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法的蒙古族毡艺工作台设计研究

2022-12-13 02:48樊子璇张欣宏
西部皮革 2022年3期
关键词:工作台蒙古族文化遗产

樊子璇,张欣宏

(内蒙古农业大学材料科学与艺术设计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8)

蒙古族毡艺文化体现了蒙古族的审美价值及使用价值,是游牧民族手工艺的典型代表,是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草原人民智慧与精神的集中体现[1]。蒙古族毡艺文化遗存丰厚,源远流长。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对于蒙古族毡艺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受到广泛关注。大批的蒙古族毡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投入蒙古族毡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通过对蒙古族毡艺实训基地的实地调研,发现了蒙古族毡艺工作台存在的设计不足,通过对用户的使用习惯、人体工程学数据及工作台尺度进行分析,总结蒙古族毡艺工作台设计原则。使蒙古族毡艺工作台更加顺应毡艺制作的要求,可以让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毡艺爱好者,更加舒适的进行创作,更好的继承与发展蒙古族毡艺文化,以期促进蒙古族毡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弘扬与发展,激发蒙古族毡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生命力。

1 蒙古族毡艺工作台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对与毡艺工作台的设计较为缺乏,现有对工作台的设计多从工作台的储物功能入手,研究合理化的收纳储存工具,在设计时加入升降功能使其符合不同身高的使用者和不同的使用形态。在工作台的设计使用过程中加入照明的考量,以满足工作过程中的需求。增加工作台稳定性,承重性等进行优化设计[2]。现有研究根据工作台的不同用途,增加专项设计,满足其使用需求。但目前针对毡艺工作台的设计较为缺乏,蒙古族毡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爱好者在制作过程中通常就地选取课桌及配套座椅,现有设计无法满足长时间的手工艺创作的舒适性与合理性。蒙古族毛毡技艺因其工艺的特殊性,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促进羊毛的毡化,现有的桌椅作为毡艺工作台,其取水、倒水很不便。用户在毛毡的制作过程中的不正确坐姿导致的身体僵硬或席地而坐的进行创作,无法获得良好的毡艺制作体验感。在蒙古族毡艺工作台的设计中引入SWOT 分析法,对蒙古族毡艺工作台设计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对蒙古族毡艺工作台的设计,使用户在毡艺的制作过程中获得良好的体验,提升用户对于蒙古族毡艺制作的兴趣与感知,促进蒙古族毡艺文化的发展及蒙古族特色文化的传承发展。根据上述蒙古族毡艺工作台的痛点问题,针对性的专项设计研究还较为缺乏。

2 蒙古族毡艺工作台SWOT 分析

2.1 蒙古族毡艺工作台优势分析

用户需求度高,市场前景广阔。随着蒙古族毡艺文化的广为传播,消费者对蒙古族族毡艺产品需求突飞猛进,蒙古族毡艺的发展带来的蒙古族毡艺工作台的需求。目前市面上缺乏对蒙古族毡艺工作台的专项设计,但产品市场需求与日俱增,未来蒙古族毡艺工作台的市场前景广阔。

地域特色鲜明。在地域文化背景下,蒙古族毡艺工作台对蒙古族特色文化的弘扬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更好地促进工作台设计的发展,保留地方手工艺的制作技艺及文化特色,对塑造良好的地域形象和内蒙古地区的经纪发展产生促进作用[3]。

2.2 蒙古族毡艺工作台劣势分析

忽视市场需求,产品接受度低。目前对蒙古族毡艺工作台的设计研究较少,没有引起设计界的关注,缺乏系统的研究。工作台的设计形式陈旧,缺乏创新意识,民族文化内涵表现不足。设计的缺乏导致市场上的毡艺工作台尺寸不合理,使用不便捷,在材料的使用、结构的设计和文化表达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求,蒙古族毡艺工作台产业的优势和市场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产业发展的道路还很漫长[4]。

