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使用的艺术

2022-12-10 05:58赵姗姗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2年48期
关键词:愚人比作才华

赵姗姗

话题亮相

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我们在遣词造句的过程中,要按照语境和题旨的需要,对词语进行锤炼,使词语的使用更加准确贴切。

朱光潜先生曾在《咬文嚼字》一文中这样说:“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这就告诉我们,在写作时,使用准确贴切的词语,不仅可以将要写的人、事、物、景传神地描绘出来,而且可以将细微的情感生动地表达出来。正确使用词语,往往可以收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在这里用作动词,生动传神地表现出春风吹过、草木泛绿的动态之景,给人一片生机盎然之感,如果换成“到”或者“入”则不会有这样的表达效果。同学们在写作时,要注意锤炼词语。

下面以这道作文题目及学生范文为例,请同学们展开讨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北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人,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意思是:德才兼备称之为圣人,无德无才称之为愚人,德胜过才称之为君子,才胜过德称之为小人。挑选人才的法是,如果找不到圣人君子而委任,与其得到小人,不如得到愚人。

以上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作文,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学生范本

驾才之舟,泛于德之海

◎杨 薇

德为江海才为舟,若无江海舟难行。才华之扁舟,若无德行之江海来承载,则空有其表,无法体现其真正的价值。

遥望过去,历史的长河不断地奔腾,流过了千年的岁月,见证了无数华夏文明,也尽显了各代王朝的兴衰。从古至今,有多少德才兼备之人堪当大任,成就丰功伟绩;又有多少有才无德之人诡谲无行,注定其失败的结局。三国战将吕布,着战衣、骑赤兔,红缨战马,妄图腾跃德行之海,凌驾于德行之上,结果作茧自缚。他曾以长枪劈生路,鲜衣怒马行天下,却行出卖兄弟刘备、杀死义父董卓之事。于兄他不义,于父他不孝,于君他不忠,于天下他不仁,于万世他失德。纵他八面威风,纵他骁勇绝伦,纵他可以提枪战天下,最终造成他失败结局的,正是被他弃之如敝履的德行。

卧龙先生诸葛亮,德才兼备,用一生回报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以尽职尽责之心不负刘备生死之托。先生文才韬略,运筹帷幄,若他改写历史又如何?遥望历史烟尘,我听到诸葛先生说:“不可!纵才学八斗又如何?人无德则若无水行舟,寸步难行。”我方才明白,刘备之所以将重任托付给诸葛亮,不仅是因为先生有青云浩荡般的才华,更是因为先生有虚怀若谷的德行,此般“托付”,是肝胆相照的信任,是同生共死的义气。先生亦不负一纸《诫子》,一柄羽扇,将刘后主紧紧护在身后。摆在先生面前的是万人之上的权势,是浩如星辰的财富,是常人追逐的名利,可这些于他如浮云,先生唯独记得的是那托付。他的鞠躬尽瘁,是以德行为犁铧,耕君王之江山。先生驾才华之舟,泛于德行之海,德行激起的浪涛,打碎了那名和利,铸就了一段响彻历史长河的强音。

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曾引用古语“德者,本也”。他指出,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这就是我们的用人标准为什么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为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才能成大事,堪大用。

驾才之舟,泛于德之海;以德之海,承才之舟。青年一辈,要不断锤炼品德修为,在祖国建设的大潮中看得清、站得稳、行得正,才能肩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任。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甘旗卡第二高级中学】

众说纷纭

老师:这篇作文词语使用准确鲜明,富有文采,“着战衣、骑赤兔”等动宾短语的使用既使句式整齐,又给人以姿态气势恢宏之感。

张珺怡:本文以华丽典雅的语言展开叙述,用“遥望”二字引入历史,给人一种穿越历史长河的动态之感,超越了时空的限制。结尾引用习主席的话,使观点更具说服力。

赵佳祺:用来修饰“才华”的“青云浩荡”一词写出了诸葛先生才能之广博,而“坚如磐石”一词写出了诸葛先生德行之高洁。

杜青梅:“文才韬略、德才兼备、鞠躬尽瘁”等成语华丽凝练,使本文富有文采。文中还大量使用排比,如“于兄他不义,于父他不孝,于君他不忠”等,使行文富有音韵美,增强了作文的气势。

王贺锋:本文语势流畅,多用短句,语言凝练,讲究节奏和韵律,铺陈排比,气势如虹。如“驾才之舟,泛于德之海;以德之海,承才之舟”等。

包呈栋:“虚怀如谷”“同生共死”“鞠躬尽瘁”等词语体现出诸葛亮的浩瀚之德;“八面威风”“骁勇绝伦”“提枪战天下”等词语突出了吕布的“有才”,而“不义”“不孝”“不忠”突出了他“無德”,与诸葛亮的浩瀚之德对比,令人深思“才与德”的关系。

李龙裔:本文多用成语,句式整齐,语言铿锵有力,充分带动了读者的情绪。将德行比作海,才华比作舟,指出才华不过是飘在德行之海上的小船而已,突出德的重要性。

李子申:本文笔调遒劲,凝重铿锵,反问句式似待发之弦,蓄力后勃发于笔端;用词对仗工整,凝练直率,排比句直击人心,一语破的,将“德行”比作“犁铧”,“才华”比作“扁舟”,抽象的事物具象化,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张文雅:本文善用形容词,如“鲜衣怒马”“骁勇绝伦”等,生动而准确地描绘了吕布于“才”方面的突出表现,准确、简练、生动而传神,与后文他的“无德”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中心。

赵佳佳:本文反复使用“德之海”“才之舟”等字眼突出中心论点,强调作者对于“驾才之舟,泛于德之海”的倡导,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感染力。同时把“德”比作“海”,把“才”比作“舟”,体现了思辨性,生动形象,又极具象征意义,引人深思。

张梓枫:本文多次化用成语,如“运筹帷幄”“鞠躬尽瘁”等词,富有文采,典雅优美,成语的准确使用,更加突出了重点,令中心论点更为深刻、发人深省。

老师:今天,我们主要通过赏析范文,了解了词语使用的艺术,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要注意锤炼词语,做到用词准确贴切、形象生动。

技法点睛

“用词准确”是写作最基本的要求,如果能将词语使用得准确贴切又形象生动,会让作文更具有吸引力。这篇范文多用对称式短语,使作文颇具气势,如“万人之上的权势”“浩如星辰的财富”“才华之舟”“德行之海”等。

本文多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起到了强调突出的作用,如“是肝胆相照的信任,是同生共死的义气”“是那三顾,是那托付”“纵他八面威风,纵他骁勇绝伦,纵他可以提枪战天下”,加深了读者的印象,并为作文增添了一种音韵美。

猜你喜欢
愚人比作才华
解析21年新高考Ⅰ卷第19题的六个视角
我攒了一年的才华,都用在了年终总结上
比作诗
油菜花开
谁是愚人?
愚人食盐
愚人=娱人?
拼才华的古代花美男
娱乐节目不能愚人并自愚自乐
残忍”的才华*——五篇小说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