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教育与思政铸魂融合研究

2022-12-13 04:21贾单妮
西部皮革 2022年9期
关键词:铸魂艺术设计思政

贾单妮

(渭南师范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相互碰撞,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文化的交融和渗透使传统文化和国民价值观不可避免地受到强烈的冲击,因此,当务之急必须重视思政铸魂在高校育人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016 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明确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育人的重要性。2019年3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讲话中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的确,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包罗万象,涵盖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方法论,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战场,充分利用好高校教育这个主渠道,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协同育人,一方面可以正确塑造学生的三观,另一方面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大学生看待事物的深度和广度。

1 艺术设计专业思政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是教育形式单一、教育理念不够新颖、学生抵触心理严重等,并且大部分高校在实际育人过程中,只重视专业教育,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严重存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断层”现象,并且这种现象在艺术设计专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究其原因:一方面,一线教师只重视教授专业知识和培养专业技能,忽视了更深层次的价值观导向教育和社会责任感熏陶;另一方面,对于如何挖掘艺术设计专业中蕴含的思想政治内涵,如何打破学科壁垒有效融合比较迷茫,在教学中也只是将思政元素机械式嵌入课堂;甚至,有的教师对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融合缺乏认同感,认为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会造成一定程度上削弱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能力的培养。

2 艺术设计教育与思政铸魂融合的学科基础

虽然艺术设计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两个独立的学科体系,然而二者在本质上是有相通之处的:首先,艺术设计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相同的价值追求,它们的根本任务都是立德树人;其次,学生获取知识的主体地位是相同的;再次,都肩负着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与责任。基于此,艺术设计教育与思政铸魂交叉融合,不仅有益于最大限度发挥艺术设计教育在人性培养方面的优势和作用,同时有利于发挥艺术设计教育创造美的优势,保障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和谐性和互补性,对于实现培养知识结构健全、价值观端正的高层次优秀艺术设计人才意义重大。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来说,将专业课与思政铸魂融合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最有效的途径。不仅可以有针对性的解决目前育人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坚定树立学习目标和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而且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和学科认知发展。

3 艺术设计教育与思政铸魂融合的路径及内容

2020 年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中写到:“艺术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教育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要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指导纲要中不仅明确指出了艺术设计教育与思政铸魂融合育人的方向,同时点明了艺术设计专业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内容。

3.1 优化培养体系,创新育人模式

互联网时代,各种信息相互交叉、错综复杂,思想观点和价值意义多元,主流思潮和非主流思潮同台竞技。现实的复杂性和多元性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对成长在这个时代的大学生来说,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

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做好顶层设计,把思政铸魂的精髓融入艺术设计专业的课堂教学、学术科研、专业建设、社会实践之中,形成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合力育人的“专业教育+思政铸魂”模式,专业教育除了肩负传授设计知识和训练设计技能的使命外,也需要发挥对大学生在思想方向上的引领作用。

其次,构建艺术设计教育和思政育人一体化的长效机制,与时俱进,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育人模式,除了构建“专业教育+思政铸魂”双效育人的管理体系、教学实施体系、育人评价体系和人才激励制度之外,还要平衡好相互间的关系,突出优势、发挥合力,探索和推进思政教育与艺术设计教育深度融合,从而落实好高等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最后,在思政铸魂和艺术设计教育的融合中应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性、政治性和品德性教育[3]。艺术设计教育之所以融入思想性教育,原因在于无论是艺术设计学科还是思政学科都映射了对于物质世界的真理性追求,对于学生独立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对于人类社会现实性问题的思考。因而要引导学生从知识层面理解艺术设计专业内在的思想性,从精神方面理解艺术设计专业内在的人文性,从现实方面理解艺术设计专业的时代性。对学生注重政治性引领,引导和帮助其修正立场观念、走上正确的成长道路,有利于实现大学生思想健康成长。品德塑造围绕大学生成长,化育其生命观、生存观和发展观,化育大学生社会责任和价值意识,遇到挫折和失败仍能保持不断努力奋斗的精神和决心。

3.2 更新学科内容,革新教学方法

思想政治建设的整体目标是深入挖掘各类学科及课程所具有的思政教育元素,拓展思政教育边界,从而让每门课程都能够发挥思政教育作用,间接提升思政教育实效。

首先,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主体,无论是思政教育还是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实施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所以教师队伍建设是保障课程思政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学科发展要求专业课教师必须拓宽知识领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学习,打造一支政治信仰坚定、教学水平一流、专业能力过硬的师资团队。这一转变对于解决如何对学生进行正确思想引导,如何在专业课教学中潜移默化塑造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至关重要。