研发滞后,设计缺失。[5]蒙古族毡艺文化的发展势头良好但蒙古族毡艺工作台的研发相对滞后,现有的替代产品也缺乏设计感,只能满足工作台的基本功能需求,缺乏对用户行为分析及制作过程中的尺度分析,缺乏设计考量。

2.3 蒙古族毡艺工作台机遇分析

政策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和民族手工艺的发展近年来经济产值不断提高,大批的蒙古族毡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申请成功,极大的提升了蒙古族毡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蒙古族毡艺工作台需求的提升。对蒙古族毡艺工作台的设计研究,使其符合蒙古族毡艺技艺发展的需求,对毡艺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和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4 蒙古族毡艺工作台挑战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爆炸式的信息充斥着消费者,对蒙古族毡艺文化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随之而来的就是蒙古族毡艺工作台关注度的降低,民族工艺品及工作台出现了传承力不足的趋势。市面上的工作台设计忽视了对地域文化元素的运用于保护,缺乏专项的设计研究。产品适应范围小,市场反响冷淡。作为蒙古族毡艺工作台的专项设计,其适用范围较窄,导致市场认可度低,反响冷淡。只有将产品的适用性扩大,设计模块化,功能多样化的产品,将消费者的需求与文化内涵相结合,增加产品的适应性提升市场认可度。

3 蒙古族毡艺工作台设计原则

3.1 模块化组合原则

蒙古族毡艺工作台在制作过程中从人数分类可分为单人制作和多人合作完成,对于尺寸较大的毡艺作品,通常由几人合力完成,这就需要在对蒙古族毡艺工作台的设计中考虑产品的模块化组合,在需要时将几个单独的工作台进行移动拼装,组合成完整的大工作台,可以便于几人合力制作,在设计中腿部增加带有卡扣的滚轮,材料的选择也选取轻质木材,使用户在移动过程中省时省力的进行模块化组装,设计凹凸卡扣,将不同的单体工作台进行连接。模块化设计的组合方式可以大幅度提升空间的利用率以及增加工作台使用的灵活性[6]。

3.2 针对性设计原则

储物需求。对于工作台储物空间的设计应当以方便使用为优先考虑原则,蒙古族毡艺文化内涵丰富,包含制毡、毡绣、毡画等以纤维制品为基材创造出的独特手工艺品,在蒙古族毡艺的艺术创作过程中需要储存大量的羊毛、纱布、弱碱性肥皂、绣线、针等创作工具[7],现有的工作台在使用过程中,工具无法做到合理有序的存放,导致在使用缺乏便捷性。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工作台的空间,横向上扩大储物空间,便于小件工具的使用与存放,减少纵向空间的浪费,做到多层次,多功能的增大储物空间,进行合理利用[8]。根据毡艺工具的形态、占用空间及使用频率,使用习惯进行合理存放,满足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以及工作台的储存作用,增加蒙古族毡艺工作台的储存功能。

储水需求。蒙古族毡艺在制作过程中会将羊毛等动物毛发用水打湿进行毡化[9],在制作过程中的储水功能尤为重要,在以往的制作中,使用者需要将水储存在额外的容器中进行取用,在使用过程非常容易将容器倾覆,增加毡艺制作的难度,通常的桌面高度略低于肘部,使用户的正常操作更加便捷,但在毡艺工作台的使用过程中,使用者通常将容器放置于工作台台面,使得使用者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抬高手臂取水,这样的使用习惯使得水沿着手腕流向手肘,容易打湿衣服。高与桌面的储水容器也使得用户的视线受阻,导致使用不便。在设计过程中在工作台设置凹槽进行储水,增加毡艺工作台的储水功能,保证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性与合理性。在将羊毛毡打湿过后,桌面上多余的水分无法进行合理的引流与处理,在桌面上形成积水,在设计过程中设置合理的引流设施,保证桌面的干燥与水的合理利用是蒙古族毡艺工作台的储水功能需求。

