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音乐教学中音准感的培养与训练

2022-12-12 18:47
中文信息 2022年4期
关键词:器乐音准音乐

谈 菁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高级中学,江苏 常州 213000)

音准是指音高的准确度,其阐释的角度是发音的高低。根据音准来看,音准感分为高低两个层次。高层次的音准感可以使音准上升到音律美的艺术境界;低层次的音准感则只能让人们把握住基本的音高,而无法以乐曲的不同需要进行音准变化。对于音乐教学而言,音准感的训练至关重要。只有学生具备良好的音准感,才能顺利推进学习活动,才能保证教学效果。反之,则无法提升音乐教学效益,也使音乐教学失去价值。高中阶段的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认知水平,也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但因为各种问题缺乏音准感。面对学生存在的音准问题,教师们应该对音乐教学进行科学设计,增强对学生的音准感训练,帮助其解决音准训练问题,提升音准感,保证音乐教学价值[1]。

一、音乐教学实践中产生音准不佳现象的原因

高中音乐教学中,存在音准不佳现象。之所以会出现此种现象,一是因为教师没有对良好的音乐欣赏和学习环境进行创建。平日里学生的侧重点在于不同学科知识的学习和作业的练习,很少有时间欣赏音乐,也很难对某一音乐或者乐器进行学习。因为缺乏音乐学习和欣赏,缺少经验和积累,所以缺失音乐素质和修养。二是因为缺少对学生音准感的训练和培养。一般的高中音乐课程教学是形式化的教学,教师们并没有指导学生科学系统的学习音乐基础理论,也没有加强训练学生的视唱练耳,学生们只是跟着教师的节奏,对一些歌曲进行机械性的演唱。因为没有清晰化学生的调性概念和音准,所以在唱歌跑调的前提下缺乏音准感。三是上课铃一响,一些高中音乐教师直接讲解知识,而没有指导学生做热身准备运动。然而音乐教学与学生的呼吸相关,唱歌就是学生用气的过程。如果学生没有做好热身准备,那么在发声练习、唱音阶、正三和弦的分解训练中,就会压迫声带,无法控制声带。再加上气息的把握不当,很容易失去足够的气息支持,声音无法正常振动,进而影响到音准。四是受学生的心理和情绪影响。音乐属于副科,部分学生虽然喜欢音乐,但可能受学习压力的影响,并没有良好的音乐学习状态。部分学生对于音乐学习并没有拿出严谨的态度,认为音乐就是唱唱歌,导致在学习中过于懒散。还有学生个人性格原因,在音乐训练时容易紧张、羞怯、注意力无法集中,导致唱歌跑调和音准不足,进而缺失音准感。

二、高中音乐教学中音准感的训练方式

一是听唱法。此方法也叫作模唱法,是学生学习音乐最原始的方法。听唱法可以采用不同音色模仿,此模仿可以表现在单音音程,也可以表现在旋律音程。要想训练学生的音准感,高中音乐教师们需要合理应用听唱法,以此方式让学生们仔细聆听。倾听后就是歌唱,学生们要以听得见琴音为准清唱,一边唱一边聆听自己的声音与音乐原声是否一致。二是比较法,也叫作听辨法,所谓有比较才会有区别,比较法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的知道音的高低概念。所以教师可以采用比较法,以该方法指导学生在同一旋律、不同音区演奏,并说出不同之处。或者可以在相同旋律中换音,指导学生分解大三和弦和小三和弦,说出旋律的变化。或是学生们听辨相邻音程,指出音高和音低,以听和弦的方式练习,说出升高和降低的音。比较法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在音乐学习中发现自己存在的错误,改正错误,提高训练效率。

三是听记法。记忆力是人的智力表现,良好的记忆力可以为学生音乐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因而教师要适当应用听记法。听记法的过程是聆听—产生听觉—记忆—最终反映。听记法的作用下,所听记的内容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而这也就说明,听记的思维过程较为复杂。在听记法的应用中,教师应先明确调式调性,让学生们明白单音、音程是调式内的音,同样需要被记忆。可以从音距较近的音开始听记音程。学生要先清楚调式调性,在流畅的音乐、强烈的音乐感和完整的音乐句中听记音乐旋律,根据自己的音乐能力增加调式外的音变。由于听记法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记忆力,所以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音乐记忆力,还可以根据调式基础让学生固定主音,在主音和其他各音不同关系的明确中,提升自身的音准感。

