分清句子的结构,辨明不同的语气,正确地理解词语的性质和文章的意义。该考点要求考生掌握7种点号(句号、问号、顿号、叹号、逗号、分号、冒号)和9种标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的基本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对错、漏标点能够加以改正或补出,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一、结合语言环境辨析用法

高考试题对标点符号的考查,一般都具有较高的综合性和技巧性。从试题类型来看,该考点考查方式以选择题为主,辨析标点符号在具体语境的使用是否正确,或者在句子中的语法作用;也会在主观题中考查,如在一段文字中考查运用标点正确与否,或者标点符号在语境中的特殊表达效果。要正确答题,考生一定要将标点符号的用法和具体的语言环境结合起来考虑,切不可机械地记忆。具体来说,考生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反复试读,根据停顿长短来确定句中点号。点号不同,表示停顿的长短不同。在一个句子中,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停顿最长,分号其次,逗号较短,顿号最短。

2.理解文意,依据层次和语义确定标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要熟悉句子结构的层次,即语段的逻辑层次,如常见的总分总、总分、分总等结构。

3.根据语气,确定句末标点。一个句子总有一定的语气,句末标点一方面是表示停顿,另一方面也表示语气。

4.辨析语法功能,确定合适的标点。

二、通过归纳比较规避使用误区

有些标点符号的用法容易出错,考生对此要进行归纳比较,以得到清晰的认识。以下几种误用情况,考生应引起重视:

1.顿号的误用。如:

多角度、多侧面地观察分析事物,全方位,透视性地进行报道。

句中“全方位,透视性”属于并列词语,二者之间顿号误用为逗号。

再如:

我们学习茅盾先生,就应该像他那样,坚持为人民写作,深入社会实践,反映社会生活的创作原则,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

这里顿号前后并非并列词语,而是分句,因此要改为逗号。此外,常见的错误还有连词之前误用顿号,多层次并列词语之间误用顿号,概数之间误用顿号等。

2.问号的误用。如:

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句中虽然包含两个选项,但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因而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各项之间应用逗号。

再如:

许多人都非常关心那里的近千棵树怎么办?

句中虽然含有疑问词,但句子表述的是陈述语气,因此句末应用句号。

3.逗号的误用。如:

小雨突发奇想地说:“今天阳光灿烂,我上你家看看好吗?”博文打趣地说:“去我家?去我家干吗,扶贫吗,哈哈。”

本句属于该用问号而未用,“去我家干吗”和“扶贫吗”是两个问句,它们后边的逗号应改为“?”。

4.括号的误用。如:

出版社除出了《读书生活》和《认识》两种杂志(均因抗战爆发而停刊。后一种好像只出了两期,现已少为人知,然而很有分量。)外,还出了若干译著。

句中括号内的内容是对“两种杂志”的注释,属于句内括号(注释或补充说明句中某个词语的叫句内括号,它必须紧紧跟在被注释的词语之后,被注释的词语后面需要停顿,点号要放在后括号后面),因此“很有分量”后的句号应删去。

5.省略号的误用。如:

在鄂西大山的半个多月里,将士们不论是行军还是宿营,都能听到老虎、豺狼、野猪、豹子……及其他野兽的叫声,已经习以为常。

省略号与“等等”“及”的作用是重复的,本句中省略号和“及”重复,应删去省略号。

6.冒号的误用。如:

开班会时,班主任正式向全班同学宣布:学校这次征文比赛确定了两个主题:一是乡村振兴,二是强国有我。

在同一个句子中,冒号一般只能用一个。本句用了两个冒号,造成关系不明、层次混乱,应将“两个主题”后的冒号改成逗号。

7.感叹号的误用。如:

老人拿到医疗救助金后感动地说:“如今有这么好的政策,有这么好的医疗条件,虽然得了重病,并不可怕,我呀!还得活一阵子呢。”

句中的感叹号,应改为逗号;“还得活一阵子呢”后的句号,应改为感叹号;“并不可怕”后,应用句号。

8.引号与其他标点配合使用有误。如:

小王的手机响了两下,是小丁发来的微信,邀他一起去逛江滩。他立即回复“现在没空,明天下午再说。”

句子用了引号后,句末点号究竟是放在引号内还是引号外,关键是看引用部分是独立成句的,还是从属于引用内容的。本句句末句号应放在引号外,以总管全句。

此外,作文“基础等级”中有一条要求——“书写规范,标点正确”。正确书写标点符号,第一要注意标点的位置,比如不在一行之首出现句号、逗号、问号、顿号、分号,可以将这些标点放在上一行的末尾;省略号、破折号占两格,不要简化成占一格,也不能断开,等等。第二要注意不能随意加标点,比如一个逗号用到底,或者句号写成一个黑点。第三要注意停顿的层级,比如由短到长的停顿,依次用顿号、逗号、分号和句号。

考题连线

1.(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博物馆+高科技”让那些沉睡千年的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为越来越多的人带来不一样的观展体验,让他们可以去那些原本“去不了”的地方,看那些本来“看不到的事物”。

在2016年的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上,首都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上下6层、深达7.5米的妇好墓葬尽收眼底。此外还有一些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以数字化方式展现文物全貌。观众只需在屏幕上滑动手指,就可近距离、全角度观赏文物,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全方位观察岁月留下的每一处细痕。

文中多處用了引号,下列四处引号中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  )

A.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

B.去那些原本“去不了”的地方

C.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

D.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

2.(2022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翻开《精神的力量——航天精神引领中华民族探索浩瀚宇宙》一书,中国航天事业的历程一一展现,字里行间全是澎湃的热情,全是珍贵的回忆。中国航天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壮大。【乙】我永远忘不了,从天上传来的“东方红”乐曲是那么悠扬、那样动听!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继续大力支持航天事业,中国航天人披荆斩棘、刻苦攻关,突飞猛进地实现飞跃,大踏步赶上时代。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并安全返回,获得圆满成功;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实施宇航员空间出舱活动。这一切无不给我们带来激动和幸福!进入新时代,航天梦引领中国航天人奋力奔跑、勇敢逐梦,让航天事业奔向强国目标,自立自强地谱写着新的辉煌篇章。【丙】北斗泽沐八方,嫦娥飞天揽月,天问造访火星,天和筑梦天河……这些好消息一则接着一则地传来,很不容易,真是令人万般欣慰!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甲  B.乙   C.丙

猜你喜欢
顿号引号句末
四川方言句末助词“哆”
引号的用法
完整句末不一定都用句号
“也”“还”在英语中的用法
“咕咚”为什么加引号?
句末“没”和“没有”的演变分析
引号和书名号
不能省略顿号
标有引号或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不要使用顿号
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