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中的应用研究

2022-12-13 04:21潘鹏羽兰爽
西部皮革 2022年9期
关键词:服饰服装实训

潘鹏羽,兰爽

(哈尔滨华德学院 服装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云计算、5G 等广泛应用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赋予教育教学模式向智能化、科技化发展。在2015 年,国务院出台《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积极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要推进“互联网+”的高校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鼓励互联网企业与社会教育机构按需开发数字教育资源[1],提供网络化教育服务,逐步探索网络化教育教学新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借助信息技术,从传统的“面授”形式改为“线上”授课形式,对动手能力要求高、教师指导性强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课程来说,此种教学方法既是挑战也是革新教学模式的机遇。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满足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学生获取专业知识方式的个性化需求,在应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能根据课程借助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多维度扩充专业知识、多角度探索“教与学”关系、多层次创新混合式教学手段,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并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1 混合式教育模式发展背景

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已进入快速发展与改革时期,国家教育部分别在2018 年10 月和2019 年11 月发布《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关于开展2019年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通知》等,提出积极推进小班化、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2021 年12 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第十二届新华网教育论坛上表示“我们要抓教学技术方法,技术水平是学习革命的关键突破,教学改革改到难处是技术。”教师的“教”要用新技术,学生的“学”要通过新的技术来学习,混合式教学要成为今后高等教育教学新常态。混合式教学模式不单指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叠加,还包含两种以上的教学形式的混合、教学策略的深层次交互融合[2],其概念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断被更新。在讲授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出主导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体现出主体作用,从而达成更好的教学效果。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是一个实践操作性很强的专业,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要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实际操作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设计能力、敏锐的时尚预测能力和国际视野。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将线下教学与线上网络结合起来,为教学提供了多学科交叉、多渠道融合的应用平台,教师借助自建课程、网络资源等形式在线授课、师生互动,在授课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管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力[3]。

2 混合式教学在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中的实践与应用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课程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混合式教学在专业授课应用之前,需要结合理论类、实践类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等内容,提前做好教学活动实施计划,在线上建课上传课程教学资源,设置好教学互动环节讨论题目,确定课程考核形式与考题。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课程整体可分为理论类课程与实训类课程,以线上授课为主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会根据课程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合的授课方式与手段[4],以达到授课预期效果。

2.1 服装专业理论类课程

服装专业理论类课程的特点是教师讲解多,学生动手少,此类课程借助线上教学平台进行讲授时采取“直播+反转云课堂”方式,做到课前预习有目标、课后复习有指导、师生互动有方法。教师在讲授过程中,通过直播的形式,可以让同学们不仅可以听见教师上课的声音,还可以看到教师的动态表情,尽量还原了线下授课时状态,在视觉上、心理上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地域距离。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可以运用“翻转云课堂”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做好启发与引导学生思路工作,此类方法需注重课程的项目设定、教师讲授、课上讨论、探究式学习的过程管理,多以分组形式开展项目的讨论,形成PPT 报告进行讲解,由教师针对学生的作品及讲解情况进行综合点评,即加强师生互动,又调动起学生线上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5]。

2.2 服装实训类课程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实训类课程分为设计类与工艺类两种,在实训课程中学生根据教师所留题目进行实践训练,教师针对每位学生的作品进行“一对一”辅导,提出明确修改意见和建议,学生则需根据教师指导意见进行调整、完善设计作品。在实训类课程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可根据实训课程的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手段,如“直播+速课同进行”“云端辅导四个一”“模拟面授速课堂”“教师示范云直播”是较常用的实训授课方式。此四种混合式教学手段具备线上优质资源共享、师生互动零距离、作业指导零时差的优势,能够高质量完成实训类课程讲授。

2.2.1 服装专业设计类实训课程

服装设计类实训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做到示范清晰,还要做到作业指导零时差,及时纠正学生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此类课程重点采取“直播+速课同进行”、“云端辅导四个一”的方式。

“直播+速课同进行”。直播和速课是两种授课方式,直播的特点是时效性强,但存在过时不候的特点,速课是提前录制完成的讲授视频,方便学生反复学习观看。服装设计类实训课程教师采用直播的形式进行内容示范详解,同学们在独立完成作业的时候遇到困难,可以返回到课程平台观看教师提前录制好的重点、难点内容示范演示速课。直播和速课有效结合、相互补充,为学生提供完整的学习素材及辅导资料。