四是默唱法。默唱法就是默默地读谱,默默地想象乐曲旋律的音高,默默高度发达内心听觉。由于默唱法有助于学生内心听觉的训练,所以在音准感的培养中,教师理当应用该方法。在学生默唱的途中,教师用乐器弹奏出旋律,学生们要指出教师弹奏的到底是哪一条旋律,以此检验学生默唱的准确性,培养其内心听觉。五是视觉法。毋庸置疑,该方法要用到的感官就是视觉,通过视觉深化听觉印象。人的器官是相互作用的,作为高中音乐教师要在了解不同器官之间的联系性后,多方面应用视觉法,以视觉辅助听觉。在音准感的培养初期,教师可以用画笔、多媒体、希沃白板等画出音高阶梯,指导学生根据音高阶梯进行演唱。必要时可以创新指导,教师随机指向阶梯,学生唱出被指的音。也可以充分地利用形象的图形,播放音乐,学生们根据旋律绘制线条,对音程的发展方向进行掌握。视觉法中可以进行不同的指导,学生们要认真听从教师的指导,在指导下学习,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在视觉作用的发挥下提升音准。

三、高中音乐教学中音准感的培养与训练

1.朗诵词语,增强学生音节意识

朗诵是语文教学常用方法之一,其主要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变文字语言为有声语言。对学生的感知能力而言,朗诵有很大的帮助。其次,朗诵可以开阔学生的胸襟,陶冶学生的性情,这不仅契合于音乐教学目标,还满足于学生的学习需求。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进行了明确的说明:音乐学习的宗旨是对学生音乐学习情操的培养,是对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发展。既然朗诵教学和音乐教学目标一致,那么高中阶段的音乐教师就可以充分地把握这一点,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其朗诵音乐中的词语。制定朗诵任务,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们主动学习,对歌词内容进行掌握。学生们掌握了歌曲内容后,自然会深刻全面地感知歌曲音节,进而形成良好的音准感。

比如,在教学人音版《上去高山望平川》时,这是一首典型的西北民歌,高中音乐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其对歌词进行朗诵。利用这种新颖有趣的方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更好地了解和感知此首歌的特点和内容。朗诵一开始,学生们并不顺畅,但在一系列的朗诵练习后,学生们可以很熟练地朗诵出歌词。且随着歌词朗诵,学生们基本上会了解歌曲音节,为之后的音准训练奠定良好的基础。由于朗诵的形式丰富多样,所以在歌词朗诵中,教师要应用丰富的朗诵形式。可以以语文视角指导学生,让学生单独自由朗诵时也进行小组合作式的朗诵。通过综合考量学生实际学情和音乐教学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朗诵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的同时,奠定学生音准训练基础,满足其学习需要下达到对其音准感的培养目标。

2.模仿练唱,培养学生音符感知

实现音乐教学整体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包括了歌曲演唱,歌曲演唱也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最直接有效手段。所谓歌曲演唱,就是以人的声音表现出来歌曲的内容和情感,其属于对音乐的再次创造。在音乐教学中指导学生歌曲演唱,可以培育学生的情感,增强其对音符的感知。所以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音准感的训练培养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个性特点,融入模仿练唱,让学生们在模仿中锻炼,在锻炼中提升。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只是注重音乐理论知识的灌输。虽然音准感的培养离不开音乐理论知识的支撑,但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单纯地学习音乐理论知识过于枯燥乏味,长期的音乐理论知识讲解使其很难产生积极的学习心理。这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还与最终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为了完成教学目标,也为了培养学生音准感,高中音乐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理念,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注意教学方式的趣味化。以趣味化的方式把握学生的音准,激发学生模仿练唱的热情。

如在人音版《辽阔的草原》课程讲解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对降央卓玛版本和腾格尔版本的演唱视频进行播放。两个版本的歌曲演唱风格可谓截然不同,学生们需要在观看视频之后闭上眼睛聆听,并说出哪个版本是降央卓玛演唱版本,哪个是腾格尔演唱版本。区分之后凸显学生主体,让其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版本的歌曲进行模仿练唱。这样的引导可以营造出和谐的模仿练唱氛围,让学生快速进入演唱状态。简而言之,模仿练唱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演唱得较好的作品进行播放,学生们在聆听过程中产生模仿练唱的欲望。教师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抓住学生模仿练唱的心理,提供广阔的模仿练唱平台,学生们根据自己记忆中的歌曲进行模仿演唱。通过模仿演唱加强音符的感知,把握歌曲情感,提升音准感,形成音乐素养。