其次,课程思政教育虽然强调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其渗透到专业教育中,但教师要明确专业人才教育仍应该以专业内容为主,思政元素的渗透应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施。因而,教师在制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时应把握艺术生的心理特征、知识结构、思政认知状态以及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科特点量身定制。

最后,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应与校内整体的思政教学保持高度一致。专业教师应阶段性地就思政元素渗入专业课的育人理念目标、教学内容方法与思想政治教育人员进行深度交流,二者合力借助艺术专业的实践性学科特征,为艺术生思政教育落地开花提供有效方法。

3.3 重视艺术实践,拓展育人空间

重视艺术实践,能够很好的拓展育人空间,发挥好艺术实践作为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催化剂作用。高校应着力搭建艺术实践的展览、演出、设计比赛、实训等平台,运用好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等育人资源和传播载体,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课程教学等方面营造出积极、浓厚的学习氛围,积极发挥艺术实践教育在拓展思政育人空间上的潜能,不断扩大其社会影响,让设计艺术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向大众。除此之外,还要利用好新媒体等平台广泛宣传,激励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艺精品引发社会关注,面向大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发挥艺术在塑造价值观念、引领精神理念等方面的隐性教育功能,形成社会效应,整合“专业教育+思政铸魂”的优势,从而修正青年人的精神世界。艺术类教育与思政铸魂融合实践比较成功的案例,如:西安美术学院沈宝莲老师独辟蹊径,改革创新了西安美术学院思政课堂,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吸引力和亲和力,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获得感,鼓励艺术类学生发挥专业特长,特别推出“一画一课”思政课堂和“莲开有声”微信公众号。截至2022 年3 月25 日,“莲开有声”已经连续开设了388 期专题内容,充分利用中国近现代以来反映各个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绘画作品,深入挖掘其历史价值、时代价值和审美价值,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红色基因教育和艺术审美教育,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

4 艺术设计教育与思政铸魂融合的意义

通过艺术设计教育与思政铸魂融合研究,打通学科交叉、课堂内外的边界,加快思政教育渗透艺术设计教育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以及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4.1 对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

艺术设计教育与思政铸魂交叉融合,对于实现培养知识结构健全、价值观端正的高层次优秀艺术设计人才意义重大。其一,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艺术专业学生的知识素养和专业能力。其二,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大局意识,了解和学习民族内涵、时代使命、红色历史等,培养责任担当。其三,能够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树立良好的文化传承观念,提升民族文化自信。

4.2 对学科建设的意义

艺术设计学科是一门集艺术、科学、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在“大思政”环境下,艺术设计学科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学科知识体系。通过艺术设计教育与思政铸魂融合,首先,能够帮助艺术设计专业教师走出思政认识误区,增强专业教育和思政铸魂融合认同感,使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从机械式嵌入思政元素转变为积极主动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其次,艺术设计学科属于应用型学科,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特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要符合市场要求,顺应时代变化,固守传统的教育模式必将难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设计人才。最重要的是,艺术设计教育与思政铸魂的融合实施能够完善学生知识体系,更有利于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政治信念坚定、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广、专业素质完备、实践能力突出的应用型人才。

4.3 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也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这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过程,更是一个铸魂育人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足见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具有特殊的吸引力、感染力与影响力,能够引导人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道德观念以及人格品质。

高校是育人的主战场,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源动力,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手段和途径,艺术设计学科承担着为社会培养艺术类专业人才的职能,而学科交叉融合研究有助于使青年一代的德育与美育得到全面提升,有助于完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知识体系,引导学生除了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外,更要树立正确的社会观、价值观和审美素养,明确自己的职业使命,造福人民。这些即将被输入社会的艺术型人才未来的从业岗位往往直接服务于社会经济和美学,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引领社会潮流、传递社会价值的功能,更肩负着推动社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

猜你喜欢
铸魂艺术设计思政
软件“铸魂”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湖南师范大学作品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文化铸魂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新疆“铸魂工程”亮点纷呈
“三严”铸魂 “三实”塑形 凝聚扭亏增效正能量