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

2022-12-10 04:43茅盾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2年48期
关键词:游春风头野火

诗人们对于四季的感想大概颇不同罢。一般说来,则为“游春”“消夏”“悲秋”,冬呢,我可想不出适当的字眼来了,总之,诗人们对于“冬”好像不大怀好感,于“秋”则已“悲”了,更何况“秋”后的“冬”!

我不是诗人,对于一年四季无所偏憎。但寒暑數十易而后,我也渐渐辨出了四季的味道。我就觉得冬天的味儿好像特别耐咀嚼。因为冬天曾经在三个不同的时期给我三种不同的印象。

十一二岁的时候,我觉得冬天又好又不好。大人们定要我穿了许多衣服,弄得我动作迟笨,这是我不满意冬天的地方。然而野外的茅草都已枯黄,正好“放野火”,我又得感谢“冬”了。在乡下,到了冬天野外全是灰黄色的枯草,又高又密,脚踏下去簌簌地响,有时没到你的腿弯上。我们都脱了长衣,划一根火柴,那满地的枯草就毕剥毕剥烧起来了。狂风着地卷去,那些草就像发狂似的叫着,夹着白烟,一片红火焰就像一个大舌头似的会一下子把大片的枯草舐光。有时我们站在上风头,那就跟着火头跑;有时故意站在下风头,看着那烈焰像潮水一样涌过来,好不热闹。

二十岁以后成了“都市人”。这“放野火”的趣味不能再有了,然而穿衣服的多少也不再受人干涉了,这时我对于冬,理应无憎亦无爱了罢,可是冬天却开始给我一点好印象。二十几岁的我是只要睡眠四个钟头就够了的,我照例五点钟一定醒了。这时候,被窝是暖烘烘的,人是神清气爽的,而大家又都在黑甜乡,静得很,没有声音来打扰我。这时候,躲在那里让思想像野马一般飞跑,爱到哪里就到哪里,想够了时,顶天亮起身,我仿佛已经背着人,不声不响自由自在做完了一件事,也感到一种愉快。那时候,我把“冬”和春夏秋比较起来,觉得“冬”是不干涉人的,她不像春天那样逼人困倦,也不像夏天那样没有片刻的安静,也不同于秋天。秋天是苍蝇蚊虫的世界,也是疟疾光顾我的季节呵!

然而对于“冬”有恶感,则始于最近。拥着热被窝让思想跑野马那样的事,已经不高兴再做了,而又没有草地给我去“放野火”。何况近年来的冬天似乎一年比一年冷,我不得不自愿多穿点衣服,并且把窗门关紧。不过我也较为理智地认识了“冬”。我知道“冬”只不过是“冬”,北风和霜雪虽然凶猛,终不能永远统治这大地。相反的,冬天的寒冷愈甚,就是冬的运命快要告终,“春”已在叩门。

(选自《茅盾散文》)

◆赏析

春看百花簇,夏赏荷塘莲,秋观气高爽,冬察万物寂。茅盾笔下的冬天看似没有一景,却处处“寓景于情”。冬日里,“燃烧的野火”带来的是年少的欢乐,“都市的生活”带来是不干涉的自由,“最近的状态”带来的是理性的思考。“冬”在作者不同的心境下展现出不同的美,平实的语言让人感同身受,蕴含的哲理更引人思考。

猜你喜欢
游春风头野火
华远陆港 预制菜风头正劲
风鸢图诗
风莺图诗
基于多特征融合的早期野火烟雾检测
“租经济”风头正劲
中国影视“出海”,风头正劲
躲躲风头
游春
U disk recorder based on CH376 and ATmega 128
烟草野火病发生与防治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