3.器乐演奏,强化学生音高把握

《国语·郑语》中指出,和六律以聪耳。就是说,人在学习音乐之前,要先把握音准,以音高的规律性对音准的特性和价值进行挖掘,获得更美的音乐。由此可见,在整个音乐教学中,音准的地位无可撼动。但就目前来看,高中音乐教学中,虽然教师有训练学生的音准,但受各种外因内因的影响,学生存在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的问题。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是教师要深度思考的问题。近年来,在教学思想的进步下,于教学实践中融入器乐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事实上,将器乐融入进教学实践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度地掌握所学音乐,还可以培养其器乐应用能力和音乐演唱、弹奏技巧。所以在高中音乐的音准感培养和训练中,教师也可以适当地融入器乐演奏。在此途中教师需要注意,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了解学生是否存在器乐学习基础,通过各种方式抓住学生学习特点,帮助其突破音高学习,让其在器乐演奏的多元化设计中顺利完成演奏。

以《中花六板》为例。《中花六板》是江南丝竹的代表曲目,为了加强学生对该首歌曲特点的感知,教师们可以引导学生以不同的乐器演奏出该歌曲。学生们可以选择不同的乐器,可以选择现代化的钢琴、小提琴,也可以选择传统乐器二胡、琵琶和萧。不同的乐器所演奏出来的效果也不同,当学生在认真演奏时,没有演奏的学生要仔细聆听,在乐器特点的掌握中分析歌曲音准节奏的特点。通过器乐优势的发挥,强化其在音准感训练中的融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基础上也鲜活化教学课堂。值得注意的是,在器乐演奏中,教师需要选择适合的器乐。高中阶段的学生所接触的乐器比较多,教师应尽可能地记忆下不同器乐的特点,根据教学时机和教学需要选择恰当、符合学生音准感训练的乐器。在学生们演奏完器乐后,指导学生进行单独的歌曲演奏,通过演奏指出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一方面,改正学生的问题;另一方面,检验学生的歌曲把握情况,培养学生的音准感下达到教学效果的提升。

4.活动布设,提升学生音准能力

喜欢活动是儿童的天性,这句话同样适用于高中学生。高中阶段的活动一般来说,都会有科学性和启发性。所以高中音乐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音准感时,要注意活动的布设。在活动的具体设计中,教师要掌握教学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尽可能地设置出满足大部分学生学习需要的教学实践活动,并保证实践活动的契合度。角色演绎活动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之一,学生们不仅可以在此活动中演唱,还能进行舞蹈动作表演。所以在了解此活动的重要作用后,通过对学生的积极引导,让其积极参与演绎活动。在该活动中历练学生,丰富学生的体验,让其收获更真实直接的活动感受,提升综合素养。

如《孟姜女》,这首歌属于汉族民歌,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故事。所以在教学此首音乐时,教师应根据该音乐的特性,对一个角色演绎活动进行设置。将主体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根据音乐创编故事,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进行表演。无论是歌曲创编,还是角色表演,都需要学生们进行合作。划分小组,明确每个小组成员的职责。角色演绎活动不拘形式,可以在改编中融入话剧成分;可以在创编中融入相声表演;甚至能力允许的前提下可以创编为京剧。但无论是哪种形式,都需要融入歌曲演唱,也需要体现出角色的内涵。多元化的活动形式激活了课堂,改变了以往枯燥乏味的音准训练活动,学生们在趣味盎然的音准训练活动中产生活动参与热情,在传统教学观念束缚的打破中优化音准感训练的设计,深度挖掘学生潜能的同时提供顺利开展活动的保障。需要注意的是,音乐实践活动也好,音准感的培养也好,都是音乐教学最基本的训练方式,所以在这些活动和培养过程中,必须注意对全体学生的引导,保证全体学生的参与性。在活动布设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考虑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必要时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多元化的活动形式。通过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彰显自己的个性特点,在课堂训练目标的完成中,实现音准感的有效培养。

结语

高中音乐教学中,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学生音准感的培养和训练,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细心观察和发现。根据实际情况,找出学生音准不佳现象的原因,根据该情形进行针对性的改进,还可以应用识记、朗诵和演唱等方式,融入器乐。在教学智慧的发挥中帮助学生感知音符,训练音准。

猜你喜欢
器乐音准音乐
民族器乐的传统与当代演释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
谈器乐在初中音乐第二课堂教学中的有效途径
关于举办“学院奖全国高等院校器乐比赛”的通知
略谈器乐在歌唱教学中的应用——以《金孔雀轻轻跳》为例
浅谈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
谈如何在二胡教学中掌握好音准
小学低段学生歌唱音准的实践研究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