3.3 舒适性原则

蒙古族毡艺工作台的舒适性设计包括使用安全性、功能需求、视觉舒适及心理舒适度等方面[10]。对蒙古族毡艺工作台的舒适性设计有利于促进蒙古族毡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通过调研发现,目前非遗传承人及毡艺爱好者在制作过程中,通常使用学生常用的课桌及大型的工作台,在使用过程中舒适性较差,导致一些传承人在制作过程中席地而坐或采用不良坐姿,压迫脊椎或造成肌肉酸痛,蒙古族毡艺的制作过程耗时长、制作要求较为精细,为其设计具有良好舒适性的毡艺工作台,将减轻用户的疲劳感与制作压力,提升蒙古族毡艺文化的制作体验感,促进蒙古族毡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设计的安全性上,考虑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年龄较大,行动不便等因素,在设计过程中的棱角部分避免使用锋利的直角,设计成圆弧形式,避免碰撞对用户产生的伤害。减少金属件的使用,金属件的安装不当容易对用户产生划伤与碰撞带来的伤害。这些因素的综合考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产品的舒适性设计。

3.4 文化性原则

蒙古族毡艺工作台的文化性设计主要从蒙古族毡艺文化、蒙古族家具文化蒙古族精神文化元素中进行考量。蒙古族毡艺文化方面探究其工艺流程及蒙古族毡艺文化的艺术特征及造物思想将其转化为工作台的设计语言元素加以处理与运用。蒙古族毡艺工作台属于蒙古族家具中的一种,蒙古族家具具有方便移动,形制低矮,装饰图案丰富等特点,将蒙古族家具中常用的装饰图案进行提取,探究其文化含义进行进一步的设计挖掘与运用,在保留其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不断地推陈出新,融入于蒙古族毡艺工作台的设计当中。颜色的选取采用蒙古族热爱的色彩之一的白色为主体色彩,寓意纯净洁白[11]。最后对于蒙古族精神文化元素的设计是蒙古族毡艺工作台文化性设计原则的更高层次需求,蒙古族的精神文化底蕴丰富,历史悠久,留存下来许多珍贵的精神文化,将其核心精神具象化、符号化是文化性设计的重中之重。

3.5 绿色设计原则

产品的绿色设计主要包含产品材料的环保性绿色性,在环境污染与避免资源浪费的大背景下,产品的绿色性设计将直接影响到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与用户认可度。在设计中避免功能过剩,提倡极简设计,避免材料的过度使用,减少能源的浪费,使产品零部件可循环利用,增加产品的使用周期,以性价比最高的结果来实现所要求的设计内容。其次是产品材质的选择,避免大范围的采取不可降解的材料,造成环境负担,多采用绿色环保可循环材料增加产品的绿色要求。对蒙古族毡艺工作台的绿色性设计有助于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农牧区的可持续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12]。

4 结语

蒙古族毡艺工作台设计吸纳了蒙古族优秀的地域文化特色元素,表达了蒙古族家具的艺术性与文化性。针对毡艺工作室的实地调研,发现毡艺工作台实际存在的问题,毡艺工作台储物功能不足,制毡工具种类多需要有合理的存放空间。毡艺工作台材质选择,制毡结束后桌面残留的水渍需要有合理的清理方式等问题导致的不健康使用姿势和功能不足引起的使用不便。通过对上述问题进行设计分析,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路,增加了蒙古族毡艺工作台组合的灵活性,多功能性,使其满足蒙古族毡艺制作过程中的需求。工作台的现状在功能设计上着重分析了蒙古族的制毡工艺,根据其特点对储物功能,储水功能,废水引流功能进行设计研究,解决毡艺工作台实际存在的问题。以期设计出高效、舒适、设计合理的蒙古族毡艺工作台。对蒙古族毡艺工作台进行设计研究,有助于弘扬和保护蒙古族毡艺文化,促进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猜你喜欢
工作台蒙古族文化遗产
一种连体式硅橡胶按键加工用注塑模具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智能工作台
蒙古族“男儿三艺”传承研究
闭式机械压力机自动交换工作台结构设计研究
Tough Nut to Crack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