“云端辅导四个一”。教师通过直播、课程群语音、课程讨论区、私聊等功能对学生完成的作品进行“一对一”辅导。“直播辅导一对一”即教师在直播的情况下对学生发到课程群内的作业进行共享点评指导。“语音辅导一对一”即学生将作品以图片的形式发到线上课程群内,教师通过语音/直播的方式,对学生作品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讨论区辅导一对一”学生也可将实训过程中阶段性成果以照片的形式上传线上课程讨论区中,教师会在讨论区学生作品下以文字的形式进行点评,同时给出相应的积分,以此作为学生成绩评定的依据。学生们可以在讨论区中赏析、点评其他同学的作品,以达到相互学习的效果和目的。“私信辅导一对一”即教师通过私信的形式针对学生作业的情况进行一对一的点评与指导,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2.2.2 服装专业结构设计类实训课程

服装结构设计类课程网上优质资源较少,此类课程线下授课形式为教师一面讲解,一面在黑板上绘制服装结构设计图,学生们跟画的形式。此类课程在线上进行授课时,可采取“模拟面授速课堂”“教师示范云直播”的两种方式进行讲授。

“模拟面授速课堂”。教师在录制速课过程中注重讲课环境的设置,黑板、人台、画尺等专业教具准备充分,课堂环境现场精心布置,模拟线下课堂的场景,代入感强,当学生看到教师录制的此类速课时有在上线下课程的严肃感,学习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

“教师示范云直播”。教师借助线上直播软件的功能,在讲课过程中示范演示课程内容,并针对学生作品存在的问题进行线上指导。此类授课方式与学生的互动较多,能够直观的了解到学生的学习进度、质量,并能够及时调整授课内容与进度。

3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服装与服饰专业授课过程中的优势

混合式教学为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带来新的冲击,教师可借助信息化平台,优化教学资源,实现“校企双师”共筑课程的设想,还可根据学生个性化需求,重置“教与学”的关系,借助多种混合式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并采用“全过程考核”形式,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效果与质量。

3.1 借助信息化平台,整合专业教学资源

任课教师借助授课平台,在线建立课程空间,教师可将课程资料、示范演示视频、相关书籍等内容上传到线上课程空间内,可为学生提供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的充足材料。另外,可以借助时尚资讯平台、合作的服装企业等优势,以线上的形式观看国内外最新服装发布会、流行趋势讲座、直播参观服装企业等,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时尚潮流、企业工作内容与环境等,拉近学校与企业、学生与岗位之间的距离。

3.2 注重“教与学”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授课过程中,改变了传统“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块化授课状态,教师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软件工具进行课堂讲授和课后辅导,课程中运用翻转课堂与示范直播等方法加强师生互动,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种交互形式,改变了传统满堂灌、讲授式的教学形式,将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重在提醒和启发,引导学生思考、理性判断、积极探索问题。学生则针对教师留题,进行自主选择观看讲座、阅读电子书籍、线上检索资料等方式完成前期调研、专业知识扩充及设计方案的设定,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理解分析与创新能力。

3.3 打破校企信息壁垒,搭建“校企双师”线上共筑课平台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可借助信息技术优势搭建“校企双师”线上共筑课平台,打破校企信息壁垒,拉近校企之间、学生与岗位之间距离。首先,专业课程建设方面,校内主讲教师主要完成理论讲授,企业教师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与个人亲身工作经历进行讲解国内外服装行业发展、岗位能力需求、服装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专业课程知识的重要性等,着重讲解专业技能在岗位工作中的应用,为学生提供宝贵的企业工作经验分享。其次,参赛辅导工作,可打破传统线下辅导模式,借助网络平台校内教师与服装比赛获奖者开启线上“共筑比赛辅导”课程,在课程中外聘专家解读比赛内涵与要求、分享比赛经验与工作经验,激发学生参赛热情,达到“以赛促学”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目的。

3.4 构建课程全过程考核方式,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需求

课程考核不仅是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掌握程度的评定,也是对教师授课质量、讲授效果的重要检验方法之一。对于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课程考核关注点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首先,从学生的课堂出勤、课内表现方面进行考评,让学生学习状态考评贯穿课程始终。第二,从课内练习、课内章节作业、结课作业方面进行考评,课程成绩等于全过程各项考核成绩之和,更加客观的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有助于教师关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改进教学,避免“一考定成绩”的一些弊端。第三,从学生在线上平台的学习情况进行考评。根据课程整体情况,将线上、线下的成绩比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4 结语

在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应用过程中,能够很好的借助信息化平台,整合专业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资料。在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过程中注重“教与学”的关系,根据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特点,运用“直播+反转云课堂”“模拟面授速课堂”“教师示范云直播”“直播+速课同进行”“云端辅导四个一”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程考评中建立“全过程”考核方式,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的考核,客观的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和个性化发展。在未来,信息技术会给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教学方法注入更多发展动能,全面开启智能化、科技化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新时代。

猜你喜欢
服饰服装实训
动物“闯”入服饰界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服饰
现代通信实训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施
道具服装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以项目教学法在电工技术实训中的应用为例——谈职业院校实训教学方法的改革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